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柚

  下载全书

【戏曲家小传】

字禹锡,又字遂初,号梅锡。常熟(今属江苏)人。明万历间在世。出身没落官绅家庭,曾游太学,但科举不利。豪放不拘,善饮嗜赌,爱美色,喜宾客。居藤溪,与同县徐复祚友善。作传奇二种,《琴心记》较著名,演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事,全本今存,徐复祚评曰:“极有佳句,第头绪太乱,脚色太多,不便于登场。”另《昭关记》(一题《复仇记》)演伍子胥故事,仅存散出。

琴心记

第八出 私通侍者

孙柚

【霜天晓角】(旦上)珊瑚钩荡,误触冰弦响。蓦地偷开锦帐,琴心绕遍檀郎[1] 。

银潢耿耿霜棱棱,可怜线断风檐筝[2] 。斋中有人睡未起,罗裙窣地潜踪行[3] 。奴因贵客丰仪,春心飘动。闻知借榻西斋,欲到那厢潜听,又被孤红惊唤。一时春思难降,恰才脱得身来。如何悄无声响?莫是那生睡着了也,细听则个。

【下山虎】(生)河横玉树,月转回廊。猛见花荫去,心中自忙。小姐,或者你正来时,我又睡着。还愁你云度空阴,又恐那天回晓光,展眼惊心不可当。(旦)呀,可怪!苍苔路湿,湿透弓鞋。腰肢瘦损,不禁延伫。且倚着花梢,再听则个。(生)且住!你看宿鸟微惊,庭枝低亚,莫是多娇在那里了。乐意相亲傍,花生暗香,咫尺天台隔短墙[4] 。如今待取琴来,对西园下试弹一曲如何?墙高不掩相思路,纸帐灯昏曲意来。(下)(旦)呀,你听隔墙人声,想是那生了。不免踮着鞋尖,耸听则个。

(生携琴上)一树花中连理梦,七弦丝内五陵人[5] 。琴啊,数年相随,全在今夜一更,玉成好事。不免横膝而弹。(整介)呀,为何第五弦松了?再整一整才好。(旦)呀,已有整琴之声,听他所弹何曲。

【前腔】低头独立,不语情伤。漫卷香罗袖,闲拈翠珰。先生,未听你指上高山[6] ,难示我心中远况,两下风流正未降。天呵,只怕孤红睡醒,来寻著我。怕我春心荡,邀归洞房。那时节番与梅花做主张[7] 。

(生)古怪,为何第三弦又断了,再整则个。(整介)(贴上)娟娟明月鉴空帷,花下寻人步款移。行到画栏幽绝处,冷香吹入缕金衣。我家小姐向人前一味冰霜,及至没人去处,便生下许多风月。早上道我偷看堂中贵客,十分埋冤,如何口是心非,藏奸卖巧。背了孤红,窃窥文士,这个也罢了,如今蝶恋花红,莺寻柳绿,金闺空掩,锦帐寂然,想是潜出西园去了。我且悄地藏身,追寻踪迹,看他怎生模样。呀,你听那壁厢弄琴在栖凤斋中;呀,你看这壁厢潜身在太湖石畔,多应弄出好事来也,细听则个。小姐,你被孤红偷著眼,可容野雉谩藏头[8] 。(听介)(丑)好事多磨障,还资一路人。相公背我弹琴,必有所为。怕他弄出事来,不免潜去追踪则个。呀,你看你看,要寻老底板[9] ,便脱丑青囊[10] 。不免仔细听着。(听介)(生)琴已整完,试向西园弹一曲《凤求凰》以自寓如何。(弹介)

【恋牌令】凤兮倦家乡往,(旦)凤兮凤兮归故乡,他自比了。(生)欲寻伴远求凰。(旦)遨游四海求其凰,是乏配的了。(生)奈无所相将为聘,岂今夕造斯堂[11] 。(旦)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期今夕兮升斯堂。说我家召他。(生)喜丝萝偷萦筵上[12] ,有婵娟明艳闺房。(旦)有艳女兮在闺房,说着奴家了。(生)室空迩人遐异方,渺难从毒我衷肠。(旦)室迩人遐毒我肠,说我难得相近。(生)鸳鸯呵,也有接双颈交文吭[13] ,成好事共翱翔。偏我不能似他。(旦)何缘交颈为鸳鸯,相颉颃兮共翱翔。他言及至此,不觉我有相从之志。(生)天呵,怎能勾颠鸾倒凤,一地里两情忘。(旦)得托字尾永为妃[14] ,交情通体心和谐。若成伉俪,定有恩私。(生)叹知音从来绝响,有谁能中夜相亡[15] 。(旦)中夜相从更有谁?我也愿随你,只是闺门紧急,孤红无赖,如何是好?(生)奋双翼共起高翔,勿相孤使余悲伤。

