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十四 嘉靖十二年癸已至二十五年丙午

  下载全书

嘉靖十二年昭阳大荒落 癸巳
(明纪五十六) 正月
甲辰朔,下都御史王应鹏于狱,以进章疏遗失职名也。给事中魏良弼言元旦不宜以小过系大臣,坐夺俸。
丙午,河南巡抚吴山献白鹿,自是群臣表贺以为常。丙辰,复召张孚敬入阁。
是月,免浙江、河南被灾税粮。二月
甲戌朔。
丙子,始以惊蛰节,祈谷于圜丘,郭勋摄行。戊寅,以巡抚宣府刘源清总制宣、大、保定军务。辛巳,土尔番遣人要奏三事,传谕责之。
乙酉,振云南饥。
壬寅,寇犯延绥。逾月,又犯宣府。
是月,南御史冯恩下刑部狱。上欲坐《言大臣德政律》论死,尚书王时中申救,坐免。汪宏主是狱,东向,恩独向北跪,拽之,卒不屈,复斥责铵受贿鬻官爵事。既出长安门,观者指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恩子行可号救,无敢言者。母吴氏击登闻鼓讼冤,不省。
三月 甲辰朔。 562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乙巳,初开经筵。
丙辰,幸太学,释奠于先师孔子。礼毕,御彝伦堂,祭酒、司业进讲,皆赐坐。
四月 癸酉朔。
乙亥,张孚敬至京师。
己卯,谕吏部仍循前例,令科、道互相纠劾。是月,改聂贤刑部尚书,王廷相为左都御史。五月
癸卵朔。
乙巳,以春久不雨,命礼官祈祷。
丙辰,夏言等请习大雩乐舞,命儒臣制《云门》一曲,从之.诏择仲夏之吉,行大雩礼。
六月 壬申朔。
辛已,彗见五车,芒长五尺许,尾指西南。越日,张孚敬请避位,不许。
壬辰,诏廷臣修省三日。
已亥,彗扫大陵及天大将军,芒长丈余。七月
壬寅朔.
甲寅,彗扫阁道,犯螣蛇,至八月二十八日而灭。是月,起服阕詹事霍韬为吏部侍郎。
八月 辛未朔,日食。 己丑,皇第一子生。
乙未,颁诏大赦,惟大礼大狱得罪者及建言之冯恩皆不原。丁酉,京师地震。
563 明通鉴
九月 庚子朔。
庚戌,广东巢贼乱,侍郎陶谐讨平之。丁巳,复召黄宗明为礼部侍郎。
十月 庚午朔。
乙亥,大同兵乱,杀总兵官李瑾。
丙子,建昌侯张延龄有罪下狱。上有憾于张氏,必欲置之死,张孚敬力谏,命系狱待决。是夜,有流星如盏,赤色,光明照地,自中台东北行至近浊,尾化白气而散。至五更,大小流星错行,不计其数,至晓乃息。
己卯,皇长子薨。
戊子,都御史朱裳条治河二事:一塞黄河之口,以通运河;一借黄河之水,以资运河。诏便宜行之。
己丑,御史郭宗皋言星变,忤旨,杖四十而遣之。十一月
己亥朔,振辽东饥。命刘源清、郤永讨大同乱卒。源清主剿,巡抚潘仿主抚,廷议皆右源清,惟顾鼎臣、黄绾极言用兵之非,上久不决。
癸丑,大学士翟銮以忧去。
乙丑,冬至,祀天于南郊之圜丘,郭勋摄行。二郊之遣代自此始。
十二月 己巳朔。
己卯,寇犯宁夏,总兵官王效、梁震等击却之。十三年阏逢敦牂 甲午(明纪五十六)
正月 564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戊戌朔。
壬寅,诏辽东指挥史俊应援大同,并备北寇。癸卯,废皇后张氏。
壬子,立德嫔方氏为皇后。始行庙见礼。乙卯,颁诏天下。
是月,河道都御史朱裳请筑堤开通淤河,引水入漕,以杀鱼台、城武之患。上允行之。以册后礼成,进阁臣及尚书夏言宫衔。
二月闰附 戊辰朔。
癸酉,以大同乱,夺刘源清职,以张瓒代之。O给事中曾忭请改都御史王廷相督团营,从之,乃进廷相兵部尚书兼掌院事。
乙亥,南京礼侍黄绾调外任,已,复留之。
己丑,张瓒抚定大同乱卒,平之。辛卯,代王还国。
壬辰,白虹亘天。
是月,曾忭请振恤大同并善后事宜。闰月
戊戌朔。
庚申,太白昼见,始自去年十一月十六日。是月,魏国公徐鹏举请解兵柄,许之。
三月 丁卯朔。
壬申,命礼部侍郎黄绾振大同并勘功罪以闻。乙酉,寇犯响水堡,参将任杰击败之。
四月
丁酉朔,时享太庙,郭勋摄行。给事中张选言庙享不宜遣官屡摄,上怒,命廷杖,自御文华殿听之。选已死复苏,仍坐削
565 明通鉴
籍。
已酉,方献夫致仕。家居十年,卒。是月,给事中管怀理上疏论余盐之弊。五月
丁卯朔,夜有客星见于螣蛇,历天厩,入阁道,凡二十四日而灭。
甲申,免河南、福建被灾税粮。
癸巳,月与太白同昼见。召见辅臣张孚敬等于文华殿。
是月,黄绾抚定大同,上疏请逮治刘源清等.曾忭以源清有功,当蒙八议之贷。上怒,并下忭狱,逮源清治之。久不决,绾以忧去,乃减死,斥为民。
六月 丙申朔。
乙巳,张孚敬以大同议不用,三疏乞休,不许。已而子死,复力请,且力诋议礼之方献夫、黄绾等。上诘责之,乃复起视事。
甲子,南京太庙灾。诏择日祭告,敕群臣修省,求直言。七月
丙寅朔。
丁丑,建神御阁。加汪铁兵尚、柱国,督大工。八月
乙未朔。
丁未,重建京师太庙。时礼官夏言以南京太庙灾,宜专祀于京师.上悦,命以明春兴工。
壬子,济农由花马池将窥固原,梁震等击却之。九月
甲子朔。
辛未,始议建九庙。礼部议上规制,上欲于世庙稍示隆异,566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令再议。礼部请增拓深广之数,报可。
辛卵,以来月时享,命侍郎顾鼎臣、霍韬捧主。会二人有期功服,夏言持不可,乃改命之。
是月,起前户部尚书梁材复任。十月
甲午朔。
乙未,兵部勘大同之乱阵亡及以忠义死者,请予恤荫,军民妇女死者,皆旌表其门。报可。
已酉,南京兵部主事刘世龙以南京灾异,上言三事、时夏言等以灾为幸,又上必欲杀张延龄,故世龙并及之,坐是重得罪。十一月
癸亥朔.
