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
【戏曲家小传】
(1648—1718)字聘之,一字季重,号东塘,又号岸堂、云亭山人。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弱冠为诸生。清康熙二十年(1681)纳资为监生,但乡试未中式。应衍圣公孔毓圻之请,纂修《孔子世家谱》及《阙里志》,训练乐舞,监造礼器。康熙二十三年,清圣祖南巡,被荐至御前讲经,称旨,被破格擢为国子监博士。次年进京任职,旋受命前往淮扬参与疏治海口的工程。其间所交遗老名士甚多。返京后仍任国子监博士,常参与联吟结社,与著名诗人王士禛过从甚密。三十四年,迁户部主事,开始写作《桃花扇》传奇。三十八年夏,《桃花扇》写定,次年初上演于北京,轰动朝野,与作《长生殿》传奇的洪昇并称“南洪北孔”。翌年升为户部广东清史司员外郎,方十余日即被罢官。离职后留京两年,希图复用。见事已无望,遂归曲阜。其后多次远游。卒于家。博学多闻,工为诗。所作除《桃花扇》传奇及与顾彩合作的《小忽雷》传奇、《大忽雷》杂剧(已佚)外,还有《湖海集》、《岸堂稿》、《长留集》(与刘廷玑合著),今存,另《乐律管见》等已佚。今人辑有《孔尚任全集》。
桃花扇
第七出 却奁
孔尚任
(杂扮保儿掇马桶上)龟尿龟尿,撒出小龟;鳖血鳖血,变成小鳖。龟尿鳖血,看不分别;鳖血龟尿,说不清白。看不分别,混了亲爹;说不清白,混了亲伯。(笑介)胡闹,胡闹!昨日香姐上头,乱了半夜,今日早起,又要刷马桶,倒溺壶,忙个不了。那些孤老、表子,还不知搂到几时哩。(刷马桶介)
【夜行船】(末)人宿平康深柳巷[1] ,惊好梦门外花郎。绣户未开,帘钩才响,春阻十层纱帐。
下官杨文骢,早来与侯兄道喜。你看院门深闭,侍婢无声,想是高眠未起。(唤介)保儿,你到新人窗外,说我早来道喜。(杂)昨夜睡迟了,今日未必起来哩。老爷请回,明日再来罢。(末笑介)胡说!快快去问。(小旦内问介)保儿!来的是那一个?(杂)是杨老爷道喜来了。(小旦忙上)倚枕春宵短,敲门好事多。(见介)多谢老爷,成了孩儿一世姻缘。(末)好说。(问介)新人起来不曾?(小旦)昨晚睡迟,都还未起哩。(让坐介)老爷请坐,待我去催他。(末)不必,不必。(小旦下)
【步步娇】(末)儿女浓情如花酿,美满无他想,黑甜共一乡[2] 。可也亏了俺帮衬,珠翠辉煌,罗绮飘荡。件件助新妆,悬出风流榜。
(小旦上)好笑,好笑!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3] ,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请老爷同到洞房,唤他出来,好饮扶头卯酒[4] 。(末)惊却好梦,得罪不浅。(同下)(生、旦艳妆上)
【沉醉东风】(生、旦)这云情接着雨况,刚搔了心窝奇痒,谁搅起睡鸳鸯?被翻红浪,喜匆匆满怀欢畅。枕上余香,帕上余香,消魂滋味,才从梦里尝。(末、小旦上)
(末)果然起来了,恭喜,恭喜!(一揖)(坐介)(末)昨晚催妆拙句,可还说的入情么?(生揖介)多谢!(笑介)妙是妙极了,只有一件。(末)那一件?(生)香君虽小,还该藏之金屋[5] 。(看袖介)小生衫袖,如何着得下?(俱笑介)(末)夜来定情,必有佳作。(生)草草塞责,不敢请教。(末)诗在那里?(旦)诗在扇头。(旦向袖中取出扇介)(末接看介)是一柄白纱宫扇。(嗅介)香的有趣。(吟诗介)妙,妙!只有香君不愧此诗。(付旦介)还收好了。(旦收扇介)
【园林好】(末)正芬芳桃香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怕遇着狂风吹荡,须紧紧袖中藏,须紧紧袖中藏。