(旦)双翼俱起番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良可叹也。(作长叹介)翩翻情意三回指,委曲叮咛一再行。按下身心浑不得,喃喃兀自念书生。(生)事有古怪,你听墙外低吟,其声清婉,莫是小姐果在那厢?待我手扳庭树,跳过高墙。正是:尽情传绿绮[16] ,拚死为红颜。(跳介)(丑)呀,相公,不要性急,倘是别人,怎生是好?(生)咄!不要管我。(丑)既是这等,待小人过去打探一回,才好做事。(生)这厢每事有见,只得用你过去。(丑)相公抬我一抬。(生)我就抬你。你要仔细著。(抬介)(丑跌介)(末上)开门开门!王老爹醉了,逃下碧华台,差我来请司马相公同回。(生)呀,不好了,怎生区处?(丑)相公,不妨得,你自出去,小人有理会在此。(生)也罢也罢。若见小姐之时,多将美言打动,不可露出自家穷困的话儿。(丑)这个不劳分付。(末又敲门介)(生)来了来了!

【尾】将成好事多魔障,天上人间只隔墙。冤家,你便略慢些儿做甚谎。(下)(旦)那厢琴声已罢,无路相从,芳魂飞动,如之奈何?

(贴偷上云)你看小姐呵,瞥地见时犹可可[17] ,却来闲处暗思量。不免叫破他,与之宽慰一番。(旦)不免捱进房去,再寻计策。正是:好事若成真好事,相思无路苦相思。(行介)(贴)小姐不劳挂心,奴家有计在此。(旦惊,背云)呀,不好了!(丑跳介)梅香姐,妙计在此。(旦、贴背云)呀,又不好了。(贴)小姐,想是那生了。你且住在这壁厢,待我去问他。咄!你为何黑夜入人家?(丑)却不道非奸即盗。(贴)啐!我道什么人,到是一个油嘴囚根。不好了,贼在此!(丑扯贴介)梅香姐,不要忙,我不是贼,我是司马相公的使者,差我跳墙过来,与你小姐讨一个慈悲善心。(贴)啐!亏你相公这样穷酸嘴脸,求什么慈悲善心。(丑)梅香姐,没奈何。若小姐肯结幽盟,潜谋脱计,月下蓝桥不远[18] ,就中富贵难量。(贴)又不打你,谁要招这许多闲话。(丑)打不打,是个和奸。(贴)啐!快走出去。明夜这时分,我自与小姐偷从都亭一带游耍,你不要又来胡缠。(丑)一定在那边伺候。(贴)且住,你家主是那里人?(丑)是成都人。(贴)还未回家么?(丑)一待小姐相会,后日就回。(内叫介)青囊!(丑)呀,不好了,只得过去。(扯贴浑嘴介,跳介)未尝锅内肉,先落嘴边肥。(下)(贴)小姐,你往常时动辄瞒我,如今说不得了。也罢,你不要藏羞,且去睡著。左右孤红与你成此好事。(旦背云)我有甚么瞒你不得。

【桃李争放】有何他事情慌,赖伊今夜包藏。

(贴)小姐,你还嘴硬,待我从头说来。你起初时呵,

【亭前柳】带笑灭银缸[19] ,那步出兰房。我悄悄随着,见你喜寻新学士,偷避小梅香。(旦)我自家游玩,有甚么寻学士?(贴)是谁听琴,口里说著许多话?一声琴韵切,细端详?许多话儿我也不言了,谁要与去凤翱翔?

