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十六 嘉靖三十八年已未至万历四年丙子

  下载全书

嘉靖三十八年屠维协洽 已未
(明纪六十二) 正月
癸酉朔,不御殿。
壬午,巡按御史请以苏松参将移驻金山,常镇参将移驻阳舍,以扼苏、松、常、镇四府要害。部议从之。
甲午,严嵩以八十,赐乘肩舆入直西苑,并支伯爵禄。
是月,胡宗宪请募山东民兵三千备倭。从之。北寇犯甘肃山丹卫、千户谢天赉等死之。
二月 癸卯朔。
庚午,锡林阿等屯会州,声言东下,而潜入潘家口,渡滦河而西。御史王渐、方辂等劾王忬失策,坐夺俸。
三月 癸酉朔。
已卯,寇掠迁安、蓟州、玉田,驻内地五日,乃去。庚寅,赐丁士美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癸巳,倭犯象山,副使谭纶败之于马冈。
甲午,胡宗宪以御史李瑚之劾,归罪于俞大猷,遂被逮,以卢镗代之。
戊戌,祷雨。
辛丑,雨。百官表贺。
是月,倭犯崇明,泊舟三沙。644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四月
壬寅朔,倭舟数百转掠江北。
丙午,福建浯屿倭攻福安,陷之。时广东亦有流倭往来诏安、漳浦间。
丁未,江北倭犯通州,指挥张谷死之。辛亥,卢镗败倭于三沙。
甲寅,倭围福州。
庚申,巡抚李遂大败江北倭于姚家荡。
丙寅,副使刘景韶败倭于印庄。惟倭之退保庙湾者,固守不出,官军四面围之。
五月
壬申朔,胡宗宪及福建巡抚王询以倭捷闻。兵部以征调、催科无已,日趣之剿贼,以消意外之虞。时浯屿倭出洋,而毛海峰仍聚众南澳,建屋而居。
戊寅,倭围福州,一月始解去。
辛巳,方辂承严嵩指,再劾王忬失策者三、可罪者四。乃速忬至京师。
壬午,倭陷永福。
己丑,官兵败三沙倭。赐胡宗宪、唐顺之银币。甲午,刘景韶破庙湾倭,平之。
是月,王忬下狱论斩,明年,竟死西市。六月
辛丑朔。
乙巳,寇犯大同,转掠宣府,驻内地浃旬,会久雨,乃引去。
丙寅,雷击奉先殿门外南、西二墙。
是月,户尚贾应春致仕,改南尚马坤代之。七月
645 明通鉴
庚午朔,始令仓场侍郎每两月具报太仓出纳之数以闻。癸酉,太白昼见。
辛巳,南京地震。
戊子,发通仓米万石、太仓银二万振蓟州等处被寇者。
是月,巡按浙江王本固、南京御史李瑚劾胡宗宪失事状,科、道罗嘉宾等勘覆,请置宗宪重辟,不问。刘景韶败倭于邓庄,参将丘升追贼遇害。福建倭流入温州。
八月 庚子朔。
己未,副总兵刘显败倭于刘家庄,殄其贼。甲子,振辽东饥,从巡抚侯汝亮之请也。是月,谙达犯土木,游击董国忠死之。九月
已已朔。
唐顺之巡抚凤阳。逾年,卒于通州。顺之以赵文华荐,闻望由此渐损。
乙亥,免河南被灾税粮。
是月,寇复犯宣府,令杨博严备关南。十月
戊戌朔,免畿内被灾税粮。
甲辰,免南畿被灾税粮,仍振之。丙午,免浙江被灾税粮。
是月,胡宗宪定死事恤典轻重之差,报可。召杨博还,管兵部事。
十一月 戊辰朔。
辛巳,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
是月,苏州壮勇叛,劫巡抚翁大立,遂攻吴县、长洲,焚公646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廨.官兵败之,斩关逃入太湖。先是山西壮勇亦叛,杀参将高鹏,逃入北寇所居板升中。时守臣姑捕其一二以塞责,不能尽诘也。
十二月 戊戌朔.
辛丑,雪,廷臣表贺。
乙巳,赠故参政任环光禄卿,立祠苏州。环平倭,誓必死。苏城被寇,乡民逃入城者,环悉开门纳之,全活甚众。以母丧守制,遂卒。
乙丑,诏开天津海道转粟于辽东,从巡抚侯汝亮议也。是岁,致仕翰林院待诏文征明卒,年九十。
三十九年上章涒滩 庚申
(明纪六十二) 正月
丁卯朔。
癸未,前军都督府火。丙戌,寇犯宣府。
庚寅,太白昼见,凡三日。
辛卯,盗入扬州之泰兴县,劫库杀人,皆御倭水兵之散遣者。
二月 丁酉朔。
癸卯,更定浙东守巡官信地。以台金严为一道,宁绍一道,温处衢一道。
甲辰,论禽海盗汪直功,自胡宗宪以下,俱升赏有差。
丁巳,南京振武营军变,杀督储侍郎黄懋官。事闻,止诛叛卒三人,自此兵益骄。下前中允郭希颜于狱。希颜上安储疏,有建帝立储语,上恶之,诏巡按官就地处决枭示。
647 明通鉴
戊午,振顺天、永平二府饥。倭流劫潮州。已未,竹溪民家出血。
三月 丁卯朔。
丙子,以鄢懋卿总理淮、浙、长芦、河东四省盐政,增课至一百余万。
戊寅,南京御史林润劾祭酒沈坤居乡横暴状,坐逮,死狱中。
癸未,大同总兵刘汉败北寇于灰河,破其巢,寇自此稍徙其幕云。
丁亥,寇攻陷辽东广宁中前所,杀守所千、百户武守爵、黄廷勋。
戊子,犯一片石等关。
是月,以南京兵乱始于尚书马坤议减折色,黜为民,以兵部侍郎江东升任户部尚书。侯汝谅复请开登、莱海道,从之。四月
丙申朔。
是月,刑部尚书郑晓罢。晓素不善严嵩,而主刑部轻重典,皆出嵩意,不能执。至是以与巡按御史郑存仁争问勘故事,上怒,晓奏辨,嵩构之,遂落职。O嘉兴、湖州地震,屋庐摇动如帆,河水撞激,鱼皆跃起。改户尚江东于南京,以户部侍郎高耀升任代之。
五月 丙寅朔。
甲戌,东川阿堂作乱,诏川、贵抚按官会勘。
乙亥,胡宗宪请得节制三省巡抚及操江都御史,如三边故事,许之,寻加宗宪兵部尚书。
壬午,振山西三关饥。648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壬辰,盗入广东博罗县,杀知县舒颛。癸巳,复闲住南京祭酒邹守益官,致仕。
是月,以兵部侍郎闵煦为刑部尚书,又起前尚书王邦瑞协理戎政。
六月 丙申朔。
壬寅,给事中罗嘉宾等查勘倭寇以来督、抚诸臣侵盗军饷之
数,请建问追赃。上以胡宗宪功多,不问,宗宪奏辨,复慰谕之。
七月
乙丑朔,巴图尔犯蓟西,游击胡镇击却之。
庚午,刘汉袭北寇于丰州,捣其巢,焚板升略尽,惟邱富、赵全仍不获。
是月,南京粮储都御史章焕言中原之患,妖民盗贼为乱本,而南倭北虏不预焉。因条上经略中原八事,上不悦。
八月 甲午朔。
戊戌,胡宗宪复进芝草五,白龟二,上大悦,命龟曰“玉龟”,芝曰“仙芝”,令谢元告庙,赉宗宪有加。时徐渭在宗宪幕中,其献白鹿也,渭为之草表,上览而善之。
己亥,福建叛兵攻泰宁,破之,守备王址、百户戴权皆战没。
是月,以南京尚书潘恩为刑部尚书。九月
甲子朔。
庚午,寇犯朔州、广武,不克,转掠五台、崞县,出宁武关北遁。
戊子,月掩轩辕左角。
649 明通鉴
壬辰、免湖广被灾税粮。
是月,济农部落寇陕西米脂等县,官军击却之。十月
癸巳朔,免陕西被灾税粮。
乙未,逮云南巡抚游居敬。时东川之乱,居敬不俟命,遽调土、汉兵五万进剿。云南承平久,一旦用兵,远近骚动。巡按御史王大任劾之,乃被逮,斥为民。
