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韵
【戏曲家小传】
(1841—1916)原名古香,小字观音。行三,又称刘家三妹。海州(今江苏东海)人。盐商刘蕴堂之女。早慧,工吟咏、擅丹青。十八岁适沭阳钱梅坡,钱才名甚著,然犹自愧不若其妻,夫妇相得,所居称小蓬莱仙馆。光绪二十四年(1898),沭阳遭洪灾,流落江南,得友人帮助以印行文稿筹资方得返乡。晚景凄凉。作有戏曲二十四种,大部分漂没于洪水,仅传奇《黄碧签》、《丹青剑》、《炎凉券》、《鸳鸯梦》、《氤氲钏》、《英雄配》、《天风引》、《飞虹啸》及杂剧《千秋泪》、《镜中圆》等十种今存,合称《小蓬莱仙馆传奇》。另有《小蓬莱仙馆诗钞》、《瓣香阁词》。《全清散曲》辑录其散曲五套。
鸳鸯梦
第十出 殉玉
刘清韵
(旦淡妆带老旦、贴上)
【步步娇】刚把那一点惊心才宁帖,蒙恩旨放归金阙,谁料奇灾先降也。痛杀严亲,身藏墓穴。可怜奴家,离恨一襟赊,只落得杜鹃晓夜啼红血[1] !
奴家崔莹,得放还家,严亲已殁,本是痛不欲生,只因养娘苦苦相劝,院子又述爹爹遗命[2] ,因此拜辞坟墓,买舟前来,可巧仍泊在春间那个地方。已打发院子到唐六如那里去了。(叹介)咳,春间尚有爹爹同行,今日只身来此。(哭介)我那爹爹哟!
【江儿水】方幸天伦聚,何期成永诀,剩这茕茕弱女谁提掣?只身儿小舟趁一叶,寸心儿柔丝萦万结。这已断姻缘能联接,双亲何故,不得再教生活!
(老旦)小姐,不要思前想后,保重玉体要紧。将来夫妻和美,老爷太太在阴间也是欢喜的。(旦)养娘,你教我怎不思想哟?爹妈如在,今日岂要奴家自主?只是院子也该回来了。(末上见介)小姐,老奴回来了。(旦)你听唐相公说甚么来?(末)没甚么说的。唐相公因今儿晚了,明日相见,还教老奴劝劝小姐,不要烦恼。(旦惊介)此话我不明白,你可细细说来。(末)没甚么说的,明儿唐相公来就晓得了。(旦怒介)大胆奴才,你敢搪塞我么?(末叩介)老奴不敢。(旦)你可细细说来,不许含糊一字。(末)老奴说便说,千祈小姐不要烦恼。那张相公已于前月初旬死了。唐相公说,虽是气数使然,还是张相公没造化。(旦呆介)(末)养娘,好生小心陪伴小姐。(末下)(老旦)小姐且自宽怀,可记得那日老爷说的:并未传红下定[3] ,不必认真。有小姐这般才貌,怕没个王孙公子?多是那人无福消受,所以死了。咱们明日回去罢。(旦不语)(忽正色介)呀,崔莹,崔莹,你好痴也!
【清江引】今生为底多磨折?分明总是前生孽。倒要拿定主见,作事勿稽迟[4] ,为人毋懦怯,拚得个腻粉弱脂铸成铁。
养娘,传语院子,明早安排香烛酒果,随我到张相公坟上致祭。叫侍儿同去,你在船上照看行李。唐相公来,我还有些言语,不好当面说得,妆盒里面有封字,你拿给他看,他就明白了。(老旦)小姐放心,老身知道。只是明日小姐设祭过,早些回来,好一同回去哟。(旦微笑介)明日正是我回去的时候了。(同下)(末捧香烛引旦孝服带贴上)
【香柳娘】看秋容惨冽,看秋容惨冽,似为人添悲助咽。只是奴家此时呵,不特中怀少凄切,倒转觉心神爽澈,转觉心神爽澈。堪叹人生幻影,空花易消灭。纵上寿百年,也无非一瞥,也无非一瞥。少缓须臾,便与古人同列。
(末指介)前面那块新碑,不是张相公的坟么?
