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盐铁论 - (西汉)桓宽 >
- 卷八
西域第四十六
【题解】
本篇讨论汉家的西域政策。汉家为了取得征讨匈奴的胜利,采取了一系列经营西域的举措,如屯田、设置边郡等等,这些举措在经济上有效地充实了汉家的国库,使边疆出现“马牛放纵,蓄积布野”的局面,在军事上等于斩断匈奴的右臂,切断了匈奴与西域其他国家的联系。但是汉武帝在经营西域过程中也掺杂了个人的侈心,如不惜动用重兵去获取大宛的汗血马。大夫充分肯定汉家的西域政策,希望汉家在西域乘胜追击,彻底臣服匈奴。文学则认为匈奴地理条件特殊,根本不可能彻底臣服匈奴,并以汉家伐大宛为例,说明万里伐宛,实在是失策之举。文学进一步指出,征伐四夷已经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山东农民起义反叛,因此再也不能继续征伐四夷。
【原文】
大夫曰:“往者,匈奴据河、山之险¹,擅田牧之利²,民富兵强,行入为寇³,则句注之内惊动⁴,而上郡以南咸城⁵。文帝时,虏入萧关⁶,烽火通甘泉⁷,群臣惧不知所出,乃请屯京师以备胡⁸。胡西役大宛、康居之属⁹,南与群羌通¹⁰。先帝推让斥夺广饶之地¹¹,建张掖以西¹²,隔绝羌、胡,瓜分其援。是以西域之国,皆内拒匈奴,断其右臂,曳剑而走,故募人田畜以广用,长城以南,滨塞之郡¹³,马牛放纵,蓄积布野,未睹其计之所过¹⁴。夫以弱越而遂意强吴¹⁵,才地计众非钧也¹⁶,主思臣谋¹⁷,其往必矣¹⁸。”
【注释】
¹河、山:黄河、阴山。
²擅:独占。田牧:田猎、放牧。
³行入:随机入侵。
⁴句注:关塞名,即山西代县雁门关。
⁵上郡:郡名,在陕西榆林东南。城:用做动词,筑城。
⁶萧关:关塞名,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⁷甘泉:地名,汉代在甘泉建立离宫,在今陕西淳化甘泉山。
⁸屯:驻兵。《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又置三将军军长安西细柳、渭北棘门、霸上以备胡。”
⁹大宛(yuān):国名,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康居:国名,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
¹⁰群羌:指甘肃、青海、四川地区各支羌族。
¹¹推让:驱逐。让,通“攘”。斥夺:“斥”意为排斥、驱逐,“夺”意为夺回,此处用做偏义复词,重点在“夺”。
¹²张掖:地名,位于甘肃张掖。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进军河西,击败匈奴,汉家设置张掖郡。
¹³滨塞:靠近边塞。
¹⁴其计:指凿通西域、征讨匈奴。过:过错。
¹⁵遂意:满足心意。
¹⁶才地:估算土地。才,通“裁”。计众:计算人口。非钧:并非均衡。钧,通“均”。
¹⁷主思:指勾践苦思灭吴。臣谋:指范蠡、文种为之谋划。
¹⁸往:指越人出征灭吴。
【译文】
大夫说:“以前,匈奴占据黄河、阴山的险要位置,独占田猎、畜牧的便利,民众富足,兵马强壮,不时入侵中国边境骚扰,雁门关以内为之惊动,上郡以南地区都筑城防胡。文帝时期,匈奴入侵萧关,烽火直通陕北甘泉,朝廷群臣恐惧,不知如何是好,便请求在京师驻兵来防备匈奴。匈奴在西边役使大宛、康居这些小国,在南边与各支羌族勾通。已故武帝驱逐匈奴,夺回中国宽广富饶的土地,在张掖以西建置州郡,将羌人与匈奴隔绝开来,切断匈奴的外援。所以西域各国,都纷纷抗拒匈奴,这等于斩断了匈奴的右臂,匈奴只好拖着刀剑逃跑。汉家招募民众到河西种田放牧,以便增加国家的财用,长城以南地区,靠近边塞的郡县,民众可以随意牧马放牛,蓄积布满原野。我没有看到朝廷凿通西域、征伐匈奴的计策有什么过错。春秋时期,弱小的越国能够满足心意消灭强吴,估算土地,计算人众,吴越并非均等,越王勾践苦思灭吴,名臣范蠡、文种为之谋划,越人出征灭吴就势在必行了。”
【原文】
文学曰:“吴、越迫于江、海¹,三川循环之²,处于五湖之间³,地相迫,壤相次⁴,其势易以相禽也⁵。金鼓未闻⁶,旌旗未舒⁷,行军未定,兵以接矣⁸。师无辎重之费⁹,士无乏绝之劳,此所谓食于厨仓而战于门郊者也¹⁰。今匈奴牧于无穷之泽,东西南北,不可穷极,虽轻车利马,不能得也,况负重嬴兵以求之乎¹¹?其势不相及也。茫茫乎若行九皋未知所止¹²,皓皓乎若无网罗而渔江、海¹³,虽及之¹⁴,三军罢弊¹⁵,适遗之饵也¹⁶。故明王知其无所利¹⁷,以为役不可数行¹⁸,而权不可久张也¹⁹,故诏公卿大夫、贤良、文学,所以复枉兴微之路²⁰。公卿宜思百姓之急,匈奴之害,缘圣主之心²¹,定安平之业。今乃留心于末计²²,摧本议²³,不顺上意,未为尽于忠也。”