(末看旦介)你看香君上头之后,更觉艳丽了。(向生介)世兄有福,消此尤物。(生)香君天姿国色,今日插了几朵珠翠,穿了一套绮罗,十分花貌,又添二分,果然可爱。(小旦)这都亏了杨老爷帮衬哩。
【江儿水】送到缠头锦[6] ,百宝箱,珠围翠绕流苏帐。银烛笼纱通宵亮,金杯劝酒合席唱。今日又早早来看,恰似亲生自养,赔了妆奁,又早敲门来望。
(旦)俺看杨老爷,虽是马督抚至亲,却也拮据作客,为何轻掷金钱,来填烟花之窟?在奴家受之有愧,在老爷施之无名。今日问个明白,以便图报。(生)香君问得有理,小弟与杨兄萍水相交,昨日承情太厚,也觉不安。(末)既蒙问及,小弟只得实告了。这些妆奁酒席,约费二百余金,皆出怀宁之手[7] 。(生)那个怀宁?(末)曾做过光禄的阮圆海[8] 。(生)是那皖人阮大铖么?(末)正是。(生)他为何这样周旋?(末)不过欲纳交足下之意。
【五供养】(末)羡你风流雅望,东洛才名[9] ,西汉文章[10] 。逢迎随处有,争看坐车郎[11] 。秦淮妙处,暂寻个佳人相傍,也要些鸳鸯被芙蓉妆。你道是谁的,是那南邻大阮嫁衣全忙。
(生)阮圆老原是敝年伯,小弟鄙其为人,绝之已久。他今日无故用情,令人不解。(末)圆老有一段苦衷,欲见白于足下。(生)请教。(末)圆老当日曾游赵梦白之门[12] ,原是吾辈。后来结交魏党,只为救护东林,不料魏党一败,东林反与之水火。近日复社诸生[13] ,倡论攻击,大肆殴辱,岂非操同室之戈乎?圆老故交虽多,因其形迹可疑,亦无人代为分辩。每日向天大哭,说道:“同类相残,伤心惨目,非河南侯君,不能救我。”所以今日谆谆纳交。(生)原来如此,俺看圆海情辞迫切,亦觉可怜。就便真是魏党,悔过来归,亦不可绝之太甚,况罪有可原乎。定生、次尾,皆我至交,明日相见,即为分解。(末)果然如此,吾党之幸也。(旦怒介)官人是何说话!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
【川拨棹】不思想,把话儿轻易讲。要与他消释灾殃,要与他消释灾殃,也堤防旁人短长。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拔簪脱衣介)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
(末)阿呀!香君气性,忒也刚烈。(小旦)把好好东西,都丢一地,可惜,可惜!(拾介)(生)好,好,好!这等见识,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向末介)老兄休怪,弟非不领教,但恐为女子所笑耳。
【前腔】(生)平康巷,他能将名节讲。偏是咱学校朝堂,偏是咱学校朝堂,混贤奸不问青黄。那些社友平日重俺侯生者,也只为这点义气。我若依附奸邪,那时群起来攻,自救不暇,焉能救人乎?节和名非泛常,重和轻须审详。
(末)圆老一段好意,也还不可激烈。(生)我虽至愚,亦不肯从井救人。(末)既然如此,小弟告辞了。(生)这些箱笼,原是阮家之物,香君不用,留之无益,还求取去罢。(末)正是:多情反被无情恼,乘兴而来兴尽还。(下)(旦恼介)(生看旦介)俺看香君天姿国色,摘了几朵珠翠,脱去一套绮罗,十分容貌,又添十分,更觉可爱。(小旦)虽如此说,舍了许多东西,到底可惜。
【尾声】金珠到手轻轻放,惯成了娇痴模样,辜负俺辛勤做老娘。
(生)些须东西,何足挂念,小生照样赔来。(小旦)这等才好。
(小旦)花钱粉钞费商量,(旦)裙布钗荆也不妨。
(生)只有湘君能解佩[14] ,(旦)风标不学世时妆。