【前腔】(旦)正肝肠迸裂,正肝肠迸裂。分明在那,又断肠碑碣。咳,崔莹,更有何话说,更有何话说?想彼祝英台,千古擅芳烈。况没甚牵缠扯掣,况没甚牵缠扯掣。一意孤行,自甘澌灭。
(末)到了,等老奴排列停当,小姐再拜奠。(旦)排列好了,不必在此伺候。去请唐相公上船,再来接我。(末)是。(作排列介)(向贴介)收拾齐备了。你好生伺候小姐,我请唐相公去来。(下)(旦上香介)
【前腔】把清香敬爇[5] ,把清香敬爇。(跪介)低鬟拜者,愿英灵鉴此微忱竭。奴与郎君,虽丝萝未结[6] ,虽丝萝未结,才子光仪[7] ,画里每相接。(哭介)况严亲曾择[8] ,况严亲曾择。地下寻盟,庶几无慝。(贴劝介)
(旦起拭泪介)侍儿,那边远远开的是甚么花?倒也可爱。(贴)想是野菊。(旦)你去采些带回船,我在这里等你。(贴)小姐就在这石上坐坐罢。(旦)不要多管,快采花去。(贴应下)(旦化纸介)
【忆多娇】灰飏处,飞乱蝶,(浇酒介)一盏椒浆浇马鬣[9] 。浇奠已毕,早些寻个归著罢!(徘徊四望介)四顾茫茫何处歇?呀,那边好一带枫林,看赤似丹霞,看赤似丹霞,不如就到那里去罢。(行介)林呵,林呵,借重你成就我从夫大节。(作到)(解帕向鬼门结扣介[10] )
【斗黑麻】款解冰绡,向枝头牢将扣结。为判阴阳,故此关特设。(回望介)只怕养娘要来,急忙的催返楫。想此时唐六如不知已到船来?我身后诸般,要伊打叠[11] 。崔莹,崔莹,你俄延怎的?就此去罢。(理扣介)不由人将身一撇,须臾魂销气又灭,含笑从容向泉台去也。(缢下)
(末上)在下崔家院子崔恩的便是。奉小姐之命,将唐相公请到,随即赶来接小姐回船。呀,小姐、梅香,一齐往那里去了?(望介)(贴执花上)(末)姐姐,采那野花做甚么?小姐呢?(贴)小姐说此花开得别致,教我采些带回去。小姐在石上坐著等你呢。(末惊介)不好了!快快寻去。(同行四望介)(贴)不是小姐么?原来在那里玩野景儿呢。(末)在那里?(贴指介)那树边立的不是么?(末急行向鬼门看)呵呀,唬杀我也!原来小姐自缢死了。好个才智兼全的烈女!(向贴介)你在此守著小姐,我去报与唐相公知道。(急下)(贴哭介)我那小姐人儿也!我那有仁有义的小姐人儿也!(哭下)
〔注〕 [1]啼红血:传说上古蜀君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至春而鸣,其声凄切,啼至血出乃止。[2]院子:看院的仆人。[3]传红:订婚时男女两家互相送交约书和信物。因女家用泥金红柬书年庚八字交媒人送男宅,故称。亦谓之下定。见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妇女》引《金陵杂志》。[4]稽迟:延迟,拖延。[5]爇(ruò):点燃。[6]丝萝:菟丝与女萝,两种低等植物,蔓生,常缠绕在草树上,不易分开,故常用以比喻婚姻。[7]光仪:光彩的仪容。汉祢衡《鹦鹉赋》:“侍君子之光仪。”[8]严亲:父亲。[9]椒浆:用椒浸制的酒,古时常用于祭奠。《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马鬣: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诗文中常泛指坟墓。宋刘克庄《沁园春》词:“雁山马鬣,吊客谁经?”[10]鬼门:即鬼门道,戏台上场、下场之门。元柯九思《论曲》:“构肆中戏房出入之所,谓之‘鬼门道’。言其所扮者皆已往昔人,出入于此,故云‘鬼门’。”[11]打叠:打理,安排。
