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二十 崇祯八年乙亥至十七年甲申

  下载全书

崇祯八年旃蒙大渊献 乙亥
(明纪八十四) 正月
壬子朔。 乙卯,贼陷上蔡。
丁巳,屠氾水,陷荥阳。戊午,陷固始。
己未,诏洪承畴出潼关讨贼。时李自成定分地拒官兵,遂与献贼俱东。
辛酉,贼陷霍邱,县丞张有俊死之,知县弃城遁。教谕倪可大督民壮拒守,斩贼数百,城陷被执,死之,妻女及仆皆殉焉。同日,贼陷颖州,知州尹梦鳌等死之,杀致仕尚书张鹤鸣兄弟。是役也,官绅士庶死难者一百数十人,妇人殉节者二十七人,烈女八人,一时忠烈称独盛。城破,无一人向贼乞怜者,贼怒,遂屠其城。
丙寅,贼陷凤阳,焚皇陵楼殿。留守朱国相等死之。推官万文英子元亨以父卧病,出门呼曰:“若索官何为?吾即官也。”贼执,大骂死之。一时官吏死者四十余人,举人蒋思宸等死者又六十余人。张献忠、李自成等大掠三日。自成求小阉善吹者于献忠,不予,遂偕高迎祥趋归德,谋复入关。
壬申,献败,攻卢州及舒城,皆不克。甲戌,攻巢县,知县严觉死之。
戊寅,攻庐江,士民具财帛求免,贼伪许,袭其城,陷之。838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时官吏皆遁走,里居参政卢谦,命服坐中门,不屈死。
己卯,贼攻无为州,知州张化枢死之。
是月,礼尚李康先罢,以黄士俊代之。二月
壬午朔,献贼陷潜山,知县赵士彦死之。连陷太湖、宿松,屠其城。太湖知县金应元守濠不克,自经死,太、宿官绅多死难者。贼所过太和、霍山、六安、亳州,皆被残破。
乙酉,献贼及罗汝才别部分陷罗田,知县梁志仁死之。罗田之贼复分陷徐州及虞城、商邱、汝宁、真阳、新蔡。真阳知县王信、新蔡知县黄信死之。
甲午,逮漕运尚书杨一鹏下狱,论死。以侍郎朱大典巡抚凤阳,修复陵寝。
丁酉,邓玘败贼于罗山。御史钱守廉劾玘杀降冒功,诏洪承畴核之。
丙午,白虹贯日。
是月,贼围桐城数月,应天巡抚张国维御却之。解围,趋英、霍,走麻城而去。给事中许誉卿追论风陵失事,由温体仁不必移镇一语,官兵所在,贼不敢轻犯,若使巡抚早移,岂有今日!上以其苛论妄言,切责之。
三月
辛亥朔,洪承畴次汝宁,俟曹文诏至共讨贼。是时贼闻大军至,复折而人秦。
癸丑,贼陷麻城。
壬戌,豫、楚贼陷宁羌州,与麻、黄之贼俱人秦。丁卯,承畴次信阳,曹文诏至,令击贼于随州。戊寅,文诏逐贼于随州,败之,斩三百八十级。四月
庚辰朔。
839 明通鉴
丁亥,郑芝龙合广东兵击海盗刘香,香胁被执之参政洪云蒸止兵,云蒸大呼急击贼,遂被杀。香势蹙,自焚溺死。余党千余诣浙江归款,海盗尽平。
辛卯,洪承畴会师于汝州。时承畴侦贼悉人关中,议还顾根本,乃大会诸将、定分地讨贼,而自俟文诏随州至,借入关进剿。
乙巳,川兵变于樊城,邓玘登楼越墙,堕火巷死。玘以贪纵,闻其死也,人以为佚罚云。
丙午,承畴驻师灵宝,文诏自南阳驰至。时贼将走汉中,承畴令文诏取间道驰入汉中,遏其奔轶,拊其背劳遣之,文诏跃马去。
五月 庚戌朔。
甲寅,曹文诏、曹变蛟大败贼于商州。明日,追至金岭,贼以千骑逆战,变蛟大呼陷阵,诸军并进,贼败走。时称“大,小曹将军”,贼闻其名皆怖慑。洪承畴渡渭追贼,贼不敢南渡,尽奔武功、扶风,遂由扶风渡河走郿县。
丙辰,贺人龙、刘成功等大败郿县之贼,追奔三十里。明日,抵鳌屋。
乙亥,内阁吴宗达罢。宗达能为温体仁下,在阁六年,交欢无间,至是以衰老乞归。
是月,洪承畴次整屋、鄂境上,方议遏贼出人秦中要道,而贼已前犯西安,分道围凤翔、平凉。报至,会曹文诏自汉中以其兵至,贼大势尽向静宁、秦安、清水、秦州间,众且二十万。承畴请益兵,不及.
六月 己卯朔。
己丑,官兵败绩于乱马川,前锋中军刘宏烈被执,死之。840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壬辰,副总兵艾万年、柳国镇击李自成于宁州之襄乐,贼伏发,被围,万年、国镇皆死之,失亡千余人。
已亥,张全昌、贺人龙追贼至清水之张家川,败之。明日,追贼,失利,都司田应龙等死之。
丙午,曹文诏战没于真宁。先是文诏闻艾万年死,瞋目大骂,诣承畴请行,以三千人自宁州往,遇贼于真宁之湫头镇,变蛟败贼,穷追三十里,文诏率步卒殿后。伏起被围,力不支,拔刀自刎,诸将平安以下死者二十余人。承畴恸哭,闻于朝。文诏忠勇冠时,称良将第一。其死也,贼中交相庆,而纪其事者以为“真宁恨”云。
七月
己酉朔,临县大冰雹三日,积二尺余,大如鸡卵,伤稼。甲戌,文震孟、张至发并入阁。
丙子,献贼突出朱阳关,尤世威败绩,高迎祥、李自成仍留陕西。
八月
戊寅朔,宣城地中出血。
壬午,贼陷咸阳,杀知县赵跻昌。又陷永寿,杀知县薄匡宇。
壬辰,撤监视总理中官,惟京营及关、宁如故。
辛丑,以卢象升总理直隶、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命洪承畴督关中兵办西北,象升督关外兵办东南,寻加督山西、陕西,赐尚方剑。
是月,贼入河南。李自成将高杰通其妻邢氏,惧事泄,挟之来降。
九月 戊申朔。
辛亥,洪承畴败贼于渭南。李自成东走,曹变蛟偕高杰追之
841 明通鉴
于关山镇,逐北三十里。高迎祥亦屡败,遂偕自成突出朱阳关,与献贼合.
壬戌,官军败绩于沈邱,张全忠被执,遂降。壬申,王应熊罢。
丁丑,荧惑犯太微垣。
是月,豫贼入颍州,谋渡淮,官兵遏之,遂攻密县,知县苗之庭固守,杀贼三百余人。会左良玉援兵至,乃去。河道刘荣嗣下狱。
是秋,秦贼破扶风,知县王国训等死之。十月
戊寅朔.
