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侗
【戏曲家小传】
(1618—1704)字同人、展成,号悔庵、艮斋,晚号西堂老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宋诗人尤袤之后,少有才名。明末为诸生,屡应乡试不中。清顺治九年(1652)以拔贡授河北永平府推官,因惩治犯法旗丁而被罢官。长期闲置后,康熙十七年(1678)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撰《明史》。三年后告归。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圣祖南巡,授侍讲。善戏曲,所作剧多借古人事迹,发舒不平之慨,尤其感慨科场之黑暗、仕途之坎坷。缺乏关目,不便登场,长处在曲辞,王士禛《池北偶谈》称其剧“激昂慷慨,可使风云变色,自是天地间一种至文”。尤工诗词文。著作甚丰,有《西堂全集》、《西堂余集》、《鹤栖堂稿》等。所作传奇《钧天乐》,杂剧《读离骚》、《吊琵琶》、《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合称《西堂乐府六种》,今存。散曲今存小令二十八首、套数二套。
钧天乐
第十五出 哭庙
尤侗
(净扮项王、贴扮虞姬上)(净)气盖乾坤力拔山,美人劝酒舞云鬟。长陵抔土今安在[1] ?独跨乌骓入汉关。孤家西楚霸王项羽,勇无人敌,气尽天亡。俺因心中不忿,上诉天帝,敕我永镇江东,遗庙在淮南之地。一方血食,千载神游。骓马常伏阶除,虞兮仍侍帷帐[2]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早间出门游玩,望见怨气冲天,有一秀才,策蹇而行[3] ,径投我庙中来。美人,我与你坐以待之,看他有何言语。(贴)大王之言是也。(生上)
【北黄钟醉花阴】可叹我万里孤身长流落,恨悠悠天荒地老。重策蹇返江皋,战西风木叶萧条。(鸦叫介)又听得趁斜阳乌鸦叫。过野店,渡溪桥,呀,早见一座青山藏古庙。
待我看来,额上写“西楚霸王之庙”,不免进去瞻拜一番。(拜介)大王千古英雄,神灵如在,听我沈白一言。
【喜迁莺】俺只见雕梁画桷,闪灵旗香火飘摇,英也么豪。到如今可许我寒儒相吊?只怕你土木形骸虚画描[4] ,图醉饱。长则是喑呜叱咤[5] ,不听我叹息号咷。
大王,你若无知,不宜享此庙食。你若有知,见我沈白才高志大,运蹇时乖,四海无知,一身将老,也该怜念我了。
【出队子】谁似我才高年少?抱经纶,困草茅。只堪痛饮读《离骚》,直欲悲歌舞佩刀。大王呵,这辜负诗书冤不小!
呀,问了一会,怎无一言答我?昔李药师入华山庙,大言道:若三问不应,即斩大王之头。今沈白之才,不减李靖;大王之灵,岂让华山!为何顽钝至此?
【刮地风】呀,可笑你假痴呆没解嘲,待我打碎他白马青袍。(作打又住介)倒是我差了,那泥神怎会讲话?难道石人土偶能谈笑,反变了木客山魈[6] 。况且世人梦梦,呼之不灵,何况于你。我沈白呵,活世界无门恳告,死傀儡何法推敲?那大王毕竟是灵的。可知你心暗焦,气正嚣,也相怜同调。则教我泪轻抛,首漫搔,放着这闷葫芦独自魂销。
不要说我沈白沦落不偶,就是大王呵,当初与八千子弟渡江而来,入秦关,破赵壁,掳齐主,走汉军,何等气概!到得垓下天亡,乌江自刎,反让沛上亭长,享四百年基业,岂不可叹!
【四门子】你入秦关烧破咸阳道,救邯郸受六国朝。彭城鏖战兵非弱,谁料得走乌江没下梢。楚军尽逃,汉军又挑。悔不向鸿门把玉玦了[7] 。大王,大王,你一世之雄,而今安在?骓兮正骁,虞兮尚娇,怎重见江东父老?