《鸳鸯梦》是晚清女子刘清韵《小蓬莱传奇》十种的第四本,故事发生在明代:才子张灵风流放诞,自比李白,一心想觅一个崔莺莺似的女子为妻。一日,他放浪形骸,扮成乞丐在苏州虎丘游春,巧遇一位佳丽,惊为天人,爱慕甚深。于是他拜托好友唐寅代为寻访佳人并作伐。恰巧那美人崔莹的父亲崔文博路遇唐寅和祝允明,看到了唐寅为张灵所画的《行乞图》,非常欣赏画中“神彩矫矫”的少年书生,意欲将爱女许配给他,故携画而归。崔小姐见画亦深爱张生,并在画上题诗一首,以明心志。不料,宁王朱宸濠为了谋反,大肆搜罗美女进献皇帝,崔莹被逼入宫。这时唐寅正在南昌的宁王府做画师,见了崔莹后,忙带了她的画像和《行乞图》赶回苏州给张灵报信。张灵见画,知道姻缘无望,竟一恸而亡。不久,宁王起兵作乱,崔莹遂得归故里。她为酬夙愿,在张灵墓前自缢身亡,一对有情人终于在九泉之下结成了神仙眷属。
《殉玉》是《鸳鸯梦》的第十出,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悲剧色彩,是全剧的高潮。
崔莹当初是带着对老父亲的深切挂念和对张灵的无限爱恋被强迫送入宁王府的,进而她又被逼去了北京,进了皇宫。在这段苦难的日子里,是对父亲和张灵的牵挂支撑着她艰难地活下去。最后,她侥幸脱离了苦海,带着对亲人和恋人的深深萦念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回到了家乡。可是,家破人亡,物是人非,等待她的不是期盼已久的父女团圆,而是父亲已不在人世的噩耗!“刚把那一点惊心才宁帖,蒙恩旨放归金阙,谁料奇灾先降也。痛杀严亲,身藏墓穴。离恨一襟赊,只落得杜鹃晓夜啼红血!”(【步步娇】)崔莹痛不欲生,在养娘和院公的苦苦劝慰下,才勉强节哀。根据父亲的遗命,她拜别新坟,从南昌赶到苏州找唐寅,希望通过唐寅成全自己和张灵的婚事——父亲既然撒手人寰,张灵便成了崔莹仅剩的依靠和希冀。连养娘都说:“将来夫妻和美,老爷太太在阴间也是欢喜的。”崔莹自己心中更是充满了期待。
孰料,等待崔莹的是又一次严重的打击。院公从唐寅府上回来,告诉小姐“张相公已于前月初旬死了”。崔莹闻言如雷击顶,呆了半晌,不言不语,良久,她才忽然正色道:“呀,崔莹,崔莹,你好痴也!”——红颜薄命,鸳鸯梦碎,好姻缘化作了镜花水月,这种和意中人张灵阴阳永隔的极端痛苦彻底击垮了崔莹。就在这一瞬间,失去了最后希望的崔莹决定放弃生命,到九泉之下去寻找情郎,以圆鸳鸯之梦。于是,她收拾起眼泪,十分镇定地吩咐养娘和院公做好翌日祭扫张灵坟墓的准备工作。十分关心爱护崔莹的养娘殷勤道:“小姐放心,老身知道。只是明日小姐设祭过,早些回来,好一同回去哟。”崔莹微笑回答:“明日正是我回去的时候了。”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崔莹得知张灵死讯之时,作者并没有按照常规浓墨重彩地用大段唱词描写她的心理活动,而只是强调她的表情——先是“呆介”,然后是“不语,忽正色介”,最后是“微笑介”。从惊闻噩耗呆住了,到面露镇静的微笑,这对于一个历尽磨难,体验了“哀莫大于心死”的少女来说,是多么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呀!作者完全可以用几支曲子的篇幅详细渲染女主人公的悲戚心理。可是刘清韵却举重若轻,主要选择了强调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方法外化崔莹的心路历程,简约而不简单,既节省了篇幅,又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了良好的铺垫。
