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盐铁论 - (西汉)桓宽 >
- 卷八
结和第四十三
【题解】
本篇就汉家与匈奴是和是战的问题展开探讨。大夫认为,历史事实证明汉家一度奉行的和亲政策是不成功的,因为匈奴根本没有诚意与汉家修好,所以征讨匈奴是朝廷唯一的选择,他充分肯定了汉武帝征讨匈奴的历史功绩,并从长远角度,主张汉家必须继续伐胡,为后代根除祸患。文学则主张汉家与匈奴修好,肯定和亲政策,反对汉家兴师动众去征讨北方无用之地,认为伐胡会导致民众疲惫,严重者会造成国家覆灭的恶果。从双方观点来看,大夫与文学各有偏颇:大夫看到了伐胡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却没有考虑到汉家在几十年伐胡之后已经国穷民疲,当时的国家要务是与民休息;文学看到了人民为伐胡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在汉昭帝时代他们倡导朝廷休兵,这无疑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但是他们连此前汉武帝伐胡业绩一并否定,只知道一味地讲修文德怀柔,这反映了他们的迂腐和不知变通。
【原文】
大夫曰:“汉兴以来,修好结和亲¹,所聘遗单于者甚厚²;然不纪重质厚赂之故改节³,而暴害滋甚⁴。先帝睹其可以武折⁵,而不可以德怀,故广将帅,招奋击⁶,以诛厥罪;功勋粲然⁷,著于海内,藏于记府⁸,何命‘亡十获一’乎⁹?夫偷安者后危,虑近者忧迩,贤者离俗,智士权行¹⁰,君子所虑,众庶疑焉。故民可与观成¹¹,不可与图始¹²。此有司所独见,而文学所不睹。”
【注释】
¹和亲:讲和结亲。这是汉初刘敬给刘邦提出的对待匈奴的策略:将汉家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生下的孩子就是汉家天子的外孙,天下没有外孙反对外公的道理。刘邦采纳了刘敬的建议。此后将中国与少数民族缔结姻亲的举措称为和亲。
²聘:以礼物订婚,此处指陪嫁财物。遗(wèi):赠送。
³纪:通“记”,念记。重质:庄重的盟约。厚赂:优厚的财物。改节:改变行为节操。
⁴暴害:暴力侵害。滋甚:越来越厉害。
⁵先帝:汉武帝。武折:武力折服。
⁶奋击:勇敢的士兵。
⁷粲然:显著的样子。
⁸记府:国家档案馆。
⁹命:名,说。
¹⁰权行:权变。
¹¹观成:看到成功。《史记·商君列传》:“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¹²图始:谋划开始。
【译文】
大夫说:“汉家建国以来,与匈奴修好讲和,缔结姻亲,给匈奴单于的陪嫁礼物和赠送金钱财物非常丰厚;但是匈奴不念记与汉家庄重的盟约以及汉家赠送的厚礼,不改变侵扰行为,以暴力侵害中国边境越来越厉害。已故武帝认识到,对待匈奴只能以武力折服,而不能以仁德怀柔,因此广泛选派将帅,征召勇敢的士兵,来诛讨匈奴侵扰中国的罪行;武帝伐胡的功勋卓著,为海内所著称,有关记功文献收藏在国家档案馆,怎么能说‘伤亡十个获取一个’呢?苟且偷安的人日后危险,只考虑眼前,忧患很快到来,贤明的人脱离世俗,智慧的人善于权变,君子所考虑的问题,普通庶民总是疑惑。因此民众可以和他们一起看到成功,但不能与他们图谋开始。这是主管官员个人的独到见识,是你们文学认识不到的。”
【原文】