(抱神大哭介)咳!以大王之英雄,不能取天下;以沈白之文章,不能成进士。古今不平,孰甚于此?(神哭介)(生)呀,你看大王也哭起来了,虞姬也下泪了。
【古水仙子】呀呀呀猛叫号,看看看两目重瞳血泪浇。嘶嘶嘶嘶断了骏马金镳,啼啼啼啼湿了美人舞草。听听听楚歌声气未销,恨恨恨不酬劳苦功高,剩剩剩三尺空祠背汉朝。叹叹叹英雄失路愚夫笑,笑笑笑下场头落魄似吾曹。
哭了一会,不觉神思困倦,且假寐片时则个。(睡介)(净)美人,听沈生所言,为之气塞。追思往事,不觉痛哭起来。(贴)正是同病相怜,使妾闻之,亦为泪下。(净)我如今唤他嘱付一番。沈生,沈生,蒙君感吊,使我心伤。但你曲高和寡,才大知希,人世科名,已不可得。待我奏闻上帝,召试登庸[8] ,自有显擢。汝可速归,休得留滞。我神去也。(下)(生醒介)呀,适才梦中神道,分明教我归家,以待上帝召用,虽难深信,只得拜辞而去。(拜介)
【煞尾】你看扑飕飕余泪神衣落,暂相逢聊解牢骚,大王,还借你一阵阴风送我江上棹。
英雄有恨嗟何及,天地无情吊岂知。
丈夫漂荡今如此,一曲长歌出楚祠。(下)
〔注〕 [1]长陵:汉高祖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东。[2]虞兮:指项羽的爱姬虞姬。[3]策蹇(jiǎn):鞭打驴子。蹇,指驴。[4]土木形骸:本指形体像土木一样自然,喻不加修饰的本来面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此则指泥塑木雕。[5]喑(yìn)呜叱咤:怒喝。《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噁叱咤,千人尽废。”喑噁,同喑呜。[6]木客:传说中山里野人一类的精怪。山魈(xiāo):传说中山里的独脚鬼怪。[7]玉玦:据《史记·项羽纪》,鸿门宴上,范增多次举所佩玉玦暗示项羽杀掉刘邦,而项羽默然不应。[8]登庸:选拔重用。《尚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
《钧天乐》是尤侗戏曲创作中的代表作,完成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这一年发生的震惊全国的江南科场案,勾起了当时正罢官郁居的尤侗的满腹酸楚与强烈愤慨,遂奋然命笔“填南词,日一出,出成歌呼,以酒浇之,匝月而毕”。写成了《钧天乐》这部揭露科场弊端,抒写落魄知识分子的困厄与理想的具有强烈现实批判性的传奇。
《钧天乐》规模恢宏,共三十二出,分上、下两本。上本写吴兴书生沈白与挚友杨云,俱胸怀奇才而身为寒士,应试之时,因主考官何图贪财受贿而下第。纨袴子弟、无赖之徒贾斯文、程不识、魏无知等却皆由暗通关节而金榜题名。沈白伏阙上书,却被乱棍赶出。沈白的未婚妻魏寒簧更被其兄魏无知勒逼改嫁,以致悒郁而亡。杨云夫妻亦死于“贼难”。妻亡友丧、穷愁落魄的沈白在贫病垂亡之际由上帝派来的金童玉女引到上天应试。下本写沈白在天界应试高中状元,被派为钦差大臣,巡游天地水府,整顿世间,惩罚了贪官何图以及无赖贾斯文之流,并最终在月宫访得魏寒簧精魂,遂在天庭奉旨成婚。《钧天乐》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清初复杂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处境与命运,在当时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整个作品构思新颖独特,想象丰富奇伟,人物众多而性格鲜明,曲文尖新泼辣却不失优美,是一部娴熟艺术驾驭力与卓越艺术创造力相结合的优秀作品。
