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盐铁论 - (西汉)桓宽 >
- 卷七
崇礼第三十七
【题解】
本篇所论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如何看待接待蛮夷邦国君主的礼仪。大夫认为,朝廷在接待蛮夷时陈列旌旗车马和珍奇野兽,是为了展示中国威武,怀柔远方异族,宣明圣主盛德:“列羽旄,陈戎马,所以示威武;奇虫珍怪,所以示怀广远、明盛德,远国莫不至。”贤良指出,中国应该用“王者崇礼施德,上仁义而贱怪力”的方式来感化远方异族,而不是炫耀玩好、奇兽和游戏。第二个要点是如何看待贤才在国家的作用。大夫以晏婴相齐为例,说明贤人对国家损益关系不大。贤良则认为,贤才所在国重,所去国轻,贤才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原文】
大夫曰:“饰几杖¹,修樽俎²,为宾,非为主也。炫耀奇怪³,所以陈四夷⁴,非为民也。夫家人有客,尚有倡优奇变之乐⁵,而况县官乎?故列羽旄⁶,陈戎马⁷,所以示威武⁸;奇虫珍怪⁹,所以示怀广远、明盛德¹⁰,远国莫不至也。”
【注释】
¹饰:装饰。几:几案,摆在座前的小桌子,用于凭靠。杖:手杖。为老人预备几杖,是中国古代优待老人的重要礼仪。《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
²修:修饰。樽(zūn):酒杯。俎(zǔ):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用来盛牲的礼器。
³奇怪:奇珍异宝。
⁴陈:陈列,展示。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⁵倡优:古代歌舞杂技艺人。奇变:奇异变化。
⁶羽旄:用鸟羽和旄牛尾装饰的旗帜。羽,鸟羽。旄,旄牛尾。
⁷戎马:兵车战马。
⁸所以示威武:“所”字原无,据王利器说校补。
⁹奇虫:珍奇野兽。
¹⁰所以示怀广远、明盛德:怀广远,怀柔边远异族。“盛”字原无,据陈遵默说补正。
【译文】
大夫说:“修饰几案和手杖,准备酒杯和盛牲器皿,这是为了接待宾客,而不是为了主人。炫耀地展示奇珍异宝,是为了让四方蛮夷开眼界,并不是为了本国民众。老百姓家里来了贵客,尚且有歌舞杂技奇妙变化的娱乐,何况是朝廷呢?因此陈列用鸟羽、旄牛尾装饰的旌旗,摆开兵车和战马,是用来展示大国的威武,珍奇野兽,瑰宝奇物,是用来怀柔远方异族、宣明圣主盛德,使远方邦国都来朝归附。”
【原文】
贤良曰:“王者崇礼施德¹,上仁义而贱怪力²,故圣人绝而不言³。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不可弃也。’⁴今万方绝国之君奉贽献者⁵,怀天子之盛德,而欲观中国之礼仪,故设明堂、辟雍以示之⁶,扬干戚、昭《雅》、《颂》以风之⁷。今乃以玩好不用之器⁸,奇虫不畜之兽⁹,角抵诸戏¹⁰,炫耀之物陈夸之,殆与周公之待远方殊¹¹。昔周公处谦以卑士,执礼以治天下¹²,辞越裳之贽¹³,见恭让之礼也¹⁴;既¹⁵,与入文王之庙,是见大孝之礼也。目睹威仪干戚之容,耳听清歌《雅》、《颂》之声¹⁶,心充至德,欣然以归,此四夷所以慕义内附,非重译狄鞮来观猛兽熊罴也¹⁷。夫犀象兕虎,南夷之所多也;骡驴馲驼¹⁸,北狄之常畜也。中国所鲜¹⁹,外国贱之,南越以孔雀珥门户²⁰,昆山之旁²¹,以玉璞抵乌鹊²²。今贵人之所贱,珍人之所饶,非所以厚中国,明盛德也。隋、和²³,世之名宝也²⁴,而不能安危存亡。故喻德示威,惟贤臣良相,不在犬马珍怪。是以圣王以贤为宝,不以珠玉为宝。昔晏子修之樽俎之间²⁵,而折冲乎千里²⁶;不能者,虽隋、和满箧²⁷,无益于存亡。”
【注释】
¹崇礼:崇尚礼仪。施德:施行恩德。
²上:同“尚”,崇尚。贱怪力:轻视怪异和暴力。
³圣人绝而不言:《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圣人,指孔子。
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不可弃也:见于《论语·卫灵公》,但最后一句不同。忠信,忠诚老实。笃敬,忠厚严肃。蛮、貊之邦,蛮荒落后的地方。