壬寅,谕辅臣,将遣景王之国。时二王并居京师外邸,左右怀窥觊,语闻中外,忽夜半中旨涣颁,人心大悦。
戊申,免畿内被灾税粮,仍振之.十一月
癸亥朔。
甲子,逮粮储都御史章涣至京师。涣以请经略中原为上所恶,至是以在淮督漕,久不之任,为南京给事中马负图等所劾。刑部拟以《冲仪仗妄诉律》论遣戍,涣竟死成所。
丙戌,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
是月,真人陶仲文死,赐谥赠赙有加。隆庆改元,始奉遗诏追夺其官。同时锦衣都督陆炳亦死。
十二月 壬辰朔。 丁酉,祈雪。
己亥,振京师贫民冻饿者,并令五城瘗暴骸。是月,寇犯海州,指挥李元勋死之。
是岁,福建倭流劫各州县,奸民乘间而起,遂有窖贼、矿贼、山贼、水贼之等,所过无不残破。巡抚刘焘不能御,坐夺俸。
四十年重光作噩 辛酉
(明纪六十二) 650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正月
壬戌朔。
丙寅,寇自河西踏冰渡河,寇掠山西,守备王世臣、千户李虎死之。
戊子,振顺天等四府饥,从巡按御史郑存仁之请也。
是月,御史潘季驯巡按广东,倡行均平里甲法,广人便之。及将代,奏请敕后至者守其法毋变。
二月
辛卯朔,日食,阴云不见。礼部尚书吴山仍以救护报,上不悦。责礼科对状,停给事中李东华等俸。已而严嵩言责在部臣,命姑识山罪,而贳东华等。振山东济南等六府饥。
戊戌,甘肃山丹地震。丁未,景王之国德安。
己酉,大风扬尘蔽天,昼晦。上以为占在兵火,令严备之。
是月,以故赵王自缢死,委罪于彰德知府傅汝砺、通判田时雨,斩时雨于河南市,汝砺戍边。时以为冤狱云。
三月 辛酉朔。 壬戌,振京师饥民。
癸亥,广东潮州贼作乱,流劫海丰等县,杀百户魏祚。
乙亥,罢吏尚吴鹏、礼尚吴山。山以救护日食忤旨,科臣因并鹏劾之。时皆惜山而甚快鹏之去云。
丙子,太白昼见,历二十四日,逾月而灭。
是月,欧阳必进初改左都御史,寻进吏部尚书。改刑尚潘恩为左都御史。又特旨升吏侍袁炜为礼部尚书,命入直西苑。
四月
庚寅朔。
壬辰,京师疫。流民聚者,令给归费,视道里远近以为多寡
651 明通鉴
之差。
癸巳,大风,雨黄土,昼晦。敕廷臣修省,仍行顺天府祷雨。
丁未,振山西饥。
是月,以吏侍冯天驭为刑部尚书。五月闰附
庚申朔。
癸酉,青浦佘山九蛟并起,涌水成河。
乙亥,大学士李本以母忧去。严嵩为请其母祭葬,许之。丁丑,御史唐继禄以旱薶上修省十事。
是月,东川叛夷阿堂伏诛。闰月
庚寅朔。
戊戌,严嵩妻欧阳氏卒。嵩以年老,请留子世蕃侍京邸,许之。令嵩孙鹄护丧归。
丙辰,流贼犯江西泰和县,副使汪一中、指挥王应鹏等死之。
是月,四川容山土舍作乱,守备叶勋等死之。六月
己未朔。
壬申,山西、陕西地震,有声,宁夏固原尤甚。兰州庄浪天鼓鸣。
乙亥,发太仓银十五万,遣宪臣一人赴宣、大收籴。
是月,总督蓟辽许论以冒请军饷被劾罢。给事中梁梦龙等请简阁臣,忤旨,罚俸。刑尚冯天驭罢,以蔡云程代之。
七月
已丑朔,日食。是日,钦天监奏日食一分五杪,例不救护。尚书袁炜以为与不食同,上大悦,寻入阁。
652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已亥、振辽东。又以江南水患,振苏、松、常、镇四府。巡按江西御史段顾言,言南赣为江西全省门户,迩者流贼皆以门户失防,宜坐南赣巡抚。又请以江西巡抚提督军务,报可。并命胡宗宪兼节制江西,发兵应援。
壬寅,江西贼攻玉山县,又犯永丰县,陷之。庚戌,谙达犯宣府,总兵马芳御却之。
是月,御史李廷龙言山贼四起,请行江、闽、广三省抚按官会剿。
八月 戊午朔。
壬戌,南京御史林润劾鄢懋卿贪冒五罪,上不问。懋卿市权纳贿,所至需索,惟淳安知县海瑞、慈溪知县霍与瑕不应,嗾巡盐御史劾之,俱削籍。
辛未,太白昼见。
壬申,兵尚杨博请备蓟镇,守宣、大要隘,毋使寇一骑入关,即为首功。上是其言,诏户部加发饷金四万两,以备缓急。九月
戊子朔。
广东三饶山贼张琏等流人福建,攻南靖县城,入之。
癸巳,广宁把总吴麃等,以二百兵迎护解饷经历王钥、鲁亨,途中遇寇,杀钥、亨,麃及千户郎松战没。
庚子,谙达犯居庸关,胡镇御却之。
辛丑,广东山贼流入福建,攻崇安,陷之,转掠至浙江,犯龙泉县。振苏、松四府水灾,并免本年秋粮。
甲辰,以陕西地震,振之。壬子,免畿内被灾税粮。十月
丁已朔。
653 明通鉴
丁卯,闽广流贼转掠江西之铅山、贵溪,参将戚继光自浙江引兵败贼于上坊,贼奔建宁,还,攻陷江西宜黄县。
癸未,礼部汇进四方芝共七百六十九本,其五色盈尺者不多得,诏再求之。
是月,海寇破福建宁德县,参将王梦麒、知县李尧卿死之。十一月
丁亥朔。
壬辰,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甲午,袁炜入内阁,时称“青词宰相”。
庚子,吏尚欧阳必进罢,以郭朴代之。朴亦以青词得幸者。庚戌,寇入宁夏,进逼固原。
辛亥,永寿宫灾,上移御玉熙宫。十二月
丙辰朔,以宫灾,遣官祭告。礼臣请颁诏修省,上以为非正朝,已之。
丁巳,修永寿宫,徐阶请以三殿大工之余木为之。丙寅,寇犯辽东盖州,指挥杨世武等死之。
庚午、免湖广被灾税粮。
辛未,赠副使汪一中妻程氏。一中阵亡,氏绝粒死。壬申,祷雪。
是月,赏江西上坊之捷。巡按段顾言言山贼四起,而三省心力不齐,未可以目前小胜,遂幸无事。诏申饬督、抚严核功罪。
四十一年玄默掩茂 壬戌
(明纪六十二) 正月
丙戌朔,不御殿。
壬辰,大风扬尘蔽空。丙申,京师地震。 654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丙午,免江西被寇及南畿被灾税粮。
是月,以吏侍严讷升任礼部尚书。大同守备被虏亡归,言邱富于去冬死于板升,部臣以天诛,请行告谢礼。从之。以胡松巡抚江西。
二月 乙卯朔。
辛酉,诏罢亲耕亲蚕,令所司今后勿复奏。壬戌,倭袭福建永宁卫。
乙亥,德州九龙庙雨鱼,大者数寸。己卯,两广督臣奏大举征三饶贼张琏等。
是月,严嵩孙鹄献玉兔一,芝六十四本,方士蓝道行献瑞龟,诏告太庙,廷臣表贺。
三月 乙酉朔。
庚寅,四川容山土舍贼平。陕西、宁夏地震,边墙圮。诏发太仓银修筑,并振之。
辛卯,玉兔生子二,令谢元告庙,廷臣表贺。
壬寅,赐申时行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时行榜姓徐。
己酉,新建西苑宫成,命名万寿宫。以徐阶有功,进少师。是月,胡宗宪请设江西副总兵、参将等官。增设甘州茶马司。
四月 甲寅朔。
庚申,土默特犯辽东,遣侍郎葛缙往视军情。丙寅,以久旱,祷雨于禁中,遣官祭告坛庙。
癸酉,陕西人王金进五色芝,授太医院御医,并遣官告太庙。
甲戌,玉兔又生二子,复建谢典告庙如初。