庚辰,以流贼久不灭,下诏罪己。避居武英殿,减膳撤乐,青衣视事。
丙戌,户尚侯恂请追逋赋,从之。先是凤陵之变,倪元璐请缓逋赋,给事中刘含辉乞免陕西八年以前逋赋,卒不行。
是月,流贼攻蕲、黄,而张、李二贼合众且三十万,悉聚于灵宝、阕乡。左良玉、祖宽东西御之,皆不支。河南推官汤开远,两上疏论分别文武处分,上怒,诏锦衣逮治。
十一月
丁未朔,贼攻陕州,知州史记言固守,屡破之。
庚戌,陕州陷,记言死之。越日,贼出陕州东下。文震孟、何如驺罢。
戊午,祖宽大败贼于汝州。献贼合高迎祥、李自成声攻洛阳。
丙寅,祖宽再败贼于龙门、白沙。贼遂由巩县略鲁、叶以窥光、固。
是月,下庶吉士郑鄤于狱。十二月
842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丁丑朔。
戊寅,城凤阳。
辛巳,夜,山东镇南城楼大炮鸣如钟,至黎明,大吼一声乃止。
乙酉,李自成陷光州。
壬辰,卢象升遣祖宽败高、李二贼于确山,贼遂南窜入江北。
癸巳,贼围滁州。
庚子,分陷巢县,掠含山。
癸卯,袭和州,知州黎宏业出击之,两战皆捷。会风雪大作,城遂陷。宏业母李氏先自缢,宏业自刎,不殊,伤数刃死。官绅妇女殉者数十人。
乙巳,洪承畴败老回回于临潼。
是岁,贼自江北而楚,而豫,而秦,又突出关,南至江北。所过州县以死事著者,具正《纪》中。
九年柔兆困敦 丙子
(明纪八十五) 正月
丁未朔,贼围滁州。
甲寅,卢象升等援滁州,大败贼于朱龙桥。丁卯,林钎人阁。
甲戌,雷毁孝陵树。
是月,滁州溃贼由凤阳、寿州走颖、霍,渡河,折入归德。二月
丙子朔。
乙酉,宁夏兵变,杀巡抚王楫,副使丁启睿抚定之.
辛卯,以武举陈启新为给事中。启新言科目行取资格三大病,上大悦,遂擢用,然朝士深恶之。
843 明通鉴
是月,贼走伊、嵩,总兵汤九州战于嵩县,败没。山西大饥,蠲被灾州县新旧饷。
三月 丙午朔。 戊辰,福建地震。
是月,贼渡汉入郧、襄,卢象升渡淅河追之。而陕西贼复突商、洛,走延绥,犯巩昌北境。
四月
乙亥朔。
戊子,内阁钱士升免。士升初进四箴,上不悦。时有武生李琎,请括江南富户,行首实法。士升力言其不可,上以为沽名,士升乞休去,御史詹尔选论救,得罪除名。
是月,卢象升师次襄阳。诸军剿山贼不利,调祖宽、李重镇军于关中。时高迎祥在汉南,李自成走延西,官军败绩于罗家山。
五月 甲辰朔。
壬子,诏赦胁从诸贼,令还乡,愿从军者,有功一体叙录。丙辰,总兵俞冲霄击贼于安定,败没。自成自延绥欲渡河,被遏,乃改道从韩城而西。
癸酉,免畿内五年以前逋赋。六月
甲戌朔。 乙亥,林钎卒。
己卯,太白犯岁星于张。
甲申,孔贞运、贺逢圣、黄士俊并人阁。己亥,总兵解进忠抚淅川,被杀。
是月,大清兵人喜峰口,巡关御史王肇坤败绩,退保昌平。844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七月
癸卯朔。
甲辰,命内臣李国辅等分守紫荆、倒马诸关。丁未,清江城陷。
庚戌,朱纯臣巡视边关。
癸丑,诏诸镇兵入援,京师戒严。
己未,大清兵入昌平,御史王肇坤等死之,总兵巢丕昌降。壬戌,秦抚孙传庭大破贼于盩屋,禽贼首高迎祥,送京师,伏诛。张献忠犯襄阳。
癸亥,谕廷臣助饷。
甲子,兵尚张凤翼督师援昌平,与总督宣大梁廷栋相掎角。是月,大清兵入宝坻,连下近畿州县。以姜逢元为礼尚,代黄士俊。
八月 壬申朔。
癸酉,括勋戚文武诸臣马佐军。乙未,卢象升人援,师次真定。
丙申,唐王聿键起兵勤王,将抵开封,大吏止其行,入告,诏切责,勒还国。寻废为庶人,锢之凤阳高墙。
是月,大清兵出塞。张凤翼、梁廷栋惧罪,服药死。九月
壬寅朔。 丁未,太康陨石。
辛酉、卢象升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大兴屯利,行二年,积谷至二十万,诏九边奉为式。
十月 壬申朔。
乙亥,工侍刘宗周上书刺温体仁,上大怒,体仁又上章力
845 明通鉴
诋,斥为民。先是礼侍陈子壮言郡王子孙不宜轻授职,唐王上书力诋之,除名下狱。御史金光辰请罢遣中官,忤旨,几得重谴。滋阳知县成德以刺温体仁下狱,至是宗周并论及之。
甲申,献贼陷襄阳,乘势窥仪、淮,遂沿江南下。陕贼复推李自成为闯王。
丙申,开银铁铜铅诸矿。
是月,起杨嗣昌为兵尚。嗣昌方丁继母忧,诏起复至京师。十一月
辛丑朔。
丁未,蠲山东五年以前逋赋。
壬戌,遣太监陈贵总监大同、山西,王梦弼监守宣府、昌平。
是月,以陈良训巡抚湖广,王家祯巡抚河南,总理直隶、川、湖、山、陕军务。时贼犯江北。下左都唐世济狱,论戍。十二月
辛未朔。
是月,洪承畴败李自成于陇州,贼走庆阳、凤翔。荧惑见太微垣东南。镇江金鸡岭土山崩。
是冬,汉南贼陷应城,知县张绍登等死之。郧、襄贼二十万东下蕲、黄、六合,分扰江北。河南贼犯固始,布衣朱曜等死之。汧、陇贼犯麟游,贡生杨四谦兄弟代父死,皆遇害。
是岁夏四月,我大清太宗文皇帝建国号曰大清,改元崇德元年。
十年彊圉赤奋若 丁丑
(明纪八十五) 正月
辛丑朔,日食。免朝贺。
丙午,献贼犯安庆,分犯桐城,知县陈尔铭固守不克,援兵846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至,解去。南京地震。
庚申,马炉败贼于桐城之罗唱河。
甲子,别贼犯滁州,入朱龙桥,直走池河,仪真、六合皆震。
是月,程国祥任户尚,时侯恂罢也。二月
辛未朔。
甲戌,遣官督直省逋赋。
丁酉,贼犯潜山,左良玉、史可法等败之于枫香驿。是月,朝鲜降于大清。
