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十五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至三十七年戊午
嘉靖二十六年彊圉协洽 丁未(明纪五十九)正月
甲寅朔,不御殿,百官朝贺于奉天门。O杨守谦在山西请兴举营田,荐副使张镐为提调。及是守谦移抚延绥,仍请专任镐终其事,镐卒成之,诏以其法行之九边。
是月,吏尚周用卒,改刑尚闻渊于吏部,以南京尚书屠侨代渊。寇犯永昌,官军败绩。
二月 癸未朔。
是月,翁万达复请帑六十万修宣、大东西路边墙,报许。时曾铣建复套议,上方向铣,而万达主通贡,与上意左。上下铣议于边臣,独万达以为不可,力言之,上不省。O都御史宋景卒,改工尚王以旂代之,以侍郎文明代以旂任工部尚书。
三月 壬子朔。
庚午,赐李春芳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己卯,上以久旱,祈祷。是日,大雨。诏举醮谢典,停封止刑三日。
四月 壬午朔。
丙戌,逮山西巡抚孙继鲁下狱。时翁万达请撤山西内边兵,并力守大同,继鲁抗章争之,上右万达,面继鲁以此得罪,瘐死
603 明通鉴
狱中,论者惜之。 丙申,太白昼见。
乙巳,四川白草番平。
己酉,谙达复求通贡。翁万达方修边墙,请羁縻之,不允。五月
辛亥朔。
是月,曾铣复袭套寇,败之。又请慎择边方守令,上是之,令各边皆如例行。
六月 庚辰朔。
戊戌,免南畿被灾夏税。
庚子,曾铣劾甘肃总兵仇鸾不听调兵,诏停鸾禄米半年。
是月,谙达与小王子有隙。时小王子欲寇辽东,谙达以其谋告,请助中国攻之。翁万达不敢闻,乃于请催抚臣赴镇疏中及之,亦不省。
七月 庚戌朔。
丙辰,河决山东曹县,水入城二尺。
丁巳,以巡抚南赣都御史朱纨巡抚浙江,兼管福建福、兴、漳、泉、建宁五府,以备倭寇,新设也。
乙丑,甘州卫风薶昼晦,色赤复黄。
是月,澄城麻陂山、界头岭昼夜吼数日,山忽中断,移走东西三里,南北五里。
八月 己卯朔。
丙戌,免陕西被灾税粮。
是月,兵尚陈经被劾罢,仍给驿归。九月闫附
604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己酉朔。
己未,免南直隶被灾秋粮。户尚王杲以库中收纳低银,御史劾其受贿,并劾严世蕃等。严嵩疏辨,上怒,杖诸言者,谪果戍边。果竟死戍所。
戊辰,免江西五府税粮。
是月,以湖、贵苗连年不靖,逮贵州巡抚王学益。O王杲罢。O改王以旂兵部刑尚,屠侨为左都御史,南尚书夏邦谟为户部尚书。
闰月 已卯朔。 丙午,振成都饥。
是月,以总督漕运喻茂坚为刑部尚书。十月
戊申朔。
甲寅,免畿内被灾税粮。
丙辰,巡抚延绥杨守谦请重斩首升赏,以激劝军士。部议从是月,御史陈其学劾中官陆炳,竟宥之。
十一月 戊寅朔。
己卯,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
壬午,大高元殿灾。释杨爵等三人于狱。爵等两次下狱,前后凡七年。
乙未,皇后方氏崩。诏依元后丧仪,以宫婢之变救危,大功也。
是月,曾铣上边务十八事及《营阵图》,上嘉纳之。日本求贡,上以不及期及人船逾额,令勒回。
十二月
605 明通鉴
戊申朔。
辛酉,逮总兵仇鸾,曾铣劾之也。戊辰,册谥大行皇后日孝烈皇后。
乙亥,倭寇宁、台,诏速分守参议郭世威等。二十七年著雍涒滩 戊中
(明纪五十九) 正月
戊寅朔,不御殿,百官奉天门朝贺。
癸未,夏言罢,逮三边侍郎曾铣。上以复套意中变,严嵩与中官陆炳等交构之,遂大怒,并以言官不早发,悉逮至,杖于廷,各停俸四月。
已亥、振陕西饥。时巩昌、汉中二府大饥,凤翔府汧阳县没于水,皆振之。
是月,改王以旂督陕西三边,以赵廷瑞为兵部尚书。总督河南詹瀚,请于赵皮寨等处多穿支河,修筑堤岸,以捍水患,从之。O寇犯广宁,参将阎振死之。
二月 丁未朔。
癸丑,作永陵。以将葬孝烈皇后,预定陵名。三月
丙子朔。
癸巳,杀三边侍郎曾铣,严嵩嗾仇鸾构之也。时夏言罢归,复命逮之。
癸卯,释仇鸾于狱。 四月
丙午朔。
丁未,夏言逮至京师,再上疏讼冤,不省。坐与铣交通律,论斩,系狱中。
606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丁巳,太白昼见。
是月,巡按御史吴相请以余田给军佃种,报可。五月
乙亥朔。
丙戌,葬孝烈皇后于永陵。是月,寇犯宣府,官军败绩。六月
甲辰朔。
丁未,命张岳总督湖广、贵州、四川三省,以湖、贵苗乱也。
戊申,日本贡使周良等复请贡。诏循十八年例,起送五十人入京,余留嘉宾馆,犒赏遣还。
七月
甲戌朔,改巡抚浙、闽等处为巡视。时朱纨以双屿之役,获通番者,请以便宜行戮,闽、浙人怨之。给事中周亮请改巡视以杀其权,部议从之。
丙子,免南畿税粮。 丁丑,月犯太白。
戊寅,京师地震,顺天、保定二府俱震。庚子,西苑进嘉谷,荐于太庙。
八月 癸卯朔。
癸丑,京师复震,辽东广宁卫、登州府同日震。
丁巳,寇犯大同,顾相等死之,总兵周尚文追败之于次野口。
九月 癸酉朔。
辛巳,免南畿被灾税粮。
607 明通鉴
壬午,寇犯宣府,守备鲁承恩等死之。乙未,免陕西被灾税粮。
庚子,月犯太白于角。
是月,下参将李珍等于狱,以曾铣故也。逾年,珍竟论死。京师复地震,有声。
十月 壬寅朔。
癸卯,杀前大学士夏言。言既诛,严嵩柄政,祸及天下,于是多惜言者。
丙辰,寇入隆庆。 十一月 壬申朔。
甲戌,免山东被灾税粮。