655 明通鉴
五月 甲申朔。
丁亥,命刘显充总兵官,镇守广东,俞大猷副之。庚寅,土默特复犯辽东,副总兵黑春败之。
乙未,广东三饶贼平,俞大猷诱禽张琏等、散其胁从者二万,不僇一人。
壬寅,严嵩罢,下其子世蕃于狱,御史邹应龙劾之也。时方士蓝道行以卟语动上,故应龙乘间劾之,升通政司参议。
丙午,上思严嵩,谕有再论嵩者,与邹应龙同斩。嵩窥上意,密赂左右各千万金,发蓝道行阴事,道行遂得罪,应龙亦惧。
已酉、免淮、扬被灾税粮。
壬子,寇复犯辽东,黑春死之。
是月,刑尚蔡云程致仕,侍郎张永明升任代之。六月
癸丑朔。
甲寅,总督宣大江东上保全边堡策,部议从之。庚午,诏斩三饶贼于广东,罢献俘。
是月,御史郑洛劾鄢懋卿为严嵩党,令闲住。七月
癸未朔。
癸巳,廷臣上理财策,其要在于省兵食,诏有侵冒兵饷者,罪之。
戊戌,玉兔又生子,西苑产嘉禾,皆告庙表贺。八月
癸丑朔。
丁巳,户尚高耀以上需龙涎香,急从禁中购得八两以进,大称旨,晋太子少保。耀亦严嵩党,以贪贿闻。见嵩父子败,乃为656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固位之计,时论鄙之。
乙丑,诏重录《永乐大典》。先是文楼灾,上传谕亟出,《大典》得不毁,至是更录其副,贮之它所。以高拱、张居正充校录官。
九月
壬午朔,三殿成,遣官祭告郊庙。寻更奉天以下门殿等名。甲申,百官表贺,颁诏天下。
乙未,太白昼见。
丁酉,御史颜鲸言本年大稔,请敕各省广储籴本,贮之便民仓。免各省所解赃罚银两及发内币为收籴用。诏发内币钱七百万益之。
戊戌,严嵩党侍郎刘伯跃等被劾,俱令闲住。
己亥,削故三边总督魏谦吉赠荫,罢福建前抚臣王询为民,皆以党严氏父子,为给事中张鸣瑞所劾也。
丙午,给事中何煃请停额外之征以宽民力。时东南倭警,江、浙等省创为提编加派名目,应天巡抚周如斗亦以为言。户部议从之,然卒不能行。
是月,左都御史潘恩致仕,改刑尚张永明代之。十月
壬子朔。
辛酉,俞大猷平程乡贼,禽贼首徐东洲,惟林朝义遁去不获。
壬戌、免南直隶被灾秋粮。乙亥,免江西被灾秋粮。
庚辰,广贼林朝义攻程乡,知县徐甫宰禽之,于是潮寇悉平。
是月,御史林润以宗室日繁,禄米不给,请集廷臣议经久之策。给事中陈瓒陈二事:一言修城,一言吴粤官吏之弊。O以
657 明通鉴
黄光升为刑部尚书。 十一月 辛已朔。
乙酉、湖广御史尹校劾侍郎董份前主乡试,私其妻父吴鹏之子,置前列。上以往事勿问。诏御史姜儆、王大任分行天下,求方士方书。
丁亥,逮胡宗宪,以给事中陆风仪劾其党严嵩及奸欺贪淫十罪也。
己丑,免福建被灾税粮。
丁酉,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
辛丑,寇犯宁夏,副总兵王勋死之。白虹亘天。
壬寅,巡盐御史徐炉以正、余盐额,自鄢懋卿总理盐政,加至百万,商人苦之,请复六十万之旧额。部议从之。
己酉,倭攻福建兴化府,陷之,通判奚世亮遇害。诏以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戚继光副之,统闽、浙兵会剿。
庚戌,免陕西被灾秋粮。
是月,延绥总兵赵岢败北寇于塞外。十二月
辛亥朔。
是月,胡宗宪逮至京师。上以为非严嵩党,由朕拔用八九年,人无言者,只以累献祥瑞,为群邪所嫉耳。释令闲住。
四十二年昭阳大渊献 癸亥
(明纪六十三) 正月
庚辰朔,不御殿,百官行礼于皇极门。癸巳,广东倭寇惠、潮二府。
乙未,御史淩儒疏荐罗洪先等,上怒其奏扰,命逮至午门,杖六十,斥为民。
658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戊申,寇犯宣府,总兵刘汉御却之,出入凡七日。二月
庚戌朔。
癸酉,寇犯辽阳,副总兵杨照败之。又追败于长安堡,斩首七十五级。
乙亥,福建兴化倭结塞峙头,指挥欧阳深死之。倭遂陷平海卫,据焉。
丙子,免湖广被灾税粮,仍振之。
丁丑,以提督两广张臬兼福建军务,擢参政谭纶为福建巡抚,讨倭。
三月 己卯朔。 癸卯,怀庆陨石。
是月,改礼尚严讷于吏部,以李春芳为礼部尚书。O云南武定土官姑妇争袭,诏守臣议处以闻。
四月 戊申朔。
庚申,福建新倭自长乐登岸,流劫福清,将与兴化倭合。刘显、俞大猷合兵邀击,歼之。倭自平海谋遁,为把总许朝光所扼,官兵合围之。
丁卯,戚继光统浙兵与刘显、俞大猷大破倭于平海卫,复兴化。是役也,倭始大创,闽寇渐平。
己巳,太白昼见,凡四日。五月
戊寅朔。 庚辰,月掩岁星。
辛已,给事中陈瓒复以荐遗贤杖六十,斥为民。六月
659 明通鉴
丁未朔。
庚戌,巡按御史李邦珍奏戚继光去年七月平横屿功,请优录。从之。
是月,李邦珍复奏兴化死事之知县周尚友等,得旨赠恤。七月
丁丑朔。
甲申,吏部尚书严讷请严劾藩、臬有司之贪肆者。上是其言,命如议行。
壬辰,福建巡抚谭纶上四月平倭,以戚继光为首功,进都督同知,刘显、俞大猷以下升赏有差,并遣官告谢郊庙。
戊戌,太白、岁星、填星聚于井。八月
丁未朔。
乙亥,总兵杨照追北寇于广宁塞外,夜行失道,中伏死之。九月
丙子朔。
辛巳,复崇文门宣课司商税收钱旧制,从给事中孙枝议也。月掩南斗。
己丑,山东御史黄襄请优恤杨照死事,诏赠照少保,赐谥,立祠。
是月,罢总督闽、广张臬。部臣以闽、广地远,请罢总督,以提督兼巡抚。从之。
十月 丙午朔。
辛亥,以戚继光为福建总兵官,俞大猷徙镇南赣,又以刘显充狼山副总兵官,兼辖江南北。荧惑自胃逆行入娄宿。
癸丑,乌斯藏诸王请封,遣番僧二十二人,以序班朱廷对监之,途中不受约束。礼部奏请今后罢之,或付使者赍还,或守臣660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就地遣僧赍给。著为令。
丁巳,给事中赵灼等奏劾贪肆藩、臬等十余人。丁卯,寇犯辽东。
戊辰、掠顺义、三河。甲戌,荧惑逆行抵娄宿。乙亥,寇退,京师解严。十一月
丙子朔。
丁丑,论退敌功,自江东以下,升赏有差,惟不及本兵,上由是始怒杨博。
壬午、以寇退,祭告郊庙。
甲申,以火星逆行,敕廷臣修省五日。兵科给事中邱橓,劾杨选诱执三卫启衅事、上怒其不先言,杖六十,斥为民。
已亥,瘗暴骸。
壬寅,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
甲辰,诛总督宣、大杨选。上欲并杨博论罪,徐阶力为救解,乃得免。
十二月
乙巳朔,工尚雷礼请筑京师七门瓮城,并东西便门、垛、濠。谕急行之。
己酉,禁止登、莱海运,山东守臣奏也。乙卯,祈雪。
壬申,寇犯沙河。
四十三年阙逢困敦 甲子
(明纪六十三) 正月
乙亥朔,不御殿。
丁丑,大风。次日,又风。谕兵部谨边防。
661 明通鉴
壬辰,土默特寇辽东,总兵胡镇、参将白文智拒却之。二月闰附
甲辰朔。