甲子,免南畿被灾税粮。
庚午,祀天于南郊之圜丘。是日,冬至。
是月,总督河道刘天和奏河患,请浚鲁桥至徐州二百里之淤塞。报可。
十二月 癸已朔。
辛丑,直隶巡按御史李新芳,以妄执守令,发兵,几激变,下狱褫职。
是月,诏停明年元旦朝贺,并辍视朝六日。
是冬,冯恩论死待决,其子行可刺臂血书,请代父死,词甚惨切。上览之侧然,令法司再议,得免决。
十四年旃蒙协洽 乙未
(明纪五十六) 正月
壬戌朔,上不视朝,召阁臣于文华殿,示以《元旦诗》、令和之.
567 明通鉴
壬申,罢督理仓场中官。
癸酉,御奉先殿,百官行庆贺礼。
丙戌,庄肃皇后崩。上谓嫂叔无服,夏言请暂罢朝参,从之。
二月 壬辰朔。 己亥,始建九庙。 丁未,禁冠服逾制。
己酉,礼官议大行皇后谥,张孚敬请用二字或四字,夏言等请如列圣元后谥,上不从,命用六字。明年,仍如元后制。
三月 辛酉朔。
戊子,葬孝静皇后于康陵。己丑,辽东军乱。
是月,兵尚王宪致仕,召张瓒代之。四月
辛卯朔,时享太庙,暂于奉先殿行礼。张孚敬以疾在告,赐药饵。
甲午,孚敬致仕,召费宏至京师。
丙申,赐韩应龙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已亥,以韩邦奇巡抚辽东,召吕经还。
庚子,奉孝静皇后祔庙。开封雨雹,杀麦。丙午,广宁兵乱。
五月 辛酉朔。
辛未,遣工部侍郎林庭棉往勘广宁。癸酉,祭地于方泽。
六月 568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庚寅朔。
己亥,大理寺丞林希元言自大同以来,朝廷专务姑息,悍卒日逞,遂至囚系官校。上令锦衣卫责对状。而锦衣讳言囚系事,遂降调希元外任。刑部论冯恩输赎,不许。复以情重律轻,请戍边微,从之。
是月,济农犯大同,鲁纲击败之。七月
庚申朔。
甲申,曾铣讨广宁叛卒,平之。召林庭棉还。
是月,费宏至京师,复入阁。O刑尚聂贤致仕,以唐龙代之。
八月 已丑朔。
乙巳,召辅臣费宏等于无逸殿,因论辽东事。宏请会九卿廷推巡抚,从之。著为令。
丁未,召姚镆总制三边,费宏荐之也。是月,以林庭棉为工部尚书。
九月
己未朔,汪宏罢,以言官屡劾,并下曾翀等于狱。寻俱降调及黜为民。
甲申,免山西大同等府被灾税粮。
戊子,开封白昼天鼓鸣,有星如碗,东南流,众小星从之,如珠。
十月 已丑朔。
戊申,大学士费宏卒。宏三入内阁,以功名终。十一月
戊午朔。
569 明通鉴
丙寅,免陕西被灾税粮。
丁卯,免直隶真定等府被灾秋粮。乙亥,冬至,祀天于圜丘。
十二月 丁亥朔.
壬辰,免湖广被灾税粮。乙未,祈雪。
丁未,田州土目卢苏杀本州州判岑邦相。兵部以土目自相仇杀,且令镇、巡官勘处以闻。
是月,河道御史刘天和条上治河三事,从之。十五年柔兆涒滩 丙中
(明纪五十六) 正月
丁已朔。
壬戌,改湖广分上、下江防道。二月
丙戌朔。 癸巳,振湖广灾。 三月 丙辰朔。
丁巳,徙丰县仍治故城。
戊午,有客星见天棓,逾月始灭。
丙子,上奉章圣皇太后如天寿山谒陵。免昌平今年税粮三之二,赐高年粟帛。
癸未,谒恭让章皇后、景皇帝陵。是日,还宫。O增昌平总兵,筑巩华城于沙河,置戍。
四月 乙酉朔。 570
明通签目录卷十四
癸巳,皇后罢亲蚕,遣女官代之。诏建山陵。丙申,行大禘礼。
癸卯、以建山陵,亲诣七陵祭告,车驾发京师。癸丑,还宫。
是月,济农寇凉州,又寇庄浪,皆败之。O刘天和改修战车用只轮。起许瓒吏部尚书、令服阕赴任。
五月 乙卯朔。
丁巳,免顺天、永平被灾税粮。
乙丑,毁禁中佛殿,以其地为皇太后宫。六月
甲申朔,雷击南京西上门兽吻、壬子,改霍韬南尚书。
是月,巡茶御史刘良卿论私茶出禁之弊。七月
甲寅朔。
壬戌,下顺天府尹刘淑相于狱,霍韬坐主使,降一级。丁丑,置皇史宬,中藏《实录》、《宝训》。
八月 甲申朔。
九月
癸丑朔.