(旦背云)天呵,秋老愁多如昨日,夜长人去是今宵。

【前腔】羞脸好难藏,远况倩谁降?(转拜贴介)孤红姐,没奈何,可怜我萧条频惜玉,冷淡独怜香。(贴笑介)小姐,当初是你管我,如今是我管你了。也罢,且进去。隔墙人去远,事休忙,终是我与你成双。

只为七弦琴,弄出相思调。

落魄梦魂中,犹怕丫环叫。

〔注〕 [1]檀郎:女子对丈夫或恋人的美称。唐李贺《牡丹种曲》诗:“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照燕夜语。”[2]风檐筝:即古建筑屋角常挂的风铃,亦称铁马。[3]窣地:指罗裙在走路时拖在地上摩擦有声。[4]天台:指刘晨、阮肇遇上仙女的天台仙境。古小说戏剧常用以指男女欢会之地。[5]五陵人:即在五陵地区居住的人。西汉元帝前,咸阳附近有五位皇帝的陵墓,合称五陵。周围聚居多是富豪之家,后以“五陵”指豪侠少年所居之地。唐白居易《琵琶行》诗:“五陵少年争缠头。”此以五陵人自比为豪侠少年。[6]指上高山:手指拨弦弹出的琴曲。春秋时俞伯牙曾以琴弹奏高山流水意境,后遂以“高山”或“流水”代指琴曲。[7]“番与”句:指误了佳期,只能向梅花诉说心事。番,同翻。[8]野雉谩藏头:俗传野鸡(雉)遇到危险就胡乱地把头藏起来。此用以比喻自欺欺人。[9]老底板:本指印刷文字的木版,双关“身板”,此指事情的底细。[10]青囊:本指青色布袋,此借自己的名字以打诨,双关下身所穿衣服。[11]造斯堂:来到这里的厅堂。[12]丝萝偷萦:《古诗十九首》有“兔丝附女萝”的话,指攀附为婚姻。此是司马相如说自己有幸攀附,登上宴席。[13]双颈交文吭:交颈接喙。喻鸟之相依相傍,此指男女亲昵。吭,喉。[14]字尾:交尾,动物交配,此指相配为婚。[15]中夜相亡:半夜一起逃走私奔。[16]绿绮:琴名。傅玄《琴赋》序云:蔡邕有琴曰绿绮。[17]可可,本指恰好、正好,此处指端庄整肃。[18]蓝桥:相传为唐裴航遇仙女云英处,后世遂用以为男女约会之处。明龙膺有《蓝桥记》传奇。[19]银缸:即银釭,银灯。

《琴心记》全名《司马相如琴心记》,写历代广为流传的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夜奔及二人其他悲欢离合的故事。剧情本事见于《史记》、《汉书》中的《司马相如列传》、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又见于《西京杂记》及《类说》卷二八引《异闻集·相如琴挑》等。全剧四十四出,情节大体线索是:汉蜀都文士司马相如漫游至临邛,随好友王吉同赴富商卓王孙的东阁宴会,并以琴技倾动四座。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彼此心仪,遂在司马相如应邀到卓府弹琴时,潜出偷听,司马相如则佯醉留宿卓府。在文君丫鬟孤红和相如仆从青囊的帮助下,二人连夜出逃。到成都后,因司马相如家徒四壁,只好当垆卖酒。后来司马相如被同乡杨得意举荐于汉武帝而得重用,却又被奸臣唐蒙设陷而下狱。卓文君虽被谣言欺诳,又为卓王孙所逼,但坚守节操而入尼寺暂避。不久司马相如的朋友王吉升任廷尉,为司马相如雪冤,相如出狱后为陈皇后作《长门赋》,并收到卓文君因听到谣传而捎来的《白头吟》。二人在尽释猜疑前嫌后终于团聚。

第八出题目为《私通侍者》,语似不雅,但表现的却是充满风流韵味、为历代文人津津乐道的相如琴挑文君的情节,是本剧中最受注目的“戏眼”,因而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全剧成功与否。这出戏在戏剧冲突、舞台效果、心理刻画、语言艺术上都甚有可观,从而用戏剧形式出色地表现了这一极富艺术意蕴的文坛佳话。