乙巳,免顺天三河等县被寇税粮。
己酉,伊王典模有罪,废为庶人,锢之高墙。
丁巳,韩王宗室至陕西,会环索连禄,环巡抚陈其学第,鼓噪。诏切责韩王,废宗室融燔等为庶人。
戊午,兴化倭围攻仙游三日,戚继光败之城下,又败之蔡丕岭,始掠渔舟出海遁。
是月,更定江南、北分守信地。总兵刘显驻吴淞,镇江南,副总兵王应麟驻狼山,镇江北。
闰月 甲戌朔。
丁丑,严讷、李春芳、董份皆直西苑。
戊寅,免江西南昌、瑞州、九江三府被灾税粮。己卯,寇犯辽东。
丙申,汀、漳盗攻漳平,陷之,知县魏文瑞遇害。三月
癸卯朔。
己未,广东官军击潮州倭贼,破之。
辛酉,热审宥死罪。前给事中沈束不预在狱,凡十六年,妻张氏上书言束有老亲,年八十九,请代夫系狱,俾得归终父养。不许。
是月,异风作,雨薶不止,凡二十一日。四月
壬申朔。
乙亥,免畿内被灾税粮。
戊子,福建巡抚谭纶以寇平,请终丧,许之。662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庚寅,雨雹。
庚子,岁星、填星、荧惑、太白聚于柳。五月
壬寅朔,日食。广东进珠二千两,上少之,命别选大者。甲寅,太白昼见。
乙卯,土夜坐庭中,获一桃,以为天降。明日,复获一桃。是夜,白兔生二子。未几,白鹿又生二子。上以奇祥三锡,告庙,廷臣表贺。时上春秋高,左右多设诈以娱之。
丁巳,太白复昼见。 六月
辛未朔,给事中杨铨、广西御史俞咨益等各奏考课四事,下部议行之。
辛卯,俞大猷、汤克宽等大破倭于海丰县,招降潮州大盗吴平,居之梅岭。
七月 辛丑朔。
丙午,南赣官军讨程乡贼,败之。
己未,顺天府尹刘畿极言提编之弊,下所司查核以闻。八月
庚午朔。
丙子,以万寿节,加恩直赞诸臣,尚书严讷、李春芳晋太子太保。
是月,天下臣民进仙桃寿芝为上建醮祝厘者甚众,俱赏赉有差。
九月 庚子朔。
辛酉,以两广兵荒,免派苏州兵饷凡十八万两。
是月,赠故秀州巡检黄尚正父子,以龙泉御贼死事也。
663 明通鉴
十月 庚午朔。
戊子,太白昼见,凡二十二日。
已丑,诏今后各省乡试仍用教职充同考官,自是主考亦罢,京官勿遣。
是月,北寇犯陕西、二十余日始去。十一月
庚子朔。
辛丑,御史林润劾严世蕃、罗龙文不轨状,诏润逮捕至京师。
丁未,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癸丑,月犯牛。
乙丑,以私铸多,令治宝源局工匠及监造官侵减工料罪,俱下法司拷讯,黜革有差。
十二月 已已朔。
壬申,给事中张岳陈时宜六事,语多侵兵尚杨博。博奏辨,上慰留之。
丁丑,户部进金,上以金色不纯,疑有奸弊,下法司穷治。尚书高耀皇恐引罪,上意稍解。
庚辰,祈雪。
甲申,给事中王霆劾巡抚周如斗,宥之。O禽广贼梁国相等,旌烈妇计氏。
丁酉,南韶贼乱,守备贺铎、指挥蔡允元不屈死。是月,寇犯山西,守将梁平、祁谋死之。
四十四年旃蒙赤奋若 乙丑
(明纪六十三) 正月
664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已亥朔,不御殿。
丁未,景王薨,无子,国除。辛亥、上不豫。
是月,京师饥疫。 二月 戊辰朔。 丙子,上疾有瘳。
丁丑,复湖广衡州、江西吉安仍行广盐。
庚辰,户部集廷臣议处王府事六十七条,上之,因颁《宗藩条例》,并周府南陵王所议七事。
三月 戊戌朔。
戊申,吏尚严讷请仿国初于杂流冗职中超擢一二人以裨吏治。于是州县下及经历、县丞之等,多有擢用者。
丁巳,赐范应期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已未,袁炜以疾免归,卒于道。
辛酉,逮严世蕃、罗龙文至。林润复尽发其通倭谋逆状,法司议立时处斩,皆出辅臣徐阶指也。嵩居二年,寄食墓舍死。是月,寇犯辽东,参将线补衮、游击杨维藩死之。
四月 丁卯朔。
庚辰,严讷、李春芳并入阁。皆出特旨,不由廷推,二人皆西苑入直臣也。
壬午,寇犯肃州,总兵刘承业再战,皆却之。
己丑,梅岭降贼吴平叛,流入福建。戚继光袭败之,遁入海保、南澳。
甲午,倭犯福宁,戚继光合水陆兵击败之,又乘胜追永宁贼,斩馘三百有奇。
665 明通鉴
是月,以吏侍董份为礼部尚书。又起丁忧尚书郭朴,朴未至,仍命严讷管吏部事。
五月 丙申朔。 甲辰,寇犯镇武堡。
辛酉,复犯延绥,把总高尚钧中流矢死。
是月,方士胡大顺、蓝田玉伏诛。时大顺等进方书、金丹,大学士徐阶力陈其矫诬状。下刑部拷讯,皆伏法。
六月 丙寅朔。
甲戌,有芝生于睿宗原庙之东柱,上大悦,告庙受贺,遂建玉芝宫。
是月,董份罢。份乃严氏之党,又受世蕃贿,至是给事中欧阳一敬劾之,斥为民。以吏部侍郎高拱代份。
七月 乙未朔。
癸卯,河决沛县,运道淤塞上下二百余里。以朱衡为工部尚书,总理河漕。
丁巳,月犯荧惑。 八月 乙丑朔。
丁丑,籍严氏父子家产,并受寄、借贷之万寀、袁应枢等,皆追赃究治。吴平谋再犯福建,把总朱玑、王毫邀之海中,俱战没。
壬午,以御座得药丸,举谢典,上亲告谢于太极殿。是月,鸿台吉自洗马林散掠内地,受创归。
九月 甲午朔。 666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戊戌,寇犯延绥,指挥鲁聪等死之。
庚申,罢工本盐,从巡按御史朱炳之议也。十月
甲子朔。
乙丑,交城王献白鹿,上喜,荐之郊庙。丙子,免应天高淳等县被灾税粮。
丙戌,逮胡宗宪。上以宗宪进秘术,方欲用之,会御史汪汝正籍罗龙文,得宗宪手书令达世蕃。汝正上之,上终怜宗宪,乃并汝正下狱。宗宪竟瘐死狱中,汝正得释,乃罢勘。
十一月 甲午朔。
己亥,以潘季驯为佥都御史,督理河道。
癸卯,严讷以病乞归,许之。自是遂不出,家居二十年卒。乙巳,山西御史张槚请录用首发大奸之吴时来等,上大怒,逮至,杖六十,斥为民。
戊申,奉安睿宗神主于玉芝宫。癸丑,冬至,祀天圜丘。
十二月 甲子朔。
壬申,荧惑逆行自井,逾二舍,再旬乃复。丙子,以冬早,祈雪于洪应殿。
丁丑,以火星逆行,诏修省。四十五年柔兆摄提格 丙寅
(明纪六十三) 正月
癸巳朔,不御殿。福州、兴化、泉州三府同日地震。己亥,太白昼见。
戊申,大风扬尘,命防兵、火。
667 明通鉴
戊午,四川官军讨妖贼蔡伯贯等,禽之。凡起事三十六日而灭,伯贯自言受妖术于山西李午,由是李福达之狱始明。
庚申,俞大猷讨南澳贼吴平,不利、坐夺职。命戚继光以福建总兵官兼管惠、潮二府讨贼事。
二月
癸亥朔,户部主事海瑞上疏谏斋醮、符瑞,上大怒,下法司拟大罪。徐阶力救,乃止,疏竟留中不下。
庚午,应天巡抚周如斗请于徽州歙、休、婺三县适中之地与浙江、江西连界者建城堡,移本府巡捕同知专驻其地,以便讨贼。从之。
甲戌,修《承天大志》成,上之。
辛巳,上以久疾,欲幸承天拜陵取药。徐阶力谏而止。