三月 庚子朔。 辛亥,振陕西灾。
丁巳,赐刘同升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甲子,官军援安庆,败绩于酆家店,副将潘可大等死之。是月,杨嗣昌至京师。召对,议大举平贼,增兵增饷,所请无不从。以田维嘉为吏尚,时谢升罢也。钱唐江木柿化为鱼,有首尾未变者。
四月闰附 庚午朔。
乙亥,大雨雹。蓟州雷火,焚东山二十余里。戊寅,大清兵克度岛,总兵金日观等败没。
癸巳,以旱薶,清狱。是月,洪承畴剿贼于汉南。闰月
壬寅,敕群臣洁己爱民,以回天意。
癸丑,武乡、沁源大雨雹,大者如象,次如牛。
丙辰,牟文绶等败桐城之贼于挂车河。献贼入湖广,江北贼
847 明通鉴
分犯河南。
是月,召熊文灿总理南畿、河南、川、湖、山、陕军务.O以郑三俊为刑尚,时冯英坐事遣戍。上因早修省。中允黄道周两上疏,末及东林复社事,上不悦。
五月
戊寅,李自成奔秦州,谋入蜀。
是月,都给事中傅朝佑论温体仁六大罪,下狱。六月
戊申,温体仁罢。
是夏,两畿.山西、江西皆大早,浙江亦大饥。给事中李汝璨请罢增饷,忤旨下狱。贼犯江北,东陷和州、含山、定远、六合,天长,分掠瓜、仪,犯盱眙,左良玉拥兵不救。时官绅以楚、豫被扰,先后多殉难者,具见《纪》中。
七月 丁卯朔。
是月,设安庆巡抚,以史可法为之,辖安、庐、池、太四府。山东、河南蝗,民大饥。
八月 丙申朔。 丁酉,火药局灾。
己酉,刘宇亮、傅冠、薛国观并入阁。庚申,阅城。
是月,遣中官刘元斌、卢九德统禁兵援江北。叙州大水。九月
丙寅朔。
丙子,左良玉败贼于虹县。辛卯,洪承畴败贼于汉中。
癸巳,李自成逾秦、陇,陷宁羌州,知州周应泰等死之。848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十月
乙未朔。
丙申,自成攻七盘关,入西川。戊戌,贼人关。
壬寅,陷昭化,知县王时化死之。甲辰,陷剑州,知州徐尚卿等死之。
戊申,贼分兵往绵州,总兵侯良柱拒战死,寻陷江油、盐亭等县。
庚戌,贼逼成都。
乙卯,焚彭县。次日,掠郫县,主簿张应奇死之。
丙辰,贼攻成都,七日不克,解围去,分陷三十余州县。是月,四川地震。熊文灿抵安庆,持抚议,杨嗣昌请克期三月平贼。
十一月 乙丑朔。
己卯,岁星、荧惑合于亢。庚辰,以灾变,敕修省求直言。甲午,填星、辰星同度。
是月,以太监曹化淳提督京营。时有员外骆方玺窥上意任中官,乃极言内臣可任,给事中何楷驳之,上不悦。至是遂有提督京营之命。复命李明哲、杜勋等分提督五军、神机等营。
十二月 乙未朔。 癸卵,黄士俊免。
癸亥,洪承畴率曹变蛟援四川,师次广元。是月,陕西西安地震,数月不止。
是岁,四月间,四川地震者七,地鸣者一。工科给事中吴宇英言于朝,以为主兵。未几,贼果入四川。
849 明通鉴
十一年著雍摄提格 戊寅
(明纪八十六) 正月
乙丑朔。
丁丑,洪承畴败贼于梓潼,斩首三百余级,贼以十八骑遁。戊寅,开福建海禁,通市佐饷。
癸未,逮蜀抚王维章及总兵侯良柱。时良柱已死,未报也。改滇抚傅宗龙抚蜀。
丁亥,以廪禄不给,裁南京冗官八十九员。
是月,姜逢元罢,诏礼尚、掌詹事府林欲楫回部。二月
乙未朔。
甲辰,改河南巡按御史张任学为总兵官讨贼。下刑尚郑三俊于狱。
丙午,御经筵。杨嗣昌方主抚议,于讲筵诵《孟子》“善战服上刑”语。上面折之,嗣昌惭不能对。复召翰、詹诸臣二十余人。寻释三俊。
三月 甲子朔。
戊寅,贺逢圣罢。逢圣以沮黄道周入经筵,为时论所攻,不安其位去。
是月,曹变蛟大破李自成于洮州番地,自成东走,其党六队等势犹张。
四月 甲午朔。
辛丑,张献忠伪降于谷城,熊文灿受之。时贼党刘国能首降,献忠势孤,乃请于故有恩之陈洪范,又赂文灿径寸珠、长尺碧玉,遂处其众数万于谷城之四郊。知县阮之钿力言其不可,又850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上疏言之,不听。
戊申,张至发免。
己酉,荧惑掩于月,退行尾八度。谕廷臣修省。壬子,岁星昼见。
是月,熊文灿奏张献忠、刘国能就抚状。杨嗣昌誉文灿而诋洪承畴,诏:“镌承畴尚书、宫保,曹变蛟、左良玉各夺五官,戴罪办贼。”O刘之凤任刑尚,代郑三俊也。
五月
癸亥朔,策试考选官于中左门,问兵食计。
丁卯,荧惑退人心。上素服减膳,敕廷臣言事。杨嗣昌引汉明帝永平二年事,以为灾而不害。给事中何楷驳之。时中书舍人陈龙正阴指东厂事,请慎刑狱,上纳之,命中官王之心不得轻视人命。
戊寅,喜峰口雪三尺。
丙戌,定高墙罪宗同五年一审录,从刑尚刘之凤请也。是月,改左都商周祚为吏尚,以田维嘉罢也。
六月 壬辰朔。 癸巳,安民厂灾。
壬寅,孔贞运罢。时以论考选忤旨,温体仁嗾言官劾之,遂引疾归。
甲寅,宣府乾石河山场雨雹,击杀马骡八匹。
乙卯,杨嗣昌、程国祥、方逢年、蔡国用、范复粹并入阁。是月,两京、山东、河南大旱、蝗。以钟炌为左都。
七月 壬戌朔。
乙丑,谪黄道周江西按察使照磨。道周上三疏,一劾杨嗣昌夺情,一劾陈新甲走邪径,一劾辽抚方一藻主和议。召对诘责,
851 明通鉴
道周复为上剖析“忠佞”二字,上以为朋党、贬六秩,论救者皆获谴。
是月,以李待问为户尚,程国祥人阁代之也。南都复社诸生顾杲等作《留都防乱公揭》,讨逆案阮大铖。时大铖以避皖贼,居金陵也。
八月 辛卯朔。 丁酉,火药局大灾。
戊戌,以灾异迭见,斋居永寿宫,敕廷臣修省。癸丑,傅冠罢。
戊午,停刑。
是月,罗汝才等自陕州犯襄阳。先是贼将人潼关,为陕抚孙传庭所败,奔内乡、淅川,遂入襄阳.
九月 庚申朔。 壬戌,辽东地震.