文学曰:“往者,匈奴结和亲,诸夷纳贡,即君臣外内相信,无胡、越之患。当此之时,上求寡而易赡,民安乐而无事,耕田而食,桑麻而衣,家有数年之稸¹,县官余货财,闾里耆老²,咸及其泽³。自是之后,退文任武,苦师劳众,以略无用之地⁴,立郡沙石之间⁵,民不能自守,发屯乘城⁶,挽辇而赡之⁷。愚窃见其亡,不睹其成。”
【注释】
¹稸:同“蓄”。
²耆(qí):六十曰耆。
³咸:都。及:蒙受。泽:恩泽。
⁴略:征伐。
⁵立郡沙石之间:指汉武帝在边塞沙漠之地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朔方等郡。
⁶发屯:派兵驻守。乘城:登城。
⁷挽辇:拉车。赡:补充给养。
【译文】
文学说:“以前,汉家与匈奴缔结和亲,其他周边蛮夷邦国向汉家纳贡称臣,君臣上下、国外国内都彼此相信,没有胡、越的祸患。在那个时候,朝廷索求很少且容易充足,民众安居乐业,相安无事,依靠种田吃饭,通过种植桑麻穿衣,老百姓家中有数年的积蓄,朝廷有富余的货财,连乡里那些老人,都蒙受朝廷的恩泽。从那以后,朝廷不用文治而任武功,兴师动众,来征伐西北边塞无用之地,在沙漠里设郡,民众不能自己守卫,只好派兵屯驻,登城守望,通过拉车来补充给养。我私下只看到损失,没有看到成功。”
【原文】
大夫曰:“匈奴以虚名市于汉¹,而实不从;数为蛮、貊所绐²,不痛之,何故也?高皇帝仗剑定九州³;今以九州而不行于匈奴⁴。闾里常民,尚有枭散⁵,况万里之主与小国之匈奴乎?夫以天下之力勤何不摧⁶?以天下之士民何不服?今有帝名,而威不信于长城之外⁷,反赂遗而尚踞敖⁸,此五帝所不忍⁹,三王所毕怒也¹⁰。”
【注释】
¹虚名:虚假名义。市:做交易。
²蛮貊:蛮荒落后地区,此处指匈奴。绐(dài):欺骗。
³高皇帝仗剑定九州:《史记·高祖本纪》载有“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之语,为大夫所本。
⁴不行于匈奴:指汉家政令不能推行到匈奴。
⁵枭(xiāo)散:古代博戏中的两种棋子,主棋为枭,余为散棋。
⁶力勤:力量。摧:原作“权”,据卢文弨说校改。
⁷威不信于长城之外:原作“威不信长城之外”,据王先谦说补“于”字。信,通“伸”。
⁸赂遗:赠送财物。尚:助长。踞敖:傲慢。踞,通“倨”。敖,通“傲”。
⁹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¹⁰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此外还有其他说法。毕怒:必定愤怒。毕,一本作“必”。
【译文】
大夫说:“匈奴以虚假名义与汉家做交易,实际上并不顺从汉家;汉家屡次被这些蛮夷所欺骗,你们对此不感到痛恨,这是什么缘故呢?从前高祖皇帝手持三尺剑定天下,如今汉家政令仅限于中国九州,而不能推行到匈奴。乡里普通民众,尚且有主次之分,何况是中国万里江山之主与小国匈奴呢?举中国之力,何坚不摧?凭借中国全体将士民众,何人不服?如今中国天子虽然拥有帝名,但威望却不能伸张到长城之外,反而赠送匈奴财物,助长他们的傲慢,这是五帝所不能容忍、三王必定感到愤怒的事情。”
【原文】
文学曰:“汤事夏而卒服之¹,周事殷而卒灭之。故以大御小者王²,以强凌弱者亡。圣人不困其众以兼国³,良御不困其马以兼道⁴。故造父之御不失和⁵,圣人之治不倍德⁶。秦摄利衔以御宇内⁷,执修棰以笞八极⁸,骖服以罢⁹,而鞭策愈加,故有倾衔遗棰之变¹⁰。士民非不众,力勤非不多也,皆内倍外附而莫为用。此高皇帝所以仗剑而取天下也。夫两主好合¹¹,内外交通¹²,天下安宁,世世无患,士民何事?三王何怒焉?”
