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十七 成祖永乐十六年戊戌至二十一年癸卯

  下载全书

明通鉴卷十七
明通鉴卷十七
纪十七起著雍掩茂,至昭阳单阀,凡六年。
成祖文皇帝
永乐十六年
春,正月,甲寅,交阯俄乐县土官巡检黎利反。
利初事陈氏,为金吾将军,归命后,授巡检,常怏怏。及大军还,遂反,僭称平定王,以弟石为相国,与其党段莽、范柳、范宴等放兵劫掠。李彬遣将朱广讨之,禽宴,斩以徇,利败走。
甲戌,倭陷松门卫。时浙江按察司佥事石鲁不设备,寇薄城下,逾城遁。事闻,坐诛。
是月,命兴安伯徐亨、都督夏贵备边开平。戒谕朝觐官,有过者姑贳之。
陕西耀州民献元兔,群臣以为瑞,上表称贺,又有献诗文者。上封以示皇太子曰:“一兔之异,喋喋为谀。夫好直言则德日广、好谀言则过日增,汝其审之!”【考异】陕西民献元兔事,《明史·本纪》不载,《宪章录》系之是年正月,证之《实录》则正月丙寅,今据增,并据《实录》补入谕皇太子语。
二月,辛丑,交阯故四忙县知县车绵之子三,杀知县欧阳智以叛,李彬遣将击走之。
是时,乂安知府潘僚.南灵州千户陈顺庆、又安卫百户陈直
530
纪十七
诚等皆乘机作乱,其它奸宄范软起浮乐,武贡黄汝典起偈江,侬文历起邱温,陈木果起武定,阮特起快州,吴巨来起善暂,郑公证起同利、陶强起善才,丁宗老起大湾,范玉起安老,皆自署官
爵,杀长吏,焚庐舍,而僚与玉尤猖獗。
僚者,故乂安知府季祐子也,嗣父职,不堪马骐虐,遂反。玉为涂山寺僧,自言天降印剑,遂僭称罗平王,纪元永宁,署相国、司空、大将军官号,攻掠城色。彬东征西剿,日不暇给。
三月,甲寅,赐李骐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是月,行在礼部试天下贡士。
命都督佥事刘鉴充总兵官,备边大同练兵。
戊寅、姚广孝卒、上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
礼葬。追赠荣国公。上亲制《神道碑》志其功。
是月,改令民运。自支运法行,东南之漕运至淮安仓,即由官军递运入北,岁以为常。至是因连年征讨,官军悉以供调遣,仍令民自运,输之北京。
夏,四月、乙巳,日本遣使随吕渊等来贡,托言:“海寇旁午,贡使不能上达。其无赖鼠窃者,实非下国所知,愿贷罪容其朝贡."上以其词顺,许之,礼使者如故。然海上之警犹不绝。
代王桂自奉戒敕,稍稍敛戢.己酉,命复其护卫及官属。
五月、庚戌,重修《太祖实录》成,尚书夏原吉等上之,共二百五十七卷,为二百五十册。又《宝训》十五卷,为十五册。上御殿以受,令别录藏古今通集库、颁赏有差。《实录》自是始定。
丁巳,胡广卒。广与同里解缙迎附,擢为搁臣,同预机务。而广独以醇谨见幸,从上北征,与杨荣、金幼孜数召对帐殿,或至夜分。过山川阨塞,立马议论,行或稍后,辄遣骑四出求索。再北征,皇太孙从,上命广与荣、幼孜军中讲经史。凡所献纳,委蛇求合上意。又性缜密,在上前所言及所治职务,未尝告人,
531
明通鉴卷十七
故始终得保恩宠,时人以方汉胡广。卒,赠礼部尚书,谥文穰。文臣得谥自广始。
初:广与缙同侍宴,上曰:“尔二人生同里,仕又同官、缙有子,广女可妻之。”广顿首曰:“臣妻方娠,未卜男女。”上笑曰:“定女矣。”已,果生女,遂约婚。缙败,子祯亮徙辽东,广欲离婚,女截耳誓曰:“薄命之婚,皇上主之,大人面承之,有死无二。”及赦还,卒归祯亮。时人以此少广而重其女云。
辛未,以行在主事李时勉为翰林侍读,陈敬宗侍讲。时勉,安福人,敬宗,慈溪人。
皇太子之监国也,上在北京,相隔数千里,而诸小人阴附汉、赵者谗构百端,侍从监国之臣,皆朝夕惴惴,人不自保、会有陈千户者,擅取民财,事觉,太子令谪交阯立功。数日,念其有军功,复宥之。有谮于上曰:“上所谪罪人,太子曲宥之矣。”上大怒,立逮千户,杀之。
是月,又逮东宫宫属赞善梁潜,司谏周冕。于是上复疑太
子。