辛巳,大清兵入墙子岭、青山口,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官鲁宗文死之。
癸未,京师戒严。
是月,熊文灿次襄阳,破贼于双沟,斩二千余级。
是夏、秋,孙传庭、曹变蛟击秦中贼,连破之,六队等皆降、惟自成东走。
十月 庚寅朔。
癸巳,卢象升至京师,召对武英殿。时廷臣多主和议,象升独主战,上壮之,赐上方剑。
甲午,象升与中官高起潜分督援军。越数日,嗣昌至军,象升责以沮师,且及袁崇焕事,嗣昌颊赤曰:“公直以上方剑加我852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矣!”象升曰:“既不奔丧,又不能战。齿剑者我也,安得加人!”因及周元忠讲和事,嗣昌语塞而去。又与高起潜言血战。起潜辞,未几,大清兵已至通州。
甲辰,起潜兵败于芦沟桥。
是月,洪寿畴、曹变蛟大破李自成于潼关、南原。孙传庭设伏邀之,自成以七骑遁去,窜伏商、洛山中。
十一月 己未朔。
癸亥,日中有黑子,日入时光摩荡如两日。
丁卯,大清兵攻高阳,大学士孙承宗拒守,合门死之。明日,遂下高阳。
戊子,刘宇亮自请视师,命督察援军。夺卢象升尚书,令戴罪立功。
是月,罗汝才伪降,据郧、均诸邑,与张献忠遥为声援。十二月
己丑朔。
庚子,宣大总督卢象升与大清兵遇于巨鹿之贾庄,血战,身中四矢三刃死。掌牧杨陆凯恐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死。起潜遁,讳其死状,嗣昌疑其不死,请遣使验视,逾两月而后敛。时有逻卒俞振龙者,为实其死状,嗣昌鞭之三日夜,且死,张目曰:“天道神明,无枉忠臣。”于是天下莫不欷歔恚嗣昌矣。方逢年罢。以奏参未完,事请轻比忤旨也。未几,刑尚刘之凤亦以轻比罢,并下之。
戊申,召洪承畴入卫,孙传庭督援军偕行。
是冬,大清兵连下畿辅州县四十三,地方官及教职、佐贰死事者二十余人,乡官、举人、生员殉节者又二十余人。
是岁,安庆巡抚史可法连败贼于英山、六合。于是陕西、河南、湖广诸贼或降或窜,贼势大衰。
853 明通鉴
十二年屠维单阏 己卯
(明纪八十六) 正月
己未朔,以时事多艰,却廷臣贺。是日,谒刘太妃,坐假寐。太妃戒勿惊,上既觉,摄衣起谢,言两夜省文书,不交睫,以至困劣不自持。太妃为之泣下。
庚申,大清兵人济南,所过州县皆先后下。至是克济南,巡按御史宋学朱、布政张秉文等及府县苟好善、韩承宣等,皆殉城死之,德王由枢被执。
辛酉,连日日白无光,摩荡久之。
戊辰,刘宇亮避趋晋州,知州陈宏绪闭门不纳。
丁丑,以洪承畴总督蓟、辽军务,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杨嗣昌议留秦兵之入援者,传庭不可,疏争之,上亦不能用。
是月,甄淑任刑尚,代刘之凤也。吏尚商周祚亦罢,召庄钦邻代之。
二月 已丑朔。 癸巳,京师地震。 乙未,刘宇亮罢。
庚子,日旁有红白丸,又白芒、黑气交掩日光。三月
戊午朔。
丙寅,大清兵出青山口,凡下山东十八城。
丙子,尊孝纯皇后为孝纯皇太后,诏天下。又加赠太后父瀛国公,母徐氏瀛国夫人。
四月 戊子朔。 854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戊申,程国祥罢。
是月,左良玉败许州之贼于南阳,李万庆降,惟马光玉走淅川,贼势少衰。文灿益自喜,余应桂策献忠必反,文灿以为挠抚局,奏逮应桂下狱。未几,献忠果叛。
五月 丁巳朔。
甲子,姚明恭、张四知、魏照乘并入阁,三人皆庸劣,四知尤甚。
乙丑,献贼叛于谷城,罗汝才起应之,寻陷房县。
乙亥,逮总督孙传庭下狱。传庭以耳聋乞休,杨嗣昌劾其托疾,遂长系狱中。举朝知其冤,莫敢言。
是月,杨嗣昌荐傅宗龙代为兵尚,许之,遂召宗龙。六月
丁亥朔。
己酉,抽练各镇精兵,加征“练饷”,杨嗣昌议也。是月,畿内、山东、河南、山西旱、蝗。
七月
丙辰朔。
壬申,左良玉击献贼,败绩于罗狭山,副将罗岱中伏死,一军尽没。上怒,逮熊文灿,良玉、张任学俱贬秩。
是月,左都钟炌免,以傅永淳代之。O雷击破密云城楼。八月
丙戌朔。
己亥,免唐县等四十九州县去年田租之半。
壬子,命杨嗣昌督师讨贼。京兵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等,大破马光玉等于淅川之吴村。
是月,以庄钦邻奉召未至而罢,复起谢升为吏尚。白水、同官、洛南、陇西千里雨雹,半日乃止,损伤禾稼。
855 明通鉴
九月
乙卯朔,召见杨嗣昌于平台。嗣昌请即发,上曰:“卿能如此,朕更何忧!”
戊午,复召见,密有谕,左右莫得闻,出御制赠行一章,比之周方叔、汉亚夫,嗣昌跽诵,拜且泣。
庚申,陛辞,撤御膳以赐,令公卿送之郊外。
癸未,晦,嗣昌抵襄阳,上书讼文灿。时文灿已被逮,竟不用嗣昌言.
是秋,彗星见参分。 十月
甲申朔,嗣昌大誓三军于襄阳,巡抚方孔炤、总兵左良玉等毕会。
甲午,嗣昌荐良玉,拜为平贼将军。O填星昏晕。乙未,立冬,雷电大作。
丙申,钦定《保民四事全书》颁布天下。
是月,大清兵攻宁远,总兵官金国凤死之。国凤守松山有功,至是遂败。二子从死。O京军破贺一龙等于光山。
十一月 甲寅朔。 辛巳,祀天于南郊。
是月,贼渠王国宁复来归,嗣昌受之,处其众于樊城。十二月
癸未朔。
丙午,下兵尚傅宗龙于狱。宗龙伉直,不能从谀承意,至是以抗旨不覆,忤上意,以为戏视封疆,欲置之死。
是月,罗汝才、张献忠等谋入蜀,贺人龙大败之于兴安。时左良玉浸骄,以书谢嗣昌,不至。嗣昌以人龙有功,欲渐贵之以抗良玉,良玉益大恨。嗣昌初至,有养锐之议,诸将无斗志,迁856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延至岁暮,未尝一出兵,廷议忧之。是岁,萧县及西山鸣。
十三年上章执徐 庚辰
(明纪八十七) 正月闰附
癸丑朔。
乙丑,逮楚抚方孔炤下狱。以江北及湖广援剿失利,杨嗣昌归狱于孔炤,故被逮。
丁卯,黑气弥空者三日。闰月
癸未朔。 乙酉,振真定饥。 戊子,振京师饥民。
丙申,南京风薶大作,五步外不见一物。癸卯,振山东饥。
是月,杨嗣昌大治襄阳城濠,立军府,荐推官万元吉监军事。O左良玉败张献忠于枸坪关,贼走.召陈新甲为兵尚。二月
壬子朔,祀日于东郊。浙江省城门夜鸣。