《哭庙》一出写的是应试下第、上疏被逐的沈白在失意返乡的途中路过霸王庙,于项羽、虞姬神像之前痛诉歌哭,感动得神像也簌簌下泪并示以神梦的故事,是《钧天乐》中光彩殊丽的一出戏。
勇武盖世而“气尽天亡”的西楚霸王项羽历来是失意文人排遣愁怀时的“知音”。在这样“战西风木叶萧条”时节的荒山古庙中,落魄奇士面对末路英雄,怎么能不感慨万千?此时,“才高志大”而“运蹇时乖”的沈白“一身将老”尚“四海无知”,唯有两尊神像“愿意”倾听他“抱经纶,困草茅……这辜负诗书冤不小”的满腹牢骚。沈白在神像前的倾诉、质问乃至迁怒于神像并捽打神像的一系列举止,正是他一生失意而郁积的满腔愤懑的强烈动态表现。但毕竟面前的“石人土偶”是无法理解并安慰他的深沉痛苦的,“活世界无门恳告,死傀儡何法推敲”,他依然只能“泪轻抛,首漫搔,放着这闷葫芦独自魂销”。因失意而痛苦,因痛苦而愤懑,又由愤懑而再转失望。一再失望的沈白最终只能在绝望中悲己悯人,抱着神像哭号:“以大王之英雄,不能取天下;以沈白之文章,不能成进士。古今不平,孰甚于此?”这一哭,把沈白、把作者自己、把古往今来怀才不遇者的困厄遭遇与潦倒情怀,把对社会不公正的那些无法言说的痛心与愤慨酣畅淋漓地宣泄了出来。这是感泣鬼神的一哭,连泥塑的神像也在这哭声中热泪潸潸!配合这一超自然情节,【古水仙子】一曲一口气连用九组叠词排句,“呀呀呀猛叫号,看看看两目重瞳血泪浇……”象声词“呀”,动词“看”、“啼”、“听”、“恨”、“剩”、“叹”、“笑”等的三叠或四叠组合,构成了急促的节奏、铿锵的韵律,在一种悲愤的气势中奏响“英雄失路愚夫笑”那一曲古今同下泪的绝望悲歌!正如其下场诗所表达的:“英雄有恨嗟何及,天地无情吊岂知。”
明末作家沈自徵曾作过杂剧《霸亭秋》,写文士杜默落第还乡,于项羽庙中痛诉以至于感动得泥像落泪。《哭庙》这出戏可以说既巧妙地继承了《霸亭秋》的成就,又对其未尽之处作了出色的发挥。对此,当时的评点家们曾感叹“杜默哭项王庙,悲愤千古,得此出发挥,所谓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普天下英雄才子,一齐泪下”。戏曲学大师吴梅也对《钧天乐》这部传奇尤其是对《哭庙》等出评价甚高。他在《中国戏曲概论》中这样说:“尤侗《钧天乐》,其词戛戛生新,不袭明人牙慧,而牢落不偶之态,时见于楮墨之外。《送穷》、《哭庙》,几令人搔首问天。”
(张世宏)
钧天乐
第二十二出 地巡
尤侗
(净扮阎王、副净扮判官上)酆都空立狠阎罗,马面牛头世上多。只道㴎河天下险[1] ,人心更有恶风波。小圣乃第五殿阎罗天子,那个是掌案判官。俺这地狱之设,原为世间淫杀盗妄,造不了种种孽缘,便是官里斩绞流徒,断不尽重重罪案,因此轮回六道,刑上加刑,教他出脱三灾,法中求法。争奈奸雄遍地,无非鬼面耶叉;贪恶滔天,尽是人头罗刹。他道受用百年,肉林酒海,也值得半刻剑树刀山。兼且倚仗千般虎口蛇心,谁怕那一点铜丸铁屑。勾魂牌来三去四,前件难销;阿鼻狱堆万盈千[2] ,后来怎放?咳!这便是佛出世救不得,则除非天灭尽始能闲。今奉上帝玉旨,钦差沈状元巡察地府。判官,你预备几宗案卷,待下马投递。(判)领法旨。(虚下)(生引队捧敕印上)