六月,遣礼部侍郎胡茨巡江浙诸郡。陛辞,谕曰:“人言东宫多失德,汝至京师,可多留数日,试观何如,密奏来!奏字须大、晚至即欲观也。”淡至京师,居稍久,杨士奇等疑之,趣之行,淡以治冬衣为辞。比行至安庆,以皇太子诚敬孝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考异】《明史·成祖本纪》不载,惟《仁宗纪》书胡茨出使觇太子事于十六年。证之《列传》,淡巡江浙、湖湘诸府在十七年。据《皇朝通纪》、《纪事本末》,皆系之是年六月,言“遣潢出巡江浙诸郡,陆辞,上面谕东宫多失德、汝至南京多留数日,试观何如、密奏”云云。按是年五月,成祖以太子宥陈千户事大怒,杀千户,并逮东宫官属梁潜、周寬,故逾月有遣淡出巡江浙之命,使过南京就访太子也。诸书言:“淡至南京,居稍久,杨士奇谓”公为命使,宜亟行,,淡权词答以制冬衣未完.至安庆,始以所见七事密奏。”据此,则淡至安庆、已在冬暮春初。其
532
纪十七
时访察太子事毕,遂膺出巡之命,历江浙,湖湘诸府,《传》中系之十七年者似不误、惟《传》言*太子监国南京,汉王为诽语谤太子,帝改茨官南京,因命廉之”云云。按是时尚未迁都,安得有改南事?又,潢以奉命巡湖湘,便过南京,至冬即行,并无授官之事。
秋、七月,己巳,敕责陕西诸司:“比闻所属岁屡不登,致民流莩,有司坐视不恤,又不以闻,其咎安在?其速发仓储振之。”
甲戌,下梁潜、周冕于狱,以辅导皇太子有阙也。
潜等至行在,上亲诘之,具以实对,上谓杨荣、吕震曰:“事岂得由潜?"然卒无人为白者,遂与冕俱论系。未几,有言冕放恣者,上怒,遂并潜诛之。潜妻杨氏,痛潜非命,不食死。【考异】《明史·本纪》系之是月己巳,今据《实录》日分,《纪事本末》系之五月、盖是时成祖在北京,诸书皆据逮冕等之月日,而《实录》则据其至北京下狱之月日也,今分书之。至冕等被诛,又在七月之后,并据《潜传》牵连记之。
冬,十二月,戊子,申严官吏犯赃禁。
谕法司曰:“唐太宗恶官吏贪浊,有犯赃者必置于法。故吏尚清谨,民免掊克,贞观之治所以为盛。朕屡敕中外诸司,不许妄役一夫,擅敛一钱,而官吏恣肆自若,百姓苦之。继今有犯赃官吏,必论如法。”
辛丑,陕西早,命成山侯王通偕户部官驰传往振。谕之曰:“民饥朝不保夕,譬之赴救水火,当速往毋缓。”于是振饥民九万八千余户,给米十万四千三百余石。
是岁,卫喇特玛哈穆特之子托欢,旧作脱欢。遣使随中官海童来贡,请袭爵。诏封托欢为顺宁王,而海童抚谕太平、巴图博罗等,皆听命。自是卫喇特三部皆奉贡,
·十七年
春、正月,安定王尚矫有罪,废为庶人。尚矫,秦愍王之庶
533
明通鉴卷十匕
子也.
二月,乙酉,命兴安伯徐亨备边兴和、开平、大同。
三月,诏吏部尚书蹇义起复。义以父丧归,上及皇太子皆遗官致祭。寻夺情起视事。【考异】蹇义丁父丧起复、证之本传在是年而《七师表》不载。证之《实录》,在是年之三月,今增人
夏,五月,交阯贼黎利复出踞可蓝堡、丙午,李彬遣都督方政击之,获其伪将军院个立等,利匿走老挝。
六月,壬午,免顺天府去年水灾田租。
初,江守辽东,以不谨斥堠为海寇所乘,边军致败。上怒遣人斩江首,既而宥之,使图后效。江巡视各岛,至金州卫金线岛西北望海埚上,其地特宽广,可驻兵防御。询之土人,云:“洪武初,都督耿忠曾子此筑堡备倭,去金州城七十余里,凡寇至,必先经此、实滨海咽吭之地。”上疏请于此筑城堡,设烽堠,严兵以待寇,诏从之。
戊子,辽东总兵刘江大破倭寇于望海埚。
一日、瞭者言东南夜举火有光,江度寇将至,亟引兵赴埚上、倭至王家山岛,乘海艏直逼埚下,登岸鱼贯行,一贼貌狞恶,挥兵率众,势锐甚,江令犒师秣马,略不为意,别遣都指挥徐刚伏兵山下,百户江隆帅壮士潜烧贼船,断其归路,自以步卒迎战,佯却。贼悉众赴之、一时旗举炮发,伏兵尽起。贼大败,走人空堡中、江开西壁纵之,复分两翼夹击,尽覆之,斩首千余级,生禽数百人、无一逸者。
倭频年人寇,至此始受大创,不敢复窥辽东。捷闻,赐敕褒
·美。【考异】此据《明史·本纪》,江,即《列传》之刘荣也。弇州《史乘考误》云:“望海之捷,《辽东志》以为刘汇,《水东日记》载其事而遗其姓名。考之国史,荣父名汇、卒于戍、荣仍父名补伍,累功至右都督。当奏捷之日尚名江,及封伯,始其其事,遂史名荣。”按荣之更名,《明史》本传亦言之,盖本之《实录》也。又考《功臣年表》,刘荣以是年九月壬子封,
534


是破倭在六月,论封在九月,今分书之、并于封爵下著其更名事。
秋、七月、庚申,郑和使西洋还,凡历满刺加、古里等十九国,咸先后遣使朝贡。
八月,癸未,官兵败交阯于乂安、潘僚率众走玉麻州.