戊午,左良玉大败献贼于玛瑙山。贼收溃众南走,为川将张令所扼。令深入,被围,屡破贼,不解。贺人龙等驰援,败贼。于是献忠窜走兴、归山中。
戊寅,以亢旱,求直言。三月
壬午朔。 甲申,祷雨。
丙戌,大风薶。上布衣斋居,连日祷不止。给事中左懋第上书请救灾荒,清刑狱,从之。
857 明通鉴
戊子,罢各镇内臣。
丙申,赐魏藻德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靳州城隍庙古钟自鸣。
戊戌,振畿南饥。
丁未,免河北三府逋赋。四月
壬子朔。
戊午,下江西巡抚解学龙并前少詹黄道周于狱,以学龙荐道周忤旨也。主事叶廷秀、国子生涂仲吉论救,并系狱。通政司施邦曜不为仲吉封进,而署其副封,仲吉劾之,上愈怒,夺邦曜官。
己卯,谢升、陈演并入阁。
是月,左良玉屯兴安平利山中,献忠遣人啖以重宝,言:“杨阁部猜且专,无献忠,即公灭不久矣。”良玉心动,纵之去。贼遂走白羊山而西,与罗汝才合。会宁陨霜杀稼。
五月
辛巳朔。
癸未,罗汝才犯夔州,游击杨茂选力战却之。甲申,祀地于北郊。
庚戌,姚明恭免。
是月,两京、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大旱、蝗。改左都傅永淳于吏部,以谢升人阁也。
六月
辛亥朔,京兵孙应元等分道逐贼。石砫女土司秦良玉邀击,连败之,罗汝才走大宁。是时督师欲驱贼人蜀,良玉言于蜀抚邵捷春,请争山夺隘,毋坐以设防,捷春不能用。
庚午,蔡国用卒于官,遣行人陈际泰护其丧归。际泰老始成进士,至是奉使道中卒。
858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辛未,薛国观罢。国观为相,一踵温体仁所为,至是给事中袁恺悉发其通贿状,东厂缉得其行贿之中书舍人王升彦,词所连及甚众。上怒,下诏狱穷治。
壬申,镇安火出,堕地土木皆焦。是月,泰阶坼。
七月
庚辰朔,诏畿内捕蝗。已丑,发帑振被蝗州县。
辛卯,孙应元等大破罗汝才于兴山,汝才逸去。献忠驱诸贼毕渡,屯万顷山,二贼既合,归、巫大震。
是月,刑尚甄淑罢,下狱,李觉斯代。八月
庚戌朔。 甲戌,振江北饥。
戊寅,发帑振真定、山东、河南饥。
是月,杨嗣昌驻夷陵一月不进,手《华严经》第四卷,谓可诅蝗已旱,且以上闻。时秦、楚二军败于土地岭,嗣昌归罪于秦督郑崇俭,荐丁启睿代之。江北贼革、左等突英、霍间,寻陷麻城、黄梅。以王道直为左都御史,代傅永淳也。
九月 己卯朔。 乙巳,两日并出。
是月,官兵败绩于观音岩,献忠遂突净壁,走入大昌。李自成潜伏关中,谋出应献忠,官军围之于巴西鱼腹山中,自成走免,遂潜入河南界。吏尚傅永淳罢,以李日宣代之。
十月
戊申朔,献贼陷大昌,总兵官张令力战中流矢死,秦良玉亦败,贼屯开县。逮蜀抚邵捷春下狱。
859 明通鉴
癸丑,熊文灿弃市。
壬戌,发帑制棉衣给京师贫民。是月,彗星见。
十一月 戊寅朔。 丁亥,祀天于南郊。 戊子,南京地震。
是月,杨嗣昌进军重庆。十二月
丁未朔,严军机抄传之禁。
辛亥,献忠陷泸州,遂越成都,走汉州、德阳,复渡绵河走巴州。嗣昌檄左良玉、贺人龙,皆不至。
乙卯,逮薛国观。
是月,李自成复反于河南。刑尚李觉斯罢。增天下关税。
是岁,两畿、山东、河南、山、陕大饥灾荒迭告,山西巡按御史陈纯德极论抽练之弊。河南登封土寇李际遇乘饥倡乱。
十四年重光大荒落 辛已
(明纪八十七) 正月
丁丑朔,献忠陷巴州。辛巳,祈谷于南郊。
己丑,官军败绩于开县之黄陵城,参将刘士杰等死之,贼遂东下.
丙申,李自成陷河南。福王常洵遇害,尚书吕维祺等死之,福世子由崧得脱走怀庆。
壬寅,黄埃涨天,日青无光。
是月,自成陷汝州,知州钱祚征死之。860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二月
丙午朔。
己酉,以时事多艰,灾异迭见,痛自刻责,令今岁行刑诸犯俱减等论。
庚戌,献忠陷襄阳,执襄王翊铭,属之卮酒曰:“吾欲借王头,使嗣昌以陷藩伏法。”遂遇害。贵阳王常法亦死之,妃妾宫人死者四十三人。监军张克俭被执,大骂死。
壬子,贼陷樊城。寻陷当阳,知县邵可灼、生员王敬成俱死戊午,自成攻开封,周王恭枵发库金百万募死士拒守,凡攻
七昼夜,不克,乃解去。
乙丑,献忠陷光州,寻陷商城,知县盛以恒等死之。己巳,召廷臣自谴。发帑振河南被难宗室。
三月
丙子朔,杨嗣昌行至夷陵,服毒死。侍郎蒋德璟请论斩僇尸,上终眷嗣昌,仍赐祭,归其妻子。
戊寅,福建地震。 乙酉,祷雨。
丙申,大清兵围锦州,总督洪承畴会八镇兵于宁远。
丁酉,郑崇俭下狱。以嗣昌之败,归罪于崇俭,卒论死。是月,献贼犯随州,知州徐世淳死之。
四月 丙午朔。
壬子,大清兵攻锦州,祖大寿坚守,不敢战。洪承畴方次宁远,俟饷未发。
己未,丁启睿为兵尚督师。
癸丑,雷火起蓟州西北,焚及赵家店,延二十余里。丙寅,湖广地震。
861 明通鉴
五月 乙亥朔。
庚辰,范复粹罢。释傅宗龙于狱,命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专讨李自成。
戊子,祀地于北郊。甘肃地震。
壬辰,以锦州被围,召廷臣议,不决,乃命郎中张若麒赴承畴军前议之。
是月,自成分犯南阳,知州颜日愉力战却之,日愉中一矢二刃死。献忠伪张左良玉旗帜,入泌阳,陷之,知县王自昌骂贼死。
六月 乙巳朔。
丙午,雷震宣府西门城楼。福建地又震。
是月,两京、山东、河南、浙江、湖广旱蝗。山东盗起,给事中詹兆恒极言练饷之害,山东李青山分党扼漕运。
七月
乙亥朔,福建大风,坏官署民舍,风潮泛滥。己卯,罗汝才合兵李自成,犯邓州,官军击却之。
壬寅,洪承畴援锦州,师次松山。时张若麒趣战,尚书陈新甲主之,承畴不得已,乃议进兵。
是月,临清运河水涸,京师大疫。献忠攻郧阳,按察使高斗枢率降将王光恩拒却之。
八月 甲辰朔。
乙巳、援兵战于松山,宣府总兵官杨国柱先进,中伏死之。辛亥,赐薛国观死。
辛酉,重建大学成,上亲释奠于先师孔子。癸亥,大清太宗文皇帝亲至军,环松山而营。862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甲子,夜,王朴、吴三桂二将先遁,诸镇兵溃。大清兵邀之于塔山。
丙寅,王朴、吴三桂自杏山遁,遇大清兵于高桥,歼焉,二人仅以身免。是役也,所统十三万士卒,失亡五万余人,自是锦州围益急,而松山之援遂绝。