【双调北新水令】才离了九天阊阁彩云间,颤阴风黄埃扑眼。鞭笞飞白雨,剑戟立青山。点鬼登坛,俺待片言勘破三生案[3] 。
(判跪接介)地府第五殿阎罗天子差六曹掌案判官率阴司各役迎接老爷。(杂)起去。(生)请王爷相见。(净上见介)恭喜老先生,雕龙丽日,名冠诸天;骢马飞霜,威行十地。俯渡无边之海,仰瞻有脚之春。(生)殿下权尊北极,判重南山。下官幸奉专纶[4] ,借观成竹,未谙刀笔,仍望指挥。(净)恭候升堂,分当陪侍。(生)岂有此理,殿下暂请回宫,只留判官一人,磨勘卷宗便了。(净)谨从台命。(别下)(生升座)(喊堂介)判官,你地府文卷颇多,不能遍览。本院此来,只理冤狱,该司冤狱有几?(判)本司有五大冤狱。(生)那五件?(判)第一宗是蒙尘狱,(生)何谓蒙尘?(判)如刘聪杀怀 ,金人杀徽、钦等卷。第二宗是舆尸狱。(生)何谓舆尸?(判)如吕马童杀项羽、吕蒙杀关某等卷。第三宗是藏弓狱。(生)何谓藏弓?(判)如勾践杀文种、萧何杀韩信等卷。第四宗是投珠狱。(生)何谓投珠?(判)如曹操杀杨修、刘表杀祢衡等卷。第五宗是埋香狱。(生)何谓埋香?(判)如吕雉杀戚姬、曹丕杀甄后等卷。(生)今日先吊埋香狱听审。(判)嗄!(唱介)第一起为妒杀事。原告戚氏,被犯吕雉,干证司马迁。(丑扮吕带锁、贴扮戚青衣、外扮司马便服上)(生)子长请起一边。(外立介)(生)戚氏,你有何冤?可诉上来。(贴哭介)大人在上:念戚氏呵,
【仙吕入双调南步步高】楚歌才阕宫车晏,舂杵青衣贱。便是日舂薄暮,也所甘心,为何煇耳断肢[5] ,惨毒至此?况如意何罪?亦鸩杀之乎!茕茕母子孱,岂学韩、彭、鞅,望谋反。(生)你为何告司马迁作证?(贴)当日人彘之事[6] ,惟惠帝见之,至于哭泣不食。本要告他作证,恐子为母隐。那司马迁作《史记》,曾载此事,岂能为尊者讳乎?(生)子长,此事果真否?(外)以愚所闻,实无异词。(贴)直笔自难刊。太史公,你未尝不废书而叹。
(生)吕氏,你有何说?(丑)妾闻母爱者子抱。昔高帝宠幸戚姬,欲立为后,若非留侯计招四皓[7] ,必立如意为君、戚氏为后,不知置妾母子何地?这是以直报怨,岂妾之罪乎?(生怒介)吕氏,你幽少帝,杀二赵王,诛淮阴,醢彭越[8] ,幸审食其,王产、禄[9] ,几危汉祚,恶不胜诛,但人彘之事,更非人所为耳。今日何得强辩!
【北折桂令】羞杀你楚军中与辟阳奸[10] ,灭了功臣,害了亲藩。假扮商山,硬移炎汉,活剥红颜。他妇人家,又不曾三章触犯,何忍把五体摧残?我如今照戚姬之例处置你便了。鬼使,将吕氏剜其眼,劓其鼻[11] ,截其手足,贮之瓮中,令此妪骨醉。一霎时雉尾分斑,狐首悬竿。不是我左袒安刘,须信道天道当还。(卒锁丑下)
(贴)多谢大人。(众下)(判唱介)第二起杀嫡事,原告甄氏,被犯曹丕、郭女王,干证曹植。(旦扮甄、小生扮曹丕、老旦扮郭上)(卒)禀爷:曹植现为遮须国王,未便勾问。(生)这也罢了。甄氏,你有何冤,可诉上来。(旦)大人在上:念甄氏呵,
【南江儿水】博士袁郎妇,离家奉五官[12] 。玉衣覆体神非幻,塘上蒲生诗非讪,流泉三峡琴非怨。谁料长门遭难,披发填喉,何异漆身吞炭[13] !