丙子,诏议孝烈皇后祔庙礼。上欲祔太庙,寻已之。甲申,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
丙戌,太白昼见十日。
乙未,密云进生沙金,诏抚、按官采献。十二月
壬寅朔。
是月,礼部尚书费采卒。二十八年屠维作噩 已西
(明纪五十九) 正月
壬申朔,不御殿,百官庆贺如初。是月,寇犯永昌镇羌,官军击却之。二月
辛丑朔。
乙巳,振陕西饥,并蠲临巩等府税粮。608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辛亥,张治,李本俱人内阁。夏言既罢,严嵩独相年余。至是二人皆以疏远召,嘿嘿而已。
壬子,寇犯宣府滴水崖,把总江瀚、董旸等皆战死,全军覆焉。寇东犯永宁,关南大震。
乙卯,总兵周尚文大破寇于曹家庄,翁万达亦自怀来赴援,寇遂东走。
丙辰,宣府总兵赵国忠追击,败之于大滹沱。
是月,以侍郎徐阶为礼部尚书,代孙承恩也。三月
辛未朔,日食。 乙酉,皇太子冠。 丁亥,皇太子薨。 庚寅,临清雹灾。
丙申,风薶四塞,日色惨白,凡五日。
是春,巡视浙、闽朱纨,上书劾周亮等侵削其权,语多愤激。会三月佛郎机国人行劫至诏安,纨遣柯乔、卢镗捕通番九十六人,立决之。具状闻,自是劾者踵至。
四月 庚子朔。
庚戌,御史陈九德劾朱纨不俟奏覆专刑僇,部议亦非之,诏纨罢任待勘,遣给事中杜汝桢往。
是月,兵尚赵廷瑞罢,以范锪代,未任免。O寇复犯永昌镇羌,官军击却之。总督翁万达言寇将犯宣、大,入京师,诏严备之。
五月 庚午朔。
己卯,总兵周尚文卒。严嵩格其恤典不予,给事中沈束抗论,忤旨,诏廷杖,锢之诏狱。
609 明通鉴
是月,召翁万达还,任兵部尚书。六月
已亥朔。
是月,日本复求贡,许之。O延州雨雹。七月
戊辰朔。
乙亥,川湖贵总督张岳言贵苗不诛,则湖苗之抚不固,请集兵会讨,从之。
庚寅,免河南、陕西被灾夏税。
是月,浙江海盗起。时奸商汪直,徐海等诱倭入寇,于是海上巨盗皆以倭为名,自是沿海无宁岁。
八月 戊戌朔。
己亥,诏户部核天下出纳之数。是时边供烦费,加以土木祷祠,帑藏日竭,部臣忧之。
乙卯,寇犯大同,毁边墙人,凡攻毁堡寨村庄五十余,官军死者三千五百余人。
九月 丁卯朔。 戊辰,寇犯榆林。
庚辰,免浙江嘉、湖二府被灾秋粮。壬午,寇复犯大同。
是月,朵颜三卫导北寇人辽东,守将张景福死之。吏尚闻渊、刑尚喻茂坚俱致仕。改夏邦谟于吏部。
十月 丁酉朔。
辛丑,免畿内被灾税粮。
是月,以潘潢为户部尚书。兵尚翁万达以忧去,丁汝夔代610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之。刘讱改刑部尚书。
十一月 丙寅朔。
甲申,孝烈皇后神主祔庙,权藏于献皇后之侧。乙酉,太白昼见,凡五日。
已丑,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乙未,免湖广被灾税粮。
是月,工尚文明卒。 十二月 丙申朔。
是月,以侍郎李士翱为工部尚书。二十九年上章掩茂 庚戌
(明纪五十九) 正月
丙寅朔,不御殿,百官庆贺如初。
癸未,山东盖州等卫地震,声如雷,逾月乃止。二月
丙申朔。
是月,宣府谍报,寇驻威宁海子。兵部请备蓟镇,屏蔽京师,从之。隆庆州山鸣。
三月
乙丑朔,礼部以旱请行顺天府祈祷,从之。辛未,上亲祷雨于禁中。
壬午,赐唐汝楫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是月,贵州苗贼龙许保攻破印江县,总督张岳请集兵讨之。广东琼州黎贼平。
四月 乙未朔。
611 明通鉴
己亥,以旱,遣官祭告,敕廷臣修省。
辛亥,河南巡抚胡缵宗,前在承天以迎驾诗被讦。刑部尚书刘讱坐党护,诏杖缵宗四十,革职,讱除名。以严嵩平狱有功,令兼支大学士俸。嵩辞、乃允。
癸丑,大雨,百官表贺。
壬戌,封陶仲文恭诚伯,以祈雨平狱功也。
是月,河决人淮,巡按御史戴德请开直河口以通下流,从之。
五月 甲子朔。
辛卯、重修《大明会典》成。
是月,改李士翱于刑部,以侍郎胡松为工部尚书。六月闰附
甲午朔。
戊申,太白昼见,凡七日。
丁巳,免畿内及山东被灾夏税。
戊午,寇犯大同,总兵张达、副总兵林椿死之。闰月
癸亥朔。
乙丑,免山西被灾夏税。起仇鸾充总兵官,镇守大同。戊辰,免河南被灾夏税。
癸酉,逮宣大总督郭宗皋、大同巡抚陈耀,廷杖之,耀死杖下,宗皋戍边。
丙子,起复翁万达总督宣、大,赵锦巡抚大同。万达未至,命侍郎苏祐摄事。
戊子,免南畿被灾发税。己丑,免畿内被灾夏税。七月
612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壬辰朔。
戊中,谙达集众谋深入关南,诏宣、大戒严防御。
壬子,逮巡视浙、闽朱纨,纨闻勘使至,不欲对簿,仰药死。副使柯乔、都指挥卢镗俱下按察司狱。
己未,免陕西被灾夏税。
是月,户尚潘潢罢,改刑尚李士翱代之。以顾应祥任刑尚。八月
壬戌朔。
甲子,寇犯宣府,有备不得人,遂寇蓟镇。
己巳,寇自独石东行,至大兴州,去古北口百七十里。命仇鸾守居庸,王汝孝守蓟州。
乙亥,寇至古北口。
丁丑,自古北口溃墙人,蓟镇兵大溃。
戊寅,至通州,阻白河,不得渡,营于河东,分兵剽昌平,犯陵寝。京师戒严,守九门。O岁星昼见守井。
己卯,寇自通州四掠,去都城三十里。时各路援兵集,以城内虚,移京军人备,营于十王府庆寿寺前。
辛巳,寇薄安定门外教场。
壬午,薄都城。拜仇鸾平虏大将军,杨守谦提督军务。O召严嵩、徐阶议军事。时寇放所虏中官归,附书求贡。阶请给缓之,司业赵贞吉以为不可,上壮其言,召入问计,贞吉请宣谕犒军,从之。