为表现好这段重头戏,剧本在前面安排了“王孙作醵”、“孤红窥宴”、“挑动琴心”三出与本出直接相关的戏作为铺垫,从而为本出要敷演的情节蓄足了文势,让观众产生了很大的期待心理来观赏这一精彩片段。为突出“重点中的重点”,作者又颇有章法地将本出剧情发展安排为开端、发展、高潮、余波、结束几个部分。开场的相如、文君对唱为情节开端。文君得知相如留宿在府内,乃夜出潜听。相如也欲在月下弹琴,希望能让文君听到。此时二人可谓心心相印,只是音信未通,都是自行猜测。同时二人又各有后顾之忧:相如担心仆从青囊发觉,文君害怕丫鬟孤红知晓。因此二人在期盼、猜疑的同时,又增添了对身边人的防范心理,从而使二人的行动躲躲藏藏、惊惊咋咋,这一切又都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到二人小心翼翼的神态动作,观众既为他们幽会能否成功而担心,又不免为他们的疑神疑鬼而发出会心的微笑。

俗话说:“隔墙有耳。”正当相如、文君神秘兮兮地避开身边耳目时,殊不知孤红、青囊早对各自主人的心思行踪了如指掌,并已随出窥听监视。这样四人的表演既“各自为战”,又统一地推进了剧情;既使观众感受到的舞台内容更为丰富,也为下文妙趣横生的喜剧冲突埋下了伏笔。

丫鬟、仆人的跟踪,两位主人是不知道的。正因为此,他们才能够自以为得计地敞开心扉,尽诉衷情:司马相如弹唱出极富文采与感染力的琴歌《凤求凰》,卓文君则心有灵犀地领悟到琴歌的深切内涵,并予以低声婉转的唱和。高山流水真正遇到了知音,二人酝酿已久的感情很快沸腾般上升到高峰。这段唱和词藻俊逸、意境深远、格调高雅,内涵极为丰富,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和极高的美学享受。听完琴曲,文君情意翩翩,不由得长声叹息。司马相如听到叹息,更是情不能抑,竟要扳树跳墙,从而使琴曲唱和形成的“旖旎风光”,顿时向轻松的世俗趣味转化,剧情由此也进入高潮之后的余波:由一直躲在暗处的孤红、青囊出面,演出其角色当行的插科打诨情节,并在充满戏谑调笑的表演中,继续推进着情节主线的发展。孤红以训斥、警告口气告诉青囊:“明夜这时分,我自与小姐偷从都亭一带游耍,你不要又来胡缠。”青囊则心领神会地回答:“一定在那边侍候。”这样心照不宣的言不由衷,自足令观众开心解颐不已。这出戏的结尾,是孤红与卓文君继续演出的既认真又可笑的滑稽剧。孤红因文君不体会她善意相帮的一片苦心,反而对她处处设防而心生不满,遂直言揭其老底,使得文君终于坦诚相告,并虚心下意地相求。孤红此时则和《西厢记》中的红娘一样,颇为豪侠仗义地表示要倾心相助:“终是我与你成双。”剧情至此,相如、文君结合的关目情节均已落实,以下的《临流守约》、《夜之成都》诸出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琴心记》中的这出戏,调动了各种手法,使舞台气氛充满生活情趣。同时又以科诨点缀,舞台上四个主要人物的不同身份、心态、动作、语言,形成一系列真真假假的猜测、误会,从而以雅俗共赏的表演形式,创造出极为活跃的舞台气氛,使本来充满士大夫情趣的相如、文君故事,成为普通平民乐于欣赏的精神佳肴。

这出戏的语言成就早被公认。尤其是相如、文君隔墙所唱的一曲《凤求凰》,更是脍炙人口,屡被后来诗文引用及谱曲演唱,比起《乐府诗集·琴曲歌辞》所收的司马相如琴歌,更觉风流蕴藉。前人的“俊逸可喜”、“极有佳句”的评语(见《三家村老委谈》),这出戏真正是当之无愧。

以琴曲表达感情并终成连理的情节,在元杂剧《西厢记》、明传奇《玉簪记》等作中,均有使用。《琴心记》因后半部头绪较乱、角色太多以至不便登场而影响了全剧在古代戏曲史上的地位,但仅就这一出而言,较之《玉簪》、《浣纱》诸作,则是毫不逊色,甚至有以过之的。

(鄢化志)


沈自晋高濂

孙柚|明以前南戏与明传奇|明清传奇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