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美吟

  下载全书

(第六十四回)

林黛玉

说明

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恰被宝玉翻见,将它题为《五美吟》。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1];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2]。

虞姬[3]

肠断乌骓夜啸风[4],虞兮幽恨对重瞳[5];

黥彭甘受他年醢[6],饮剑何如楚帐中[7]?

明妃[8]

绝艳惊人出汉宫[9],红颜薄命古今同[10]。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11]?

绿珠[12]

瓦砾明珠一例抛[13],何曾石尉重娇娆[14]?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15]。

红拂[16]

长揖雄谈态自殊[17],美人巨眼识穷途[18]。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19]?

评解

这是黛玉借“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寄慨之作。其实所写的人事并非都据史实。如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带有寓言性质;《西京杂记》中所写昭君不肯贿赂画工,以致不为元帝所知,被诏使出塞的情节只是传说;至于出自《虬髯客传》的红拂形象,则更经传奇作者的艺术加工。诗中评说,本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

黛玉嗟叹“一代倾城”的西施如江水东流,浪花消逝,徒然令人怀念,其命运之不幸,远在白头浣纱的“东村女”之上。这是写她寄身贾府,虽有知己体贴,但预感病体难久的悲哀。她鄙薄反复无常、苟且求荣、甘心得到耻辱下场的黥布、彭越,觉得不如虞美人的“饮剑”于楚帐,是借此寄托她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志愿。她讥刺汉元帝大权旁落,听命于画工,表现了自己不肯听人摆布的独立性格。她惋惜绿珠而对石崇有微词,以为石崇生前珠玉绮罗之宠,抵不得绿珠临危以死相报,又可见其在爱情上重在意气相感,精神上有默契。她钦佩红拂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更突出地表现了她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理想的封建叛逆思想。

诗中所咏是否也与小说情节有某种照应呢?这是可以研究的问题。五首诗写的都是关于死亡或别离的内容,有的还涉及事败或者获罪被拘系,这就好像不是偶然的。末首的题材与小说情节似乎相距较远,但有些用语却很像双关,如“识穷途”之类即是。红拂未受“尸居余气”的杨府的羁留而出走了,黛玉最终不是也离开了“尸居余气”的贾府而回到离恨天去了吗?当然,在现存材料很少的条件下,要确切地阐明作者的意图还是不容易的。

附带提一下,戚序本与甲辰本上有一条早期批语说:“《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十独吟》后四十回续书中没有,当是已散失的后半部原稿中宝钗或湘云所写的诗。从诗题看,大概是借古史上十个独处的女子如寡妇、弃妇、尼姑和离别丈夫的妇女等的愁怨,来写那时候的现实感触的。所谓“对照”当也不仅仅限指诗题。

[1]“一代”二句:一代绝色的美女终于如浪花般消失了,在吴宫里的人白白地想念着你。越国灭吴后,西施的命运有二说:一说重归范蠡,跟着他游江海去了;一说吴亡,沉西施于江,以报答被夫差沉尸于江中的伍子胥。诗中只是泛说逝去。倾城,绝色美女的代称,也叫“倾国”(语本汉代李延年歌,见《汉书·外戚传》)。儿家,你。指西施。​​​​​​​​​

[2]“效颦”二句:唐代王维《西施咏》:“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又《洛阳女儿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此二句即取此二首诗意。但王维诗说,西施已享尽荣华,而旧伴却仍须辛苦浣纱;现在却说,西施虽美,已如流水逝去,而东村女虽丑,尚能活到白头。效颦,相传西施家乡的东村有女子,貌丑,人称东施,因见西施“捧心而颦(皱眉)”的样子很美,她也学着捧心而颦,结果反而更丑(出《庄子·天运》。参见第三回《赞林黛玉》注5。这句倒装,意即“莫笑东村女效颦”。浣沙,西施和她家乡的女子曾在若耶溪边漂丝(参见第十一回《赞会芳园》​​​​​​​​​)​​​​​​​​​

[3]虞姬:项羽的侍妾。楚汉战争的最后阶段,项羽被刘邦军围于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感到绝望,对虞姬作悲歌说:“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也作歌相和(事见《史记·项羽本纪》)。​​​​​​​​​