癸未,上御奉天殿,切责廷臣外无一言。
甲申,寇退至白羊口。诏逮丁汝夔、杨守谦,又逮守通州副都御史王仪。
丙戌,京师解严。赵贞吉宣谕还,为严嵩父子所构,谪荔波典史。
丁亥,仇鸾遇寇于昌平,败绩,寇遂长驱至天寿山,总兵赵
613 明通鉴
国忠列阵红门前,不得人,遂由古北口去。杀兵部尚书丁汝夔、侍郎杨守谦,皆严嵩构之也。
是月,户尚李士翱被劾罢,侍郎孙应奎摄户部事。逾二月,代之。
九月
辛卯朔,寇悉众出塞。仇鸾掩败不闻,令将士收斩遗尸,得八十余级。捷上,优诏答之,寻加太保,赐金币。诏振畿内被寇者,瘗暴骸。
乙未,罢团营,复三大营旧制,从吏部侍郎王邦瑞议也。邦瑞时摄兵部尚书事。以仇鸾总督京营戎政,改邦瑞兵部侍郎,协理戎政。邦瑞又请撤内官提督、监枪者,从之。
戊申,免畿内被灾税粮。
壬子,废郑王厚烷为庶人。先是厚烷进四箴、《演连珠》十章,以神仙土木谏,上不悦,下其使者于狱。至是宗室祐橏以事构之,遂得罪,锢之高墙。
乙卯,免山西被灾夏税。
是月,起复翁万达,未至。时以万达回部管事,命苏祐总督宣、大。
十月 辛酉朔。
壬申,免畿内、河南、南直隶被灾秋粮。甲戌,大学士张治卒。
辛巳,郎中徐学诗以劾严嵩父子削籍。
甲申,巡视京营主事申隧劾仇鸾,下镇抚司,遂罢京营巡视官。
十一月 庚寅朔。
癸巳,仇鸾请选边兵人卫,兵部议不可。上特许之,自是边614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兵益弱。
甲午,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
壬寅,祧仁宗,祔孝烈皇后于太庙第九室。辛亥,免浙江、四川被灾税粮。
是月,罢翁万达,王邦瑞升兵部尚书。及万达至,降兵部侍郎,守易州。
十二月 庚申朔。
丙寅,仇鸾请革蓟州总兵李凤鸣、大同总兵徐珏,荐京营副将代之、旨由中下。兵部尚书王邦瑞以非祖制,持之,上不悦,下旨切责。于是鸾益憾之。
是岁,元江土舍那鉴作乱,杀云南布政徐樾。三十年重光大渊献 辛亥
(明纪六十) 正月
己丑朔,不御殿,百官称贺如初。辛卯,大风扬尘,蔽天昼晦。
辛丑,锦衣经历沈镍劾严嵩十大罪,并及尚书夏邦谟,下狱,廷杖,寻发口外为民。
二月
已未朔,徐阶请建储,不允。
戊辰,兵尚王邦瑞罢,仇鸾构之也,寻因考察自陈,乃以赵锦代之。
是月,吏尚夏邦谟、工尚胡松俱以考察罢。刑尚顾应祥改南京。
三月 己丑朔。
壬辰,谙达求通贡,仇鸾因请开马市,诏侍郎史道领其事.
615 明通鉴
癸卯,兵部主事杨继盛抗疏陈开马市十不可、五谬,上颇心动。卒为仇鸾所惑,又密疏构之,乃敲拶一百,谪狄道典史。
丁未,免昌平等四县去年被寇秋粮。
是月,以李默为吏部尚书。万镗刑部,欧阳必进工部,皆尚书。
四月
己未朔。
庚午,贵州叛苗攻破思州,张岳以严嵩之构革右都御史,戴罪任事。
庚辰,振畿内灾。
壬午,经略京城内外都御史商大节以不受仇鸾节制征调,上怒,锢之诏狱,竟死狱中。
丙戌,开大同马市。御史喻时言非长策,请饬边备,报闻。五月
戊子朔。
乙巳,大同马市竣,仇鸾请加赏赉,从之。庚戌,复开宣府马市。
六月 戊午朔。
壬戌、妖人萧芹、乔源等以白莲教出入寇中,诱之犯边。史道捕得五十余人,而芹、源等未获,以潜入寇塞中也。
乙亥,贵州苗平,禽龙许保枭之,嗣又获吴黑苗,苗患始息。
七月 丁亥朔。
癸巳,谙达执萧芹等以献,寻伏诛。八月
丙辰朔。 616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壬戌,召史道还。时北寇请以马易菽粟,不允,乃罢道领马市事。
九月 丙戌朔。
乙未,京师地震。诏修省三日。
戊戌,给事中何光裕、御史龚恺等劾史道,语侵仇鸾,诏二人廷杖,余夺俸。
是月,免南畿、江西、湖广被灾税粮。十月
乙卯朔。
己巳,禽获朵颜逆酋哈舟儿、陈通事,械送京师,磔于市,仍告之郊庙。
是月,免畿内、山东、山西、贵州被灾税粮。O吏尚李默罢,改刑尚万镗代之。
十一月 乙酉朔。
庚寅,以获逆酋,内外诸臣升赏有差。已亥,冬至,祀天于圜丘,张溶代。是月,以应天猷为刑部尚书。
十二月 甲寅朔。
乙丑,雪。廷臣表贺。
是冬,谙达数犯大同,廷议皆言马市非计。仇鸾请诱之深人以创之,赵锦力言其不可。时严嵩忮鸾,亦欲因是间之,请敕户、工二部核其军费以闻。
是岁,户部通计京边岁用之数,入不敷出,始议加赋。三十一年玄默困敦 壬子
(明纪六十)
617 明通鉴
正月 甲申朔,不御殿。
丙戌,太白昼见,凡十一日。丁亥,寇犯大同。 壬辰,掠威远城。
甲午,人宏赐堡,御史李逢时言马市不足恃,请大集兵一意征讨。
辛丑,复犯大同,仇鸾乃请率京营出边。
是月,户,工二部奏自二十九年以后,军饷凡一千八百余万,上疑有侵冒,分遣给事、御史查勘。
二月
癸丑朔,振宣、大饥。时二镇大饥,人相食,兵部请量借军饷振之,凡发钱三十万,诏督饷侍郎马坤往。
丁巳,寇复犯宏赐堡。
辛酉,掠怀仁川,指挥佥事王恭御于平川墩,死之。癸亥,凤阳地震。
乙丑,复犯平虏堡,上切责苏祐等。寇且犯且请开市,诏罢之。
己巳,建内府营以操练内侍。三月
癸未朔,裕王、景王冠。丙戌,山西地震。
戊子,诏仇鸾帅兵赴大同。时代府告急,逮总兵徐仁等下诏狱。
辛卯,礼部尚书徐阶入阁,仍兼部事。四月
癸丑朔。
乙卯,仇鸾败绩于镇川堡,斩首五级,请赏,上自是亦知鸾618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不足恃矣。
丙寅,寇犯辽东,百户常禄等四人死之。指挥王相赴援,殊死斗,矢竭,与麾下三百人皆死之。
丙子,倭犯浙江舟山、象山等处,浙东骚动。五月