【注释】
¹迫:蹙迫,局限。
²三川: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一说,三江是松江、钱塘江和浦阳江。循环:环绕。《国语·越语上》载伍子胥说:“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
³五湖:长荡湖、太湖、射贵湖、上湖、滆(ɡé)湖。
⁴次:接近。
⁵禽:同“擒”。
⁶金鼓:古代击鼓进攻,鸣金收兵。
⁷舒:展开。
⁸兵:兵器。以:通“已”。接:接触,格杀。
⁹辎重:军用物资,如器械、粮草等。
¹⁰厨仓:厨房。门郊:门口近郊。
¹¹嬴兵:扛着兵器。嬴,原作“羸”,据张敦仁说校改。
¹²茫茫:广远的样子。九皋:九折辽阔之泽。
¹³皓皓:通“浩浩”,广阔辽远的样子。
¹⁴及:赶上。
¹⁵罢:同“疲”。
¹⁶适:恰好。遗:送给。之:指匈奴。饵:食物。
¹⁷无所:“无所”原作“所无”,据卢文弨说校改。
¹⁸役:战役。数行:多次进行。
¹⁹权:权威。张:扩张。
²⁰复枉:纠正弯曲。兴微:从微小之处做起。
²¹缘:依据。
²²末计:下策,指征伐匈奴。
²³摧:原作“虽”,据张敦仁说校改。本议:根本方针,指息兵。
【译文】
文学说:“吴国和越国为江河湖海所局限,松江、钱塘江和浦阳江三江环绕,处于长荡湖、太湖、射贵湖、上湖、滆湖这五湖之间,土地相连,边境接壤,这种形势使吴越容易互相冲突。军队金鼓之声未起,旌旗尚未舒展,行军部署尚未决定,双方兵器已经交接了。军队不需要军用物资费用,士卒没有精疲力竭的劳苦,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厨房吃完饭再到门外近郊去作战。如今匈奴在广阔无边的水泽草地放牧,东西南北,四方都是无边无际,即使你有轻捷的战车和飞快的战马,也不能追得上他们,何况汉兵是背着沉重的兵器去追赶他们呢?从情势来看汉兵是赶不上的。汉兵奔波在茫茫无际的水泽草原上,不知该停在哪儿,如同在浩淼无边的江海上徒手捕鱼,即使赶上匈奴,三军将士已经疲弊,恰好成为送到匈奴口边的食物。因此,当今英明的君王深知伐胡无利可图,认为不能屡次发动战役,不能无限制地扩张权威,因而下诏让公卿大夫、贤良、文学讨论,提出纠正弯曲、从细微处复兴汉家的路径。你们身为汉家公卿,应该思考百姓之所急,匈奴之所害,根据圣明君主的心意,确定安乐太平的大业。可是现在你们却仍然留心于伐胡的下策,摧败与民休息的根本大计,不顺从皇上心意,不能说你们对皇上尽了忠心。”
【原文】
大夫曰:“初,贰师不克宛而还也¹,议者欲使人主不遂忿²,则西域皆瓦解而附于胡³,胡得众国而益强。先帝绝奇听⁴,行武威⁵,还袭宛⁶,宛举国以降,效其器物,致其宝马。乌孙之属骇胆⁷,请为臣妾。匈奴失魄,奔走遁逃,虽未尽服,远处寒苦硗埆之地⁸,壮者死于祁连、天山,其孤未复。故群臣议以为匈奴困于汉兵,折翅伤翼,可遂击服⁹。会先帝弃群臣¹⁰,以故匈奴不革¹¹。譬如为山¹²,未成一篑而止¹³,度功业而无继成之理¹⁴,是弃与胡而资强敌也¹⁵。辍几沮成¹⁶,为主计若斯¹⁷,亦未可谓尽忠也。”
【注释】
¹贰师不克宛而还:《史记·大宛列传》载:“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恐,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众。贰师将军与哆、始成等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兵而还。往来二岁。还至燉煌,士不过十一二。”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
²欲使:原作“故使”,据张敦仁说校改。遂忿:发泄忿恨。
³则西域皆瓦解而附于胡:议者不希望李广利伐宛事件重演,以免西域有心归附汉家的各国意志瓦解,转而依附匈奴。《史记·大宛列传》载:“公卿及议者皆愿罢击宛军,专力攻胡。”
⁴绝奇听:拒绝听从这些奇谈怪论。
⁵行武威:施行军事威力。
⁶还袭宛:《史记·大宛列传》载:“天子业已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仑头易苦汉使矣,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赦囚徒材官,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燉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