九月,壬子,封都督刘荣广宁伯。荣冒其父江名,曾给事燕
邸,从起兵为前锋,至是以破倭功论封、始更名荣。
丙辰,卿云见,礼官请表贺、不许。
是月,召刑部尚书宋礼还。
冬,十一月,学士杨荣疏陈十事,皆指斥府、部法司积弊。上览之,密谕荣曰:“卿言甚当,但侍臣腹心之臣,若进此言,恐群臣相猜疑,不若使御史言之。”于是御史邓真疏入奏,众皆请罪,诏:“诸司即日悛改,怙终者不赦。”
十二月,庚辰,谕法司曰:“刑者,圣人所慎。匹夫匹妇不得其死,足伤天地之和,召水早之灾,甚非朕宽恤之道。自今在外诸司,死罪咸送京师审录,必三覆奏,然后行刑。”
乙未,遣工部侍郎刘仲廉等核实交阯户口、田赋,察军民利病以闻
是月,巡按交阯御史黄宗载上言:“交阯人民新入版图,劳来安辑,尤在得入。而郡县官多,两广、云南举贡,未历国学、遂授远方牧民之任,若俟九年黜陟、恐益废弛。宜令至任二年以上者,巡按御史及两司核实举按以闻。”从之,因谓行在吏部曰:“守令,民之师帅,不得其人,民受其殃。前除交阯郡县官,出一时之宜,今御史所言良是,自今宜慎选之!”【考异】黄宗载请定交阯考绩,诸书皆系之是年十二月,据《实录》也。事见《明史》本传中,今增人
十八年
春,正月,癸卯、李彬及都指挥孙霖、徐源败交阯黎利于磊
535
明通鉴卷十七
江。利伺方政等还,潜出,杀玉局巡检,已,复出磊江劫掠。官兵追击,败之。是时群盗次第殄灭,而利益深匿不出。
闰月,丙子,以学士杨荣、金幼孜为文渊阁大学士。
庚辰、擢荐举人材布衣马麟等十三人为布政使参政、参议。二月,己酉,山东妖妇唐赛儿作乱,诏安远侯柳升帅师讨
之。
赛儿,蒲台县民人林三之妻,自称“佛母”,以幻术往来诸州县、煽惑乡民,奸人董彦升等帅众附之,据益都之卸石栅寨,诏升帅京军往剿,都指挥刘忠副之。时青州卫指挥高凤帅兵往捕,贼乘夜冲击,官兵溃,凤等陷没,贼势益张。
三月,辛巳,柳升师至益都,围卸石寨。贼遣人诡乞降,云“寨中食尽,且无水,东门旧有汲道,议趋之。”升自以大将,意轻贼,信之,即往据汲道。夜二鼓,贼袭官军营,都指挥刘忠力战,中流矢死,赛儿遁去。比明,升始觉,追之,不及,仅获其觉刘俊等男妇百余人。
时赛儿之别党宾鸿等攻安邱急,知县张族、县丞马㧑集民夫八百余人,以死拒战。贼复下莒、即墨,合众并力攻之,声言屠城,城中人凶惧.会都指挥佥事卫青备倭海上,亟帅千骑昼夜驰至。甲申,奋击,败之。贼收合余众再战,又大败之,斩馘六千 余人。时城垂陷复完,青之力也。比三日,升始至,青迎谒,升怒其不待己,捽出之。而鳌山卫指挥王真,亦同时败贼于诸城。贼遂平,惟赛儿卒不获云。
上以三司纵寇殃民,戊子,征山东布政使储埏、张海,按察使刘本等下狱,诛之。
于是刑部尚书吴中劾奏:“升征剿失机,当贼凭高无水,又乏资粮,宜坐困之,升乃全不为意。及贼夜斫营,杀伤将士,刘忠 身先士卒,升不救援。卫青解安丘围,反忌其功而摧辱之。请治其罪。”上曰:“升方命失机,姻功忌能、罪不可宥。”戊戌,征升下
536
纪十七
狱,寻释之。
夏,四月,戊午,广宁伯刘荣卒。荣为将,骁果善战,驭士卒,明纪律。有恩信于诸夷,凡款塞者、绥辑有方。既卒,人悲思之,追赠侯,谥忠武。
五月,壬午,命左都督朱荣镇辽东。
上以交阯久不平,命荣昌伯陈智为左参将,助李彬讨贼。又降敕责彬曰:“叛寇潘僚、黎利、车三、侬文历等、迄今未获、兵何时得息,民何时得安?宜广设方略,速奏荡平。”彬得书皇恐、
会黎利出没交阯,剽掠郡县。左参政冯贵,练士兵二万余人,每出战有功,马骐疾之,尽夺其兵,仅余赢卒数百人.右参政侯保,亦率民兵筑堡捍御,而贼势披猖,官军失援。庚寅,
贵、保等御黎利不克,皆力战死之。
六月,丙午,北京地震。
秋,七月、丁亥,命徐亨备边开平。
是月,擢刑部郎中段民为山东左参政。
时上以唐赛儿久不获,虑削发为尼,或混处女道士中,乃下诏大索,尽逮山东、北京尼,已,又尽逮天下出家妇女,先后凡几万人。民至,加意绥抚,凡株连者,悉曲为矜宥,人情始安。【考异】诸书皆系之七月,《三编》、《辑览》汇记于二月《赛儿作乱目》中.惟《吾学编》所载年月同,面《传》中则系之十九年之冬,误也。又,民后升刑部侍郎,以宣德九年卒,而《吾学编》记其卒于永乐九年八 月,此尤舛误。
八月,丁酉朔,日有食之。
是月、置东厂于北京。初,上命中官刺事,皇太子监国,稍稍禁之。至是以北京初建,尤锐意防奸,广布锦衣官校、专司缉访。复虑外官瞻徇,乃设东厂于东安门北,以内监掌之。自是中官益专横,不可复制。【考异】设东广,诸书皆系干是年之八月,《三编》系于是年之末,《辑览》则汇记于元年内臣出镇下。(注云:设东厂在十
537
明通整卷十七
八年,〕按七年令中官刺事、是厂卫之设已久,此以将迁北京,命复设耳,今增入“北京”二字.