第二天,崔莹在养娘和院公的伺候下到张灵坟墓前祭奠未婚夫。在这里作者不再节约笔墨,让崔莹一连唱了三支【香柳娘】,以倾诉其衷怀。她面对张灵的墓碑,肝肠寸断,死志已坚,心境就像民间故事里的祝英台:“正肝肠迸裂,正肝肠迸裂。分明在那,又断肠碑碣。更有何话说,更有何话说?想彼祝英台,千古擅芳烈。况没甚牵缠扯掣,况没甚牵缠扯掣。一意孤行,自甘澌灭。”不过,她知道只要养娘和院公在身边,她就不能够从容赴死,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她借故分别支开了两位老仆,然后徘徊四望,见一片枫林“赤似丹霞”,就决定借助红如鲜血的枫林结束自己的生命,相从张灵于地下。只见她“款解冰绡,向枝头牢将扣结”,不一会儿便“魂销气又灭,含笑从容向泉台去也”。
这出戏到了这儿,读者和观众才完全明白崔莹对养娘说的那句“明日正是我回去的时候了”的真实含义,也明白了她在刚刚得知张灵死讯的时候所唱的那支【清江引】的真正分量:“作事勿稽迟,为人毋懦怯,拚得个腻粉弱脂铸成铁。”——原来,这个外表纤秀的弱女子在严酷命运的重压下却是外柔内刚,早就打定了为张灵殉身的主意,然后又不动声色地排除障碍,付诸行动。而养娘和院公既是剧情所需的必要配角,又是塑造崔莹性格形象的重要陪衬,其戏剧结构的安排不可谓不细致。于是,女主角崔莹不慕荣华、忠于爱情的感人形象在这一出戏里被最终塑造完成,整部传奇歌颂纯洁爱情、抨击强权的主题也在这一出戏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如果将这出《殉玉》和写张灵为崔莹断送了年轻生命的第八出《恸逝》联系起来看,则更加能够体现出作者安排关目的匠心。可以说,《恸逝》和《殉玉》是全剧的两个高潮,是传奇主旋律的最强音。
除了戏剧关目设置的巧妙以外,《殉玉》在曲辞上也颇有造诣。比如在三支【香柳娘】和一支【忆多娇】里作者多次成功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第一支【香柳娘】的开头是“看秋容惨冽,看秋容惨冽”,第三支【香柳娘】的开头是“把清香敬爇,把清香敬爇”,而【忆多娇】的中间则有两句“看赤似丹霞”。这种句子的连续反复虽然是曲律所规定的,但写得好不好却得靠作者的一支笔;而作者确实有生花妙笔,令曲辞声情凄切,既适于场上的演出,也深化了曲子的主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当然,在艺术上作者还有借鉴之功。比如它的主要情节和人们耳熟能详的梁祝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出戏的最后崔莹从容赴死的细节则和汉代著名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里面的相关细节差相仿佛,读来耐人回味。
(郭梅)
天风引
第八出 荣骋
刘清韵
(小生扎巾鬼脸骑海马执令旗上)众鲛人听者[1] :大王有令,今日驸马爷来游海市,尔等广列奇珍,大呈异宝,兼设蜃楼,不得违慢取究。(内噭应介)(小生下)(丑扮鲛人头领引众鲛人推车载宝上)(众)哥,俺们这海市每年一次,亘古如斯。不问九州万国人士,五湖四海龙王,自去自来,各随其便,从无干涉。为何今日先期传令,莫非要来抽税么?(丑)不是,不是。俺昨日进城候朋友,适值驸马在南海赴宴回来,说不尽马上弹筝,车中奏玉,那样尊荣显贵。随溜过去一张,原来就是那日三世子在这里带去的那个贫子。俺私问人道:好好的一个玉叶金枝,放着许多龙子龙孙不给,将来配他,岂不委曲?那人伸伸舌头,说:你不要看轻了这位驸马爷,只因作了一篇《海市赋》,不独俺们王爷十分爱重,就连四海龙君也一般景仰。只三日光景,把绝大才名四海都传遍了。王爷还要大开海市给他散心呢!(众)既如此,俺们就将宝摆列起来罢。(丑)慢些,慢些!