⁷乌孙:西域古国。乌孙人最初在敦煌、祁连一带游牧,后迁至伊犁河流域。骇胆:吓破了胆。
⁸硗埆(qiāo què):土地贫瘠。
⁹遂:成功。
¹⁰会:恰逢。先帝弃群臣:汉武帝死于公元前87年。
¹¹不革:没有变化。
¹²为山:堆土成山。《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¹³篑(kuì):盛土的竹筐。
¹⁴度:揣度,引申为谋划。继:原作“断”,据杨沂孙说校改。
¹⁵资:资助,帮助。
¹⁶辍:中止。几:接近成功的事。沮:破坏。成:成功。
¹⁷若斯:如此。
【译文】
大夫说:“当初,贰师将军李广利未能战胜大宛而退还敦煌,朝廷议政的公卿想让皇上不要为发泄忿恨而继续伐宛,认为这样会使有心归汉的西域各国意志瓦解,转而依附匈奴,而匈奴得到西域各国支持之后会变得更加强大。已故武帝拒绝听从这些奇谈怪论,决定施展军事威力,回过头来继续攻袭大宛,大宛举国投降,献上贵器宝物,奉上汗血宝马。乌孙等西域各国闻风丧胆,请求为汉天子臣妾。匈奴失魂落魄,四散奔逃隐藏,虽然未能完全臣服汉家,但他们都住在寒苦贫瘠之地,青壮年都战死在祁连山或天山,他们的孤儿还没有长大。因此群臣经过讨论后以为,匈奴困于汉兵,翅膀折伤,可以成功地将其彻底征服。恰逢武帝弃群臣而去,因而匈奴方面的战事没有什么变化。譬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停止了,谋划伐胡功业,没有继续将其推向成功的理念,这是将功业丢弃给匈奴而去帮助强敌。中止接近成功的事业,败坏事业的成功,为君主作如此谋划,这也不能说是对皇上尽忠。”
【原文】
文学曰:“有司言外国之事,议者皆徼一时之权¹,不虑其后。张骞言大宛之天马汗血²,安息之真玉大鸟³,县官既闻如甘心焉⁴,乃大兴师伐宛,历数期而后克之⁵。夫万里而攻人之国,兵未战而物故过半⁶,虽破宛得宝马,非计也。当此之时,将卒方赤面而事四夷⁷,师旅相望,郡国并发,黎人困苦⁸,奸伪萌生,盗贼并起,守尉不能禁,城邑不能止。然后遣上大夫衣绣衣以兴击之⁹。当此时,百姓元元,莫必其命¹⁰,故山东豪杰¹¹,颇有异心¹²。赖先帝圣灵斐然¹³。其咎皆在于欲毕匈奴而远几也¹⁴。为主计若此,可谓忠乎?”
【注释】
¹徼(jiào):求。原作“激”,据张敦仁说校改。权:权宜之计。《史记·匈奴列传》:“世俗之言匈奴者,患其徼一时之权。”
²张骞言大宛之天马汗血:《史记·大宛列传》载张謇对汉武帝说:“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³安息:西方作“帕提亚(Parthia)”,伊朗高原古代国家,中国史籍称“安息”。《史记·大宛列传》载张謇对汉武帝说:“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暑湿。耕田,田稻。有大鸟,卵如甕。”真玉:未闻。大鸟:驼鸟。
⁴如:而。甘心:快意。原作“甘水”,据杨沂孙、张敦仁说校改。
⁵数期:数年。
⁶物故:指死亡。一说,“物”当作“歾”,意为终。
⁷赤面:红脸,形容将士与敌厮杀时血脉贲张的面容。事:讨伐。
⁸黎人:黎民。
⁹衣绣衣:穿着绣花衣,这是汉朝派去镇压农民起义的使者的服饰。兴击:以军兴之法去攻击。
¹⁰必其命:保障生命。必,判定。
¹¹山东豪杰:指农民起义军。
¹²异心:反叛之心。
¹³斐然:有文采的样子,引申为有威望的样子。
¹⁴毕匈奴:完成征服匈奴大业。远几:远离庶几可以休战的大计。
【译文】
文学说:“主管官员谈论外国之事,议论者都追求一时的权宜之计,不考虑它的后果。张骞对武帝说,大宛国的天马流汗殷红如血,安息国的真玉鸵鸟,朝廷听说之后,便想得到这些异物以快心意,于是大举兴师,征伐大宛,经历几年之后才战胜大宛。途经万里之遥而去攻打他人之国,士兵尚未交战就已死亡过半,虽然攻破大宛得到宝马,但这绝非国之良计。在那个时候,中国将士正在艰苦地征伐四夷,道路上到处都是军队,各郡与封国同时征发,黎民百姓困苦不堪,奸诈之徒开始出现,盗贼四处兴起,郡守与县尉不能禁止,城郭村落无法阻挡。此后朝廷派遣上大夫穿着特使的绣花衣,用军兴之法去讨伐。在那个时候,老百姓没有人能够保障自己的生命,因此山东起义军都有反叛之心。幸赖已故武帝在天圣灵的威力才转乱为治。这其中的过错,都在于主管官员一心想完成征服匈奴大业,不考虑庶几可以休战的大计。像这样为君主谋划,能够称得上忠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