庚午,车驾发京师,如天寿山。
丁丑,还宫。O改谥悼灵皇后日孝洁。是月,迁三后神主于陵殿,罢奉慈殿。
是秋,济农犯延绥。凡四战,皆败之。进刘天和左都御史。十月
癸未朔。
571 明通鉴
戊子,皇子生。
戊戌,改题三后神主,迁于裕陵、茂陵,仍称皇后,去“睿”字、“纯”字,以别元后。
已亥,更世庙日献皇帝庙,宣付史馆。
戊申,以三后迁陵殿礼成,车驾如天寿山。壬子,还宫。
是月,京师及顺天、永平、保定州县,万全卫所,同日地震。O以甘为霖为工部尚书,专督大工。O张延龄在狱,狱囚刘东山发其讪上事,得免戍,又阴构奸人刘琦,诬盗官帑。令俟决。
十一月 癸丑朔。
戊午,以皇子生,颁诏天下大赦。辛巳,冬至,祀天圜丘。
是月,设宣大总督。 十二月闰附 壬午朔。
辛卯,九庙成,奉安太祖以下及祧庙神主。霍韬复以乘轿事,与南京言官互讦。上为停韬俸四月。
闰月 壬子朔。 甲寅,上昭圣徽号。 戊午,上章圣徽号。 癸亥,颁诏天下。 乙丑,夏言入阁。 丙寅,享九庙。
甲戌,以道士邵元节为礼部尚书。是月,以严嵩为礼尚。
572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是冬,寇复犯大同,掠宣、大塞。O以皇子生,颁诏安南。上以其久不朝,欲讨之,侍郎唐胄力谏,命勘闻。
十六年彊圉作噩 丁酉
(明纪五十七) 正月
辛已朔。
戊子,徽王进《白兔颂》,诏颁付史馆。
已丑,发太仓粟,京师平粜,御史韩岳请也。癸卯,皇三子生。
是月,将征安南,起毛伯温为右都御史。以服未阕辞,诏夺情来京师。
二月 庚戌朔。
辛亥,刑部录上谪戍文武一百四十二人,请赦,惟大礼得罪及建言之冯恩、邵经邦不宥。
壬子,安南黎宁告难于京师,礼部请遣官勘闻。己巳,诏罢亲蚕礼。
癸酉,清明节,奉章圣太后谒陵,车驾发京师。月三
庚辰朔。 癸未,幸金山。 甲申,还京师。 壬寅,寇犯甘州。
丙午,幸天峪山,视寿陵。
是月,安南勘使至梧州,廉州知府张岳请毋前。乃上书力谏征安南,执政得其书,不能决。
四月 已酉朔。
573 明通整
壬子,上驻跸沙河,议建行宫。癸丑、车驾还京师。
庚申,礼、兵二部列上莫登庸十大罪。诏以侍郎胡琏、高公韶等督饷,以俟后命。
辛酉,侍郎潘珍以谏征安南褫职。
壬申、御史游居敬请罢各处私创书院,从之。五月
己卵朔。
丁亥,毛伯温至京师。时上意忽中变,令伯温管院事。伯温引疾不出、终制,乃之官。
戊戌,雷震谨身殿。礼部请修省,诏如例。六月
戊申朔。
癸酉、济农犯宣府,指挥赵镗死之。
是月,工尚林廷棉以被劾致仕,以温仁和代之。七月
戊寅朔。
辛丑,免湖广承天、武昌等府被灾税粮。癸卯,免宁国、太平、安庆等府被灾税粮。八月
丁未朔。
壬戌,掌詹事顾鼎臣言各省被灾,而湖广尤甚,请特遺大臣振之,并遍祀山川,从之。
甲子,免顺天、永平、保定、河间四府被灾税粮,仍命有司振之.
甲戌,济农犯大同,又分兵再犯宣府,杀参将张国辅。
是月,云南巡抚汪文盛获莫登庸所撰《伪大诰》上闻,上大怒,仍命遵前旨征讨。
574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九月
丁丑朔。
己丑,免江西被灾税粮。辛卯,命仇鸾镇宁夏。
癸卯,以江南乡试策问涉讥讪,逮考官,论谪外,并敕所取贡士不准会试。
是秋,两畿、山东、河南、陕西、浙江皆灾。京师雨,自夏至秋不绝,房屋倾圮,军民有压死者。
十月 丁未朔。
乙卯,免山东被灾税粮。十一月
丙子朔。
丙戌,冬至,祀天于圜丘,郭勋摄行,以足疾也。是月,逮故昌国公张鹤龄下狱,寻瘐死。
十二月 丙午朔。
癸亥、复发太仓银二万两、通仓米二万石再振顺天、永平二府灾民。
是月,工尚甘为霖以陵工稽迟褫职,以都御史毛伯温代之。
是冬,总河于湛请开地邱店、野鸡冈诸口上流四十里,入旧黄河,截涡河水入河济洪,诏从之。
是岁,广西巡按诸演请以岑芝承袭田州土官,诏令立功赎罪,方准复官。
十七年著雍掩茂 戊戌
(明纪五十七) 正月
丙子朔。
575 明通鉴
丙申,下东城御史陈让于狱,奸人刘东山以告张延龄并构之也。让自狱中上书,乃宥之。
是月,御史吴悌请宥应天贡土许赴礼部试,不许。二月
乙巳朔。
癸丑,免顺天被灾税粮。
戊辰,清明节,如天寿山谒陵。壬申,还京师。
三月 甲戌朔。
壬辰,赐茅瓒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辛丑,命仇鸾充总兵官,毛伯温参赞军务,讨安南。是月,礼尚梁材致仕,李廷相代之。
是春,三卫人寇。 四月 甲辰朔。 庚戌,如天寿山。
癸丑,祭太宗圣迹亭。甲寅,还京师。
戊午,罢征安南。仇鸾、毛伯温令留京别用。郭勋请复镇守内官,令司矿事。给事中朱隆禧以为不可,竟已之。
甲子,以久不雨,行大雩礼。戊辰,雨。
辛未,寇犯大同。
是月,毛伯温以兵尚管右都御史事,杨志学为工尚,督工。振京师饥。
五月 癸酉朔。 576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是月,杨志学改刑尚,以周叙代为工部尚书。六月
壬寅朔。
丙辰,始定明堂大飨礼,配以睿宗,扬州同知丰坊请之也。是月,寇犯宣府。
是夏,两畿、山东、陕西、福建、湖广皆大旱。七月
壬申朔。
辛卯,开云南、河南银矿。癸巳,慈宁宫成。 八月 辛丑朔。
甲辰,济农犯河西,刘天和击败之。
丙辰,顾鼎臣入阁。温仁和以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代之。九月
辛未朔。
戊寅,免畿内各府被灾秋粮。
辛巳,上太宗庙号日成祖,献皇帝庙号日睿宗。奉睿宗神主祔太庙,跻武宗上。
戊子,日生五色云。
辛卯,大飨上帝于元极殿,睿宗配。太白昼见。乙未,如天寿山。
丁酉,还京师。
是月,以蒋瑶为工部尚书。十月
辛丑朔.
