- 读书 >
- 浮生六记 - (清)沈复 >
- 卷四 浪游记快
游海珠寺,归途访喜儿、翠姑
【原文】
越数日,偕秀峰游海珠寺。
寺在水中,围墙若城。四周离水五尺许,有洞,设大炮以防海寇,潮长潮落,随水浮沉,不觉炮门之或高或下,亦物理之不可测者。
十三洋行在幽兰门之西,结构与洋画同。对渡名花地,花木甚繁,广州卖花处也。余自以为无花不识,至此仅识十之六七。询其名,有《群芳谱》所未载者,或土音之不同欤?
海珠寺规模极大,山门内植榕树,大可十余抱,阴浓如盖,秋冬不凋。柱槛窗栏皆以铁梨木为之。有菩提树,其叶似柿,浸水去皮,肉筋细如蝉翼纱,可裱小册写经。
归途访喜儿于花艇。适翠、喜二妓俱无客。茶罢欲行,挽留再三。余所属意在寮,而其媳大姑已有酒客在上,因谓邵鸨儿曰:“若可同往寓中,则不妨一叙。”邵曰:“可。”秀峰先归,嘱从者整理酒肴。余携翠、喜至寓。
正谈笑间,适郡署王懋老不期而来,挽之同饮。酒将沾唇,忽闻楼下人声嘈杂,似有上楼之势。盖房东一侄素无赖,知余招妓,故引人图诈耳。
秀峰怨曰:“此皆三白一时高兴,不合我亦从之!”
余曰:“事已至此,应速思退兵之计,非斗口时也。”
懋老曰:“我当先下说之。”
余即唤仆速雇两轿,先脱两妓,再图出城之策。闻懋老说之不退,亦不上楼。两轿已备,余仆手足颇捷,令其向前开路。秀峰挽翠姑继之,余挽喜儿于后,一哄而下。秀峰、翠姑得仆力,已出门去。喜儿为横手所拿,余急起腿,中其臂,手一松而喜儿脱去,余亦乘势脱身出。
余仆犹守于门,以防追抢。急问之曰:“见喜儿否?”仆曰:“翠姑已乘轿去,喜娘但见其出,未见其乘轿也。”余急燃炬,见空轿犹在路旁。
【译文】
过了几天,我和秀峰同游海珠寺。
寺院在水中岛屿上,围墙如城池,四周距离水面五尺多。墙体上有洞穴,架设了大炮防备海寇。潮涨潮落,视线随水浮沉,感觉不到炮口是升起还是下降,这正是物理的不可测度之处。十三洋行在幽兰门的西边,房屋结构与洋画的房屋相同。对岸名为花地,花木品种甚多,乃是广州卖花的地方。我自以为无花不识,至此仅认识十之六七,询问一些花的名字,有的是《群芳谱》所没有载录的。也许是地方发音的不同所致吧?
海珠寺规模极大,山门内种植的榕树,大的有十多抱,浓荫如车盖,秋冬也不凋谢。殿堂的柱槛窗栏,皆用铁梨木制成。又有菩提树,叶子呈肺形,浸水后去掉皮,肉筋纤细仿如蝉翼纱,可以裱成小册页抄写经书。
返回途中,去妓船看望喜儿。恰好翠姑、喜儿都没有客人。我们饮茶完毕准备离开,二人挽留再三。我所中意的地方是在船楼,然而鸨母的儿媳妇大姑已有客人在上面。因而对邵寡妇说:“如若可以携带她俩同往寓所,则不妨再长谈一会儿。”邵寡妇说:“可以。”秀峰先回去,嘱咐随从安排酒肴。我则随后携带翠姑、喜儿回寓所。
谈笑正浓,适巧郡署里的王懋老不期而来,就留下来一起饮酒。酒刚沾嘴唇,忽然听到楼下人声嘈杂,似乎还有上楼的情势,原来房东的一个侄子素来无赖,知道我招妓回寓所,故而带人来试图敲诈。
秀峰埋怨说:“这都是三白一时高兴所致,我真是不该随他一样!”
我说:“事已至此,最好快想退兵之计,不是斗嘴的时机啊。”
王懋老说:“我先下楼劝说一番。”
我当即唤来仆人,迅速雇了两顶轿子,先让两位妓女脱身,再图谋出城的办法。听到楼下王懋老劝说没有效用,也并没有上楼。此时两顶轿子已经备好,我的仆人手脚颇是敏捷,令他在前开路,秀峰挽着翠姑跟上,我挽着喜儿在最后,众人一哄而上。秀峰、翠姑得到仆人助力,已经出门,喜儿被横来的手抓住,我急忙抬起腿,踢中了那人的胳膊,手一松,喜儿脱身而去。我也乘势脱身而出。
我的仆人仍然守护在门口,以防无赖们追抢。我急忙问他:“见到喜儿了吗?”仆人说:“翠姑已经乘轿离去,喜儿只见到出来,不曾见到她乘轿子啊。”我急忙点燃火炬,只见轿中空空仍在路旁。
【注释】
海珠寺:又名慈度寺,始建于南宋,原在海珠岛,后岛屿被填埋与陆地相连。今寺已不存。位于今广州海珠区人民大厦至省总工会一带。
物理:事物的内在规律。
十三洋行:又名洋行、洋货行。清代官方专营对外贸易的机构。
幽兰门:又名油栏门,位于今广州海珠路与一德路交界处,通向珠江的五座老城门之一。
花地:原名花埭(dài),明代时居民于此开荒植花。位于今广州荔湾区芳村花地湾。
《群芳谱》:全称《二如亭群芳谱》,中国古代植物学的著作,共三十卷,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王象晋(1561-1653)基于多年园圃经验编撰而成,记载植物达四百余种。
铁梨木:又名铁力木、铁木,木质坚硬,我国两广与云南特产的一种阔叶树木。常用于军工、造船、建筑。
菩提树:一种常绿乔木,树叶呈三角状卵形。又名“佛陀证果树”“正果树”。据佛典记载,两千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修证得道。
郡署:广州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