是月,左良玉败献贼于信阳、往投自成,不合,罗汝才阴资五百骑遁去。
九月 甲戌朔。
丁丑,陕督傅宗龙师次新蔡,会保督杨文岳兵讨李自成。己卯,贺人龙遇伏兵败,文岳走陈州,宗龙被围,守八日,矢石俱尽。卒六千人溃围出,贼追及于项城之八里外,被执。令呼项城守者启门纳秦督,宗龙不从,大骂,贼抽刀击之,中其脑而仆,遂死城下。
甲申,召周延儒、贺逢圣复入阁。辛卯,封皇子慈炯为定王。
壬辰,贼屠项城。
戊戌,自成、汝才犯叶县,守将刘国能死之。
是月,官军败贼于英山.汪乔年出关讨自成。起刘宗周为吏侍。
十月 癸卯朔,日食。
戊辰,遣京兵援河南。中宫刘元斌等驻归德,留四旬不进。十一月
癸酉朔。
丙子,李自成陷南阳,总兵官猛如虎力战死之,唐王聿镆遇害,参议艾毓初题诗城楼,自缢,知县姚运熙等及援兵刘光祚皆死之。贼遂攻陷所属州县,官绅多殉难者,而舞阳陈氏三世九
863 明通鉴
人,内乡许氏七烈尤著云。十二月
壬寅朔。
甲子,巡抚解学龙、少詹黄道周论谪戍。刑尚刘泽深力言道周无死罪,仍以原拟请,从之。
是月,李自成乘胜将复窥开封,连陷其所属许州、禹州、陈留、通许、尉氏、洧川、鄢陵、临颖、长葛、新郑、汜水十余城,官绅多殉难者。寻攻开封,取砖穴城百计攻之,而汴梁城坚不可拔,乃骇而去。
是岁,献贼自四川突湖广,扰河南。信阳之败,遂窜江北。一时土贼袁时中等并起,所过州县,官绅多遇害抗节而死者。
十五年玄默敦牂 壬午
(明纪八十八) 正月
辛未朔。
癸未,起孙传庭复故官,援开封,比至,围解。
乙酉,保督杨文岳援开封。贼已去,南陷襄阳,寄其辎重。攻左良玉于郾城,会陕督汪乔年出潼关议攻襄城,以解郾城之围。于是襄城诸生张永祺等导乔年人城。
戊子,免天下十二年以前逋赋。
是月,山东盗平,俘李青山,磔之京师。召前刑尚郑三俊,复故官。时以刘泽深卒,代之也。
二月 辛丑朔。
戊申,振山东就抚乱民。癸丑,汪乔年败绩于襄城。
丁巳,乔年被执死,贼劓诸生刘汉臣等百九十人。初,乔年抚陕,属米脂知县边大受发李自成先人冢,斫其棺,腊其骨焚864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之。自成啮齿大恨,至是乔年遇害独酷。
戊午,大清兵克松山,巡抚邱民仰、总兵曹变蛟等死之,洪承畴降。上初闻承畴死,设坛都城赐祭,及将亲临,闻承畴降,乃止。
是月,命孙传庭总督陕西三边,代汪乔年也。李自成攻陈州,分犯睢州。金事关永杰、陈州知州侯君擢及睢州家居通政李梦辰皆死之。遂攻归德,推官王世琇、商丘知县梁以樟等皆死之。以傅淑训任户尚,代李待问也。
三月 庚午朔。 丁丑,魏照乘罢。
己卯,祖大寿降于大清,遂下锦州。壬辰,封皇子慈炤为永王。
是春,江北贼陷含山、和州,献贼与之合。南京戒严。O京营总兵官孙应元战没于罗山。
四月 庚子朔。
癸卯,雷震南京孝陵卫树木。
癸亥,李自成复攻开封,设长围为久持计。诏孙传庭亟出关赴援。
乙丑,谢升罢,以漏泄议和军事也。
是月,献贼陷舒城,知县以忧去,乡官胡守恒等死之,遂陷六安。
五月
己已朔,孙传庭至关,首诛贺人龙,诸将震慑。传庭请益兵增饷,不许。
甲戌,献贼陷庐州,通判赵兴基、经历郑元绶死之。丙戌,两广地震。
865 明通鉴
丁亥,王朴弃市,以松山失守也。是月,荧惑守心。
六月 已亥朔。
戊申,贺逢圣罢。宴饯痛哭,伏地不能起,上亦汍澜动容。癸丑,张四知罢。
甲寅,诏天下停刑三年。
己未,蒋德璟、黄景昉、吴甡并入阁。
庚申,释故尚书侯恂于狱,令督左良玉军救汴。壬戌,下吏尚李日宣于狱,以廷推阁臣忤旨也。
是月,许定国援开封,兵溃于沁水。宁武兵溃于怀庆。
是夏,起马士英总督庐、凤军务,周延儒以阮大铖之属荐之也。
七月
己巳朔,官军溃于朱仙镇。左良玉军乘夜先遁,四镇悉奔,惟副将姜名武一军血战,死之。贼追左良玉,穿堑扼之,自成亲督军遮其后,良玉大败,走襄阳。时侯恂尚未至军,上亦终不能罪良玉也。
甲申,山西地震。 八月 戊戌朔.
庚戌,安庆兵变,杀都指挥徐良宪,巡抚徐世荫讨定之.乙丑,释黄道周于戌所,复其官。道周见上而泣,请假归,许之。
丁卯,下陈新甲于狱,亦以其泄机事也。寻弃市。
是月,改郑三俊于吏部。召范景文为刑尚。擢刘宗周左都御史,逾月之任。
九月 866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戊辰朔。
壬午,贼决河灌开封。
癸未,城圮,周王率宫眷乘城出,城中溺死及饥疫死者无算。上念诸臣坚守劳,命叙功。巡抚高名衡以疾辞,命监军御史王汉代之。
己丑,孙传庭帅师赴河南。
辛卯,凤阳总兵官黄得功等大败献贼于潜山。是月,擢漕督张国维为兵尚,代陈新甲也。
十月 戊戌朔。
辛酉,秦督孙传庭败绩于郏县,副将孙枝秀死之。是役也,大雨,饷不至,士卒采青柿,冻且馁,故败。豫人以为“柿园之败”云。
是月,李自成复陷南阳,知府邱懋素骂贼,全家遇害。十一月闰附
丁卯朔,援汴总兵刘超据永城反,杀巡抚王汉。诏马士英讨之,围其城。
庚午,发帑振开封被难宗室兵民。
壬申,大清兵分道入塞。以范志完督师,赵光抃总督蓟、辽。
戊寅,征诸镇兵入援。
庚辰,大清兵克蓟州,乘胜分趋真定、河间等府。戊子,张献忠陷无为。
己丑,范志完人援. 闰月
丁酉朔。
壬寅,大清兵自河间南下,畿南郡邑多不守,遂乘胜抵山东,下临清诸州县。
867 明通鉴
癸卯,下诏罪已,求直言。丁巳,起废将。
是月,闯贼陷汝宁,杨文岳等死之。改范景文工部,徐石麒代任刑尚。
十二月
丙寅朔,廷杖给事中姜埰、行人司副熊开元,下之狱,上怒,欲杀之。刘宗周、徐石麒皆以论救,削黜,久之论遣戍。
己巳,闯贼陷襄阳。时左良玉屯兵樊城,避之宵遁,引舟师南下至武昌,从楚王乞二十万饷,不应,遂纵兵大掠,火光照江中,宗室士民奔窜山谷间。
癸酉,大清兵攻兖州,下之。鲁王以派自缢,知府邓藩锡等死之。遂连下山东州县,直抵海州,赣、榆、丰、沛皆迎降。
癸已,贼燔献陵。
是月,左都御史刘宗周削籍。召李邦华为左都御史,令率东南兵入援。
是岁,闯贼陷河南五郡十一州七十三县,官吏绅民多抗节死者。
十六年昭阳协洽 癸未
(明纪八十九) 正月
丙申朔。
丁酉,李自成陷承天,巡抚宋一鹤、留守中官沈寿崇、钟祥知县萧汉等死之。贼旁掠潜江、京山、云梦、黄陂等县,云梦知县谌吉臣、署黄陂知县夏统春皆死之。
庚申,献贼陷蕲州。时左良玉避自成悉撤湖广兵,贼遂乘虚分陷黄梅、广济等县。