九月,己巳,上定都北京。钦天监奏明年正旦吉、宜御新殿。遂遗户部尚书夏原吉赍敕召皇太子,寻敕太孙从行、期十二月终至京师。
丁亥、诏:“自明年正月、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设六部,去行在之称。”并取南京各印信给京师诸卫门,别铸南京诸卫门印信,皆加“南京”二字。
是月,复遣中官侯显使西域。
初,显以通榜葛刺国使,随贡麒麟,上悦之。至是榜葛刺国王赛佛丁遣人来告,以已居东印度之地,为西境沼纳朴儿所侵。上乃命显复往宣谕,赐金币,遂罢兵。显自元年奉使西域,至是凡五出,与郑和相亚云。【考异】显以是年九月使西域,事见《宦官传》,今据增。
擢教授蔺从善、林长楙、教谕徐永达并为翰林院编修,侍皇太孙讲读。
冬,十月,壬子,皇太子发南京。
庚申,都督方政追黎利于老挝,败之。时老挝请官军毋人
境,当尽发所部兵捕利送大军,许之、然仍匿利不遣。
是月,有告周王棣谋反者,上察之有验,乃发金符召王,期以明年二月至京师。
十一月,戊辰,以迁都北京诏天下。是月,振青、莱饥。
皇太子过风阳,谒祭皇陵。耆老进谒,有知太祖隆兴时事者,留从容与语,赐劳优厚.过邹县,岁荒民饥,耆老迎谒者皆 赐之钞,问以所苦,辍所食赐之。时山东布政使石执中来迎,太子命亟发官粟振之。执中请人给三斗,太子曰:“与六斗,汝勿以擅发为惧,吾见上,当自奏也。”
538
纪十七
十二月,已未,皇太子、太孙至京师,太子因奏山东发粟振饥事,上曰:“善!昔范仲淹之子犹能举麦舟济其父之故旧,况百姓固吾之赤子乎?”
癸亥,北京郊庙宫殿成。论营建功,进封薛禄阳武侯,擢工 部郎中蔡信为工部右侍郎,
是月,以右副都御史李庆为工部尚书,寻兼领兵部事,以右副都御史王彰为右都御史。
十九年
春,正月,甲子朔,上恭诣太庙奉安五庙神主,命皇太子诣郊坛奉安天地神主,皇太孙诣社稷坛奉安社稷神主,黔国公沐晟诣山川坛奉安山川诸神主。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甲戌,大祀南郊。
戊寅,诏曰:“朕荷天地祖宗之佑,统驭万方,祗勤抚绥,夙夜无间。乃者仿成周卜洛之规,建立两都为永远之业。爱自经营以来,赖天下臣民,殚心竭力,趋事赴工。今宫殿告成,祗祀天地社稷,眷怀黎庶,嘉与维新、宏敷宽恤之仁,用洽好生之德。其大赦天下!”
癸巳,命郑和复使西洋,
是月,户部奏直隶开州等州县民饥,上命复申先振后闻之令。
礼部尚书吕震育于皇太子曰:“殿下前在南京,数遣中使进案牍,每以殿下过失上闻,上斥其妄,今宜疏此人。”皇太子曰:“吾岂能无过?今至尊既不信之,我又与人计较耶?"卒置之。
二月,辛丑,命都督佥事胡原帅舟师巡海捕倭。
是月,阿噜台贡使至边,邀劫行旅。上谓杨荣、金幼孜曰:“阿瞻台为卫喇特所攻,穷而归我,我待之甚厚,生聚畜牧,日以滋蕃,遂慢我使者,既拘留之,又时窥我边塞。吾欲北征,何
539
明通鉴卷十七
如?”荣等请先遣使敕谕,从之。乃遣使者赍敕谕其部落,然阿噜 台终不悛。
周王棣至京,上示以所告词,王顿首谢罪。上怜之,不复问,遣归国。王归,献还三护卫。
三月,辛巳,赐曾鹤龄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庚子,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诏群臣直陈阙失,其略曰:“朕仿古建二京,不意三殿同灾,实惟祗惧。意者敬天事神,礼有怠欤?祖法戾,政务乖欤?小人在位,贤士隐遁欤?刑狱冤滥欤?谗慝交作欤?掊克及田里欤?蠢财妄费、用无 度欤?租税太重,徭役不均欤?军旅未息,征调无方,馈饷乏欤?工作过度,民力敝欤?奸人附势,群吏弄法,有司阛茸不治欤?尔文武群臣其尽言无隐!"
