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卧房宋学士秦太虚所书对联
(第五回)
嫩寒锁梦因春冷[1],
芳气笼人是酒香[2]。
说明
这一联是宝玉到秦氏房中所见,对联在明代画家唐寅(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画杨贵妃醉态)的两旁。秦太虚(1049—1100),名观,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太学博士及国史院编修官,是“苏(轼)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词多写男女情爱,风格纤弱靡丽。他虽创制过《海棠春》词调(因词中有“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句,故名),但这副假托他手迹的对联只是小说的作者学得很像的拟作,并不出自他的《淮海集》。
评解
写这一联一画与写房内其他种种摆设器物一样,全用假托,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香艳故事”。为了讽刺掉在宁府这个臭水潭中的秦氏的堕落,或也暗示她对宝玉的引诱,虽用侧笔烘染,含义却明确无误。但创作这样一副对联是需要有极高的文字技巧的。因为它既要艳、要淫,更要藏、要雅,否则公然挂在墙上作自我嘲讽,就不合情理了。我国汉语文字的多重含义、它所代表的传统意象和高超的修辞技巧的运用,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真可谓已臻化境了。拟作淮海艳句而不称“秦观”、“秦少游”,偏称“秦太虚”(第十一回写宝玉探望秦氏而掉泪时,再度重复),正为了取其姓同可卿,而用其字称幻境。这里,作者的用心,自不难窥见。
[1]嫩寒:轻寒,微寒。锁梦:不成梦,睡不着觉。唐代诗僧齐己《城中示友人》诗:“重城不锁梦,每夜自归山。”谓重城不能阻其梦中归山也。春冷:它的含蓄意义是青春孤单寂寥。
[2]“芳气”句:这句意思是说,人被酒的香气所吸引。笼人,将人笼罩住。诸本多误作“袭人”,应由“花气袭人”致误。甲戌本另笔将“笼”涂改成“袭”(当是后人据他本误改)。“笼”平声,“袭”仄声,用“袭”即犯孤平(虽“芳”字是平声也不行),这是诗律之大忌,所以非用平声不可。今从庚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