(生)郭氏,你为何恃宠杀嫡?(老旦)当日废立,皆由主上,非妾主张,况妾亦为明帝逼勒自尽,足以相当。(生)这还可恕。曹丕,你有何说?(小生)丕闻汉武帝杀钩弋夫人而立弗陵,丕亦杀甄氏而立睿,盖鉴母后临朝之祸也。况甄氏乃袁熙之妇,失节从人,难以正位中宫。(生)甄氏失节,固非烈妇。但汝父曹操曾言:今年杀贼,本为此奴。父子共争一女,是为不孝。曹操先为子建聘甄氏,甄氏亦慕子建之才。汝强夺之,因此又废陈王,是为不悌。曹操尚未篡汉,汝竟逐献帝而据其位,是为不忠。汝空负文章,宁知廉耻?
【北雁儿落带得胜令】你本是嗣周文小阿瞒,漫夸说驾吴质凌王粲。你待将女中王筑受禅坛,直把洛川妃做山阳篡[14] 。可笑老瞒,分香卖履,骨肉未寒,你将铜雀台诸妓,尽纳后宫。卞后骂道:狗鼠不食汝余,渔色包羞,一至于此!既是灵芸琼树女边干,怎将翠羽焚明珠锻?笑杀你贻绣枕真胡侃,可知你咏晶屏也厚颜。郭氏女流,从轻发落,罚与甄家作婢。曹丕本当重刑,姑念曾居王位,废为庶人,流三千里。甄氏判归子建,送遮须国去。(笑介)包弹感甄赋,从头看。建也么桓,换姻缘是俺撮合山。
(旦)多谢大人。(杂锁曹丕同众下)(判唱介)第三起为谋弑事,原告杨太真,被犯陈元礼,干证高力士。(小旦扮杨道衣、净扮陈带锁、丑扮高上)(生)太真,你私幸奚奴,蛊惑人主,五宅骄淫,两京倾覆,一死未足赎罪,更有何冤?(小旦)大人在上:妾罪固当万死,但使三郎赐玉奴死,玉奴不敢不死。陈元礼何人,辄敢犯上,至使天子不能庇一妇人。自古臣弑君、子弑父,欲加之罪,患无辞乎?(生)这却讲得有理。(小旦)可怜我玉奴呵,
【南侥侥令】黄裙抛道路,义髻逐河湾。恨杀这跋扈将军非兵谏,便是明皇呵,忍见那薄罗衣,系玉环!
(净)这时节六军不发可奈何?非元礼一人之罪。(丑)陈元礼,当时国忠已死,军心稍定。你若一言晓谕,娘娘亦不至死。况死后又令军马践踏,汝心何安?(生)陈元礼,你虽非谋弑,明是威逼。况以下逼上,罪宜加等。
【北收江南】呀,你把那舞霓裳断送在马嵬山,绣香囊飘泊在剑门关。雨淋铃夜泪潸潸,开元天子救不得小云鬟。鬼使,将陈元礼倸下重打一百。(打介)且蒲鞭示宽[15] ,且蒲鞭示宽,你怎知天长地久恨绵绵!
陈元礼寄泥犁狱[16] ,高力士送妃子回骊山宫去。(小旦)多谢大人。(众下)(判唱介)第四起为负心事,原告霍小玉,被犯李益,干证黄衫客。(旦扮霍、末扮李、外扮黄衫上)(生)霍小玉,汝系病亡,为何告李益?(旦)大人在上:妾与李益,誓为夫妇,口血未干,负心更娶,使妾饮恨而终,非李益杀妾而何?
【南园林好】只指望誓海盟山,倒变做雨覆云翻,活活把玉钗敲断。(扯末哭介)十郎,十郎,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谁辜负旧乌栏[17] ?谁辜负旧乌栏?
(生)李益,你何薄幸至此?(末)非是小生薄幸,实因母命难违。(生)唗!