甲子,上“皇天上帝”尊号。并以庆云见,祭告,从礼部严嵩之请也。
577 明通整
十一月
辛未朔,恭上皇天上帝册表。还,诣太庙,加上高皇帝、高皇后尊号,皇后充亚献。
乙酉、振湖广饥。
辛卯,祀天于圜丘。诏赦天下。乙未,振江西灾,免税粮。
十二月 庚子朔。 癸卯,章圣太后崩。
乙巳,诏迁显陵于大峪山合葬。丁未,命驸马崔元等为奉迎礼仪使。壬子,如大峪山。
甲寅,还京师。O巡按御史陈让请迁衣冠合葬,以沮挠,黜为民。
乙卯,李时卒。 戊午,振宁夏灾。
己未,诏停崔元等行,严嵩等请如初议,不决。是月,罢明年朝贺。礼部固请,乃命素服御殿。十八年屠维大渊献 已亥
(明纪五十七) 正月
庚午朔。
辛未,命考定丧服冠裳衰侄之制,绘为图说。
丁酉,以上尊号,命诏谕安南。诏黄绾以礼部尚书充正使。是月,以尊号礼成,进郭勋公爵。夏言加上柱国,与顾鼎臣俱晋宫衔.
二月
庚子朔,日下五色云见。O立皇子载壑为皇太子,载垕、载578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圳皆为王。
辛丑,颁诏大赦。
壬寅,起旧辅臣翟銮为兵部尚书,充行边使。
丁未,祈谷于元极殿,始罢配祀。授先贤曾子裔孙世袭《五经》博士。
壬子,振辽东饥。
癸丑,安南莫方瀛乞降,下礼、兵二部议。乙卯,幸承天。九卿大臣、言官皆谏,不纳。辛酉,次真定,望北岳。
丁卯,次卫辉。夜,行宫火,陆訚负上出,得免。
是月,张孚敬卒。O郭勋请以五世祖英配享太庙,从之。三月
已巳朔,车驾渡河,祭大河之神。辛未,次钧州,望祭中岳。
甲戌,免畿内被灾税粮。庚辰,车驾至承天。
辛巳,谒显陵,还,御龙飞殿。
甲申,飨上帝于龙飞殿,奉睿宗配。丁亥,作显陵新宫。
戊子,受群臣朝贺。先是夏言请俟至京师受贺,上不悦。O免湖广及畿内、河南田赋,承天给复三年。赦天下。
庚寅,辞显陵。 壬辰,车驾发承天。 四月
戊戌朔。
戊申,上过尧母墓,言合葬非古礼。庚戌,夜,彗星见,旬日始灭。
壬子,车驾还京师。
579 明通鉴
壬戌,免湖广被灾税粮。癸亥,太白昼见。 甲子,幸大峪山。
丙寅,还京师。言:“大峪不如纯德。”遂定南祔议。是月,山西地震。
五月 戊辰朔。
己巳,夏言罢,追取银章、手敕。已,复召人阁,还之。己卯,寇犯辽东。
甲申,大行皇太后梓宫发京师,由水路赴承天。甲午,夏至,祀地于方泽。
是月,复以梁材为户部尚书。O庆都、安肃、河间雨雹。六月
丁酉朔,雷震奉天门左吻,皇城北鼓楼毁。诏修省,条时政得失。都御史王廷相应诏自陈,指斥严嵩、张瓒辈。报闻。
是月,周期雍为刑部尚书。
七月闰附 丙寅朔。
庚午,御制《大狩龙飞录》,颁文武群臣。壬午,免山东被灾税粮。
庚寅,云南、广西地震。
是月,霍韬、邹守益同上《圣功图》,言教皇太子十三事。上以为谤讪,寻以韬故,宥之。
闰月 丙申朔。
己亥,辽东军复乱,马永讨平之。丙午,免浙江被灾税粮。
庚申,葬献皇后于显陵。580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辛酉,黄绾罢。命仇鸾、毛伯温仍征安南。八月
乙丑朔。
辛未,奉献皇后神主祔睿宗庙。癸巳,免河南、陕西被灾税粮。九月
乙未朔,日食三分,免救护。O免畿内被灾税粮。辛酉,如天寿山。河南灾甚,侍郎王杲振之。
是秋,寇两犯宣府,又犯榆林。O给事中刘廷宠以考察劾尚书严嵩、张瓒等。
十月
乙丑朔,上躬祭长陵,如天寿山。丙寅,还京师。
丙戌,月犯荧惑。 十一月 甲午朔。
丙申,冬至,祀天于圜丘。已亥,免江西被灾税粮。壬寅,太白昼见。
癸卯,免山西被灾税粮。壬子,荧惑犯上相。 十二月 甲子朔。
乙亥,免浙江被灾税粮。
壬午,立春,日晕,右珥,白虹亘天。
是冬,大同五堡城总兵官梁震卒,加赠太保。十九年上章困敦 庚子
(明纪五十七)
581 明通鉴
正月
甲午朔,疾,免朝贺。壬寅,始视朝。
丙午,翟銮行边还,入阁。
辛亥,济农犯大同,指挥周岐等死之。二月
甲子朔。
辛未,振河南、湖广饥,从侍郎顾璘之请也。己卯,罢武科乡试。
三月
癸巳朔,日食不及三分,免救护。是月,寇犯延绥。
四月 壬戌朔。
庚午,洮州、甘肃地震。
庚辰,以入春雨泽愆期,命有司祈祷,上自祷于宫中。癸未,雨。
五月 壬辰朔。
丙申,诏公、侯、伯子弟人监。辛丑,星陨枣强为石,凡四。
是月,工尚蒋珤以年老致仕。南京尚书湛若水,亦以年逾七十致仕去。
六月 辛酉朔.
