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陶渊明集 - (东晋)陶潜 >
- 卷五 疏祭文
祭程氏妹文
祭程氏妹文²⁰
◎陶渊明的妹妹嫁给程氏,卒于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一年多以后,陶渊明写了这篇祭文。陶渊明对这位德操佳善的妹妹情感笃厚,妹妹离世一年多以后,陶渊明仍然深陷悲痛不能自已。这篇文章,可称为陶渊明所有文章中最沉痛的表达。
维晋义熙三年²¹,五月甲辰²²,程氏妹服制再周²³。渊明以少牢之奠²⁴,俯而酹之²⁵。呜呼哀哉!
寒往暑来,日月寖疏²⁶。梁尘委积²⁷,庭草荒芜。寥寥空室,哀哀遗孤。肴觞虚奠,人逝焉如²⁸?谁无兄弟,人亦同生,嗟我与尔,特百常情²⁹。慈妣早世³⁰,时尚孺婴³¹。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爰从靡识³²,抚髫相成³³。
咨尔令妹³⁴,有德有操。靖恭鲜言³⁵,闻善则乐。能正能和,惟友惟孝。行止中闺,可象可效³⁶。我闻为善,庆自己蹈³⁷;彼苍何偏,而不斯报。昔在江陵,重罹天罚³⁸。兄弟索居,乖隔楚越³⁹。伊我与尔,百哀是切。黯黯高云,萧萧冬月,白雪掩晨,长风悲节。感惟崩号⁴⁰,兴言泣血⁴¹。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满眼。如何一往,终天不返。
寂寂高堂,何时复践?藐藐孤女⁴²,曷依曷恃?茕茕游魂⁴³,谁主谁祀?奈何程妹,于此永已!死如有知,相见蒿里⁴⁴。呜呼哀哉!
²⁰ 程氏妹:陶渊明的妹妹。见《归去来兮辞》注。
²¹ 维:语助词,用于句首。晋义熙三年,公元407年。
²² 五月甲辰:据《二十史朔闰表》,该年五月甲辰为5月6日。
²³ 服制再周:此处指十八个月。服制,丧服制度,分为五等,称为“五服”。陶渊明的妹妹已出嫁,按服制应服大功服,服丧时间为九个月。再周即十八个月。
²⁴ 少牢之奠:祭祀规格,指以羊、猪二牲祭奠。
²⁵ 酹(lèi):祭奠礼时以酒浇地。
²⁶ 日月寖(jìn)疏:时间渐渐远去。
²⁷ 梁尘委积:屋梁上灰尘累积。
²⁸ 焉如:去了哪里。
²⁹ 特百常情:百倍于一般情感。
³⁰ 早世:去世早,这里指程氏生母。
³¹ 时尚孺婴:那时你还小。
³² 爰从靡识:从少不更事时起。靡识:不懂事。
³³ 抚髫(tiáo):抚摸头发,指爱护。
³⁴ 咨:叹词。
³⁵ 靖恭鲜言:端谨寡言。
³⁶ 行止中闺,可象可效:表现合乎女孩子的规矩,值得仿效学习。
³⁷ 庆自己蹈:福报自然会来。庆,福。己蹈,自来。
³⁸ 昔在江陵,重罹天罚:此句是说过去在江陵时,母亲去世。古人以为父母之逝乃子女有罪而致。这里指陶渊明的生母。
³⁹ 兄弟索居,乖隔楚越:兄弟姐妹们分开,各在东西。楚越,指两地。
⁴⁰ 崩号:叩地号哭。
⁴¹ 兴言泣血:哭到泣血。兴:发动。言:语助词。
⁴² 藐藐:小小的。
⁴³ 茕茕(qióng):孤零零。
⁴⁴ 蒿里:魂灵所归之处。
◎译文
时在晋义熙三年甲辰五月,我妹妹去世十八个月了。我以少牢之礼为祭奠,低头洒酒于地。呜呼哀哉!
寒往暑来,岁月流逝。梁上积尘,庭草荒芜。房间空寂,孤儿哀哭。祭奠的酒菜摆上了,而你的人去了哪里呢?谁没有兄弟姐妹呢?你的母亲同样也是我的母亲。只是我与你情意特别深厚,超出寻常情感百倍。慈母去世得早,那时你还很小,我十二岁,你才九岁。我从你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开始,就一直惜护你长大。
唉,你这么好的一个妹子,道德操行都那么出色。端谨寡言,一心向善。为人端正温和,与兄弟友好,对父母孝敬。你的表现合乎女孩子的规矩,值得仿效学习。我听说只要行善事,福报自然会来。苍天为何不公,没有给你这样的回报?先前在江陵时,母亲去世,从此兄弟姐妹各奔东西。我和你,经历了无数的哀苦。天空乌云暗暗,冬天寒风飘飘。清晨白雪覆地,风起一派悲声。我叩地号哭,悲伤泣血。想想我们在一起的事情就在昨天,我们的书信还在,可是如今眼前只有孤儿。怎么你这一去,就再也不回来!
寂寂的高堂之上,何时才能再现你的身影?小小的孤女,谁来抚育?你孤独的游魂,谁来护持、谁来祈祷?妹妹呵妹妹,真的永别了!如果死后有知的话,咱俩要在地下相见。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