【北沽美酒带太平令】你道是奉萱亲两下难[18] ,奉萱亲两下难。却不管盼断了望夫山,病儿中泪点空班,梦儿中鞋脱空还。黄衫客,你也是不了事汉,小玉既死,何不手刃此奴,谢佳人于地下?岂囊中匕首不利乎?(外)彼时本欲玉成好事,不料一旦决绝,又因众人劝解,不曾下手,悔之晚矣。(生)你待学押衙手段,怎不把葛溪判断?便装成斑犀疑幻,也难雪玉钗悲叹。鬼使,将李益绑去枭首示众。(斩介)(生)你这般恃顽弄奸,我教你血干,胆寒。呀,这才了负心人一篇公案。
(旦)多谢大人。(众下)(生)判官,还有几起未问?(判)还有钩弋夫人一起、花蕊夫人一起、绿珠一起、窕娘一起、张丽华一起、步非烟一起[19] 。(生)今日已晚,分付明日听审。(判)嗄!(生)判官,我问你,地府枉死城中,可有女犯魏寒簧否?(判)待卑职查来。(查介)禀大人,勾魂簿上,从无此女姓名。(生叹介)我的妻呵,
【北清江引】难道春风不度鬼门关,珠魄随云散?(内喓喝介)(判)地狱拷打哩。(生)这是鼓吹一部喧,(内叫苦介)(判)囚犯叫苦哩。(生)这是猿狖三声断。咳!几时把暖律吹开阳谷寒?(下)
〔注〕 [1]㴎河:地狱中河名,亦作奈河,上有桥甚窄,恶人之魂过时常坠河中,为虫类所食。[2]阿鼻狱:佛教所言八大地狱之一,为八大地狱中最下、最苦之处。阿鼻梵语意译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3]三生:前生、今生、来生。[4]专纶:古代皇帝专门的诏命。纶,即纶音,皇帝的诏令。《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元贡奎《敬亭山》诗:“增秩睹隆典,纶音播明庭。”[5]煇(xūn)耳:熏灼耳朵,使人变聋。[6]人彘(zhì):吕后将戚夫人截去四肢,去眼,熏耳,灌饮哑药后置于厕中,称其为“人彘”。事见《史记·吕后纪》。彘,猪。[7]四皓:即商山四皓,汉初商山四隐士。高祖召之,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留侯张良之计,迎四皓以辅太子。高祖遂辍废太子之议。事见《史记·留侯世家》。[8]“诛淮阴”二句:淮阴,淮阴侯韩信。醢(hǎi),剁成肉酱。杀韩信、彭越是汉初诛杀功臣的典型事件。[9]产、禄:吕产、吕禄,都是吕后的侄子,高后六年吕产封吕王,七年吕禄封赵王。吕后死,二吕伏诛。[10]辟阳:辟阳侯审食其。[11]劓(yì):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种酷刑。[12]五官:指曹丕,曾任五官中郎将。[13]漆身吞炭:战国时赵襄子杀智伯,智伯之门客豫让漆身去眉以变其容,吞炭以毁其音,使人不能辨认,谋刺赵襄子以为智伯报仇。事见《战国策·赵策一》。[14]洛川妃:三国魏曹植作《洛神赋》,被某些人认为是“感甄”之作。洛川妃,即洛神,也称宓妃。[15]蒲鞭示宽:以蒲草为鞭,聊以表示宽大。谓刑罚宽仁。[16]泥犁狱:为佛教所言十界中最恶劣的境界。泥犁,梵语音译,意为地狱。[17]乌栏:即乌丝栏,有墨线格子的笺纸,这里指霍小玉与李益原来订情盟誓的书笺。[18]萱亲:母亲。[19]钩弋夫人:汉武帝妃,姓赵,居钩弋宫,因称钩弋夫人。后受责,忧死于云阳宫。事见《史记·外戚世家》。花蕊夫人:前蜀主王建妃,姓徐。后随王衍归唐,中途被杀。绿珠:晋石崇歌妓。石崇遭孙秀陷害被逮时,绿珠跳楼自杀。窕娘:唐武后时乔知之的侍婢,为武承嗣所夺。乔知之作《绿珠篇》以送,窕娘遂感愤自杀。事见《旧唐书·乔知之传》。张丽华:南朝陈后主妃,隋兵入陈后被杀。步非烟:唐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功业之妾,因与邻赵象有私而被武功业笞死。事见唐皇甫枚《三水小牍·非烟传》。