丁卯,户尚梁材罢,郭勋构之也。庚午,增设镇守江淮总兵官。
辛巳,卫拉特款塞,诏遣之出关,后遂不知所终。582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是月,李如圭为户部尚书,张润工部尚书。润奏上工程四事。
七月 庚寅朔。
癸卯,济农寇万全卫,总兵白爵再败之。壬子,寇涉桑干河,又败之。
戊午,振江西水灾。 八月
庚申朔。
壬戌,给事中曾钧请端士习,正大臣,上纳之。甲戌,寇犯平凉。
丁丑,太仆卿杨最谏服丹药,予杖死。
甲申,真人陶仲文子授太常寺丞,婿孙皆博士。是月,增设浮梁同知。
九月 己丑朔。
己酉,召仇鸾还,以柳珣代征安南。
乙卵,太白犯斗。O太白、辰星、填星聚于角。
是月,钱如京为刑部尚书,代周期雍也。O寇犯固原。刘天和遣将败之于黑水苑,斩济农子锡沙王。
十月 己未朔。 甲子,顾鼎臣卒。 是月,霍韬卒。 十一月 戊子朔。
壬寅,冬至,祀天于圜丘。丙午,杨守礼督三边。
583 明通鉴
壬子,升陶仲文礼尚。丙辰,慈庆宫成。 是月,晋阁部宫衔。 十二月 戊午朔。
戊辰,以冬深无雪,命有司祈祷。
己巳,峨眉宋皇觐山鸣,震裂,涌泉水八日。乙亥,以沙河行宫成,免顺天八府税粮三之一。二十年重光赤奋若 辛丑
(明纪五十七) 正月
戊子朔,以疾免朝贺。是日,雪。
丙申,以阳九日拜天于元极殿,礼毕,君臣朝贺。壬寅,免南畿被灾税粮。
丙午,海西部长请入贡,兵部以诚伪不可知,请敕总督杨守礼勘议以闻。
二月 戊午朔。
乙丑,显陵工成,给复承天三年。丙寅,御史杨爵谏斋醮下狱。
庚午,方士段朝用以术败,下狱。宥陶仲文不问。三月
丁亥朔。
乙巳,赐沈坤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壬子,以久旱,躬祷雨于西苑,仍敕顺天府祈祷。是月,工尚张润以忧去,令甘为霖回部,仍督大工。是春,济农寇甘肃,参将郑东死之。
四月 584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丁巳朔。
己未,安南莫登庸请降,诏降为都统使司。
辛酉,九庙灾,成、仁二庙神主毁焉,惟睿庙独存。丙子,颁诏赦天下,敕群臣修省。
壬午,下主事周天佐于狱,以庙灾论救杨爵也。天佐入狱三日死。时巡按御史浦铵亦以论救杨爵下狱死。
五月 丙戌朔。
丁亥,兵侍王以旂总理河漕。
戊子,以建九庙,命采木于湖广、四川。辛卯,月犯岁星。
壬辰,寇犯开原。 甲寅、振辽东饥。 六月 丙辰朔。
庚申,免畿内被灾税粮,仍振之。
戊辰,三卫复犯太康堡,参将赵国忠败之。壬申,免山西被灾夏税,仍振之。
七月 乙酉朔。
丙戌,有火球如斗,陨左军都督府中门东,良久乃灭。
丁酉,谙达遣其使石天爵款关求贡,诏却之。命尚书樊继祖督宣、大军务,讨之。
是月,免河南、陕西、山东被灾税粮,又振山东。O左都御史王廷相罢。时以清军役,与郭勋奉敕稽缓,上怒其扶同抗违,遂斥为民,勋亦自此得罪。
八月 甲寅朔。
585 明通鉴
辛酉,昭圣皇太后崩。
甲子,谙达等入寇山西,分道而进。总兵丁璋、游击周宇死之。起翟鹏督河南、山东及畿辅军务。
丁丑,上大行皇太后尊谥日孝康敬皇后。
庚辰,夏言罢。时言以郭勋有隙,托疾在告,上责之,勒致仕。
是月,诏毛伯温回管院事。九月
甲申朔。
乙未,郭勋有罪下狱。上欲宽之,而廷臣恶勋甚,遂论斩,勋死狱中。
癸卯,免浙江被灾税粮,仍振之。辛亥,寇复犯山西,入石州。
是月,刘天和为兵部尚书,提督团营。吴山为刑部尚书,代钱如京也。
十月
癸丑朔,以山西连被寇,复徭役二年,仍振之。丁卯,复召夏言入阁。
是月,以寇退,召翟鹏、赵卿还。许赞以四月庙灾免。居半岁,上难其代,复命赞为吏部尚书。
十一月 癸未朔。
庚寅,岁星犯左执法。辛卯,葬孝康皇后于泰陵。丙申,免四川被灾税粮。乙巳,太白昼见,凡三日。丁未,冬至,祀天于圜丘。十二月
586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壬子朔。
甲戌,诏发通仓米十万石于宣府,十五万石于大同。以两镇早荒,抚臣请之也。
是月,给事中章允贤劾总督蓟州侍郎胡守中为郭勋之党,得旨“守中监候处决”。
二十一年玄默摄提格 壬寅
(明纪五十八) 正月
壬午朔,御奉天殿。以昭圣太后未祔庙,免百官称贺,赐节钞,免宴。
戊子,吏尚许赞请发内帑,借百官俸及山东、河南赃罚以济军储。得旨,“内帑不必发”,余报可。赞又请“括富民财,开鬻爵令”,上以非盛世事,不允。
丁未,岁星犯左执法。
是月,户尚李如圭条盐法四事。时欲裁革余盐,卒以边务复开,不能禁。
二月 壬子朔。
癸亥,启蛰,行祈谷礼,朱希忠代。上命建春祈大斋于朝天宫三日。
丙子,暂罢耤田,遣官祭先农。三月
辛巳朔。
壬午,翟鹏以兵部侍郎总督宣、大军务,兼理粮饷。
壬辰,承天督工,尚书顾璘还,进所辑《兴都志》书,诏付史馆删定之。
是月,夏言以九年考满,复少师勋阶,兼官悉如旧。于是严嵩之构复起。
587 明通鉴
四月 辛亥朔。 甲寅,月犯太白。
丙辰,建大享殿,为明堂大享之所。先是祭于元极宝殿,至此始特建荐,名“大享”。
庚申,大高元殿成,举安神大典,停刑止屠十日。丙子,振顺天、永平二府饥。
是月,平思恩九姓土司。五月闫附
辛巳朔,平广东琼州黎贼。加安远侯柳珣少保,总督两广。张经兵部尚书。