壬午朔。
甲申,召仇鸾还。时鸾请调宣、大兵人卫,部议不许。辛丑,月犯填星。
丙午,寇围陕西红城堡,寻引去。戊申,倭寇浙江黄岩县,陷之。是月,户尚孙应奎改南京工部。六月
壬子朔。
已未,免南畿被灾夏税。
是月,仇鸾复请固宁兵入卫,不许。以方钝为户部尚书。七月
辛已朔。
丙申,免陕西被灾夏税。
壬寅,以倭警,命巡抚山东王忬巡视浙、闽。癸卯,月犯毕。
是月,寇犯蓟州,仇鸾病疽,请舆疾赴军,诏止之。八月
辛亥朔。
已未,兵尚赵锦请代仇鸾视师,上以本兵未可轻出,乃诏鸾纳还大将军印绶,以侍郎蒋应奎掌戎政。
壬戌,仇鸾死。时大学士徐阶密疏发其罪状,严嵩亦结陆炳共图鸾。鸾死,炳尽发其通虏纳贿状,上大怒,下法司拟罪。乙丑,南京试院火。
619 明通鉴
乙亥,诏追僇仇鸾尸,传首九边。戊寅,命丰城侯李熙总督京营戎政。己卯,寇犯大同。
九月
庚辰朔,寇复掠大同。寻散掠朔、应、山阴、马邑。
癸未,以仇鸾诛,祭告郊庙,颁诏天下。O免畿内夏税、河南秋粮。
乙酉,寇分犯山西。 庚寅,月掩填星。 辛卯,荧惑犯鬼。 壬辰,寇犯宁夏。
丁酉,河决徐州,总河曾钧奏治河方略。
庚子,兵侍蒋应奎、通政唐国卿为其子昌请边功,逮之,杖阙下,斥为民。
癸卯,罢各边马市。
是月,振南畿,免山西秋粮。O刑尚应大猷罢,以侍郎何鳌代之。
是秋,宣、大官兵出塞追寇,败绩,把总刘钦等死之、亡士卒二百人。
十月 庚戌朔。
癸丑,徐阶解礼部事。
戊午,南京御史王宗茂劾严嵩八大罪,以诬诋大臣谪平阳县丞。
己未,兵尚赵锦以党仇鸾,发口外为民。丁卯,月犯井。
己巳,小王子寇辽东。
是月,免畿内及江西被灾税粮。620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十一月
已卯朔。
乙酉,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丁酉,月犯鬼。
是月,兵尚翁万达未任卒。十二月
己酉朔。
丁巳,下光禄少卿马从谦于狱,中官杜泰构之也。廷杖八十,毙杖下。
丁卯,月犯岁星。
是月、工科给事中李用敬请开胶、莱河。三十二年昭阳赤奋若 癸丑(明纪六十)正月
戊寅朔,日食,阴云不见,有顷,大雪。越日,廷臣朝贺于奉天门。
己卯,刑部侍郎吴鹏振淮、徐水灾。
庚辰,杖给事中杨思忠于午门外。思忠前议孝烈皇后不应祔庙,上衔之,至是摘其表文不顺,遂斥为民,科臣悉夺俸。
庚子,兵科员外杨继盛劾严嵩十大罪、五奸,嵩摘其疏中引二王语构之,上命廷杖,系狱中。继盛将杖,或劝其服蚺蛇胆,却之,曰“椒山自有胆”,意气自若。
是月,以兵部侍郎聂豹为本部尚书。二月
戊申朔。
癸亥,工尚欧阳必进奏辨杨继盛劾严效忠冒功事,下兵部查覆。于是武选郎中周冕尽发严嵩父子欺罔状,上以嵩故,罢冕为民。
621 明通鉴
丙寅,倭寇温州,汤克宽率舟师破之。王忬以闻,并请定海防赏格四事。
戊辰,以陆炳发仇鸾逆谋,加少保,岁支伯爵禄。己巳,遣给事中徐纲振大同,以被灾、被寇故也。辛未,太白昼见,凡四日。
壬申,寇犯宣府,参将史略死之。
是月,徐、沛水涌复淤,诏遣官祭河神。三月闰附
丁丑朔,振陕西饥。
辛巳,寇犯延绥,副总兵李梅死之。壬午,遣兵部侍郎杨博巡边。
甲申,振山东饥。
丁亥,巡按云贵御史赵锦驰疏劾严嵩,上震怒,下诏狱,拷四十,斥为民。是年正旦,日食,锦以为嵩专权所致云。
甲午,赐陈谨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是科增中额,凡赐进士四百有三人。
甲辰,寇犯宣府,副总兵郭都死之。闰月
丁未朔。
乙丑,筑京师外城,从给事中朱伯辰议也。
甲戌,海贼汪直纠倭入寇,苏、浙、江、淮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
乙亥,贼攻破浙江昌国卫,参将俞大猷击却之。是月,释副使柯乔于狱。
四月
丙子朔,以久旱,祷雨于内殿,停刑止屠六日。戊子,倭寇太仓,又分掠乍浦、平湖一带。癸巳,复攻上海,陷之。
622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丁酉,分掠江阴,王忬请释指挥卢镗用之,复上海防八事。五月
丙午朔。
己酉,倭犯海盐,参将汤克宽御却之。
癸丑,倭复入上海,指挥武尚文,县丞宋鳌死之。
壬戌,倭攻乍浦,流劫海上,汤克宽邀之于独山,大破之,寇浮海东遁。C谙达犯辽东。
庚午,兵科给事中贺泾请于镇江复设总兵官,以汤克宽为副总兵,驻金山卫。
六月 丙子朔。
丁丑,南京科、道以各省灾伤,蠲振无出,请汰冗费,省繁文。部议仍行各抚按官勘处。
是夏,寇犯甘肃及大同,时将谋大举,边报日警。七月
乙巳朔,以寇将大举,议守宣府、蓟州。又令入卫兵分布于昌平、怀柔、顺义等处,列京兵于九门,惩庚戌之变也。
戊申,王忬等以倭出境闻。寇自闰三月登岸至六月中,凡三月饱而去。忬奏毁贼艘五十余,并请复文武所夺俸,皆从之。已,给事王国祯请改忬以巡抚衔总其事,以一事权,从之。
丁巳,谙达寇大同。
戊午,寇下浑源州,东犯灵丘、广昌等处。己巳,寇急攻插箭、浮图等峪,关南大震。
庚午,河南盗师尚诏作乱,破归德、柘城、鹿邑。辛未,游击陈凤、朱玉击寇,追之三家村,大败之。壬申,寇北遁,上以凤等力战却敌,立擢二人官。八月
乙亥朔,寇分兵东掠蔚州,西掠代州、繁畤。
623 明通鉴
丙子、小王子寇宣府、赤城。
已卯,吏尚万镗推通政赵文华外任给事,朱伯辰复劾文华。上怒,罢镗,斥伯辰为民,文华供职如故。
丙戌,寇驻郡延二十日,会霖雨连日,乃引去。