甲申,遣给事中何起鸣往勘河道。以朱衡欲开新河,潘季驯欲复旧河,议不合,故有是命。
是月,浙江、江西矿贼作乱,陷婺源。以刘畿总督浙、直、江西三省军务。广东山贼李亚元等作乱。总督吴桂芳等请留俞大猷剿贼,禽亚元,平之,复大猷职。
三月 壬辰朔。
癸巳,寇犯宣府,总兵马芳等击却之。已未,尚书郭朴、高拱并入阁。
是月,何起鸣勘河还,言旧河之难复。四月
壬戌朔,日食。闽、广官兵大败海寇吴平,平自此不敢复犯。
丙戌,寇犯辽东,指挥苟麒、把总张禄死之。
是月,以吏侍高仪为礼部尚书,南尚书胡松为吏部尚书。五月
668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辛卯朔,岁星退留守左执法。
壬辰,寇掠河东盐场,守备郎得功击却之。六月
庚申朔。
丁卯,太医院李乾进白鹿,告谢表贺如初。
癸酉,河决沛县,坏马家桥堤。言者交章劾朱衡,上命与潘季驯再勘,巡视上流。
丙子,亲祈雨于凝道雷轩。戊寅,雨。
七月 庚寅朔。
乙未,寇犯万全右卫,总兵官马芳追击败之。丙辰,寇犯延绥,都司冯时泰等陷没。
八月 己未朔。
己卯,南赣巡抚吴百朋请大举剿江、广三巢之贼,诏便宜行之。
九月 戊子朔。
庚戌,给事中王元春复请罢朱衡,会新河成,朝议乃止。衡视事如故。
是月,复设广东巡抚。又召还广西总兵吴继爵,以俞大猷代之,从给事中欧阳一敬议也。郧阳淫雨,平地水丈余,民人溺死者甚众。
十月闰附 戊午朔。
辛酉,谪万寀、袁应枢戍边,鄢懋卿下巡按逮问,以究严氏党追赃也。
669 明通鉴
乙丑,复设广东总兵官,以汤克宽充之。
丁卯,寇犯固原,总兵郭江、千总李大本死之。癸酉,复犯偏头关,杀守备左保。
丙子、淮、徐饥,以修河银一万二千两振之。辛巳、释前给事中沈束于狱。
壬午,御史王时举劾刑尚黄光升出入人罪。
是月,吏尚胡松卒。改兵尚杨博代之。赵炳然回兵部,王廷为左都御史。O武定凤继祖复乱,敕滇、蜀会兵讨之。
闰月 戊子朔。
已丑,御史方新论黄河、北狄患,斥为民。庚子、李佑巡抚广东。
甲辰,寇犯大同,参将崔世荣及其二子俱死之。是月,江、浙矿贼平。
十一月 丁已朔。
戊午,冬至,祀天于圜丘,朱希忠代。己未,上不豫。
乙亥,给事中胡应嘉劾高拱不守直庐,移器具于外。拱疑应嘉受徐阶指,遂与阶有隙。
是月,潘季驯以忧去。命朱衡兼理河道。十二月
丁亥朔。
庚子,上大渐,自西苑还乾清宫。是日,帝崩。遗诏录用建言得罪诸臣,恤死者;方士付法司论罪;一切斋醮工作及政令不便者,悉罢之。大学士徐阶草也。
壬子,裕王即位。以明年为隆庆元年。大赦。免田租逋赋。其他奉遗诏行之。
670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癸丑,释主事海瑞于狱,复故官。寻迁大理丞。O逮方士王金等,论死,监候处决。吏部奏建言得罪诸臣见存者凡三十二人,请录用,复其官,报可。高拱、郭朴以草遗诏不预,遂与徐阶有郄。
隆庆元年彊團单阔 丁卯
(明纪六十四) 正月
丁巳朔,以大丧,罢正旦朝贺。
丙寅,罢睿宗明堂配享,从礼部尚书高仪议也。
戊辰,复郑王厚烷爵,令之藩。世子载堉,有至性,筑土舍宫门外,席藁独处十九年,王还邸始人宫。
癸酉,月犯角南星。
乙亥,上大行皇帝谥号。
丁丑,追赠母康妃为孝恪皇太后。
是月,诏赠恤建言已故诸臣,分三等,赠荫、谕祭及赠荫复官有差。上两传示免朝,给事中魏时亮谏,疏留中。增设江浙巡漕御史,从给事中何起鸣议也。户尚高耀罢,葛守礼代之。
二月 丁亥朔。
戊子,祭太社,太稷。O岁星退守亢。
乙未,册妃陈氏皇后。并追赠元妃李氏曰孝懿皇后。陈以勤、张居正皆兼大学士人阁。
乙巳,罢玉芝宫享祭。
是月,北寇犯广宁,总兵官王治道击却之。三月
丙辰朔。
壬申,葬肃皇帝于永陵。
671 明通鉴
壬午,册妃李氏为贵妃。
乙酉,寇犯辽东,指挥王承德死之。四月
丙戌朔,享太庙。先一日,告几筵。丙午,禁四方毋得献珍禽奇兽。
丁未,御经筵。
是月,兵尚赵炳然罢,郭乾代之。刑尚黄光升罢,毛恺代之。O重录《永乐大典》书成。
五月 乙卯朔。
己未,新河成,加朱衡太子少保。辛酉,夏至,祀地于北郊。
甲子,谙达犯大同。
丙寅,上幸旧邸,即日还宫。
丁丑,高拱罢。时拱修郄斥胡应嘉,言官交攻之,拱不安其位,遂求去。
是月,修《世宗实录》。六月
甲申朔,诏修《世宗实录》。寇犯朔州。戊戌,京师淫雨伤稼,诏修省。
是月,新河复决,坏漕艘数百。朱衡请开支河。户尚葛守礼乞养归,马森代之。
七月 甲寅朔。
丙辰,免应天加征织造银。辛酉,太白昼见。
辛巳,遣使招抚山东、河南被灾流民,给复五年。O紫荆关雨雹杀稼。
672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八月
癸未朔,幸太学,释奠于先师。礼成,御彝伦堂进讲,赐宴于礼部。
是月,郎中王世贞兄弟伏阙为父忬讼冤,徐阶左右之,诏复忬官。给事中吴时来请召谭纶、戚继光至京师,专练边兵,从之。O给事中周怡复官,擢太常卿,陈新政五事,语多刺中贵,忤旨,调外任。
九月 癸丑朔。 乙卯,谙达犯大同。
癸亥,陷石州,知州王亮采死之。
壬申,土默特犯蓟镇,游骑至滦河。诏总督王之诰还驻怀来。
甲戌,郭朴罢。时言者攻高拱,并及朴,朴亦不自安,三疏乞归,始许之。O免襄阳被灾税粮。
乙亥,李世忠援永平,遇寇于抚宁,京师戒严。时谙达尚在山西,土默特大掠昌黎、抚宁等处,三日乃引去。
十月 甲申,填星人斗。
丙戌,寇退,京师解严。
丙申,逮山西巡抚王维洛、总兵申维岳等。
甲辰,总兵雷龙等出塞击河套寇,败之,以王崇古总制三边。
是月,兵尚郭乾罢,以霍冀代之。杨博兼理兵部事,陈蓟、昌、宣、大战守方略。诏停日讲,魏时亮言之,不听。十一月
壬子朔。
癸亥,冬至,祀天于南郊。
673 明通鉴
是月,吏部再请恤建言已故之申良、张逵、常泰、周铁等,不许,言官复力争,乃赠恤如例,惟马从谦以中官挠之,卒不行。
十二月
是月,诏廷臣博访人才.是冬,无雪。
是岁,广东海贼曾一本等作乱。二年著雍执徐 戊辰
(明纪六十四) 正月
辛亥朔,大风扬沙走石,白昼晦冥,自畿辅抵江、浙皆如癸丑,寇犯平卤城。
甲寅,太白昼见。
壬戌,革张真人封号,改为上清观提点。
己卯,给事中石星上六事,并指斥鳌山之乐、长夜之饮。上大怒,廷杖,斥为民。
二月 辛已朔。
庚寅、户尚马森等及科、道官各荐边才共六十三人,吏部请勿拘南北,上是之。
丁酉,寇犯柴沟,守备韩尚忠死之。
己亥,耕耤田。增三等农夫于耆老之后,如弘治中例。丁未,如天寿山谒陵。
庚戌,祭长陵、永陵,即日还京师。免所过税粮十之三。是月,杭城外灾,毁室庐、舟舰以千计。
三月 辛亥朔。 674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甲寅,陕西、山西、湖广、河南等处同日地震。丁巳,总兵官孙吴等出塞袭寇,败之。