丁酉,以久旱、夏疫,令散给医药。上躬祷雨于太素殿。戊戌,雨,数日乃止。
闰月 庚戌朔。
戊辰,谙达复遣石天爵款关求贡,大同巡抚龙大有诱而缚之,诏磔于市。
庚午,总督宣大翟鹏以寇将入犯,请发饷。上以其逗留宣府,令革职闲住,遂罢设总督。
六月 庚辰朔。
辛巳,上以久雨伤禾,切责夏言,数其欺谤舞文状。于是严嵩乘间谮之,自是上不直言矣。
乙酉,归州沙子岭大雷雨,崖石奔裂,塞江流二里许。
辛卯,谙达修石天爵被杀之怨,入寇山西,驻朔州。敕宣、大二镇屯戍重兵备之。诏甫下,而寇已人山西境矣。
丙申,夏言待罪十余日,会睿宗讳辰,召言入拜直西苑。言因乞骸骨,疏入,留中八日。
588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壬寅,寇犯广武。
丁未,犯太原,焚烧城外,遂引兵南下。七月
己酉朔,日食。O夏言罢。复降敕,自引三失。贬黜言官十三人。
庚戌,寇窥平阳、泽、潞,兵部议分三路御之。未几,寇复移营北走,谍报将趋卢沟桥,京师戒严。
乙卯,兵部请仍设总督大臣,乃命翟鹏复任。已未,寇犯潞安,大掠沁、汾、襄垣、长子等处。
丙寅,寇复回太原,由忻、崞、代州而北,屯祁县。参将张世忠力战死,百户张宣、张臣中流矢死,寇遂从雁门关故道去。八月
戊寅朔。
辛巳,募兵于直隶、山东、河南。
壬午,振山西被寇军民,免田租二年。戊子,寇复犯朔州。
癸巳,严嵩人阁,仍兼礼部尚书。嵩朝夕直西苑不归,上嘉其勤。无它材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而已。
乙未,都给事中沈良才等劾严嵩贪污奸谄,不宜居辅臣任。嵩自陈乞休,不允。
戊戌,荧惑犯斗。
是月,户尚李如圭罢。兵尚刘天和乞休,许之。九月
戊申朔。
庚申,山西御史童汉臣劾尚书许赞,并及严嵩。二人乞罢,皆慰留,不允。
癸亥,作雷坛,真人陶仲文请之也。有司希旨,程工峻急。工部员外刘魁谏,上震怒,廷杖,锢之诏狱。
589 明通鉴
甲戌,平阳、固原、宁夏、洮州同日地震,有声。
是月,王杲为户部尚书。刘天和罢,兵部请推提督团营,诏罢之,仍归兵部兼督。河道侍郎王以旂请于孙继口别开一渠。凡八月工成,召以旂还。
十月 丁丑朔。
己卯,举崇报岁成大典于大高元殿,停刑止屠。
癸未,雪,百官表贺。上以为崇报为民祈福之应,受之。戊子,免畿内被灾税粮。
丁酉,宫婢杨金英谋逆,伺上熟寝,以组系上项为死结,得不殊。张金莲走告皇后,后奔救,得免。后捕宫人杂治,言宁嫔实首谋,并及端妃,皆磔于市。久之,上始知端妃冤,自是长御西苑,不复还大内矣。
戊戌,巡按四川御史谢瑜劾张瓒、严嵩为四凶之二,不报。是月,刑尚吴山罢,闵渊代之。兵尚张瓒卒。
十一月
丁未朔,以宫闱之变,遣官祭告。严嵩请发纶音宣慰中外,从之。
壬子,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丁巳,巩昌、固原、西安、凤翔地震。甲子,月晕连环。
是月,毛伯温为兵部尚书兼督团营。十二月
丙子朔。
是月,熊浃以兵部尚书掌都察院事,代毛伯温也。是岁,免陕西、福建被灾税粮。
二十二年昭阳单阔 葵卯
(明纪五十八) 590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正月
丙午朔,日食。上御奉天殿受朝,免贺。
甲寅,诏各抚、按课所属官殿最,揭帖封送吏部,以备考察黜陟。
戊午,月犯积尸。
辛酉,贵州铜仁苗叛,起都御史万镗剿抚之。二月
乙亥朔。
丙申,七陵工成,奉安神主,遣张溶等分祭。己亥,方士段朝用下狱死。
是月,张璧为礼部尚书。三月
乙巳朔,太原地震,有声,凡十日。庚戌,遣工尚樊继祖采木湖广。
甲子,翟鹏奏宣、大二镇通融转饷,从之。癸酉,奉安列圣神位,配祀大高元殿。
是春,谙达数寇延绥诸边。时济农死,诸子散处河西,惟谙达独盛云。
四月 乙亥朔。
庚辰,严嵩请解部事,以张璧至也。上许之,仍赐之钞币、羊酒、御馔。福建福、兴、泉、漳同日地震。
乙未,安南莫登庸死,方瀛子福海嗣。遣使谢恩修贡,上命待之如初。
已亥,固原陨霜,杀麦。
庚子,严嵩家起堂室,供奉宸翰,乞赐额,许之。又请供奉元像,赐名曰“延恩之阁”。
五月
591 明通鉴
甲辰朔。
甲子,填星逆行,守氐三十七日。六月
甲戌朔。
乙亥,荧惑入箕,退行二舍。
癸未,吏部奉诏裁革冗员,定制各衙门遇有实缺,以添注者补之。
乙酉,寇人河套。时掠延绥中路等边,守臣告急。兵部议令山、陕抚臣彼此应援,毋得纷纷征调。
戊子,诏核京卫京营冗滥官员,兵部条上应裁革者,别遣科、道官查覆。
壬寅,给事中周怡以劾严嵩忤旨,廷杖,锢之诏狱。是月,寇入汤站堡,指挥孙胜战死。
七月 甲辰朔。 丙午,太白昼见。
癸丑,祈祷得大雨,百官表贺,优诏答之。壬戌,免陕西被灾税粮。
戊辰,建大醮于朝天宫七日,以来月万寿节。因去年宫闱之变,谢神佑也。
八月 癸酉朔。
丙子,泰安知州献瑞麦嘉禾,遣官祭告于元极宝殿,荐之祖庙。
是月,寇犯延绥,张鹏、吴瑛等击却之,追之塞外。九月
壬寅朔。
丙午,行季秋大享礼,张溶摄行。时大享殿兴工,及成,仍592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于元极殿遣官行礼以为常。