丙申,河南贼攻围太康,官兵战于鄢陵,败绩。桂林猺獞作乱,至是平之。
戊戌,免山东灾粮。
庚子,赠浙江倭寇死事陈善道等十九人。
辛丑,官军败河南贼于霍山,贼自西华奔太原。是月,复起李默任吏部尚书。
九月 甲辰朔。
丙午,寇复自大同入犯山西神池、利民等堡,巡抚赵时春轻进,遇于大虫岭,大败,总兵李涞、参将冯恩等死之,时春仅以身免,全军覆焉。官兵破河南贼于五河,贼遂四散。
辛酉,以诸边寇退,告谢郊庙,边臣文武升赏有差。时宣大巡抚劾苏祐等,巡按山西李一翰劾赵时春,而上喜于寇退,兵部希指行之。
癸亥,官兵追破河南贼于蒙城、商丘,师尚诏弃军械易服而逃。逾月,获之于山东莘县,诏所在斩之。贼起四十余日,破府一、州二、县八,屠十余万人,三省皆震。
是月,免南畿、河南被灾税粮。十月
甲戌朔,振河南、山东饥。
己卯,汤克宽击倭于崇明南沙,败绩,亡卒四百余人。免畿内被灾秋粮。O免浙江被寇秋粮。
戊子,倭移舟宝山,汤克宽引舟师败之高家嘴。
戊戌,上以各省灾伤,流民求食京师,命发太仓米平籴,令624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有司瘗暴骸。又移太仓米十之四于城外,至者人给米一升。庚子、斩师尚诏。
辛丑,京师外城成。
是月,倭犯兴化府,由南日寨登岸流劫,杀千户叶巨卿。指挥张栋、知府董士宏合围歼焉,真倭不过十之三。
十一月 癸卯朔。
甲辰,铸洪武至正德钱九号,每号百万锭,嘉靖钱千万锭,每锭五千文。又以税课抽分诸厂,专收嘉靖制钱,民苦钱少,乃发内库新旧钱八千一百万文,折给俸粮。
庚戌,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
是月,倭犯上海南汇所、吴淞江所,及于嘉定,凡十九日始去。
十二月 癸酉朔。
乙亥,以户、工二部库贮不敷铸钱工料,请陆续制造进用,从之。
是月,蠲苏,松、常、镇四府积逋,以被寇故也。是岁,云南元江平。
三十三年阏逢摄提格 甲寅
(明纪六十) 正月
壬寅朔,不御殿。杖六科给事中张思静等于廷,以贺表失抬“万寿”字也。
壬子,康妃杜氏薨。裕王母也。诏遵《孝慈录》,王服斩衰,主其丧。
戊辰,倭自南沙出掠苏、松。时官军围数月,疫大作,乃开壁西南陬,遂逸出。
625 明通鉴
二月 壬申朔。
庚辰,倭寇松江,官军败绩,县丞刘东阳死之。
,是月,赡恤河南死事归德府检校董纶、柘城县举人陈闻诗,并立祠祀之。
三月 辛丑朔。
甲辰,以南京侍郎屠大山巡抚应天,提督军务。巡抚兼提督自此始。
戊申,复议钱法。时民间以禁小钱不便,御史何廷钰请听民自便,上颇采其议,而私铸日多。
壬戌,倭分掠苏、松,汤克宽败贼于采陶港。
乙丑,倭掠民舟趋江北,登岸掠通、泰盐场,有剽入山东青、徐界者。
是月,倭分寇浙江之普陀山,官军败绩,阵亡武举火斌等三百人。倭之寇苏、松也,有莒州人孙镗赴战,援兵不至,中刃死。礼尚欧阳德卒,侍郎王用宾升任代之。
四月 辛未朔。
甲戌,以春少雨泽,雷未发声,遣官祭祈,并发京、通二仓米振顺天府饥,流民就食者振以粥。
乙亥,都城大疫,诏给医药,振粥,死者收瘗之。是日,始雷。倭犯嘉兴,参将卢镗御之,稍却。明日,复战,官军败·绩,都司周应祯等死之。
戊寅,倭陷嘉善。
辛巳,复攻嘉兴,副使陈宗夔御却之。
壬午,倭攻通州,千户洪岱等赴援,死之。乙酉,陷崇明,知县唐一岑死之。
626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戊子,慈溪民家涌血。
甲午,谙达犯宣府。 五月
庚子朔。
壬寅,倭自崇明薄苏州,大掠至昆山,百户刘爱臣死之。丁未,倭掠崇德。
丁巳,以南京兵部尚书张经督理南直隶、浙江、山东、两广、福建军务。
癸亥,彗星见北斗天权星旁。逾月,犯文昌,凡二十七日而没。
是月,给事中王国祯言招抚降贼非计,而贼首尤不可听抚,上敕张经等剿抚,随宜行之。
六月 庚午朔。
癸酉,谙达犯大同,总兵官岳懋死之。
已丑,逮宣大总督苏祐、大同巡抚侯钺。寻遣侍郎陈儒振恤大同被寇者。
壬辰,改王忬巡抚大同,升兵备,副使李天宠巡抚浙江。戊戌,以京师淫雨,诏户部发银振济,工部浚渠泄水。
是月,倭自苏州转掠嘉兴,都指挥夏光败于王江泾,中流矢溺死。
七月 已亥朔。
丙午,参将俞大猷击败倭寇于吴淞江所。
是月,张经请调广西狼、土兵五千剿倭,从之。上崇奉玄修,诏驸马都尉邬景和等、吏尚李默等入直西内。景和以不谙玄理辞,又辞赏赉,上怒其出语不祥,黜为民。
八月
627 明通鉴
己巳朔。
癸未,山东参将李逢时败倭于采陶港。庚寅,官兵追倭败绩,指挥刘勇等死之。乙未,谙达犯宣府。
九月 己亥朔。
戊申,免山东被灾税粮。下工侍谈相于狱,以称病缓期也,相竟死狱中。
乙卯,倭犯海门,副使张景贤歼之于吕泗场。己未,谙达寇山西。
乙丑,犯潮河川。
丁卯,掠古北口。O免湖广被灾税粮。
是月,工尚欧阳必进以忧去,侍郎吴鹏升任代之。十月
戊辰朔。
己巳,寇攻蓟镇,总督杨博率军士擐甲登陴,夜宿古北口垣上。上遣厂校诇之,特旨赏犒,并赐博等各服色衣一袭。
庚午,寇北遁。凡攻四昼夜,不克。次日,复南。杨博募死士夜袭其营,乃解去。
乙亥,倭犯海门健跳所。
辛巳,改张经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专办讨贼,解南京尚书部务,以周延代之。时给事中李用敬劾经纵寇误国,下兵部议,遂有是命。
十一月 戊戌朔。
乙卯,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丁巳,巩昌、固原、西安、凤翔俱地震。