蜃哥快来!(净扮蜃精上)云雾随时吐,楼台顷刻成。鲛哥,俺老蜃又没奇珍异宝,只有一口假气,你们要他何用?难道有人买假气不成?(丑)少说闲话。大王有令,令你工工致致结一座大城,将俺这海市围住城内。还要六街三市,万户千门,种种精奇,不得违误。(净屈指数介)一、二、三、四、五、六、七,海市只得今儿一天了。呸!那里是他传令,分明你拿我开心!(欲走)(丑扯住介)谁来哄你!委实是大王令旨,命你点缀好,待驸马爷游玩的。(净)列位,俺那口假气只可搪塞一时,岂能拿他靠实吗?(丑)不错呵!这怎么处,这怎么处?(净)你们只管将宝排列齐整,俺吐些雾气罩住,等驸马爷将近的时候,再照你式样办理,又变幻,又新奇。(众拍手狂笑介)好想头,好想头!真个有趣。兄弟们,快来动手呵!(场后列高台三层)(众取宝排列)(净放烟出黑纱幔将台遮住介)(丑远看介)妙,妙,妙!俺们且去歇息歇息。(引众同下)(小丑、末、杂、外、老旦扮各路客人上)海市要完,俺们再去买几样,也好收拾回去了。(抬头惊介)海市收了吗?(外)记得还有一天,待俺问来。(向内介)鲛哥,鲛哥,俺们来收买珍宝的。(内应介)来了,来了。(丑上)(向外细看介)你们可是罗刹国来的?(外、小丑、末)正是。(丑)你那贵友招了宫主,做了驸马,少刻来游。他到了才开市呢,诸位略等一等。(外向小丑、末介)且船上去等,来时好细问问龙宫景致。(小丑)少要做梦,他此刻还有工夫理你哩!(外)马大夫不是那样人。(丑)咳!此一时彼一时,你又那能拿得稳?(外叹介)说的也是,待临时看光景就晓得了。(丑)我们昔日与他是“贫贱他人合”,只怕他今日待我们就要“富贵故交疏”了。(同诨下)(生上)〔谒金门[2] 〕红偎翠倚,一枕春魂莺唤起。惝恍迷离,只觉春风溢两眉。绣帏香暖,软软浓浓情意款。真个消魂,不是朝朝暮暮云。小生马龙媒,蒙东阳君十分宠待,配以爱女。今复大开海市,令俺游览遣怀。(叹介)虽是他宫禁恩深,争奈俺乡园念切。昨晚于灯下作一平安家禀,带往海市,好觅便寄归,以慰父母。(贴、小旦艳妆上)(跪启介)请驸马爷后宫早膳。(引生下)(末、小生二侍臣引生乘马上)
【懒画眉】论文敢说马卿工[3] ,姓字风传四海中,水云影里骋花骢。(内喧哗赞叹介)马头到处人争拥,抵多少得意花看上苑红。
(二武士上跪介)守城员役迎接驸马爷。(末)起去。(二武士下)(生抬头看介)
【前腔】曈昽佳气郁葱葱[4] ,楼橹森严雉堞雄,更有那黄旗摇曳漾和风。招引我无端豪气连云耸,几忘身居碧海中。
(生鞭指介)前面一带,红光闪闪,紫气腾腾,是个甚么所在?(末)是珊瑚林。(生)内府尚以七尺珊瑚为希世之宝,岂知此处竟有如许之多,如许之大,真奇观也!(末)世人用尽心机,将铁网沉入海中,不过取些顶上嫩枝儿,这大的怎能到手?
【前腔】(生)遥观如火似霞烘,原来是万树珊瑚列道中。不特多,而且大,更且长得扶疏偃仰,各各不同。有回枝曲干偃虬龙,也有亭亭婉约疏而耸。想那王恺、石崇当时光景,真不值一粲,恰似拥著那敝帚千金意自雄。
(二杂上跪介)守珊瑚林员役迎接驸马爷。(小生)起去。(二杂下)(生徘徊抚玩介)(小生)这个没趣。(指介)那灵珠圃才好耍子哩!(丑、净)守灵珠圃员役迎接驸马爷。(小生)起去伺候。(净、丑起)(立鬼门边吹画角)(下)(生指介)那一带水晶短垣,想就是了。(策马欲前)(小生)驸马爷不要前进,珊瑚林宜近观,灵珠圃宜远玩。一到跟前,反没情趣了。(生立马遥望介)你听那,
【前腔】悠悠画角数声终,仔见那瑞霭霏霏起囿中。猛可的明珠万粒荡灵风,高低错落如丸弄,陡一闪散作繁星丽碧空。
(生且行且看赞介)妙呵!真个灵奇有趣,眼界一新。(向末介)那座小山,为何皆是砂砾所成?(末笑介)那是精卫鸟儿思量填海衔的西山木石[5] ,日积月累,竟成一个小小山儿。(生叹介)咳!