庚戌,免浙江被灾税粮。
戊午,免应天被灾税粮。O逮山东巡按御史叶经。是科乡试,经为监临御史,上以策问语有讥讪,严嵩因以私憾构经,廷杖八十,创重卒。嵩以私憾杀人,自经始也。
十月
壬申朔,上欲更新太庙,廷臣会议不协,皆寝之。庚辰,免畿内被灾税粮。
甲午,免河南被灾税粮。
是月,朵颜入寇墓田峪,杀守备陈舜。副总兵王继祖赴援,击退之。
十一月 辛丑朔。
丙午,以京师苦寒,振之,并行各省察行。丁巳,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摄行。壬戌,复太庙同堂异室之制。
十二月 辛未朔。
甲戌,祷雪于雷殿。O以采木工完,加樊继祖、潘鉴官。鉴还,解部事。
乙亥,贵州叛苗平。 乙酉,免南畿被灾税粮。
辛卯,雨雪.廷臣请表贺,不允。
是月,旌表山西被寇死难之孝子张钧等五人,烈妇白氏等八人。
二十三年阏逢执徐 甲辰
(明纪五十八) 正月
593 明通鉴
庚子朔,上不视朝,百官于奉天门行朝贺礼。壬寅,荧惑犯房北第一星。
癸卯,荧惑、岁星、填星聚于房。
丁未,翟鹏以边警,请调各镇援兵。兵部议延绥游兵外,不得征调。从之。
丙寅,寇犯黄崖口,官军击却之。二月
庚午朔。
丙子,巡抚山东曾铣改抚山西,兼提督雁门关。戊寅,寇犯大禾谷,官军击却之。
辛巳,太白昼见。 三月
己亥朔,太原复震,有声者十日。
癸丑,寇犯龙门所,总兵官郤永击却之。
丁巳,赐秦鸣雷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O荧惑入斗。四月
己巳朔。
戊寅,岁星犯房北第一星。
是月,赞善郭希颜等议庙制。上以庙制已定,毋庸更议,自今有奏扰者,罪之。
五月 戊戌朔。
丙午,赠建州死事之都指挥赵奇、佟勋等。六月
戊辰朔。
乙亥,荧惑入箕,退行二舍。戊寅,免南畿被灾税粮。
丙申,以淫雨,行顺天府祈祷。594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七月
戊戌朔。
庚子,以朱方整饬蓟州兵备,兼巡抚顺天。甲子,免福建被灾税粮。
是月,寇犯大同,周尚文战于黑山,败之.八月
丁卯朔。
壬申,西苑嘉禾生,礼官请表贺,许之。癸酉,免畿内被灾税粮。
甲午,翟銮罢。严嵩以其子举进士,构之也。罢斥銮父子,并下乡、会试考官于诏狱。
是月,江南灾,户部请以应天等府各项粮收事例银振之、部臣又以天下灾伤过半,请将本年粮米,征本色七分,折色三分。又请以明年年例银六万两补给大同军饷。皆从之。
九月 丁酉朔。 辛丑,月犯心中星。 癸卯,免浙江灾粮。
丙午,免畿内被灾税粮。
丁未,吏部尚书许赞、礼部尚书张璧俱人阁。时大权一归严嵩,二臣虽票拟不得预。赞尤憾之,屡乞休,不允。
壬子,振湖广灾。
是月,严嵩晋吏部尚书兼官。改熊浃吏部尚书。逾月,以周用代浃任左都御史。
十月 丙寅朔。 戊辰,免河南灾粮。 甲戌,寇入万全卫。
595 明通鉴
乙亥,至顺圣川。
戊寅,掠蔚州,至完县。京师戒严,诏宣、大二镇兵人卫。乙酉,逮宣大总督翟鹏、蓟州巡抚宋方。御史舒汀等复劾本兵撤兵致寇,诏削伯温职。以张汉总督宣、大,郭宗皋巡抚蓟州,代翟鹏、朱方也。
己丑,获叛人王三,磔于市。
是月,戴金任兵部尚书,代毛伯温也。十一月
丙申朔。
庚子,京师解严。上以为陶仲文功,加少师,仍兼保傅。丙午,礼部以获王三,请受俘,不允。复请祭告,从之,百官俱表贺。
癸丑,免大同灾粮。 癸亥,祀天于圜丘。
是月,翟鹏、朱方至京师,并下诏狱。方杖死,鹏远戍。行至河西务,为民家所窘,复命逮至京师,瘐死狱中。
十二月 乙丑朔。
丙子,振江西灾,户部请以正改兑米折银备振,从之。
壬午,以翁万达总督宣、大,改命张汉专督畿内、河南、山东诸军。
二十四年旃蒙大荒落 乙已
(明纪五十八) 正月闰附
乙未朔,上不视朝,百官于奉天门行庆贺礼。
乙巳,以恭录皇史宬书成,加总裁、监修等官衔、俸。
是月,以春多疫,施药于朝天门外。侍郎孙承恩请于宣、大、山西等处给散,从之。
596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闰月
甲子朔。
戊辰,严嵩请有宣召与阁部大臣同入,如蹇、夏、三杨故事。上不许,心喜之。
甲申,以边功,加张珩右都御史,仇鸾太子太保。是月,兵尚戴金罢,以南京尚书唐龙代之。
二月
甲午朔,逮侍郎张汉于狱。汉改督直隶等处,条上用兵四事,请总督得斩大将。上不悦,言官希指劾之,下诏狱。戍边二十年卒。
壬寅,顺天永平府饥,发通仓、太仓银米振之。
戊申,诏:“招抚流民复业,给牛种,有能开垦闲田者,蠲赋十年。”
三月 癸亥朔。
丙寅,保定府饥,发临清仓银振之。己卯,以久旱风沙,令择日祈祷。癸未,振应天饥。
四月 癸已朔。
丙申,上祷雨于神祇坛,令百官斋戒修省。升尚宝少卿严世蕃为太常少卿,掌尚宝司事。
戊申,赠去年十月宣府死事之指挥李彬。五月
壬戌朔,日食。
甲子,南京考功郎中薛应旂调外任,严嵩嗾其党构之也。戊子,免山东被灾夏税。
六月
597 明通鉴
壬辰朔,新太庙成。贵州道御史周冕请于奉安秋祭,亲致孝享,不宜遣官代摄。上怒,下锦衣卫狱。
庚申,以太庙成,遣官祭告。
是夏,免畿辅、山西、陕西被灾税粮。七月
辛酉朔,奉安列圣神主于太庙。左四序成、宣、宪、睿,右四序仁、英、孝、武。自是睿宗位次跻武宗上,而罢特庙之祀。