戊午,延绥保宁堡城角旗杆出火,灼灼有声。己未,保定陨黑石。
辛酉,立子翊钧为皇太子,时方六岁。乙丑,诏广西总兵官俞大猷会讨广东贼。戊辰,赐罗万化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乙亥,乾清、坤宁二宫火。
丙子,幸南海子。徐阶谏,不从,既而悔之。
戊寅,京师地震。同日,永平、辽东及山东登州府皆震,宁远城崩,诏修省。
四月 庚辰朔。
癸未,河南、陕西同日地震。
乙酉,陕西又震。时屯田御史周宏祖上疏,请以灾异修省,不报。
是月,雨黑豆。 五月
庚戌朔,永宁州山崩。
是月,谭纶请授戚继光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从之,总兵以下皆听节制。
六月 己卯朔。
庚辰,遣使两畿录囚。
己丑,广东贼曾一本犯广州,杀知县刘师颜。乙未,荧惑犯左执法。
是月,给事中魏时亮言今天下大患三:一宗藩,二边饷,三公私交困。下部议。
675 明通鉴
七月
己酉朔,广东贼犯廉州。辛酉,陵川地裂三十余步。
丙寅,大学士徐阶致仕。时给事中张齐以私怨劾阶,阶既去,毛恺、王廷等复发齐纳边商贿事,论谪戍。时以为朋党之修郄云。
八月
甲辰,绛州西北天裂,自丑至寅乃合。是月,张居正条上六事,上嘉纳之。九月
甲寅,命副都御史庞尚鹏总理九边屯盐。尚鹏请停掣河盐,定边商引价,从之。
是月,工尚雷礼以劾中官滕祥,令致仕。召河漕都御史朱衡代之。
十月
戊寅朔,免南畿被灾秋粮,振淮、徐饥。壬午,月犯牛。
壬辰,犯毕。
已亥,废辽王宪炜为庶人。
甲辰,免畿内.河南被灾税粮。十一月
壬子,总兵官马芳袭谙达于塞外,再败之。辛酉,免江西灾粮。
戊辰,祀天于南郊。
己巳,广东贼犯福建,诏闽、广二省会兵讨之。是月,杖内官监李芳。芳以持正,为中官构之也。十二月
庚寅,奉世宗主祔太庙。676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丁酉,限勋戚庄田。
是月,有静乐男子李良雨化为妇人。
是冬,江西巡抚刘光济请行“一条鞭法”,下户部议。诏购宝珠,御史詹仰庇谏,不报。
三年屠维大荒落 已巳
(明纪六十四) 正月
丙午朔。
壬子,寇犯宏赐堡,总兵赵岢击却之。
是月,以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召回总兵郭琥。
二月
庚辰,免陕西被灾秋粮。
戊子,罢遣中官阅视京营,著为令。庚子,祭朝日坛。
是月,户尚马森罢。森以忤中官,乞归养母,许之。以南尚书刘体乾代。
三月 乙巳朔。 己酉,月入毕。
甲子,太白昼见,凡二十二日。
戊辰,广贼曾一本陷碣石卫,叛将周云翔杀参将耿宗元,亡入贼中。
庚午,填星退犯上相。
辛未,平溪卫雨雹,平地水深三尺,漂没庐舍。是月,给事中吴时来上《保泰九札》,报闻。四月
已丑,总兵雷龙袭套寇于塞外,败之。O郧阳雨雹,水深二
677 明通鉴
尺。
乙未,录囚。
是月,副总兵李成梁击寇于夹河山城,寇败,远徙,遂空其地。
五月 甲辰朔。
庚戌,广东总兵官郭成败贼于平山,生紫叛将周云翔,斩以徇。
癸丑,延绥雨雹,杀稼七十里。
甲寅,杖御史詹仰庇于廷,斥为民,以谏糜费忤旨也。六月闰附
甲戌朔。 闰月
是月,真定、保定及济南、浙江、江南皆大水,山东复早蝗。
是夏,大理丞海瑞巡抚应天十府。O光禄卿靳学颜巡抚山西。学颜应诏陈理财,凡万余言。
七月
壬午,河决沛县。河道都御史翁大立以闻。乙酉,诏修积谷备荒之政。
壬辰,遣使振沿河被灾州县。时翁大立陈五患,并以灾民困苦状绘十二图以献,故有是命。
八月
壬寅朔,祭夕月坛。 丁未,荧惑犯鬼。
癸丑,广东贼平,曾一本伏诛。壬戌,礼部尚书赵贞吉入阁。
丁卯,振南畿、浙江、山东灾,发内帑及临德二仓米,遣官678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分道振之。
九月
丙子,寇犯大同,掠山阴、应州、怀仁、浑源。辛卯,上亲阅武于大教场,百官称贺。
是月,淮河溢。山东沂、莒、郯城之水,又决沂河、直河,出邳州,民多溺死。翁大立奔走经营,请大行振贷,从之。
十月
辛丑朔,彗星见天市垣,东北指,凡二十日而灭。十一月
庚午朔。 甲戌,祀天于南郊。
庚辰,京师地震,有声。诏百官修省三日。时山西亦震。癸已,雨木冰。
是月,礼尚高仪以病免,加太子少保,致仕。改礼部尚书掌詹事府殷士儋代之。
十二月
己亥朔,命厂卫刺部院事。尚书毛恺等谏,不听,已而事竟寝。
庚申,召高拱复人阁。拱修恩怨,尽反徐阶所为,凡先朝建言得罪诸臣,录用、赠恤者一切报罢。
乙丑,下尚宝寺丞郑履淳于狱。以言灾异忤旨,杖之百,系狱中数月。给事中舒化等论救,斥为民。
是月,吏尚杨博致仕。诏阁臣高拱兼掌部事。
是冬,免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被灾税粮。初设广西巡抚,以殷正茂为之。
是岁,陕西贼起。 四年上章敦牂 庚午
(明纪六十五)
679 明通鉴
正月
己巳朔,日食。免朝贺。
辛未,上避殿,诏修省三日。
癸未,月食。给事中陈吾德言岁首日月并食,天之大灾,宜屏斥一切玩好,应天以实。疏入,报闻。
是月,倭入广海卫城,大掠而去。O改三边总督王崇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二月
已亥朔,大学士赵贞吉兼掌都察院事。
乙丑,更京营制,从赵贞吉议也,三大营设文武提督凡六人。
是月,刑尚毛恺、都御史王廷以发张齐纳贿事,为给事中周芸等劾其阿附徐阶。会高拱再入阁,二人乞休避之,至是仍以其屈沄徇私,夺恺职,斥廷为民。起葛守礼为刑部尚书。O兵尚霍冀以与赵贞吉议兵制不协,互劾请罢,诏责冀令闲住,而慰留贞吉,起郭乾为兵部尚书。
三月 戊辰朔。
是春,应天巡抚海瑞请开白茆河。四月
戊戌朔,京师地震。
丙午,寇犯大同、宣府、山西,诸军拒却之。辛酉,宣、大雨雹,大如卵,禾苗尽伤。
是月,陕西贼寇四川。川抚严清为巡按御史王廷赡所劾,令解官听调。
五月
癸西,给事中李已偕同官陈吾德谏市珠宝,劾中官崔敏。上大怒,杖己百,锢之狱,斥吾德为民。
680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己卯,荧惑犯右执法。
六月
辛酉,雷击圜丘广利门鸱吻。
是月,高拱请重边方有司之选及增置兵部侍郎、慎选兵部司属。疏入,皆报可。拱在吏部,举用亦多得人。
七月
乙巳,禁章奏浮词,从高拱议也。
戊子,阁臣陈以勤致仕。时高拱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以勤度不能解,引疾乞休,许之。
乙未,免四川被灾税粮。