【注释】
¹服:征服。
²以大御小:周文王时期,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侍奉殷朝。御,侍奉。
³兼国:兼并他国。
⁴兼道:加倍赶路。
⁵造父:西周穆王时期最善驾车的人,曾载穆王周游天下。和:和谐,协调。
⁶倍:通“背”。
⁷摄:操持。利:便利。衔:马嚼子。原作“衡”,据王先谦说校改。
⁸修棰:长鞭。八极:八方。
⁹骖服:驾车的马。居中驾辕的马称为服,位于两侧的马称为骖。以:通“已”。罢:同“疲”。
¹⁰倾衔遗棰:马匹倒仆,丢失马鞭。衔,原作“衡”,据王先谦说校改。
¹¹两主:汉家天子和匈奴单于。好合:和好。
¹²交通:交流。
【译文】
文学说:“汤侍奉夏朝而最终征服了夏朝,周侍奉殷朝而最终消灭了殷朝。因此,以势力强大的身份侍奉弱小王朝的最终称王天下,以强国地位欺凌弱国的政权最终灭亡。圣明的君主不会困乏一国之众去兼并他国,优秀的车夫不会困乏马匹来加倍赶路。因而造父驾车不失和谐,圣君治国不背仁德。秦王朝攥紧便利的马嚼来统治天下,手执长鞭抽打八方,驾车的马匹早已疲惫不堪,可是鞭子仍然抽打得越来越厉害,因此才有马匹倒仆、马鞭丢失的变故。秦王朝的士兵民众不可谓不众,力量不可谓不多,但民众都内叛秦朝外附诸侯,没有人肯为秦朝所用。这就是高祖皇帝仗剑夺取天下的原因啊。汉家天子与匈奴单于和好,中国与匈奴互通有无,天下晏然安宁,世世代代没有战争祸患,这样的话士兵民众哪有什么战事?三王又能有什么愤怒呢?”
【原文】
大夫曰:“伯翳之始封秦¹,地为七十里。穆公开霸²,孝公广业³。自卑至上,自小至大。故先祖基之⁴,子孙成之⁵。轩辕战涿鹿⁶,杀两皞、蚩尤而为帝⁷,汤、武伐夏、商,诛桀、纣而为王。黄帝以战成功,汤、武以伐成孝⁸。故手足之勤,腹肠之养也⁹。当世之务,后世之利也。今四夷内侵,不攘¹⁰,万世必有长患。先帝兴义兵以诛强暴,东灭朝鲜,西定冉、,南擒百越,北挫强胡,追匈奴以广北州¹¹,汤、武之举,蚩尤之兵也¹²。故圣主斥地¹³,非私其利,用兵,非徒奋怒也¹⁴,所以匡难辟害¹⁵,以为黎民远虑。”
【注释】
¹伯翳(yì)之始封秦:《史记·秦本纪》载:“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伯翳,又作“伯益”、“大费”,秦人始祖。
²穆公:秦穆公,春秋秦国君主,嬴姓,赵氏,名任好,史载称霸西戎,为春秋五霸之一。
³孝公:战国时期秦国君主,名渠梁,在位期间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为秦国富强打下基础。广业:拓展强国大业。
⁴基之:打下基础。
⁵成之:最后完成。
⁶轩辕战涿鹿:《史记·五帝本纪》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伐神农氏,是为黄帝。”轩辕,黄帝之名。
⁷两皞:太皞、少皞。史载黄帝擒蚩尤,不闻黄帝诛太皞、少皞之事。两皞,原作“两曎”,据王利器说校改。
⁸汤、武以伐成孝:《史记·周本纪》载:“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以文王为木主,载以车,中军。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商汤以伐成孝之事未闻。成孝,成就孝的名声。
⁹手足之勤,腹肠之养:手足的勤劳是为了奉养腹肠。
¹⁰攘:排斥,排除。
¹¹追匈奴以广北州:此句之上原有“李牧”二字,据王先谦说校删。广北州,拓广北方边地。
¹²蚩尤之兵:意谓汉家征讨匈奴如同黄帝伐蚩尤的战役。一说,汉人以蚩尤作为善于用兵的典型,故将蚩尤与汤武相提并论。
¹³斥地:开拓疆域。
¹⁴奋怒:发泄愤怒。