【前腔】零砂碎砾积成峰,恰费冤禽几许功。叹西山木石岂能穷,何须苦把精神用!可晓得沧海桑田少定踪。(策马行介)
(末指介)那边有真正道地古董,驸马爷不可不赏鉴赏鉴。(生立马介)在那里?(小生)不要理他。(指介)就是那个枯树与那个破船,没有看头的,还是到海市去瞧热闹罢。(末以鞭拂小生介)你懂得甚么?这是当年徐福载着五百童男女求仙的船[6] ,这是张骞乘着探河源的槎[7] ,怎么还说不是古董!(生鞭指介)咳!始皇呵始皇,
【前腔】你翦除六国逞残凶,逞到坑儒事未穷。长城一筑血膏空,逼得那民愁神怒天心痛,平白又仙药思求碧海东。(策马转身徘徊细看介)
【前腔】这楂枒老枿偃泥中,古色斑斓碧藓封。每想那河源那得与天通,今见此槎信不诬矣!槎呵,当年情事君曾共,我待细问支机旧日踪。
(忽抬头念介)琵琶亭,呀!(沉吟介)记得琵琶亭在江州呵。(末)这是王昭君的琵琶亭,不是江州故事。昭君亡后,琵琶沦入沧海,俺王爷特地为他建亭,以昭珍重。(生)原来明妃手泽尚存,倒要领略领略。(下马抚玩掩泪介)咳!明妃,明妃!想你生前虽然出塞,这也是——
【前腔】佳人薄命古今同,莫把图形怨画工。倘若是当年宠冠六宫中,怎及这千秋青冢人知重!琵琶呵,琵琶!虽是你物因人重,想明妃那时,不知怎地悲怆凄凉?恰也亏你在马上替他切切凄凄诉曲衷。
(徘徊雪涕介)明妃不肯赂毛延寿,以假容貌见斥汉宫;俺马龙媒因遭飓风,以真面目见摈鬼国。虽是两般情概,恰一样悲凉也!(忽失声大恸介)(末、小生劝介)明妃身死名留,足可无憾,请爷启行。(生上马回顾拭泪策马行介)(忽立马四顾介)呀,碧水潾潾,繁花袅袅,古树森排,小桥斜跨,是好个所在也!呵,你看那——
【前腔】数椽茅屋翠阴中,青粉围墙碧藓封。(听介)若不是隐居避世有儒宗,怎得这书声朗朗随风送?顿使我受教殷殷礼意崇。
此地何名?(指介)那是何人居址?(末)此是清水洋。苏老泉相公爱其幽静,卜居于此已数百年了。(生)老泉先生还在?今日便道不恭,明日再来拜谒罢!(行介)那边一座白玉牌楼,祥云缭绕,瑞霭缤纷,又是甚么奇异?(小生)那是通天河。过了牌楼,便是天界。(末前望惊介)记得过了清水洋不远的就是海市,怎今日只见茫茫烟雾,恰是为何?(小生)难道走错了路不成?(末)胡说。(同立马迟疑介)(净立鬼门放烟上)(取幔下)(丑率众鲛人跪生马前介)鲛人迎接驸马爷。(末)起去。(小生)快些开市,好待俺爷游览。(生)妙呵!果然是海市蜃楼,一转眼间就有。
【前腔】层轩广厦互相通,异宝奇珍列满中,只觉晶莹璀灿影浮空。那些明珠美玉倒也不足为奇,最奇的是:天成百物皆生动,不借些儿斫削功。
(丑、末、外、四杂上跪介)海外诸路客商迎接驸马爷。(末)起去,照常交易。(众)是。(生见丑、末、外下马执手介)诸位与龙媒是贫贱之交,怎么也行此礼?不敢当,请起,请起。想龙媒那时,
【前腔】栖栖海畔泣途穷,深荷提携涸辙中[8] 。报琼有志久蟠胸[9] ,今日呵,酬恩愧乏千金奉。(袖出锦匣送介)这是夜光珠十粒、龙脑香十帖、通天分水犀各四枝,望诸君笑纳还祈恕不恭。
(丑、末、外)吾侪小人,日受大夫之赐,正欲在海市购些珍玩相奉,怎敢复承厚惠。(生)聊以将意,幸勿过辞。(众叩介)多谢大夫。(生复出匣介)这是送与执戟郎的[10] ,烦诸君代为寄上。说龙媒呵,
【前腔】虽然身隔水云重,把厚德深铭五内中。每向那屋梁落月忆音容,(指匣介)这戋戋菲薄交情重[11] 。还望诸君与龙媒,代把愚衷宛曲通。
(众)小人们理会得。前日大夫欲寄家报,现有往贵国船只,可将书付小人,交他带去。(生)竟有便船,俺好喜也!