[4]“肠断”句:夜闻骏马嘶鸣,令人肠断。乌骓(zhuī追),史载项羽有“骏马名骓”即是。程高本改作“乌啼”,大误。如此则“夜啸风”必解成夜风如啸方通,但这一来,整句全无史实根据了。其实“啸风”是指马鸣,也常说“嘶风”。​​​​​​​​​

[5]虞兮:用项羽歌中原词。重瞳:指项羽。《项羽本纪》:“又闻项羽亦重瞳子(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眸子)。”​​​​​​​​​

[6]“黥彭”句:黥布和彭越居然甘心将来被剁为肉酱而投降了刘邦。黥布、彭越原来都是项羽部将,降刘邦后,破楚有功,黥布被封为淮南王,彭越被封为梁王。后来黥布举兵叛变,被刘邦所杀;彭越野心搞分裂,也被诛,剁尸。醢(hǎi海),肉酱,这里指剁尸剐肉的醢刑。​​​​​​​​​

[7]饮剑:自刎。虞姬自刎于楚帐,当是《楚汉春秋》等书据《史记》中基本史实敷演而成的。​​​​​​​​​

[8]明妃:即王昭君。晋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妃或明君。参见第五回《警幻仙姑赋》注[29。​​​​​​​​​

[9]出汉宫:指和亲事(参见第五十一回《青冢怀古》)。​​​​​​​​​

[10]薄命:戚序本作“薄面”,庚辰本(此回据程高系统本抄配)同,今从列藏本。​​​​​​​​​

[11]“予夺”句:为什么把决定权交给画工呢?予,赐予、加宠。夺,剥夺、弃置。畀(bì闭),给。​​​​​​​​​

[12]绿珠:晋代石崇的侍妾。《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秀怒,矫诏(诈称皇帝的命令)收(捕)崇。崇正宴于楼上,介士(武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

[13]“瓦砾”句:把明珠(喻绿珠)当作瓦砾一样地抛弃。​​​​​​​​​

[14]石尉:即石崇。他曾任散骑常侍、侍中,出领南蛮校尉,故称石尉。娇娆:美丽的女子,指绿珠。​​​​​​​​​

[15]“都缘”二句:说石崇还是有前生注定的厚福的,因为他虽被拘捕受戮,但绿珠已为他殉情坠楼,可与他作伴,使他在地府不至过于寂寞。《晋书·潘岳传》:石崇已送在市,岳后至。崇谓之曰:“安仁(潘岳的字),卿亦复尔耶?”岳曰:“可谓‘白首同所归’。”潘岳《金谷》诗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乃成其谶。“同归”二字,借用此事。​​​​​​​​​

[16]红拂:隋末大臣杨素家里的婢女,本姓张,因侍杨素时手执红拂(掸灰尘的用具),后来就叫她红拂。有一次,李靖以布衣入见杨素,从容谈论天下大事。红拂在旁见他气宇轩昂,谈吐超人,知道他将来必非庸碌之辈,就连夜逃离杨府,投奔李靖,与他同往太原辅佐李世民起兵讨伐隋王朝(见唐代杜光庭《虬髯客传》)。​​​​​​​​​

[17]“长揖”句:李靖谒杨素时,杨素态度倨傲,李靖长揖(拱拱手)不拜,并指责杨待客不逊,杨连忙谢罪。后来,杨素听了李靖的一番高谈雄辩,更心悦诚服。长揖,程高本改为“长剑”,误。​​​​​​​​​

[18]“美人”句:红拂能在李靖尚处卑贱地位时,看出他日后必有一番作为,所以说她具有眼力,见识卓越。巨眼,梦稿本作“具眼”,亦通。然小说中有“巨眼英豪”(第一回)之语。​​​​​​​​​

[19]“尸居”二句:说红拂奔离杨府事。尸居余气,用以说人将死,意思是虽存余气,而形同尸体。语出《晋书》:李胜曾对曹爽说:“司马公(司马懿)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红拂投奔李靖,李靖恐杨素不肯罢休。红拂也说:“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杨公幕,指杨素的府署。羁縻,束缚、留住。女丈夫,指红拂,后人称她与李靖、虬髯客为“风尘三侠”。​​​​​​​​​


深闺有奇女只为同枝贪色欲

五美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 - 蔡义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