壬戌,倭分掠嘉、湖二府,指挥刘恩邀击之于嘉兴县,却628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之。
甲子、月晕连环。
是月,兵部上蓟镇、山西大同各守臣御寇功.内外臣皆升赏有差。
十二月 丁卯朔。
壬申,以冬深无雪,遣官祈祷。时礼部汇奏天下灾异,乃敕廷臣修省。
癸未,以祈雪不应,复命百官斋戒,停常封三日。是月,倭自嘉兴分劫秀水、归安,百户赖荣华死之。三十四年旃蒙单阏 乙卯
(明纪六十一) 正月
丁酉朔,不御殿。倭陷崇德,又攻德清,把总梁鹗死之。甲子,振华亭、上海、嘉定、崇明四县被兵灾者,并蠲苏、松去年税粮。
是月,以倭警,命曹松护孝陵,万表充总兵官,镇守淮安。周延为左都御史。
二月 丙寅朔。
丙戌,遣工侍赵文华祀海神,区处防倭事。
壬辰,以淮、徐灾,折征漕粮十分之三,每石征银六钱。
是月,兵尚聂豹以议兵事忤旨罢,令闲住。寇犯宣府,参将赵倾葵等死之。总兵周益昌以大军至,始引去。
三月 丙申朔。
甲寅,苏、松兵备任环,败倭于南沙。
是月,召总督蓟辽都御史杨博人为兵部尚书,以巡抚大同王
629 明通鉴
忬代博。张经调狼、土兵至,分隶诸将,以待永顺.保靖兵之集。
四月 乙丑朔。
辛未,赵文华至松江,祭海神。时狼兵初至,颇有斩获,文华趣之进兵,至漕泾,战不利,狼兵头目死者十四人。
乙亥,倭犯江北。
戊子,谙达犯宣府,参将李光启被执,不屈,死之。倭分掠常熟,知县王铁击却之。掠江阴,游击白泫败之,遂东遁。五月
甲午朔,总督张经大破贼于王江泾,斩首千九百余级。赵文华先劾经不以时进兵,至是衔之。
戊戌,倭自川沙洼流劫昆山石浦,游击周藩死之。
乙巳,倭犯苏州,镇抚孙宪臣死之。贼遂分掠南北,延蔓常熟、江阴、无锡之境,出入太湖,莫能御者。
已酉,逮张经及参将汤克宽,赵文华构之也。寻改应天巡抚周珫代经。
癸丑,张经捷奏至,给事中李用敬言王师大捷,不宜临阵易帅。上深入文华言,不听,以用敬等党护,廷杖,斥为民。
乙卯,俞大猷率永顺兵败倭贼于陆泾坝。
丁巳,倭复寇常熟,知县王铁及乡官钱泮力战死之。是月,以曹邦辅巡抚应天。
六月 甲子朔。
庚午,倭犯浙东,官兵围之,遂缚木筏渡河,流劫杭州。丙子,倭踞蔡泾坝,江阴知县钱镎死之。
庚辰,俞大猷、任环败倭于马迹山。
壬午,罢总督周珫,改京侍郎杨宜代之,又罢巡抚浙江李天630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宠,赵文华荐巡按胡宗宪代之。
是月,山西矿贼乱,诏官兵讨平之。七月
癸已朔。
乙巳,倭自严州淳安逾山;流劫徽州,遂趋南陵,陷焉。芜湖县丞陈一道赴援,与子子义俱战死。
丙辰,倭犯南京,江宁镇指挥朱襄力战死。贼犯大安德门,不克,乃趋秣陵关而去。
丁巳,张经至京,上疏乞原宥,不省,与汤克宽及浙江巡抚李天宠俱论死,系狱中。
八月 癸亥朔。
壬辰,应天巡抚曹邦辅歼留都流劫之贼于浒墅关,赵文华欲攘其功,而邦辅奏已先上,于是文华衔之。
九月 癸巳朔。
乙未,赵文华进剿陶宅倭,与曹邦辅会师,浙、直兵皆败贼势益张。
乙巳,免江北府州被灾秋粮。丙午,谙达犯宣府、大同。戊申,倭犯台州。 庚戌,免山东灾粮。 甲寅,攻陶宅倭不克。戊午,谙达犯怀来。 辛酉,寇出张家口。
是月,给事杨允绳上御倭策。谙达分犯山西。十月
壬戌朔。
631 明通鉴
丙子,减免山西被灾税粮。赵文华劾曹邦辅避难击易,并及佥事董邦政。
丁丑、曹邦辅攻倭于周浦,败绩。
庚寅,杀总督张经、巡抚李天宠。时兵部员外杨继盛系狱已三年,严嵩以秋审,入之张经疏尾,并决于市。继盛妻张氏上书求代,为嵩所格,不得达。
是月,倭寇宁、台、绍三府。十一月闰附
壬辰朔,日食。
乙未,倭犯莆田,千户戴洪等死之。戊午,倭犯温州。
庚申,冬至,祀天于圜丘。倭犯兴化、福清。
是月,给事孙濬、夏栻讼曹邦辅而劾赵文华。O乐清倭流劫黄岩.仙居、奉化、余姚等县。
闰月 壬戌朔。
癸亥,曹克新邀击周浦倭,俞大猷败倭于海洋。庚午,攻平阳,不克。
癸酉,川兵攻倭,败绩。丁丑,免畿内灾粮。 十二月
辛卯朔。
甲午,振陕西饥。O开山东、四川银矿。
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死者八十三万人,诏群臣修省。
甲辰,乐清倭平。
乙巳,赵文华以倭贼败于海洋,奏水陆成功,请还京师,许之。户科给事中杨允绳以谤元修下狱,与御史张巽言并杖于632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廷。
庚申,晦日忽暗,有青黑紫日影,如盘,久之散。是月,倭屯新场。O谙达犯神木堡,杨璘等死之。三十五年柔兆执徐 丙辰
(明纪六十一) 正月
辛酉朔,不御殿。
壬戌,福建倭流入浙江界,官军扼之曹娥江,不得渡,还走,追歼之于三江民舍及黄家山。
庚辰,彗星见于进贤星旁,西南指,渐长至三尺许,扫太微入紫微,至四月二日始灭。
壬午,官军击倭于松江之四桥,败绩,参将尚允绍等死之。是月,兵尚杨博以忧去,许论代之。
二月 庚寅朔。
壬辰,以山西、河南地震,诏祭告山川河洛之神,瘗死者为厉坛祭之。O停征南直隶兵灾税粮。
甲午,振山西、陕西,并免秋粮。已亥,总督南直杨宜罢。
戊午,吏尚李默素以忤严嵩,薄赵文华。时上以倭警报至,疑文华。文华谋自解,乃讦默部试选人策中语以为诽谤。上怒,下默狱。刑部因坐默《子骂父律》绞,上改处斩。益以文华为忠,寻如文华言,以胡宗宪代杨宜,复逮曹邦辅,谪戍边。默竟死于狱。
是月,命大学士李本暂掌吏部事。三月
庚申朔。
癸亥,李本希严嵩指,考察大臣十五人,科、道三十八人,