【前腔】家山久付梦魂中,天外何期得便鸿[12] ?凝然喜色上眉峰。(掩泪介)悄然双泪如泉涌,天吓,天吓!求你赐一阵饱送蒲帆百尺风[13] 。
这封家报,必须面交,船在那里?(众指介)就在那边。(生)乡书才待发,旅梦已先归。(同下)
〔注〕 [1]鲛人:传说中居于水中的人鱼,善织绡,滴泪则化为珠。[2]谒金门:按,检“红偎翠倚”八句,词调当为〔减字木兰花〕,非〔谒金门〕。[3]马卿: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字长卿)。[4]曈昽:日初升渐明貌。[5]精卫:《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6]徐福:秦时方士。《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按:巿,亦作福,《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又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7]张骞:西汉人,以通西域功封博望侯。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张华《博物志》: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而去,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云:‘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织女取榰机石与骞而还。”[8]涸辙:喻困境,典出《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索我于枯鱼之肆。’”[9]报琼:报答他人的美意,《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10]执戟郎:指宫廷侍卫。秦汉时宫廷侍卫执戟值勤,故称。[11]戋(jiān)戋:浅小,细微。[12]便鸿:指家书。鸿,谓雁书,即雁足所系,飞行传递之书信。[13]蒲帆:以蒲草编织成的船帆。
《天风引》是刘清韵《小蓬莱传奇》十种里面的第七本,其故事梗概是:书生马俊表字龙媒,出生在福建莆田的一个商人家庭。他虽然“风神俊爽,才调纵横”,但在父母的安排下却只得弃儒从商。不料,他第一次出海经商便遭遇风暴,不得已流落到了大罗刹国。那大罗刹国中人人以美为丑,以丑为美,马俊一次醉后,偶然戏涂花面,竟然被认作美男子,官至下大夫。在朝中,他明白了“花面逢迎,世情如鬼,举世皆然,又岂特一罗刹国乎”的道理,决意辞官不做,找机会返回故乡。这时,他偶然结识了东阳君的三世子,旋即因一篇《海市赋》博得了东阳君的欢心,被招为驸马。然后,马俊接来父母双亲,一家团圆,共享荣华。
《天风引》一共十出,《荣骋》是第八出,情节热闹离奇,富有传奇色彩和象征意味。
这出说的是马俊入赘后甚得宠幸,龙王大开海市替他散心。在海市上,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马俊见到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和文物古迹。比如,有一片红珊瑚林,既多且大,“长得扶疏偃仰,各各不同”,马俊不禁联想到了《世说新语》里石崇与王恺争豪的故事,感慨道:“想那王恺、石崇当时光景,真不值一粲。”——这一段名为咏物,实为咏史,寄托了作者对于物我关系的看法,表达出不慕富贵名利的淡泊高雅;另外,精卫鸟填海而成的一座小山也让马俊感叹不已,同样从一定角度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观。
当然,更令马俊唏嘘万端的是一些人文遗迹。比如,当他看到徐福当年带着五百童男童女海上求仙所乘的船只,就想到了曾经叱咤风云的秦始皇,忍不住批评始皇穷兵黩武,焚书坑儒,刮尽了民脂民膏,派徐福求取长生不老药的举动更是不得人心:“你翦除六国逞残凶,逞到坑儒事未穷。长城一筑血膏空,逼得那民愁神怒天心痛,平白又仙药思求碧海东。”——这实际上是一篇怀古的作品,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