〔注〕 [1]平康:即平康里,唐都城长安街坊名,为妓女聚居之地,后世因以为妓院的代称。[2]黑甜:指梦乡。[3]丁香:指丁香结,此代指衣上的扣子。[4]扶头卯酒:古时新婚次日早晨有饮迎朝酒的习俗,此酒即称扶头,称扶头卯酒。扶头酒,即易醉的酒,因扶头多为醉态,故称。卯,卯时。[5]金屋:汉武帝幼时,被姑母长公主抱置膝上,长公主问他欲得妇否,他答:“欲得妇。”长公主又指其女阿娇问他:“阿娇好不?”他笑道:“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贮之也。”见旧题汉班固《汉武帝故事》。[6]缠头:指赠送给歌舞艺人或妓女的财物。[7]怀宁:今安徽安庆,明为安庆府属县,此指阮大铖的籍贯。[8]光禄:阮大铖于明崇祯元年(1628)任光禄卿,旋被劾罢官。光禄卿为光禄寺的长官,职掌祭享、宴劳、酒醴、膳羞等事。圆海:阮大铖的号。[9]东洛才名:指因写《三都赋》而令洛阳纸贵的左思。东洛,晋时的都城洛阳,因在汉都长安之东,故称东洛。[10]西汉文章:指西汉时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史学家司马迁的文章。[11]坐车郎:原指晋潘岳,代指俊美男子。《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12]赵梦白:即赵南星,梦白为其字,忤魏忠贤,被贬至代州,死之。崇祯时谥忠毅。[13]复社:明末重要的文学、政治团体,成员主要是江南的士大夫,崇祯时由张溥等联合诸社组成。声称继承东林党事业,要求清除阉党残余,重振朝纲。[14]湘君:湘水女神,《列仙传》载郑交甫遇江汉二女,求其佩而与之。后作为人神相恋之典。晋郭璞以为江汉二女即居洞庭之湘君。
《桃花扇》为清初孔尚任所撰之历史剧,具体时代背景为南明弘光帝登基前后,亦即甲申(1644)、乙酉(1645)两年。写复社文人侯方域至秦淮河畔访名妓李香君,与之订交。魏忠贤余党阮大铖企图东山再起,通过杨文骢赠送妆奁以拉拢侯方域,欲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结交陈贞慧、吴应箕等复社核心人物,乃至代表清议之诸东林党元老。侯方域虽略有察觉,竟接受了,李香君则大义凛然,坚决拒绝。后来阮大铖追随马士英等奸佞迎立福王,骤登高位,乃对复社文人千方百计陷害,拟一网打尽之。侯方域为避祸离开南京。李香君被逼嫁漕抚田仰,她宁死不从,将头撞得溅血满地,迎聘的杨文骢遂以李香君的养母李贞丽代嫁。后杨文骢前来探望,将扇上血渍添加枝叶,画成了一柄桃花扇。苏昆生前往河防寻访侯方域,香君以扇代书,托苏昆生带去,以表思念之情。马士英、阮大铖辈为享乐,逼迫秦淮歌妓为之演唱,被认作李贞丽的李香君借机痛斥马、阮,遭到殴打,并被送入内庭。在兵荒马乱之中,苏昆生、李贞丽以及侯方域三人在河防不期而遇,侯方域急回南京寻找香君,但媚香楼已无香君影踪,只遇到寄居的画家蓝瑛。此时马士英、阮大铖大兴冤狱,正人君子难以幸免,侯、陈、吴均遭逮捕,狱中晤及早已被捕之柳敬亭。不久,清兵南下,弘光帝及诸官仓皇出逃,香君得回媚香楼,而被捕的侯方域等亦得逃生。经兵燹战乱后,诸歌妓、曲师与侯方域等在栖霞山出家入道,全剧遂告结束。
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是剧本的一条主线,中间则穿插了整个南明弘光朝的建立与崩溃过程,既有朝中的忠奸斗争,也有宁南侯左良玉以及江北四大镇等武将的矛盾冲突,可以说是一幅全方位的历史风情画。
孔尚任为此剧写了《小引》、《小识》、《本末》、《凡例》、《考据》与《纲领》弁于卷首,对创作意图、创作过程、历史取材依据等均有详细说明。《试一出·先声》有这样两句话:“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一般认为就是孔尚任的自我表白。
第五、六出《访翠》、《眠香》写的是侯、李两人的爱情过程,但是很一般。当然对香君的美貌着力描摹了一番,再就是妓院中众姊妹的凑趣起哄,将秦淮河畔的风月世界的规定情景作了历历如绘的再现。