是月,户尚刘体乾罢,以执奏取太仓银及市珠宝忤旨也。以户侍张守直升任代之。
八月
庚戌,谙达父子大举人寇,宣、大告警,京师戒严。时政自高拱出,部署内外防守事宜,边境得无事。
是月,湖州山崩成湖。九月
癸酉,陕西大水,蠲、振有差。
甲戌,河决邳州。是时黄、淮并溢,起潘季驯以故官,再理河道。
壬午,免畿内、湖广被灾税粮。癸未,寇犯大同,副总兵钱栋死之。
戊子,复犯锦州,总兵王治道、参将郎得功死之。以李成梁为辽东总兵官。
甲午,复京营旧制。
是秋,谭纶、戚继光防守蓟镇。时谙达诸部大举人犯,蓟镇独无警。
十月
681 明通鉴
乙未朔。
癸卯,谙达孙巴噶奈济内附,总督王崇古请受之,令谙达缚送板升叛人赵全等,以易巴噶。诏许之。
丁未,授巴噶指挥使司。
壬戌,命考察言官,赵贞吉与高拱意不协,拱乃谋去贞吉,以快其私。
是月,高拱请改议方士王金等罪,得免死,戍边。释给事中李己于狱。时请释内官张恩等,不许。
十一月
乙丑朔,太白昼见,凡三日。
丁丑,谙达乞封贡。时谙达闻其孙尚在,朝廷授以官,厚待之,乃有是请。王崇古以闻,诏许之。
己卯,祀天于南郊。始复庆成宴。
乙酉,阁臣赵贞吉罢,高拱嗾言官劾之也。己丑,礼尚殷士儋人阁,中官陈洪之援也。
是月,改葛守礼都御史,刘自强刑尚,潘晟礼尚。十二月
甲午朔。
丁酉,谙达执叛人赵全等来献,诏遣巴噶奈济归。
乙卯,磔赵全等于市。上以罪人斯得,祭告郊庙,行受俘礼。自王崇古、方逢时以下升赏有差。
五年重光协洽 辛未
(明纪六十五) 正月
甲子朔。
已丑,大风扬尘四塞。
是月,内阁李春芳请如旧制,以朔望次日谒见皇太子。上命以二月二日行之。
682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二月
癸已朔。
甲午,廷臣及朝觐官谒皇太子于左顺门。丙午,广西靖江王府地陷。
壬子,南京广、惠二仓火。己未,封皇子翊镠为潞王。
是月,御史汪文辉以言事被谪,盖刺高拱也。三月
癸亥朔。 丙寅,月犯毕。
已卯,赐张元忭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辛巳,日晕,有耳,白虹亘天。
已丑,封谙达为顺义王,名所居城曰归化,从总督王崇古之请也。
是月,兵尚郭乾罢。起杨博以吏尚掌兵尚事。四月
甲午,河决邳州。潘季驯请塞决口,从之。庚子,月犯轩辕。
辛丑,录囚。
己酉,授谙达弟及子并为都督、指挥等官。戊午,京师大雨雹。
是月,给事中张国彦请复先朝面奏旧制。给事中骆问礼条上面奏事宜,忤旨谪外。杭州栗生桃。
五月
壬戌朔,广西古田獞平。戊寅,阁臣李春芳罢。
是月,土默特犯辽东,李成梁击败之。六月
683 明通鉴
辛卯朔,京师地震者三,诏百官修省三日。
甲辰,授河套部济农为都督同知,王崇古续请之也。丁未,古田叛獞韦银豹伏诛。
甲寅,谙达贡马,赐金币。告庙,百官称贺。内辰,谙达复执送赵全余党十三人。
是夏,诏江西造瓷器,陕西织羊绒。言官谏,不听。七月
辛酉朔。
是月,高拱奏教官杂职宜铨注近地,从之。八月
癸卯,河套互市,王崇古请之也。丙辰,月犯轩辕大星。
九月 己卯、月犯井。 癸未,开三镇贡市。 甲申、月犯轩辕左角。是月,薛瑄从祀孔庙。是秋,蓟镇敌台成。 十月
已亥、河南、山东大水,申饬河防。是月,杨博任兵部尚书。
十一月
己巳,殷士儋罢,高拱、张四维嗾言官劾之也。十二月
辛亥,命云南采办珠宝。是冬,潘季驯罢。 六年玄默涒滩 壬中
(明纪六十五) 684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正月
丁巳朔。
辛未,命朱衡经理河道。时雒遵劾罢潘季驯,荐衡,因再命之。又以工部侍郎万恭总理河道,修筑长堤,自徐州至宿迁小河口,三百七十里。
戊寅,月犯亢。
是月,以辽东奏捷,加高拱柱国,张居正少师。二月闰附
甲午,皇太子冠,百官谒见于文华左门。
丙申,倭犯广东,诏殷正茂总督两广军务,讨之。闰月
丙辰朔。
丁卯,上御皇极门视事,疾作,遽还宫。乙亥、倭寇高雷,官军击却之。
三月
丁亥,南宫陨霜杀麦。戊子,皇太子出阁讲读。
庚子,土默特寇辽东,守备范芝、曹簠等败之。
是月,尚宝卿刘奋庸劾高拱,谪外任。给事中曹大野亦劾拱不忠十事。时以为张居正实使之云。总漕王宗沐请行海运,诏拨粮十二万石行之。逾年,复罢。
自印
戊辰,礼部尚书高仪入阁。
是月,以吕调阳为礼部尚书,以潘晟致仕也。浙江黑眚见,杭城有物蜿蜒如车轮,目光如电,冰雹随之。
五月 乙酉朔。
壬辰,免广东用兵诸郡逋赋。
685 明通鉴
己酉,上大渐,召内阁高拱、张居正、高仪入受顾命。
庚戌,帝崩于乾清宫。O是日巳刻,传遗诏,以冯保掌司礼监,同受顾命,高拱谋逐之益急。
是月,杭州龙目井化为酒。六月
乙卯朔,日食。
甲子,太子即皇帝位。以明年为万历元年。赦天下。祀建文尽节诸臣。又于南京建表忠祠,祀徐辉祖、方孝孺等。
庚午,高拱罢,冯保与张居正构逐之也。丁丑,阁臣高仪卒。
壬午,以吕调阳为大学士。居正以其弱,荐代拱,然内不附之。
是月,改杨博仍任吏部尚书。朱衡自河工召还工部。七月
甲申朔。
丙戌,上大行尊谥日庄皇帝,庙号穆宗。
丁亥,初通漕运于密云,巡抚顺天刘应节议也。
庚寅,考察京官,张居正请之也。于是斥诸不职及附丽高拱者。
已亥,复戒谕廷臣。
庚子,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贵妃日慈圣皇太后。慈圣居乾清宫。
是月,起谭纶兵尚,王之诰刑尚,王国光户尚。又起陆树声为礼尚。
八月 甲寅朔。
戊午,祀太社、太稷。
乙丑,月犯轩辕。祁、定二州大雨雹,伤损禾麦,击毙三686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人。
是月,张居正奏酌定朝、讲日期,以三、六、九日视朝,余日罢朝,参御日讲。
九月 甲申朔。
壬寅,葬庄皇帝于昭陵。十月
癸丑朔。
丙辰,彗星见东北方,至二年四月乃灭。
已未,命侍郎王遴、吴百朋、汪道昆分阅边防。辛酉,停刑。
丙子,黔国公沐朝弼有罪,安置南京。十一月
癸未朔。
乙未,徐、邳河工成。朱衡召还,复上疏言河事。十二月
辛酉,振榆林、延绥饥。
甲戌,以大丧,罢明年元夕灯火及宫中宴。是月,张居正进《帝鉴图说》。命宣付史馆。万历元年昭阳作噩 癸西
(明纪六十六) 正月
壬午朔。
庚子,起妖人王大臣之狱。冯保欲以构高拱,谓大臣受拱主使,谋逆也。张居正附之。杨博、葛守礼力为解,寻会鞫大臣,改供。保惧,乃以生漆酒喑大臣,移送法司,伏诛,拱由是获免。
二月
687 明通鉴
壬子朔。
癸丑,御经筵。上闻建文出亡事,令录其诗以进。居正以为亡国事不足观,乃录上《皇陵碑》及《高祖御制集》。
甲戌,广西府江叛猺平。三月
丙申,诏举将才。居正进《帝鉴图说》及汉文帝劳军细柳事,遂有是诏。