⁵绝国:绝远之国。贽(zhì):见面礼,古代不同级别的人有不同的见面礼。
⁶明堂:古代天子举行祭祀、朝会、庆典、选士的地方。辟雍:古代天子所设立的大学,建筑呈圆形,四周有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⁷扬:挥舞。干:盾。戚:斧。扬干戚为武舞。昭:明,此处指演唱。风:风化,感化。
⁸今乃以玩好不用之器:于是把仅供赏玩而不实用的器物。按,“乃”下原无“以”字,据王利器说校补。
⁹不畜:不宜蓄养。畜,通“蓄”。
¹⁰角抵:古代一种角力游戏,类似于现代的摔跤、拳击。
¹¹殊:不同。
¹²执礼以治天下:此句原作“执礼以治下天下”,据王利器说删前一个“下”字。
¹³辞越裳之贽:传说越裳氏以珍禽白雉作为见面礼来见周成王,周公以德行不够而予以谢绝。
¹⁴也:此字原无,据王先谦说校补。见:同“现”。
¹⁵既:指见面礼完毕。
¹⁶清:《群书治要》作“升”。
¹⁷重译:经过几重翻译。狄鞮(dī):西方少数民族对翻译官的称呼。罴(pí):熊的一种,也叫马熊或人熊。
¹⁸馲(tuō)驼:骆驼。
¹⁹鲜:稀少。
²⁰珥(ěr):插于耳旁。
²¹昆山:山名,即昆仑山,为产玉之地。
²²玉璞:玉石。抵:投掷。
²³隋:隋侯之珠。传说隋侯遇到受伤的大蛇,命人救治,后来大蛇衔珠来报答隋侯。后人将这颗珍珠称为“隋侯之珠”。和:和氏之璧。楚人卞和得到一块玉璞,他献给楚厉王,厉王认为是欺骗,砍掉他的左脚。楚武王即位后,卞和又将玉璞献上,武王又认为他是欺骗,砍掉他的右脚。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怀抱玉璞在楚山之下痛哭三日三夜,楚文王派玉人治璞而得奇宝,于是将这块玉璧命名为“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和氏之璧由此成为中国古代绝世珍宝的代称。
²⁴世之名宝也:“世”字原无,据王先谦说校补。
²⁵晏子:春秋后期齐国贤相晏婴。修之樽俎之间:指在酒宴之上注重礼仪。
²⁶折冲:使战车折回,指击退敌军。冲,战车。
²⁷箧(qiè):小箱子。
【译文】
贤良说:“君王崇尚礼仪,普施恩德,推崇仁义道德,轻视怪异暴力,因此圣人从来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和神灵。孔子说:‘言谈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即使是在蛮荒落后地区,也不可丢弃这些品质。’如今四面八方绝远邦国的君主都来汉朝奉献见面礼,感怀天子的盛德,想来观看中国的礼仪,因此朝廷设立用来朝觐的明堂、用来讲学教化的辟雍,让那些远方君主观看,宫廷艺人跳起手执盾牌大斧的武舞、演唱《雅》、《颂》歌诗来感化他们。如今朝廷却以好玩而不实用的器物,家庭不蓄养的奇兽,以及角抵等游戏,用这些炫耀之事物向人展示,这恐怕与当年周公接待远方诸侯的方式不一样。从前周公以谦卑的态度对待贤士,用周礼来治理天下,他谢绝了越裳国奉献的白雉见面礼,以此让越裳国看到什么是恭让之礼;见面礼完毕之后,周公与越裳国君参拜文王之庙,以此让越裳国君看到什么是大孝之礼。越裳国君亲眼目睹了象征威仪、手执盾斧的武舞,亲耳聆听演唱《雅》、《颂》的歌声,心里充满了高尚的道德,高兴地回到自己邦国,这就是四方蛮夷仰慕仁义向内归附中国的原因,他们并不是通过几重翻译来观赏中国的猛兽熊罴。犀牛、大象、老虎,是南方蛮夷常见的野兽;骡子、毛驴、骆驼,是北方夷狄常见的牲畜。中国所罕见的野兽牲畜,外国却并不重视,南越人用珍贵的孔雀羽毛装饰门户,在产玉的昆山之旁,人们用宝贵的玉石来投掷乌鹊。如今朝廷把别人所轻视的东西看得很贵重,把别人多有的东西视为珍宝,这不是提高中国地位,宣明皇上盛德的好方法。隋侯之珠、和氏之璧,是世上公认的著名宝玉,但它们却不能使国家转危为安,更不能使即将灭亡的国家生存下去。因此,宣传恩德,展示威武,只有依靠贤臣良相,而不在于犬马珍宝。所以,圣王以贤才为国家珍宝,而不是以珠玉为宝。从前齐国贤相晏婴在酒宴之上展示礼仪,使千里之外敌军的战车折回;如果不能做到以礼服人,即使隋侯之珠、和氏之璧装满箱子,对国家存亡也是没有益处的。”
【原文】
大夫曰:“晏子相齐三君¹,崔、庆无道²,劫其君³,乱其国,灵公国围⁴;庄公弑死;景公之时,晋人来攻,取垂都⁵,举临菑⁶,边邑削,城郭焚,宫室隳⁷,宝器尽,何冲之所能折乎?由此观之:贤良所言,贤人为宝,则损益无轻重也。”