接下来这一出《却奁》却是全剧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关目,在杨文骢受托为阮大铖送来妆奁一事上,身为妓女的李香君与复社名士侯方域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杨文骢送来了一批珠翠罗绮,对于作客他乡颇为拮据的侯方域,无异雪中送炭。对此,他除了全部收下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想法。因为假使没有这些妆奁,确实显得太寒伧了。
但是,李香君是聪慧明敏的女子,她在感激之余心中不免生疑,因为杨文骢并非高官或富商,手头并不宽裕。“为何轻掷金钱,来填烟花之窟?”她要向杨文骢问清真相。在这种情况之下,侯方域才觉得“香君问得有理”,也同时向杨文骢表示了不安。两个人的性格差异就此开始呈现在读者与观众的面前。
杨文骢在李、侯追问之下,才告诉他们:“这些妆奁酒席,约费二百余金,皆出怀宁之手。”在此,他实际上已成了阮大铖这种士林所不齿的败类的帮闲,为之收买复社文人,居然还懵头懵脑,可知其为人之缺乏立场。
侯方域还问:“那个怀宁?”恐怕他实际上是知道的,但既然送来的妆奁正用得上,问清楚之后,事情反而难处理了,所以故意装作不知,再问上一声。
杨文骢把话挑明,说此“怀宁”即曾做过光禄卿的阮圆海。照理侯方域完全能够洞察阮大铖的险恶用心,但他的“政治敏感性”实在太差,居然再问杨文骢:“他为何这样周旋?”
杨文骢乃回道:“不过欲纳交足下之意。”他与马士英是亲戚,又是阮大铖的盟弟,所以他帮阮大铖说话,自不奇怪。他认为世故人情的一套对侯方域不会没有效果,估计侯方域不会拒绝收下这些财物。至于李香君可能有什么样的意见,他根本没考虑,青楼女子嘛,依人作计而已,怎会不领这个情?
侯方域的态度果然被杨文骢猜中了。他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薰莸不同器、正邪不两立,这些道理已被沉醉在温柔乡中的他丢在了脑后,这不能不说是丧失立场的非常错误的行为。
此时杨文骢的表演也十分可笑,他一心为阮大铖开脱,说:“圆老当日曾游赵梦白之门,原是吾辈。”他周旋于正邪之间,原昧于正邪之辨,却自居于复社的正人君子之列,又将奸恶的阮大铖视为同道,贻有识者之讥,自是难免。以为赵南星是与魏阉水火不容的有直声的名臣,则曾游其门的阮大铖也应是其同类,其逻辑实在荒唐。可以看出,剧作者孔尚任对处于正邪之间的杨文骢的形象刻画虽用墨不多,却十分精彩。
侯方域名士风流,却无铮铮铁骨,要想讨好香君,经济上又一筹莫展,如今有人肯花钱为之置办妆奁,原是求之不得的事,故对阮大铖的巧言自辩,已是无意深究。并且,他对小人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根本没什么警惕心,于是,他心甘情愿地为阮大铖说好话,——实际上也就等于为自己被收买寻找借口。他对杨文骢说:“俺看圆海情辞迫切,亦觉可怜。就便真是魏党,悔过来归,亦不可绝之太甚,况罪有可原乎?”值得注意的是,“便真是魏党”的提法实际上暗将阮大铖定性为假的魏党了。此时侯方域为奸人所愚,心神已乱,在迷途上走得够远了。
这一段戏,给读者、观众的印象是:仅仅贪图这一点妆奁,侯方域就甘心把自己出卖,同时连带着把陈贞慧、吴应箕一起出卖。侯方域的表态,使杨文骢十分高兴,或许此时他竟以为自己是为人排难解纷的鲁仲连亦未可知。他受阮胡子的诳骗,为其说项,实是为虎作伥;冒身败名裂之险而不自知,亦可畏也。而侯方域的话表面上是回答杨文骢,同时,更主要的是说给香君听的。在香君面前,他还是要表现出君子容人改过的气度,以表明自己收此妆奁并非私阿。