乙巳,以三殿灾,诏罢不便于民及不急诸务,蠲十七年以前逋赋,免去年被灾田粮。
己酉、万寿节,以殿灾止贺。
癸丑,敕尚书蹇义等二十六人分巡天下,问军民疾苦,及文武长吏扰民者奏黜之.
是月,杀主事萧仪。【考异】《明史·纪》不载,诸书多系之九月,《三编》系之四月殿灾之下,并李时勉下狱书之,盖牵连记事体也。《重修》 据《明史·本纪》,时勉下狱在十一月辛巳,而分书杀萧仪于四月,皆据《实录》,今从之。
时言者多以建都北京不便,致召天灾,而仪言之尤峻。上大怒,曰:“方迁都时,朕与大臣密议数月而后行,非轻举也。”遂坐仪诽谤,下狱诛,一时言者因劾大臣,上命跪午门外质辨,诸大臣争詈言者,惟尚书夏原吉独奏曰:“彼应诏无罪,惟臣等备员大臣,不能协赞大计,罪在臣等。”上意稍解。或尤原吉背初议,原吉曰:“吾辈历事久,言虽失,幸上怜之。若言官得罪、所损不细矣。”众始叹服。
540
纪十七
翰林院侍讲邹缉应诏上封事,其略曰:“陛下启建北京,工作之大,调度以百万计。农民终岁供役,不暇力作,犹且征求无艺,至伐桑枣以供薪,剥桑皮以为楮。加之官吏横征,日甚一日。本非土产,动科千百,民相率敛钞,购之它所.及其进纳,又多留难,往复展转,甚至竭二万贯之钞,不足供一柱之用,又自营建以来,工匠小人,假托威权,驱迫移徙,号令方施,庐舍已坏,及迁移甫定,又复驱之他徙,至有三四徙不得息者。迨其既去,所空之地,经月逾时,工犹未及。此陛下所不知,而人民疾怨者也
贪官污吏,虐取苛求,无有限量。朝廷每遣一人,有司承奉惟恐不及、因而货赂公行,剥下媚上,有同交易、夫小民所积几何,而诛求若此!今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水旱相仍、民至剥树皮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颠路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而京师聚集僧道万余,日耗廪米百余石,此夺民食以养无用也。
朝廷岁令天下织锦铸钱,遣内官市马外蕃,所出常数十万,而所取曾不能一二,马多弩下,责民牧养,及至死伤,勒令赔补,甚至寡妻子以供养马,此尤害之大者。
漠北降人,陛下赐居室,盛供帐,意欲招其同类也,不知来者岂真远慕王化,靡不有意窥觇。宜于来朝之居,遣归本国,不必留为后日子孙患。
至宫观祷祠之事,有国者所当深戒。古人有言:‘淫祀无福。”况事无益以害有益,蠹财妄费者乎!
凡此数事,上违天道,下失民心。奉天殿,实明堂也,而灾首及焉,可不做乎?国家所恃以长久者,惟天命人心,而天命常视人心为去留。今天意如此,不宜劳民。愿陛下毋听小人之言复有兴作,以误于后也。”
书奏,不省。缉,吉水人.
同时翰林院侍读李时勉上书,条时务十五事。时勉性刚鲠,
541
明通整卷十七
慨然以天下为已任。上建都北京,方招徕远人,而时勉极言营建之非,及远国人贡人不宜使群居辇下,忤上意。已,观其它说,多中时病,抵之地,复取视者再,然终以斥时政衔之。
惟缉得无罪,居数月,进右庶子,仍兼侍讲.
五月,乙丑,出给事中柯遇、御史郑维桓、何忠、罗通、徐瑢等俱为交阯知州
时上遇灾而惧,下诏求直言,而言者多触时忌。于是工部尚书李庆等复希旨诋言者,请罪之。上以夏原吉言、宥不问,寻有是谪。【考异】出建言诸臣于交阯,是谪也,《宪章录》误以为升,且云:“言者语侵工部李庆等,数诸罪之,上恐庆等谋害诸人,故悉升外任。”此语
全非事实。今据《明史》柯遇等传并参《夏原吉传》书之。
庚寅,丰城侯李彬上言:“交阯地远,不通馈运,乞依各都司卫所例,分军屯田以供粮饷,度地险易,为屯守征调之多寡。"诏从之。
六月,甲辰,发仓粟振苏州之昊县、浙江之西安、江西之瑞昌。乙卯,又振安庆之潜山、河间之东光。
是月,西僧大宝法王来朝。上欲郊劳之,尚书夏原吉以为不可.及法王人,原吉见,但长揖不拜,上笑曰:“卿欲效韩愈邪?”秋,七月,已巳,上将北征阿噜台,敕都警朱荣领前锋,安远侯柳升领中军,宁阳侯陈懋领御前精骑,永顺伯薛斌、恭顺伯昊克忠领马队,武安侯郑亨、阳武侯薛禄领左右哨,英国公张辅、成山侯王通领左右掖。
八月、辛卯朔,日有食之。【考异】《吾学编》、《国史纪闻》皆作“是月,辛巳朔,日食”,误也。今据《本纪》,证之《实录》同。
九月,李彬奏:“老挝久不遗黎利,观望持两端。”上敕彬拘其头目,送京师诘之,老挝惧,乃逐利。【考异】《吾学编》、《纪事本末》皆书赦黎利授清化知府于是年之十月,证之《明史·安南传》,是时利方在老挝,安得有敕赦授官之事?直至仁宗践阼,以中官山寿自安南还,
542
纪十七
力言“利可抚,请往谕之”,乃有遣寿资敕赦利授官之事,而利仍寇清化不已。今据《安南传》,但叙老挝逐利事,而改系赦聚利于二十二年寇清化下.