633 明通鉴
公论为之不平。
丁丑,赐诸大绶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癸未,升赵文华工部尚书。时吴鹏改吏部,遂以文华代之,仍加太子太保。
是月,福建倭犯古田,指挥刘玠等死之。以张景贤巡抚应天,阮鹗巡抚浙江。
四月 已丑朔。
丙申,振陕西灾,灾重者免夏税,以地震也。
·己亥,倭自浙洋登岸,攻慈溪,杀乡官王镕、钱涣等,军民死者数百人。
甲辰,有续至倭,犯无为州,同知齐恩率一家迎战,死者二十一人,惟三人得脱。贼乘胜至金山,杀镇江千户沈宗玉、王世臣等。
丙午,寇复入慈溪,省祭官杜槐及其父文明皆战没。
辛亥,倭将攻杭州,游击宗礼率兵九百御之于崇德县三里桥,三战俱捷,贼中称神兵。会桥陷,军溃,与镇抚侯槐等俱血战死。贼徐海亦受创夺气,未几遂就抚。
是月,倭犯温州,同知黄钏被执,不屈死。胡宗宪遣人招抚汪直,直遣其养子送宗宪使者归,至是以闻,上命亟图方略。改礼尚王用宾于南京,侍郎吴山升代。又改南尚书郑晓为右都御史。
五月 戊午朔。
壬戌,岁星逆行,又犯房北第一星。乙丑,复遣赵文华提督浙、直军务。丙寅,免山西秋粮,以地震也。
戊辰,以江南、北倭患,命督、抚发银籴米。仍悬赏格,劝634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民输军饷。
丁丑,倭围桐乡,胡宗宪设计间之,徐海请听抚,陈东退屯乍浦,于是归我俘,解桐乡围。
壬午,太白昼见。
丁亥,遣通政王槐采矿银于玉旺峪。是月,冀州高邑等处一日地三震。六月
戊子朔。
己丑,主事张芹进山东矿银及砂,上以为少,命广采之。寻又命主事沈应乾采矿银于河南。
丙申,俞大猷败倭于黄浦。
丁酉,倭陷仙居,遂趋台州,卢镗邀击,败之。辛丑,谙达犯宣府,游击张纮等死之。
是月,倭犯丹阳,守备王介等击却之。七月
丁已朔。
戊午,胡宗宪奏贼首毛海峰破倭于舟山、沥表,请赐金币,从之。
亲巳,官军破倭于乍浦,徐海缚陈东、麻叶等以献。宗宪又以计令东图海,时海去乍浦,别营梁庄。
八月 丁亥朔。
壬寅,诏采芝。时宛平县民献芝五本,大悦。自是臣民献芝者踵至。
辛亥,宗宪以计令陈东党攻徐海,海走死。遂俘陈东等及海首献京师,两浙倭渐平。
九月 丙辰朔。
635 明通鉴
戊午,免山东及南畿被灾、被寇者秋粮。己未,免湖广被灾秋粮。
壬戌,谙达犯辽东,指挥刘洪臣等死之。
乙丑,废徽王载论为庶人,方士梁高辅构之也。锢之高墙,寻自缢死。妻妾皆从之。免应天、池州被灾及苏、松、常、镇四府被寇秋粮。
戊辰,杭州大火,延烧数千家。辛未,免顺天府被灾秋粮。
丁丑,荧惑犯上将。
壬午、以倭平、告郊庙社稷。是月,免江西被灾税粮。
十月 丙辰朔,日食。
丁亥,谙达犯大同,总兵孙朝等击却之。癸卯,太白昼见,凡四日。
是月,免浙江被寇、福建被灾税粮。倭犯福宁州。十一月
丙辰朔。
丁巳,陕西山丹卫一日地三震,声如雷,关城多坏。
戊午,北寇率十万余骑深入辽东,总兵官殷尚质等死之。乙丑,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
庚午,以倭平,进赵文华少保,胡宗宪右都御史,余皆升赏有差。召文华还。
丁丑,巡抚广东谈恺等讨峒贼,平之。
辛巳,北寇复分犯一片石、三道关等处,总兵欧阳安击却之。
十二月 丙戌朔。 636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乙未,赵文华以海寇平,归功辅臣,辞升荫,优诏答之,不允。
丁未,海贼陈东等伏诛,告于太庙。寇复犯陕西环庆等处,都督佥事袁正等击却之。
是月,刑尚何鳌致仕,起服阕尚书欧阳必进代之。三十六年彊圉大荒落 丁已
(明纪六十一) 正月
乙卯朔,不御殿。
丁卯,改巡抚浙江阮鹗于福建,从赵文华之请也。是年,福建始特设巡抚,其浙江巡抚命总督胡宗宪兼理。
二月 乙酉朔。
壬辰、荧惑自角逆行入轸。
是月,谙达犯大同,杀守备唐天禄、把总汪渊。三月
甲寅朔。
癸亥,山东沂州雨雹,大如盂,小如鸡卵,平地厚尺许,径八十里,人畜伤损无算。
是月,寇复犯大同中、西二路,指挥杨汲、百户李朝死之。吉能复分犯延绥,总兵官陈凤死之。
四月 甲申朔。
戊子,荧惑自轸逆行二舍余。甲午,江北倭犯如皋。
丙申,奉人殿灾,延烧华盖,谨身二殿及奉天左右顺门,并午门左、右廊。
庚子、倭流劫海门。
637 明通鉴
壬寅,以殿灾,诏告天下修省,停封止刑。倭攻通州,不克,复犯如皋及泰兴,又有舟七自金沙登岸。
五月
癸丑朔,倭转掠扬、徐二州,入山东界。癸亥,遣工侍刘伯跃采木于四川、湖广。
己巳,扬州倭犯天长,都司沃田、把总丘君宠死之。贼遂由盱眙、泗州入宝应。
丙子,倭犯淮安。 六月
壬午朔,寇犯宣府,参将祁勉等死之。
乙酉,淮扬副使于德昌击倭于安东,斩其渠,贼多焚溺死者,遂驾舟入海,泊于庙湾。
甲午,罢陕西采矿。 七月
壬子朔。
庚午,诏顺天、广东采珠一百三十余万颗。丙子,福建、广东进龙涎香。
八月 辛已朔。
辛丑,上亟欲成正朝门楼,赵文华猝不能办。上又闻其在江浙通贿要功状,遂罢之,严嵩不能救。
甲辰,胡宗宪奏蒋洲还,诸倭乞赦罪通贡。
是月,寇犯义州,千户郑堂等死之。改刑尚欧阳必进于工部,以贾应春代必进。
九月
辛亥朔,革赵文华职,斥为民。文华子怿思以停封日上疏请假送父回籍,上追怒文华,又谪怿思戍边。文华寻邑邑死于舟中。
638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癸丑,礼部汇进瑞芝,凡千本有奇。