¹⁵匡难:匡救危难。辟:通“避”。
【译文】
大夫说:“秦人始祖伯翳最初封于秦地的时候,土地面积仅为七十里。春秋秦穆公开创秦国霸业,战国秦孝公拓广霸业。秦国地位从低到高,势力从小到大。因而先祖奠定基业,到子孙取得最后成功。轩辕黄帝战于涿鹿,杀死太皞、少皞和蚩尤,成为帝王,商汤伐夏,武王伐商,诛讨夏桀、殷纣王而成为帝王。黄帝依靠战争获得成功,商汤和周武王通过征伐而成就孝道。所以,手足的勤劳是为了奉养腹肠。当代人的战事,可以成为后人的利益。如今四夷内侵中国,如果不外攘四夷,那么后代万世必定有长久祸患。已故武帝发动正义之师,来诛讨强暴的四夷,东边消灭朝鲜,西边平定冉,南边讨平百越,北边挫败强大的匈奴,追逐匈奴,拓广北边的疆域,这是类似于商汤伐桀、武王伐纣的举动,类似于黄帝擒蚩尤的战役。因而圣明君主开疆拓土,并不是为了私利,对外用兵,也不是仅仅为了发泄愤怒,而是为了匡救危难,远避祸害,以此为黎民百姓作长远的考虑。”
【原文】
文学曰:“秦南禽劲越¹,北却强胡,竭中国以役四夷²,人罢极而主不恤³,国内溃而上不知;是以一夫倡而天下和⁴,兵破陈涉,地夺诸侯,何嗣之所利⁵?《诗》云:‘雍雍鸣,旭日始旦。’⁶登得前利⁷,不念后咎⁸。故吴王知伐齐之便⁹,不知干遂之患¹⁰。秦知进取之利,而不知鸿门之难¹¹。是知一而不知十也。周谨小而得大¹²,秦欲大而亡小¹³。语曰:‘前车覆,后车戒。’¹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矣¹⁵。”
【注释】
¹禽:同“擒”。劲:强劲。
²役:兵役,此处用做动词,征讨。
³人:老百姓。罢:同“疲”。
⁴一夫:陈涉。倡:首倡。
⁵嗣:继嗣,后代子孙。
⁶雍雍鸣(ɡān),旭日始旦:见于《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雍雍,雁鸣声,今本作“雝雝”。,即“雁”。《毛诗》作“雁”,三家诗作“”。旦,日出,天明。
⁷登得:贪得。前利:眼前利益。
⁸后咎:后来的危害。
⁹吴王知伐齐之便:据《国语·吴语》记载,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谏,执意要北上伐齐。
¹⁰干遂之患:《史记·苏秦列传》载:“臣闻越王句践战敝卒三千人,禽夫差于干遂。”干遂,一作“干隧”。
¹¹鸿门之难:项羽入关后,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这标志着江山易主。
¹²周谨小而得大:周国谨慎小心而得天下。
¹³秦欲大而亡小:秦朝欲望太大,结果亡于小民之手。
¹⁴前车覆,后车戒:前车倾覆,后车戒慎。
¹⁵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见于《诗经·大雅·荡》。鉴,镜子。夏后,夏君,指夏桀。
【译文】
文学说:“秦王朝在南边平定强越,在北边驱逐匈奴,竭尽中国之力来征讨四夷,民众疲惫至极而君主不加体恤,国内已经崩溃而皇上却不知情;因此,一介民伕陈涉首倡而天下响应,秦兵被陈涉击破,秦国土地被山东诸侯侵夺,这对秦王子孙有什么好处?《诗经·邶风·瓠有苦叶》说:‘鸿雁雍雍鸣,旭日始东升。’贪得眼前利益,不念及后来灾难。因此吴王夫差只知道北伐齐国的便利,没有料到干遂的灭顶之灾。秦朝只知道进攻夺取的好处,而没有想到鸿门宴上的江山新主。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十啊。周国谨慎小心而得天下,秦朝欲望太大而亡于小民之手。俗语说:‘前面车子倾覆了,后面车子就要戒慎。’‘殷朝的镜子不远,就在夏后桀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