四月
乙丑,潮、惠贼平。
庚午,旱。诏百官修省,释重囚。是月,柳州叛猺平。
五月 庚辰朔。 辛巳,雨雹。
甲申,诏内外官慎刑狱。六月
壬申,振淮安水灾。 七月
是月,河决徐州之房村,茶城复淤。淫雨,荆州承天大水。
八月
戊申朔,荆州地震。 癸丑,罢海运。 己巳,月犯毕。 九月
癸未,振湖广水灾,山东旱灾。丙戌,四川都掌蛮平。
癸卯,停刑。 688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是月,吏尚杨博致仕。博出入中外四十余年,始终以兵事著。召王崇古入为兵部、戎政尚书。起方逢时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十月
是月,成国公朱希忠卒。十一月
庚辰,立章奏考成法,从张居正议也。己亥,慈宁宫后舍火。
十二月
己未,以辽东旱灾,发太仓银三万两振军士。
是月,朵颜察克图犯塞,戚继光禽之,其部长董呼哩叩头请罪,乃释察克图。继光在镇,蓟门之守甚固,故转而之辽。
是冬,筑宽佃等六堡,抚顺以北,清河以南,皆听互市,遵约束。
二年阏逢掩茂 甲戌
(明纪六十六) 正月
丁丑朔。
甲午,吏部引朝觐官廉能者二十人见上于皇极门,面加奖赉。
二月
甲寅,振四川被寇诸县,从巡抚曾省吾之请也。
癸亥,荧惑犯井。福建长汀县夜地震,至五更,裂成坑,陷没居民。
三月
癸巳,赐孙继皋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是月,总兵官张元勋讨潮州余贼,平之。又平其党林凤,于是惠、潮无贼。
689 明通鉴
四月
丙寅,诏内外官行久任法,从给事中张楚城议也。五月
已卯,荧惑犯氐。
辛丑,穆宗神主祔太庙,遂祧宣宗。是月,工尚朱衡罢。
六月
是月,以郭朝宾为工部尚书。O福建永定大水,溺死七百余人。
七月
是月,淫雨,昭陵地陷。八月
癸卯朔。 己巳,振山西灾。
庚午,振淮、扬、徐水灾,并蠲税粮。九月
己卯,月犯荧惑于箕。
是秋,淮、河、海并溢。给事中郑岳言:不治海口之沙而但筑徐、沛堤岸,民之为鱼,未有已时也。
十月 壬寅朔。
甲寅,决囚。上即位,停刑者再。至是张居正请循旧制,每岁一决囚,从之。
丁卯,祝朝,阅吏部铨选。
是月,建州王杲人寇,张学颜、李成梁击败之,遂诛杲。十一月
十二月闰附
壬子,张居正及吏尚张瀚进上御屏,绘天下疆域及文武官姓690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名。诏设于文华殿后省览。
闰月
庚寅,罢明年元夕灯火。
是岁,倭犯浙东宁、绍、台、温四郡。其年冬,又陷广东铜鼓卫双鱼所,总兵张元勋大破之。
三年旃蒙大渊献 乙亥
(明纪六十六) 正月
丁未,躬享太庙。
是月,徙孤山、险山六保于宽甸等处,斥地二百余里,抚顺以北,清河以南,皆遵约束。
二月
甲戌、湖广、江西地震。戊寅,躬祭太社、太稷。
辛巳,诏南京官不必备,员缺非紧要者,不必一一推补。丙申,始设起居注,命日讲官记之,从编修张位议也。三月
己亥朔。
,是月,刑尚王之诰乞送母归。逾时不至,被劾。会之诰请终养,遂报许。
是春,寇犯辽东,李成梁击却之。四月
己巳朔,日食。
壬申,感日食之变,自制牙牌,书十二事自儆。甲戌,工部后厂火。
五月
戊戌朔,湖广、河南地震。己亥,河南信阳又震。
691 明通鉴
庚子,淮、扬大水。
癸亥,有流星二,昼陨景州城北,化为黑石。是月,张居正请慎督学之选,又论边事。
六月
戊辰朔,浙江杭、嘉、宁、绍四府海潮沸涌,人畜淹没,战船漂散。是时苏、松、常、镇亦大水。
戊寅,诏抚、按官荐劾有司,毋得偏重甲科。己卯,雷击建极殿鸱吻。
戊子,福建、广东地震。壬辰,雷击端门鸱尾。
是夏,南给事中余懋学以忤张居正,斥为民。先是居正进《白燕》、《白莲颂》,懋学劾之。会冯保传中旨诘让,居正尤惭于懋学云。()御史传应祯因雷震地震言事,语侵居正,谪戍边。O都御史葛守礼致仕,陈瓒代之。
七月
是月,吏尚张瀚加太子少保。八月
丙子,张四维入阁。张居正时请增置阁臣,遂荐之。四维恂恂如属吏,不敢以同僚自处。
丁丑,河决高邮、砀山。河道淤浅,阻漕者数年。漕臣请挑康济河,修复老堤,从之。
戊子,振淮、扬、凤、徐水灾。九月
戊午,京师地震。
是月,礼尚万士和罢。以与张居正不协,引年归,卒不起。以戎政尚书王崇古为刑部尚书,代王之诰也。
十月
丁卯,京师再震。敕廷臣修省。692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戊辰,停刑。
己卯,岷州卫地震。 已丑,又震。 十一月
乙巳,躬祀天于南郊。十二月
辛未,罢明年元夕灯火。
是冬,泰宁部长绰哈纠土默特人寇,李成梁击败之。四年柔兆困敦 丙子
(明纪六十六) 正月
丁巳,逮辽东巡按御史刘台下狱,以劾张居正得罪也。居正佯论救,斥为民。已,复属于应昌、王宗载交构之,遂坐戍广西。
是月,高邮清水堤决。二月
庚辰,蓟、辽地震。 辛巳,又震。
是月,督漕侍郎吴桂芳请开草湾河。总兵官戚继光修三屯营成。会绰哈犯古北口,前总兵汤克宽、参将苑宗儒遇伏死之。户尚王国光罢,殷正茂代之。
三月
是春,哈斯坦等谋犯锦、义,李成梁击却之,杀部长四人。四月
丙子,博兴大雨雹两日,击死男妇五十余人。五月
癸已朔。
辛丑,遣司礼监冯保同法司录因。
693 明通鉴
乙巳,定、襄雨雹,大如卵,伤禾。戊申,祀地于北郊。
是月,土默特营于河东,李成梁掩其巢败之。六月
庚辰,复遣内臣督苏、杭织造。是月,诏重修《大明会典》。七月
壬辰朔。
丁酉,诏蠲天下逋赋,明年漕粮折收十之三。张居正请以孟春兑运,从之。
壬寅,遣官督修江、浙水利,巡抚宋仪望请之也。甲辰,修泗州祖陵。
辛亥,草湾河工成。 是月,诏抚、按清吏治。八月
辛酉朔。
壬戌,上幸太学,释奠于先师。以雨免进讲。
是月,河决崔镇。徐州及丰、沛、睢宁、金乡、鱼台、单、曹七县灾。又河啮宿迁城,漕臣请“徙县治,筑土城以避之”,报=
九月 十月
乙亥,振徐州及丰、沛等七县,并蠲租有差。
丙子,晋张居正左柱国,俸如伯爵;吕调阳太子太傅、吏部尚书。
十一月
甲午,有四星陨于费县,火光烛地,落城西北,长二里,阔一二尺。
694
明通鉴目录卷十六 是月,临漳有星长尺许,白昼北飞。十二月
已丑,命礼部祈雪。


目录卷十五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至三十七年戊午目录卷十七 万历五年丁丑至二十七年已亥

目录卷十六 嘉靖三十八年已未至万历四年丙子|明通鉴目录|明通鉴 - (清)夏燮著,李一平、李珽、李秉乾等校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