癸亥,杀前锦衣经历沈锁,总督杨顺、巡抚路楷承严嵩父子指、杀之也。顺又以赏薄,惧嵩意未慊,乃杖其子衮褒死。又檄逮谏长子襄搒掠,会顺等以事罢,得免。
甲子,免山西被灾税粮。
戊辰,有彗星见天市垣,东北指,逾月始没。
是月,谙达子锡林阿犯大同右卫。时锡林阿有妾曰托斯齐,以私通部目惧罪,叩塞请降,杨顺以为奇功,奏闻。锡林阿耻失其妾,索之急,遂入寇。免江北被寇秋粮,灾重者仍振恤之。十月
庚辰朔。
丁酉,免畿内被灾秋粮。十一月
庚戌朔,免山东被灾税粮,仍振之。
乙卯,胡宗宪以计诱海贼汪直,诛之。时直偕山口、丰后二岛主来贡,宗宪慰谕之,令至杭见巡按王本固,本固遂下直于狱。宗宪请曲贷直,本固不可,乃合疏请诛之。直子王滶大恨,支解宗宪遣质之指挥夏正,遂栅舟山,阻岑港而守,于是复流入闽、广界。
辛未,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
丁丑,锡林阿围攻大同,杨顺请释托斯齐出塞,锡林阿执而僇之。于是狎知顺无能,围大同右卫益急。
十二月
庚辰朔,太白昼见。
癸未,免浙江被灾税粮。
戊戌,以冬寒,暂停保定及山东、山西采矿。时矿使四出,盗且起。
是月,胡宗宪奏平嘉、湖贼。O遣主事王健等赴闽、广采龙
639 明通鉴
涎香,久之,无所得。乃请于海舶入港,令投进龙涎方许入市,不必遣官守取,从之,命部臣酌定抽分事宜。
三十七年著雍敦牂 戊午
(明纪六十一) 正月
庚戌朔,不御殿。 庚申,陕西地震。
癸亥,罢河南采矿。O光禄寺火。
是月,寇久围大同右卫,城门昼闭,樵汲不通。诏郎中谢毅巡视,并发太仓银十万振之。倭犯潮州,千户魏岳等死之。二月
己卯朔。
丙申,锦衣卫匠余陈岳,援大工开纳事例,输银二千三百两求升袭。给事中汤日新谓幸门不可开,诏停其俸袭。
是月,户部计太仓入不及十万,条上便宜七事。上命廷臣各条理财之策以闻。
三月 己酉朔。
丙辰,给事中吴时来劾总督宣大杨顺及巡按御史路楷受贿状,逮顺、楷下狱,以侍郎江东代总督。时来并劾本兵许论,斥为民,起杨博代之。改贾应春于户部,代方钝也。以右都御史郑晓为刑部尚书,兼署兵部事,协理戎政。
戊午,振辽东饥。
甲子,福建巡抚阮鹗被逮,御史宋仪望等以赃劾之也,以赂严嵩,仅黜为民。
辛未,管兵部郑晓请免三大营听征军士营造。丁丑,昌平州地震。
是月,逮巡抚吴嘉会下狱,黜为民。O廷臣各上理财之策,640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户部议可行者二十九事。自是积年逋赋及改征折色无不行之。给事中吴时来等劾严嵩,俱下狱。然上自是亦稍厌嵩矣。O是春,复有新倭犯浙江台、温等府。
四月 戊寅朔。
辛巳,新倭自浙江台、温等府遂入福建兴、泉,登岸焚掠。癸未,再振辽东饥。
丙戌,杨博奉诏即趋大同,上喜,赐之金币。
丁亥,胡宗宪得白鹿于舟山,献之。上大悦,行告庙礼,赐宗宪银币。
壬辰,寇解大同右卫围去。大同被围凡六阅月,严嵩等请弃右卫,不许。
丙申,倭陷福清,举人陈见、训导邬中涵被执,不屈死。丁酉,复发太仓及屯粮银四万两振大同。杨博上便宜七事,报可。
五月 戊申朔。
甲寅,倭攻惠安,知县林咸死之。丁卯,蒲州地震三日,声如雷。
戊辰,东阳民张思齐家地裂五六处,出血。
甲戌,参将尹凤等击倭于海上,追至东洋而还。六月
丁丑朔,江东还京师。上令杨博留边,以东署部事。癸未,免大同被寇税粮。江西请复淮盐旧额。甲申,蒲州地震。
丙戌,浙西倭分犯乐清、永嘉,致仕佥事王德等死之。辛卯,盗杀安庆守备黄佐于江中。
丙申,倭分犯兴、漳、泉诸府,及攻陷福清、南安二县。
641 明通鉴
是月,郑晓解兵部,还刑部。七月闰附
丙午朔。
癸丑,杨博请调蓟镇入卫兵,王忬不可。部臣言蓟镇额兵多缺,命郎中唐顺之往核实以闻。
是月,命九卿、科、道及巡抚举将材,连举数人,卒不用。闰月
丙子朔。
癸未,杨顺、路楷至京师,以严嵩庇之,得罪轻。时郑晓主刑部,不能执。
癸巳,胡宗宪复获白鹿于齐云山,献之,行告谢礼,廷臣上表称贺。升宗宪俸一级。
八月 乙巳朔。
己未,寇犯永昌、凉州,围甘州十四日引去。
壬戌,以宣、大有秋,发太仓银十五万,籴米贮之仓场以备缓急。
已巳,寇犯宣府,赤城把总冯尚才死之。九月
甲戌朔。
庚寅,唐顺之自蓟州还,言额兵缺者四万余。严嵩言于上,谓边兵入卫非旧制,于是王忬遂得罪。
是月,顺之复上蓟镇兵食九事。又言三卫岁发银三万为抚恤费,而数为北寇乡导,请敕督、抚捐财帛,振兵威,用计间使三卫为我耳目,以收其用,从之。升雷礼工部尚书,督大工。十月
甲辰朔。
丙午,华州地震,声如雷。642
明通鉴目录卷十五 壬子,又震。
癸丑,礼部汇进瑞芝一千八百六十四本,诏更求径尺以上者。
戊午,华州复大震,倾陷房舍甚众。
己未,命唐顺之视师浙江,与胡宗宪协谋剿倭。时岑港之倭造舟出海,宗宪不能御。有以诱汪直启衅劾之者,上不问。
戊辰,寇复犯清河。
壬申,北寇土默特犯界岭,总兵马芳等击却之。十一月
甲戌朔。
丙子,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甲申,陕西番夷入犯,百户常栋死之。
丙戌,岑港倭由柯梅造舟出海,俞大猷引舟师击之,稍有斩获,贼扬帆南去。自是倭患尽移之福建,遂及湖广界。
丙申,免湖广被灾税粮。
丁酉,雪。时上以祈雪有应,廷臣俱表贺。十二月
癸卯朔。
是月,巡抚辽东路可由请破格振辽东饥,诏发太仓并山东折粮布等银九万余两给之。给事中魏元吉等复陈救荒四策,得旨允行。
是岁,各省大旱,禾尽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