是月,闯贼前锋逼汉阳,转攻郧阳,按察高斗枢,游击王光恩力守,不能克,乃解去。O刑尚徐石麒以姜埰、熊开元狱予轻868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比落职。其秋,以张忻代之。
二月
乙丑朔,日食。
戊辰,祀社稷,大风雨,仅成礼而退。
己巳,诏范志完、赵光抃会师于平原,以大清兵将北还也。三月
甲午朔。
庚子,李自成杀罗汝才,并其众。又袭杀贺一龙、蔺养成。时十三家七十二营诸大贼降及死者殆尽,惟张、李二贼独存。
壬寅,命阁臣吴甡督师湖广。甡虑督抚无兵,兵部议拨京营及唐通,马科兵。而通等方北行,上命姑俟之,既而不果行。
丁未,流贼陷武冈州,杀岷王。出人湖广、江西。献忠陷黄州,同知朱统锎、黄冈知县孙自一等死之,黄冈生员易道暹、冯云路俱不屈死。
是月,左良玉兵作乱。叛将王允成拥兵自九江东下,声言饷乏,寄帑南京。留都大震。会左都李邦华被召,过湖口,倚舟草檄止之,并发九江库饷十五万,良玉入见听命,军心始定。
四月 甲子朔。
丁卯,周延儒自请督师,许之。即日陛辞,行次通州,不敢进。
辛卯,大清兵北还。是春,由山东登、莱入直隶界,破顺德,所过城邑,诸援军未敢一战。延儒等惟日腾章奏捷。至是大清兵至怀柔,唐通、白广恩等迎战于螺山,八镇兵皆溃,总兵张登科、和应荐死之。大清兵南下,自去冬至是夏,凡克畿辅、山东、应天府州县城八十八。一时官吏绅民大率迎降,亦有抗节死者。
是月,马士英讨刘超,降之,俘于朝,磔诸市。
869 明通鉴
五月
癸已朔,献贼陷汉阳,武昌大震。是日,雷震通夕不止。次日,见太庙神主皆横,侧诸铜器为火所烁,似熔化者。
辛丑,祈雨。命廷臣修省。
壬寅,周延儒还京师。叙功,加太师,延儒辞,许之。
丙午,魏藻德入阁。藻德居位一年,无所建白,但令百官捐助而已。卒降于贼。
戊申,吴甡罢。甡临行前一夕,忽下诏责其逗留,甡两疏引罪,令致仕。
丁巳,周延儒罢。中官骆养性与陈演合构之,发所刺军中事。上怒,延儒席藁待罪,犹温旨谕之,并以功多过少,令免议,遂归。
壬戌,献贼陷武昌,守将崔文荣偕里居大学士贺逢圣拒守,不克,死之。逢圣投水,百有七十日始得之尸出浮水上,面如生。
是月,加孙传庭兵尚,督师。吏尚郑三俊罢,以李遇知代之。倪元璐任户尚,冯元飚任兵尚。
六月
癸亥朔,诏免直隶残破州县三饷及常赋二年。
丁丑,乾州雨雹,大如牛,小如斗,坏墙屋,毙人畜。己卯,逮范志完下狱。寻逮赵光抃。
丙戌,雷震奉先殿鸱吻。七月
壬辰朔。
丁酉,上亲鞫范志完于中左门。
乙卯,亲鞫前文选郎中吴昌时于中左门,征周延儒听勘。己未,戒廷臣毋得私谒阁臣。
是月,京师大疫,死者无算。诏释轻系,瘗暴骸。870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八月
壬戌朔,左良玉复武昌、汉阳,立武昌军府,楚之下流稍稍复完。
丙寅,献贼陷岳州。
丙戌,陷长沙,推官蔡道宪死之。庚寅,陷衡州。
是月,孙传庭出师潼关。九月
壬辰朔。
丙申,献贼陷宝庆。 己亥,黄景昉罢。
辛丑,孙传庭复宝丰。
乙巳,次郏县,击败李自成。
庚戌,献忠陷永州,巡按御史刘熙祚死之。辛亥,赐杨廷鉴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壬子,督师孙传庭兵溃于襄城,退保潼关。是月,凤阳地屡震。
十月
辛酉朔,享太庙。
丙寅,闯贼陷潼关,督师孙传庭死之。贼遂连陷渭南、临潼等县,又分兵陷华州。诏有司以赎锾充饷。
戊辰,自成屠商州。
庚午,献忠陷常德。是时湖南北诸郡县皆为所破,官绅多殉难死者。
壬申,自成陷西安,巡抚冯师孔等死之,秦王存枢降于贼。丁丑,献忠陷吉安。
是月,倪元璐兼署礼部。何腾蛟巡抚湖广。十一月
871 明通鉴
辛卯朔。
癸巳,献贼再陷岳州,左良玉遣兵败之,又分兵援袁州。甲午,自成陷延安,副将解文英等死之。贼寻屠凤翔。
丙申,山东地震。 壬寅,祀天于南郊。
辛亥,李建泰、方岳贡并入阁。
癸丑,范志完、赵光抃弃市。戍吴甡于金齿。
丁巳,自成陷榆林,副使都任、总兵官尤世禄等死之。自是三边悉为贼有。
是月.贼连陷宁夏、庆阳。O兵尚冯元飚引病去,张缙彦代之。
十二月
辛酉朔,恒星昼见。 壬戌,献忠陷建昌。 乙丑,周延儒赐死。
丁卯,献忠陷抚州,始决策入川中。
辛巳,自成遣前锋渡河入山西,陷平阳。
甲申,自成陷甘州,巡抚林日瑞、总兵官马爌等死之。丙戌,左良玉复长沙。
是岁,浙江有东阳诸生许都之乱。绍兴推官陈子龙,监巡按御史左光先军,谕都归降,光先斩都等六十余人,自是浙东土寇蜂起,称“白头兵”,盖自都始也。
十七年阏逢涒滩 甲申
(明纪九十) 正月
庚寅朔,大风薶。凤阳地震。闯贼李自成僭号于西安。设大学士,以牛金星为之;又置伪六政府,以宋企郊等为之;又置伪五等爵。时囚众有都司吏邱从周者,戟手骂自成,被杀。
872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庚子,辅臣李建泰自请督师讨贼,上嘉之,命行推毂礼。癸丑,有星人月。
乙卯,上以特牲告太庙,御正阳门楼,酌李建泰金卮三,出手敕曰:“代朕亲行。”建泰辞行,上目送之。比出都,而贼已破山西,入畿辅。惊悸,日行三十里,士卒多道亡者。南京地震。
丙辰,范景文、邱瑜并入阁。上恨用景文晚。时贼渐逼京师,有请上南幸者,景文言:“固结人心,坚守待援,此外非臣所知。”上是之。
是月,献贼入四川,破夔州,留屯万县。二月
庚申朔。
辛酉,李自成陷汾州。别贼陷怀庆.甲子,贼薄太原。
丙寅,陷太原,巡抚都御史蔡懋德及中军副将应时盛死之。太原官吏死事者凡四十有六人。晋王求桂降,从至京师。
壬申,下诏罪己。
癸酉,贼陷潞安,执藩世子。
乙亥,贼攻代州,总兵官周遇吉力战,食尽,退守宁武关。丁丑,贼遣将陷固关,犯畿南。
己卯,遣内臣高起潜等十人监视诸边及近畿要害。
壬午,贼至真定,知府邱茂华杀总督徐标,降于贼。甲申,贼至彰德,赵王常澳降。
丁亥,诏天下勤王。命廷臣议战守,左都御史李邦华请上坚守京师,命太子监国南京。又请以定、永二王分封太平、宁国。上颇心动,嗣因中允李明睿请南迁,给事中光时亨疏纠之,上曰:“国君死社稷,正也,朕志定矣。”遂罢议。
戊子,贼陷宁武,总兵官周遇吉力战,杀贼数千,巷战,被执,大骂,不屈,贼县之高竿丛射杀之。遇吉妻刘氏率妇女据山
873 明通鉴