【注释】
¹相齐三君:晏婴先后辅佐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位君主。
²崔、庆无道:齐庄公与崔杼之妻通奸,崔杼杀死齐庄公。后来崔杼家庭发生内讧,庆封乘机围攻崔氏,崔杼上吊自杀。崔,齐国大夫崔杼。庆,齐国大夫庆封。
³劫其君:指崔杼劫持齐庄公。
⁴灵公国围:《史记·齐太公世家》:“二十七年,晋使中行子伐齐。齐师败,灵公走入临菑。晏婴止灵公,灵公弗从。曰:‘君亦无勇矣!’晋兵遂围临菑,临菑守不敢出,晋焚郭中而去。”灵公被围之事发生在公元前555年。国,原误作“同”,据张敦仁、杨沂孙说校改。
⁵垂都:《战国策·魏策》载“垂都焚”,垂都为魏国邑名,可能是桑弘羊记忆有误。一说,垂都,边境的都市。
⁶举:攻占。临菑:齐国都城。按,史籍未载齐景公时期晋人攻陷齐国首都之事,不知桑弘羊此说有何依据。
⁷隳(huī):毁坏。
【译文】
大夫说:“晏子先后辅佐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君主,崔杼、庆封不遵为臣之道,劫持君主,扰乱齐国,齐灵公时期齐国被围;齐庄公被崔杼杀死;齐景公时期,晋人前来进攻,夺取垂都,攻占齐国首都临菑,齐国边邑被削,城郭被焚烧,宫室被毁坏,珍宝被抢光,哪里有什么战车折回的事呢?由此看来:贤良说“贤人为国家珍宝”,其实贤人对国家的损益无足轻重。”
【原文】
贤良曰:“管仲去鲁入齐¹,齐霸鲁削,非持其众而归齐也²。伍子胥挟弓干阖闾³,破楚入郢⁴,非负其兵而适吴也。故贤者所在国重,所去国轻。楚有子玉得臣⁵,文公侧席⁶;虞有宫之奇⁷,晋献不寐⁸。夫贤臣所在⁹,辟除开塞者亦远矣¹⁰。故《春秋》曰:‘山有虎豹,葵藿为之不采;国有贤士,边境为之不害’也¹¹。”
【注释】
¹管仲:春秋前期齐国政治家,辅佐齐桓公开创霸主政治。去鲁入齐:齐襄公晚年,为了逃避齐国政治动乱,管仲奉公子纠奔鲁,鲍叔奉公子小白奔莒。齐襄公死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国致书鲁国,要鲁国杀掉公子纠,送回管仲。鲁国因畏齐而照办。
²持:原作“恃”,据王利器说校改。
³伍子胥:楚国大夫伍奢之子。伍奢与大儿子伍尚被楚平王无辜杀害,伍子胥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奔吴,最终得借吴国之力报父兄之仇。挟弓:楚平王派人抓捕伍子胥,伍子胥张弓搭箭,对准使者,使者不敢近前,伍子胥因此得以逃脱。干:求。阖闾:吴王。
⁴破楚入郢:吴王阖闾九年,伍子胥率吴兵攻入楚国郢都。
⁵子玉得臣:春秋楚国令尹,成氏,名得臣,字子玉。他是晋文公重耳争霸的主要对手,因在晋楚城濮之战中失败而自杀。
⁶文公:晋文公重耳,是继齐桓公之后的春秋霸主。侧席:侧身而坐,表示不安。
⁷宫之奇:春秋时期虞国贤臣,曾力谏虞君不要借道给晋国,虞君不听,最后被晋国所灭。《春秋繁露·服制象》:“虞有宫之奇,晋献不寐。”
⁸晋献:晋献公,春秋时期晋国君主,姬姓,名诡诸,曾采用荀息假道伐虢之计吞并虞、虢。
⁹贤臣所在:“臣”上原脱“贤”字,据王先谦说校补。
¹⁰辟除:扫除障碍。开塞:开疆拓土。
¹¹山有虎豹,葵藿为之不采;国有贤士,边境为之不害:此处所引文字不见于今本《春秋》,可能是出自汉代《春秋》传记。葵藿,两种野菜。采,采摘。
【译文】
贤良说:“管仲离开鲁国进入齐国,导致齐国称霸鲁国削弱,这并不是管仲劫持鲁国民众归于齐国。伍子胥挟持弓箭求助于吴王阖闾,率领吴师攻破楚国进入郢都,他没有扛着兵器跑到吴国。因此,贤才所在国家的地位重要,贤才所离开的国家地位轻微。楚国有令尹子玉得臣,晋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虞国有贤才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睡不着。凡是贤臣所在之处,野心家要想扫除障碍、开疆拓土,这些目标都变得遥远了。因此《春秋》传记说:‘山上有虎豹,葵藿野菜无人敢去采摘;国家有贤士,边境不会遭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