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黛玉禅话

  下载全书

(第九十一回)

贾宝玉

禅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风舞鹧鸪[1]。

说明

这次谈禅并不因现实的烦恼而起,是宝玉与黛玉谈话中偶然引起的。宝玉说黛玉性灵强,前年和自己说几句禅话,自己竟对不上来(这是又借谈旧事扯上八十回前的情节)。黛玉一听,乘机又对宝玉“口试”了:“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没遮拦地提出了诸如此类的一连串问题。宝玉答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意思是只和你一个人好。黛玉说:“瓢之漂水奈何?”——好不成,怎么办?宝玉说:“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不是好不成,是心不坚(套用惠能和尚所说“非风非幡,仁者心自动耳”的禅语)。黛玉又说:“水止珠沉,奈何?”——我死了,你怎么办?宝玉就引了这两句诗来回答她。

评解

第二十二回中黛玉问宝玉:“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语浅而意深,难怪宝玉答不上来。这一次,恰恰相反,话倒好像很玄,什么“弱水三千”啦,“瓢”啦,“水”啦……意思无非是那么一点。所以宝玉“补考”顺利通过。上一次是谈禅,这一次则是用一些佛语、诗句来遮盖的说爱(而且用宋人答复娼妓、歌女的话来答复黛玉,真是该死)。他们谈完之后,续书者还让老鸦“呱呱”的叫几声。那也无非是利用迷信观念说,一个死定了,一个和尚做定了。虽然,回目上有“布疑阵”三个字,实在是可以一眼看穿的。

[1]“禅心”二句:意思是,我决心去做和尚,不再想家了。上句见于《东坡集》及《苕溪渔隐丛话》:苏轼在徐州时,参寥(道潜和尚)从杭州特地去拜访他。在酒席上,苏轼想跟参寥开开玩笑,就叫一个妓女去向他讨诗。参寥当时就口占一诗说:“多谢尊前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风上下狂?”禅心,出家人的心。沾泥絮,沾粘在泥上的柳絮。喻自己万念俱寂,不会再作轻狂之态了,即其末句所言。下句见《异物志》:“鹧鸪其志怀南,不思北徂(cú粗阳平,往),南人闻之则思家,故郑谷诗云:‘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席上赠歌者》)”唱鹧鸪,因唐时有《鹧鸪天》之曲,故曰“唱”。续书者为了能与上一句“沾泥絮”之喻相连,遂改“唱”为“舞”,若非削足适履,岂另有妙解!​​​​​​​​​


感怀荐包勇与贾政书

答黛玉禅话|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 - 蔡义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