颠公廨,登屋射贼,每射一矢,辄毙一贼。贼不敢逼,纵火焚之,合门歼焉。自成惧,欲还兵俟再举。会大同姜瓖、宣府王承允降表相继至,贼乃长驱而东。陈演罢。
是月,贼连陷山西郡县,官绅多抗节死者。
三月
已丑朔,星陨御河。
庚寅,贼至大同,总兵姜瓖降,代王传济遇害。巡抚都御史卫景瑗被执,自缢死。副使朱家仕一门死者十六人,诸生李若葵一门九人皆自缢,自题日“一门完节”。
辛卯,李建泰疏请南迁。
壬辰,召廷臣,示建泰疏,复曰:“国君死社稷,朕将焉往!”O是日,钦天监奏帝星下移。辅臣蒋德璟罢。
癸巳,封吴三桂、左良玉、唐通皆为伯。甲午,征诸镇兵入援。
乙未,总兵唐通人卫。命偕中官杜之秩守居庸关。戊戌,命中官王承恩提督城守。
已亥,贼至宣府。监视太监杜勋迎降,巡抚都御史朱之冯等死之。
癸卯,唐通、杜之秩以居庸关降,贼遂人关。
甲辰,贼陷昌平,焚十二陵,总兵官李守死之。乙巳,闯贼犯京师,京营兵溃。
丙午,降贼杜勋射书城中。上手诏亲征。召驸马都尉巩永固,以家丁护太子南行,以无兵,不果。日晡,外城陷。上出宫登山,见烽火彻天,叹曰:“苦吾民耳!”其夕上还宫,皇后周氏奉诏自尽。上手剑斫长平公主,叹曰:“汝何故生我家!”又斫昭仁公主及袁妃诸嫔数人。夜分,内城陷。
丁未,帝崩于万岁山寿皇亭。书衣襟为遗诏,言诸臣误朕,朕无面目见祖宗。又言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中官王承恩自经于874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帝侧,从殉焉。一时文武大臣,大学士则范景文,户部尚书则倪元璐,左都御史则李邦华,合之侍郎王家彦以下共二十人。勋戚则新乐侯刘文炳兄弟及合门死者四十二人,驸马都尉巩永固一家焚死。他自宣城伯卫时春以下又数人,武职世袭及府、部、翰林、科、道、部曹以下及布衣汤文琼之等凡数百人,其可考者皆著之《纪》中。帝崩之前夕,宫人皆踉跄先后出。有宫人魏氏,临御河大呼:“有志者宜自为计!”一时从而死者一二百人。宫人费氏,贼见其容,争夺之。绐曰:“我长平公主也。”贼不敢逼,拥见自成。审视非是,以赏部将罗某。费又给以择吉成礼,某欣然置酒极欢,费伺其醉怀利刃断其吭,立死。因自呼曰:“我一弱女子,杀一贼帅足矣!”遂自刎。而长平公主及袁妃皆受帝斫,未殊。
大清入京师,令给袁妃居宅,赡之,终其身。嫁长平公主如礼。而熹宗懿安皇后亦寻自缢死,亦礼葬之。O是日午刻,自成人承天门,登皇极殿,大索帝、后,不得。诸监献出太子、二王,俱送刘宗敏宅中。令文武百官俱于二十一日朝见。
戊申,李自成增设守门兵及放马兵入城。
已酉,勋戚朱纯臣、阁臣魏藻德、陈演率文武百官入贺。演首劝进,不许。复改官制,令降官报名,自四品以下分三等授职。编排甲,令五家养一贼,大纵淫掠。民遭荼毒,缢死者相望。
庚戌,得先帝遗弓于万岁山亭,命以宫扉载出,盛柳棺置东华门外。O是日,杀朱纯臣。先是帝临崩,手敕纯臣总督诸军,辅太子、未行。至是自成得之御案上,心疑纯臣,遂首诛之,及其从子,籍其家。
辛亥,为先帝易梓宫及皇后梓宫移殡佛庵中。是日,百官降者,以次唱名,送伪吏政宋企郊授职。俄传伪旨,自勋戚大臣及文武百官八百余人,悉送刘宗敏营中囚系,责赇赂。于是降官
875 明通鉴
拷夹自此始。
壬子,别贼刘芳亮攻保定,陷之。先是新授保定知府何复未至,同知邵宗元等及乡官故光禄少卿张罗彦等议城守。未几,复闻惊,兼程驰至,相与坚守。京师陷之次日,贼遗书说降,宗元手裂之。贼攻不下,将引却。会李建泰入城,欲议降,宗元不可,而建泰中军郭中杰等谋内应,城遂陷。复、宗元及罗彦兄弟及前监建泰军御史金毓峒等皆死之。一时文武乡官,下及士民妇女之等几于阖郡殉之,其可考者皆著之《纪》中。
癸丑,伪礼政巩焴示随驾百官,率耆老上表劝进。
甲寅,劝进表上,令礼政府诹吉举行。而山海关之报至。始开拷夹。
乙卯,平西伯吴三桂入援,行至丰润,闻都城陷。自成胁其父襄以书招之,三桂欲降。继闻刘宗敏掠其爱姬陈沅,愤甚,驰回山海关,袭败贼将。自成怒,亲部贼十余万,执襄于军中。至是三桂惧,乃遣将乞师于我大清。
丙辰,贼迁先帝、后梓宫于昌平州,昌平士民出钱,葬之田贵妃墓内,斩蓬藋而封之,不能成礼。越两月,大清皇帝人京师,始以帝礼改葬,令臣民服丧三日,谥日庄烈愍皇帝,陵日思陵。

安。
876 諭停邢
五月 四月
877 六月
戊午朔。
辛酉,闯贼焚太庙神主。
壬申,大清睿亲王师次翁后,得三桂贻书,报之,并许封以故土,爵为藩王,遂进兵。而自成将唐通已据一片石谋拒大军。
戊寅,大军迎击通兵于一片石,大败之。
己卯,三桂开关迎大清兵,遂合兵大败李自成,贼众悉溃,死者无算。
壬午,自成奔永平,三桂先驱追之。自成遣人议和,不许。
明通鉴目录卷二十
乃杀其父襄于军中,至京师,又杀襄家属三十四人。
癸未,自成奔至京师。
丙戌,自成僭伪号于武英殿。追尊先代,立妻高氏为皇后。其夕,焚宫殿及九门城楼,悉熔所得帑库及拷索金银,谋西奔长
丁亥,自成挟太子、二王西行。
是月,闯贼追赃,多拷夹而死者,亦有拷夹完赃而复杀之者。勋戚自李国桢以下,阁臣自陈演以下,尽杀之。其他部院大臣以及词科部僚之等,死者辱者不可胜计。亦有悔愤而自尽者。庶吉士魏学濂已受伪官,及自成西奔,学濂将出,自惭,乃赋《绝命词》二章,自经死,论者怜而惜之。甲申三月之变,有家居闻难而死者,有里居击贼而死者,其姓名之可考者皆具《纪》中。惟诸生许琰死事尤著,故南渡赠恤,与汤文琼并入正祀中。
是年五月,我大清世祖章皇帝定鼎京师。

目录卷十五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至三十七年戊午

目录卷十六 嘉靖三十八年已未至万历四年丙子

目录卷十七 万历五年丁丑至二十七年已亥

目录卷十八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至泰昌元年庚申

目录卷十九 天启元年辛酉至崇祯七年甲戌

目录卷二十 崇祯八年乙亥至十七年甲申


目录卷十九 天启元年辛酉至崇祯七年甲戌明通鉴前编

目录卷二十 崇祯八年乙亥至十七年甲申|明通鉴目录|明通鉴 - (清)夏燮著,李一平、李珽、李秉乾等校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