冬,十月,阿噜台复寇边.
十一月,辛酉,分遣中官杨实、御史戴诚等查勘两京及天下库藏递年出纳之数,核实以闻。
丙子,上锐意亲征沙漠、召户部尚书夏原吉、礼部尚书吕震、兵部尚书方宾、刑部尚书吴中等议,皆言兵不宜出、未奏,会上召宾,宾力言军兴费乏,上不怿。召原吉问边储多寡,对曰:“比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况圣躬少安,尚须调护,乞遣将往征,勿劳车驾。”上怒,立命原吉出理开平粮储。而吴中入对如宾言,上益怒,乃召原吉还、并中系之内官监,又系大理丞邹师颜,以尝署户部也。宾惧,自缢死。上遂欲杀原吉等,召杨荣问原吉等平日所为,荣力言其无它,上意稍释。乃籍原吉家,自赐钞外,惟布衣瓦器而已,上既系原击等,乃以震兼领户、兵部事,震亦自危。上令校官十入隨之,曰:“若震自尽,尔十人皆死。”盖是时论北征事,惟震独无迕,又乘间言宾等俭邪,诬罔,故上独任之。
辛巳,下侍读李时勉于狱。上虽可时勉奏,终恶其言近讦直。会有大臣希旨诋以谤讪者,于是上发怒,并诸言者先后下狱。
甲申,命侍郎张本等分往山东、山西、河南、顺天及应天五府、滁、和、徐三州,督造粮车,发丁壮挽运,期以明年二月集宣府。
是岁,(威)(卫)喇特资义王、太平安乐王巴图博罗来朝。
二十年
春、正月,己未朔、日有食之。免朝贺,诏群臣修省。
543
明通鉴卷十七
辛未,大祀南郊。
壬申,丰城侯李彬卒。诏荣昌伯陈智代镇交隆。赠彬茂国公。
二月,乙巳,诏北征军饷分前后运,前运随大军行,后运继之。以隆平侯张信总前运,兵部尚书李庆、侍郎李昶副之;保定侯孟瑛总后运,遂安伯陈英副之,各帅骑兵千人,步兵五千人护行.凡前后运用驴三十四万,车一十七万七千五百两有奇,役民夫二十三万五千有奇,运粮三十七万石。瑛,善之子,英,志之孙,俱以靖难功袭封者。
三月,丙寅,诏:“有司遇灾,先振后闻。”
乙亥,阿噜台复大举寇兴和,杀守将都指挥王唤。【考异】“焕”,诸书作“焕”,又作“瑛”,惟《三编》据《明史》及《实录》作“唤”,今从之.
丁丑,上亲征,告庙。命皇太子监国。
戊寅,车驾发京师。
辛巳,驻跸鸡鸣山。阿噜台闻上亲征,惧而宵遁。诸将请追之,上曰:“虏非有它计,譬之狼,贪得所欲即走,追之徒劳。少俟草青马肥,道开平,逾应昌,出其不意,直抵窟穴,破之未晚也。”
夏,四月,辛丑、师次龙门。戍卒言虏仓卒遁去,遗马二千余匹于洗马岭,敕宣府指挥王礼尽收入城。
乙卯,次云州,大阅。
是月,倭寇浙东之象山。
五月,辛酉,驻跸独石。以端午节,赐从征文武群臣宴。
乙丑,度偏岭,命将士猎于道旁山下。
丁卯,复大阅诸将,谕侍臣曰:“兵行犹水,水因地而顺流,兵因敌而作势,水无常行,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取胜者,得势者也。然必先使之熟习行阵,猝遇寇至,麾之左右前后,无不中
S44
纪十
节矣。”
戊辰,观士卒射,有一卒射小旗,三发皆中,赐牛羊钞锭。上自制《平虏曲》,俾将士歌之。
辛未,车驾发隰宁,次西凉亭、亭为故元往来巡游之所,上望其颓垣遗址,树木森然,谓侍臣曰:“元氏创此,将遗子孙为不朽之业,岂计有今日?《书》云:‘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况一亭乎?”因下令、禁军士斩伐树木。
壬申,大阅于西凉亭,命自张辅以下皆就营驰射,上亲观之,惟辅及陈懋连中,余或半中。应城伯孙亨以不中被罚,罢其领兵之任。张信托病不至,降充办事官.
癸酉,次闵安。下令:“军中樵采不得出长围二十里外。”时营阵,大营居中,营外分驻五军,建左、右哨、掖以总之。步卒居内,骑卒居外,神机营在骑卒之外,神机外有长围周二十里。
乙酉,次开平。
六月,壬辰,令军行出应昌,结方阵以进。
癸巳,次威远,会开平来报,寇攻万全,诸将请分兵还击,上曰:“诈也,彼虑大军捣其巢穴,欲以牵制我师,敢攻城哉!”