其后,马俊看到了琵琶亭,从人告诉他,当年王昭君香消玉殒之后,其琵琶沦入沧海,龙王特地建造了这座亭子以示珍重。马俊面对昭君亭,不免又发了一番感慨:“佳人薄命古今同,莫把图形怨画工。倘若是当年宠冠六宫中,怎及这千秋青冢人知重!”——这又是一首咏古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王昭君的悲悯与敬重,其意见颇不同于流俗。当然,这也是作者作为女性曲家之女性观、情爱观和婚姻观的独特表露。
然后,马俊到了清水洋,从人告知此乃苏洵的幽居之所。马俊听得书声琅琅,十分景仰,唱道:“数椽茅屋翠阴中,青粉围墙碧藓封。若不是隐居避世有儒宗,怎得这书声朗朗随风送?顿使我受教殷殷礼意崇。”不过,他觉得对苏老泉应该是特地拜访才显得尊重和恭敬,所以过门不入。——这既在剧作的内容上鲜明地表明了作者对儒释道三教的态度,反映了封建时代一个知识分子最基本的人生立场,又在传奇的关目上避免了让苏洵真正出场的尴尬和情节、表演上的不方便,可谓一举两得。
在阅尽奇珍、饱览古迹之后,马俊遇到了他贫贱之时的故交,于是欣然温旧雨,好不开心;同时,他又如愿以偿地找到了替他捎带家书的便船,看到了和父母团聚的希望,不由地喜上眉梢。
这出戏的情节其实非常简单,讲的就是主人公马俊思乡心切,郁郁寡欢,故而去海市游玩散心,并借机寻找传递家书的“信使”。但是,作者匠心独具,巧妙地化中心情节为中心线索,以马俊的游踪为核心,借助以物喻人和以古比今的传统手法,串连起一长串咏物、怀古的珠子,使得这些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片段形散而神不散,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作者思想观念的良好载体。换言之,即借剧中主人公马俊之酒杯,浇作者刘清韵之块垒,曲辞反映的不仅是剧中主角的情感和心志,更是作者刘清韵的人生态度和观念。联系到作者所生活的十九世纪后期的社会状况,读者和观众可以很清晰地从中看到刘清韵看不惯官场腐败的丑恶现实,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品行和人格,以及她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有一定的深刻性。
当然,值得注意的还有作者在这出戏里所表现出来的借鉴和隐括的高超手法。比如,从整体上来讲,《天风引》的情节和李汝珍的长篇小说《镜花缘》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荣骋》的主体部分也是构架在大胆的虚拟和想象的基础上的,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韵味。也就是说刘清韵熟悉并喜爱李汝珍的创作成就,在自己的传奇里面有意识地借鉴了《镜花缘》的某些艺术因子。在这里,还不妨顺便提一下,李汝珍从事创作的嘉庆年代只比刘清韵所生活的晚清时期早大约半个世纪,而且刘清韵和李汝珍的继室许氏夫人都是海州人,李汝珍又曾经长期寄居岳家,所以,刘清韵较多较早地受到李汝珍作品的影响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在主配角的搭配上,这出戏也颇具匠心。舞台上,马俊无疑是唯一的主要人物,但是,独木不成林,除了由小生扮演的马俊以外,还有丑、末和外扮演的三个配角,红花、绿叶安排得当,配合协调,突出了马俊以及马俊所代表的生活理念。于是,这出《荣骋》就和前面的《具掷》等出一起凸显了传奇的主题。
另外,也不妨注意一下,《荣骋》全出只用了一个曲牌,也就是说,它是由十三支【懒画眉】组成的。而且,它的舞台提示十分丰富、详细,一一规定了人物的动作、表情,颇有利于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主题的表达也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