《钧天乐》第二十二出《地巡》写沈白在上天高中状元后,被上帝派为钦差大臣,巡察地府,审理埋香狱四大冤案之事,是《钧天乐》下本中最长、也最翻空出奇的一出戏。
“奸雄遍地,无非鬼面耶(夜)叉;贪恶滔天,尽是人头罗刹。”阎罗王上场时一大篇感叹,以地狱对人世的无可奈何,勾勒出了一幅让人战战兢兢的人世地狱图,从来都是人心畏地狱,而今竟是地狱畏人心!我们不能不说,明清易代之际祸难四伏、贪欲横流的复杂社会情状隐约就是这幅人世地狱图的背景。
落魄已极的寒士沈白终于在另外一个世界展示了他非凡的才华,找到了整顿乾坤的机会。面对戚夫人遭吕后残害变为人彘、甄氏被魏文帝赐死和杨贵妃在马嵬坡被受哗变禁军逼迫的唐玄宗下令缢死这三个历史上著名的与复杂政治斗争有着密切关系的红颜薄命的悲剧,“钦差大臣”沈白一方面从人性的基本立场出发,痛斥吕后虚伪淫邪、“活剥红颜”的灭绝人性的残忍行为,愤怒地揭露曹操、曹丕父子侮辱女性、好色乱伦的无耻本质,指责陈元礼逼死杨妃的过激行为,对被摧残的戚夫人、被侮辱的甄氏、被当作替罪羊的杨贵妃以及才高命薄的曹植给予深切的同情,另一方面又从政治大义出发,指斥吕氏“危汉祚,乱朝纲”,抨击曹氏父子窃国弄权,指出陈元礼以下犯上,还毫不留情地指责杨贵妃“蛊惑人主,罪不可赎”。从而使这三桩特殊的“冤案”都得了既合情又合理的“判决”。最后沈白更立斩负心郎,恤慰薄命女,干净利落地断了李益负霍小玉一案。四冤俱了,大快人心。不妨说,这位疾恶如仇又深明大义的“钦差大臣”沈白,其实就是抱着美好理想的作者尤侗自己的化身!
作者以跨越时空的方式把这四个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出光怪陆离之戏,然而,在作者的奇思巧构之下,本来毫不相干的四个故事竟然水乳交融,妙合无垠,使得情节的承传过渡从容而自然。同时,这四个故事本身所包含的特殊意蕴更使得整出戏具有异常丰富、深厚的内容。剧情出今入古,指点正邪,笑傲王侯,在沈白这位曾经穷愁困顿的书生钦差面前,一个个曾经不可一世的邪恶强者伏法受诛,一个个弱者却吐气扬眉,何其快哉!
一般来说,一出戏只有一个小高潮。《地巡》这出戏却在较大程度上超越了定式。被串联起来的四则冤案,每一案都有尖锐的冲突,都是一个小高潮,它们被整合起来之后,就使得整出戏处于持续而激烈的冲突之中。四个小高潮之间跳跃性强,节奏紧张,不容稍息,有如急管繁弦,激荡人心。
由于这出戏的剧情切换频繁、急促,每一情节的背景又比较复杂,因此作者选择使用大量简短精练而感情充沛的对白。这就既使剧情及其背景摆脱了拖沓或模糊的可能,在快速跳跃中明晰了然,又构成了一种紧张磅礴的气势。
与此相应,剧中曲子的分配使用也别具一格。在埋香狱四冤案的审理过程中,戚氏、甄氏、杨贵妃、霍小玉四位角色各唱一曲,申诉冤屈,曲调凄恻宛转,哀怨如泣。沈白则每理判一案唱一曲,曲调铿锵激越,义愤填膺。这种细致巧妙的安排,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情节、渲染氛围、画龙点睛的作用。
《地巡》以幽写明,以虚写实,于荒诞玄远的剧情中寄托着作者深刻的现实批判意识和美好的政治理想。整出戏驰骋跌宕,风神迥特。无怪乎当时的评点者们盛赞它如“天风海涛,惊心动魄”,“欲与造化争功”。
(张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