甲午,次阳和谷。攻万全者果遁去。
秋,七月,己未,车驾次沙珲原,阿瞻台大惧。
初、上封阿噜台,并其母、妻皆为王太夫人、王夫人.至是闻大军出,其母、妻皆詈之曰:“大明皇帝何负尔,而必为逆?”于是阿瞻台尽弃其辎重马畜于库楞海,以其帑北徙。上命焚其辎重,收其马畜,遂班师。
方阿略台之入寇也,大宁三卫之众,实阴附之。至是上谓诸将曰:“阿噜台恃乌梁海为羽翼,二寇相结,边患无已时,今当移师剪之。”
庚申,简步骑二万,五道并进。谕曰:“军至、寇且西走,邀之必获。”
545
明通鉴卷十七
庚午,师次奇拉尔河,旧作屈裂儿河。三卫数万之众果驱牛马车辆西走,仓卒遇大军,迎战。上麾骑夹击、自率前锋冲之,斩 首数百级,余皆走散。其地背河,面左皆山,大军依山而军。上乘高望之,见其众稍聚,乃麾兵绕出其右,分兵渡河,断其后,众突至,尽获之,又麾兵绕出其左。先伏神机弩于深林中,又命严阵山下以待,已而其众尽弃辎重走左,上麾骑合山下兵驰追之,及林间,伏发,遂大溃。追奔三十里,斩部长数十人,虏牛羊十余万,荡其巢而还.
辛未,复分兵徇河西,捕斩甚众。
甲戌,乌梁海余党诣军门降。
是月,皇太子奏免南北畿、山东、河南郡县粮刍共六十一万有奇,以五、六月间淫雨伤禾稼也。
工部尚书宋礼卒。
礼自蜀召还,以老疾免朝参,至是卒于官。礼治河著绩,卒之日,家无遗财。洪熙改元,礼部尚书吕震请予祭葬如制.
八月,戊戌,车驾次玻璃谷。诸将分道者俱来献捷。
辛丑,以班师诏天下。
壬寅,命武安侯郑亨、阳武侯薛禄守开平
是月,中官郑和自西洋还.
九月,壬戌,车驾至京师。
癸亥,下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于狱。丙寅,下吏部尚书赛义、礼部尚书吕震于狱。
时皇太子屡遭谗构,上以士奇辅导有阙。会吕震婿张鹤朝参失仪,太子以震故,宥之。上闻之,怒义不能匡正,于是并震及士奇等俱先后下狱。寻皆释之。逾年,皆复官。
辛未,录从征功,封左都督朱荣武进伯,都督佥事薛贵安顺
伯。
冬、十月,癸已,分遣中官及朝臣八十人核天下仓储出纳之
546
纪十七
数。
十二月、辛卯,命朱荣镇辽东。
闰月,戊寅夜,乾清宫灾。【考异】明人野史皆书阿噜台弑本雅失里于是年十二月,《《宪章录》、《吾学编》则系之闰十二月,)与正史全异。惟证之杨文敏《北征记》,言“永乐二十二年金忠来归,言阿咐台弑主虐民,数为边患”,似即指本雅失里近事也。文敏身历之事,不应歧异,今据正史书之十一年,而附识其异于此,
二十一年
春,正月,乙未,大祀南郊。
癸卵,荣昌伯陈智追交阯黎利于宁化州车来县,败之,利自被老挝逐后,窜入车来,至是复遁去。
二月,壬戌,蜀献王椿薨。
王以洪武二十三年就藩成都,性孝友慈祥,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太祖尝呼为“蜀秀才”。既至蜀,聘礼方孝孺、陈南宾等。王祎死于滇,其子绅往求遗骼,王闻其贤,资给之,聘至蜀、待以客礼。时诸王皆备边,练士卒,王独以礼教守西陲。前代两川之乱,多因内地不逞者钩致为患,有司私市蛮中物,或需索启争端。王定缯锦香扇之属以为常贡,此外悉免需索,蜀人由此安业,日益殷富。川中不被兵革者二百年,王之力也。至是薨。世于先卒,孙靖王友堉嗣.
己巳,柳州蛮叛,广西参政耿文彬会桂林卫指挥鹿荣讨平
之。
三月,庚子、监察御史王愈及刑部锦衣卫官会决重囚,误杀无罪四人。上怒,命法司执愈等抵罪,即日皆弃市。
是月,盗窃大祀坛苍璧二,黄琮二。
夏,四月,卫喇特托欢攻阿噜台,败之。【考异】《明史·本纪》不载,《列传》则但记其宣德元年败阿噜台之事,据《吾学编》、《宪章
547
明通鉴卷十七
录》于是月书云:“瓦刺脱欢攻阿噜台,败之。”按是年七月亲征诏书,已有“闻阿噜台为瓦刺所攻”之语,又《纪事本末》记知院等来降,言“今夏阿哈台为瓦刺所败”,今据系之四月.
五月,癸未,兔开封、南阳、卫辉、凤阳等府去年水灾田租.