壬戌,颁诏天下大赦。百官表贺。
是月,以太庙成,百官升赏有差。工匠郭文英,以积劳至工部侍郎,荫子。至是复请恩荫,给事中张元忠劾之,上不悦,竟许之。O致仕大学士毛纪卒。
八月 辛卯朔。
壬辰,以圣节,赏修元功,加严嵩少师,陶仲文伯爵。仲文辞,请赠荫,许之。嵩亦三上疏辞少师,亦许之。又升顾可学为工部尚书。
辛丑,大享殿成。诏是秋仍于元极宝殿行礼,自是岁遣官行之以为常。
壬寅,释御史杨爵、给事中周怡、工部员外刘魁于狱。时上感乩仙言,释三人。未几,以熊浃论乩仙之妄,复速三人下诏狱。
丙午,瘗九门暴骸。
庚戌,寇犯辽东,守备张文瀚死之。张璧卒。
是月,寇犯大同中路,又犯鹁鸽峪,参将张凤等及生员王邦直皆战死。
九月 辛酉朔、
庚午,以南畿、江西、湖广旱灾,改征折色。598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丁丑,起夏言复入阁。时上微觉严嵩横,欲用言以并之。O楚王世子英燿,以弑父事发,告太庙磔之,焚尸扬灰,悉诛其党。
十月 庚寅朔。
庚子,以雹灾,免山西大同税粮。丁巳,荧惑犯氐。
十一月 庚申朔。
戊辰,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摄行。
癸酉,直隶巡按御史贾大亨请浚砀山河道,引入二洪以杀南注之势。从之。
辛巳,许赞、熊浃皆罢。赞以屡乞休,忤上意。浃以言乩仙事,为上所恶,不自安,至是乞休,遂黜为民。
壬午,有客星出天棓,入箕宿,转东北行,逾月始没。癸未,以雹灾,免宣府及直隶保安州税粮。
是月,寇犯榆林。 十二月 庚寅朔。 甲午,祈雪。
丁酉,夏言至京师,复人阁,尽复少师等官阶,亦加严嵩少师,自是二人隙大起。
是月,改唐龙于吏部,以兵部侍郎路迎为本部尚书。赠正德间死事之西平县主簿贾得山,凡一门遇害者三十七人,皆赐恤,得山从祀王佐祠。
二十五年柔兆敦牂 丙午
(明纪五十八) 正月
599 明通鉴
己未朔,不御朝,百官行庆贺礼于奉天门。是日,雪,廷臣俱表贺。
丙戌,贵州御史周冕以请皇太子出阁讲读忤旨,调外任。二月
戊子朔。
丙申,济农子驻牧河西,翁万达请调山东长枪手备山险。兵部议以固原、辽东游兵赴宣、大听调遣,从之。
是月,翁万达请修筑大同至宣府边墙,许之。寻又请筑大同西路、宣府东路边墙,亦许之。
三月 戊午朔。
庚申,湖广御史包节戍边,承天守备中官廖彬构之也。戊辰,四川白草番乱,命前镇松潘总兵官何卿讨之。庚辰,振应天等府饥。又振淮、扬灶丁。
四月
山 丁亥朔。
乙未,以曾铣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先是起用张经,寻被劾罢。
五月 丙辰朔。
戊辰,谙达复遣使求通贡,总兵家丁董宝等诱杀三人。翁万达请诛宝等,以杜蓄怨构兵之谋,不纳。
壬申,灰甲厂火。
是月,工尚甘为霖罢,以南京都御史王以旂代之。六月
丙戌朔。
甲辰,寇犯宣府,千户汪洪死之。
是月,兵尚路迎罢,以掌通政司事陈经代之。经出自特简,600
明通鉴目录卷十四 给事中宋伊劾之,被诘责。
七月 乙卯朔。
丁卯,免河南被灾夏税。
戊辰,谙达复遣人持番文印信通贡,翁万达请许之,部臣言官皆以为诈,复寝之。
癸酉,以醴泉出,告谢郊庙。自二十五日至八月望,停诸司封奏.自是庆贺斋祀,停封奏,以为常。
是月,寇犯宜府,守备陈勋死之。复由宁塞营入犯保安,西掠庆阳、环县。三边总督曾铣捣敌巢于马梁山,斩首百余级还。吏尚唐龙罢,周用代之。
八月 乙酉朔。
庚寅,甘肃奏天鼓鸣。
癸巳,以万寿节,加夏言、严嵩诰俸。又加真人陶仲文等。戊戌,南方有流星,大如碗,赤色光大,起自中天,西南行至近浊。
是月,京师淫雨,修九门城垣。九月
乙卯朔。
己卯,免淮、风、扬三府被灾税粮。O寇自义州、清河入犯锦、义,寻引去。
是月,寇犯宁夏。 十月 乙酉朔。
丁亥,寇犯清平堡,游击高极死之。曾铣请严治边将失律罪,从之。
辛卯,太白昼见。
601 明通鉴
癸巳,代府奉国将军充灼谋引寇人大同。翁万达发其事,逮至京师,磔于市,逆党三十人皆伏诛。
甲午,张延龄决于西市。胡守中亦伏诛。十一月
甲寅朔。
己未,翁万达奏各边有杀降冒功者,就地枭首示众,不必解至京师。从之。
癸酉,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礼部请仍昨岁例,上不御殿,百官贺于奉天门外。上嘉其忠,从之。
十二月 甲申朔。
庚子,三边总督曾铣建复河套议,条上八事。兵部难之,上以寇据套久,为中国患,铣倡复具见壮猷,令给修边费二十万行之。
乙巳,延绥巡抚张问行罢。时曾铣会问行具奏复套,问行难之,遂引疾。上以其规避,黜为民,调山西巡抚杨守谦代之。
丁未,免河南被灾税粮及陕西被寇军民,令振之。
是岁,土尔番之弟玛哈穆亦称苏尔坦,遣使叩关求贡,许之。


目录卷十三 嘉靖元年壬午至十一年壬辰目录卷十五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至三十七年戊午

目录卷十四 嘉靖十二年癸已至二十五年丙午|明通鉴目录|明通鉴 - (清)夏燮著,李一平、李珽、李秉乾等校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