己丑,常山护卫指挥盂贤等谋逆伏诛。
初,赵王高燧与汉王高煦谋夺嫡,时时谮太子。后上渐闻其恃宠不法事,诛其长史顾晟,凝高燧冠服,以太子力解得免。至是上不豫,其护卫贤等,结钦天监官王射成及内侍杨庆养子,造伪诏,谋进毒于上,俟晏驾,诏从中下、废太子,立赵王。时总旗王瑜姻家高以正者,为贤等画谋、谋定,告瑜,瑜乃上变。上曰:“岂应有此!”立捕贤等,得所为伪诏。上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大惧,不能言。太子又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预知。”乃得免。贤等悉伏诛。升瑜辽海卫千户。
秋,七月,戊戌,复亲征阿噜台。
时边将言阿噜台将率众南犯,上曰:“去秋寇犯兴和,朕帅大兵捣其巢穴、复剿其党乌梁海,其穷甚矣。今以朕既得志,必不复出,朕当帅兵先驻塞外以待之。彼不虞我出而轻肆妄动、我乘其劳而击之,破之必矣。”于是部分诸军,命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领中军,武安侯郑亨、保定侯孟瑛领左哨,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领右哨,英国公张辅、安平伯李安领左掖,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亨领右掖,宁阳侯陈懋领前锋。忠,渊之子;安,远之子也。
壬寅,车驾发京师。
六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庚子,释李时勉于狱,寻以学士杨荣荐,复其官。
辛丑,命皇太子监国。
甲辰,次土木河,大会诸将,命学士杨荣参决军务。
548
纪Ե
戊申、次宣府,敕居庸关守将止诸司进奉。【考异】《明史·本纪》:“七月壬寅,车驾发京师。”是月庚辰朔,壬寅二十三日也,是月小建,八月己酉朔、大阅、时驻宣府,即在宣府出关也。《纪事本末》、《典汇》书发京师于八月癸丑、误。今据《本纪》。
是月,朝鲜国王李祹遣使朝贡。
祹,芳远子也。芳远初立世子褪,后请废之,诏听王所择,乃立梅。是时芳远已卒,祹嗣位,以上迁都北京、密迩朝鲜,于是事大礼益恭。先是敕祹贡马万匹,至是如数献之,赐白金绮绢。梅又请立嫡子珦为世子,从之。【考异】事见《明史·朝鲜传》,言“廿一年七月,李裥请立嫡子瑜为世子,先是敕複贡马万匹,至是如数进之”云云。《明史·本纪》例书藩贡于本年之末,是年不书,灑脱耳。《明史稿》是年朝鲜人贡者三,今增人。
八月,己酉朔,大阅军士。
甲寅,车驾发宣府,次沙岭,赐诸将内厩马。
庚申,诏塞黑峪长安岭诸边险要。
丁丑、免南、北京及山东郡县水灾田租,皇太子奏也。
九月、己卯朔,驻跸沙城。故晋王济嬉及子美圭谒行在,上见济嬉病,恻然,乃封美圭平阳王,令奉父居平阳,并拨恭王故连伯滩田予之。
初,济横以构济熺,得为晋王。既立,益横暴、至进毒弑嫡母谢氏,逼蒸恭王侍儿吉祥,幽济熺父子,疏食不给。父兄及故侍从宫人多为所害,莫敢言。其后有恭王宫中老媪,走诉于上,乃即狱中召晋府故承奉左微问之,尽得济横谗构状,立命微驰召济熺父子。时济熔幽空室已十年,微以济熺故牵连系狱。或传微死已久、及至,一府大惊。微人空室,释济熔父子,相抱持大恸。至是,偕诣行在,故有是封。【考异】晋王济嬉之谒行在及封其 子美圭事,《明史·本纪》不载,但于宜德二年书“晋王济横有罪,废为庶人”, 《三编》则汇记济熔、美圭事于二年《目》中,今证之《诸王传》言
549
明通鉴卷十七
“济熔幽空室十年、至是帝北征,驻跸沙城,乃与其子谒行在、帝见济熔病,侧然”云云,据此,则正是年九月次沙城之日也,今据增。
戊子,车驾次西阳河
癸巳,鞑靼故知院人等来降,言:“今夏阿噜台为(威)〔卫〕喇特所败、部众溃散。今闻大军出,疾走远遁,不复萌南向意。”上命赐之酒,俱授正千户,遂班师。
冬、十月,甲寅、师次上庄堡。先锋陈懋追寇至饮马河。会蒙古王子颓森托噶旧作也先土千率妻子部属来降。时六师深人寇已远遁,上方耻无功,见懋偕额森托噶来,大喜,赐姓名曰金忠。庚申,封忠为忠勇王,又授其甥及部属七人皆为都督都指挥等官,赐冠带织金袭衣。
上曰:“昔唐突厥颉利人朝,太宗矜言胡越一家,朕所不取。然天下之人,皆遂其生,边境无患,兵甲不用,此朕志也。”遂下诏班师。
十一月,戊寅朔,车驾次怀来。
甲申,至京师、陈卤簿。上乘御辇人,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御奉天门受朝贺。
时诸蕃贡使咸集阙下,群臣上表称贺。


纪十六 成祖永乐九年辛卯至十五年丁酉纪十八 成祖 仁宗永乐二十二年甲辰至洪熙元年乙已

纪十七 成祖永乐十六年戊戌至二十一年癸卯|明通鉴纪|明通鉴 - (清)夏燮著,李一平、李珽、李秉乾等校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