但香君听了侯方域的话,却是怒不可遏。她唱了一支【川拨棹】,责备侯方域不应该如此随便地表态。因为这事情非同小可,不能不去想想旁人会产生什么议论,最后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事情既由妆奁而起,而侯方域竟因此“徇私废公”,她于是把新换上的衣衫、刚戴上去的饰物,全都卸了下来。她感觉到“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名自香”一语有双关之妙:李香君名中之“香”,凡夫俗子,肯定要解读为脂粉之香,而她本人显然解读为人格名节流芳百世之香也。
杨文骢没想到香君如此大义凛然,倒是有些尴尬,于是便叹香君气性太过刚烈,也算是为自己找一个台阶。
这时侯方域也感慨地说:“这等见识,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不过他却并没有理直气壮地支持香君的表态,接下去便向杨文骢解释道:“弟非不领教,但恐为女子所笑耳。”或许他虽然认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是“混贤奸不问青黄”,有损名节,但在潜意识的层面上仍舍不得这笔已经到手的财物也。再者,正邪自古如冰炭,哪里是什么“重和轻须审详”的问题。如此看来,侯方域真是念头差了。
杨文骢见没什么自己的事了,只得告辞离去。侯方域还要在尴尬场面中设法安慰香君几句:“俺看香君天姿国色,摘了几朵珠翠,脱去一套绮罗,十分容貌,又添十分,更觉可爱。”香君只当没有听见,未有任何反应。
当李贞丽唱出【尾声】“金珠到手轻轻放,惯成了娇痴模样,辜负俺辛勤做老娘”,对到手的金珠被退回表示遗憾时,侯方域为了安慰李贞丽,信口道:“些须东西,何足挂念,小生照样赔来。”说得轻轻松松,其实他在经济上根本没有实力,哪能“照样赔来”。
李贞丽信以为真,回了一句:“这等才好。”香君则坚决表示:“裙布钗荆也不妨”,“风标不学世时妆。”确实,与她奇女子的风节相比,侯方域不免黯然失色。
(蒋星煜)
桃花扇
第二十二出 守楼
孔尚任
(外、小生拿内阁灯笼、衣、银跟轿上)天上从无差月老[1] ,人间竟有错花星[2] 。(外)我们奉老爷之命,硬娶香君,只得快走。(小生)旧院李家母子两个,知他谁是香君?(末急上呼介)转来同我去罢。(外见介)杨姑老爷肯去,定娶不错了。(同行介)月照青溪水[3] ,霜沾长板桥。来此已是,快快叫门。(叫门介)(杂扮保儿上)才关后户,又开前庭;迎官接客,卑职驿丞。(问介)那个叫门?(外)快开门来。(杂开门惊介)呵呀!灯笼火把,轿马人夫,杨老爷来夸官了。(末)唗!快唤贞娘出来。(杂大叫介)妈妈出来,杨老爷到门了。(小旦急上问介)老爷从那里赴席回来么?(末)适在马舅爷相府,特来报喜。(小旦)有什么喜?(末)有个大老官来娶你令爱哩。(指介)
【渔家傲】你看这彩轿青衣门外催,你看这三百花银,一套绣衣。(小旦惊介)是那家来娶,怎不早说?(末)你看灯笼大字成双对,是中堂阁内。(小旦)就是内阁老爷自己娶么?(末)非也。漕抚田公,同乡至戚,赠个佳人捧玉杯。
(小旦)田家亲事,久已回断,如何又来歪缠?(小生拿银交介)你就是香君么,请受财礼。(小旦)待我进去商量。(外)相府要人,还等你商量?快快收了银子,出来上轿罢。(末)他怎敢不去?你们在外伺候,待我拿银进去,催他梳洗。(末接银)(杂接衣)(同小旦作进介)(小生、外)我们且寻个老表子燥脾去。(俱暂下)(小旦、末、杂作上楼介)(末唤介)香君睡下不曾?(旦上)有甚紧事,一片吵闹?(小旦)你还不知么?(旦见末介)想是杨老爷要来听歌。(小旦)还说什么歌不歌哩。
【剔银灯】忙忙的来交聘礼,凶凶的强夺歌妓。对着面一时难回避,执着名别人谁替?(旦惊介)唬煞奴也!又是那个天杀的?(小旦)还是田仰,又借着相府的势力,硬来娶你。堪悲,青楼薄命,一霎时杨花乱吹。
(小旦向末介)杨老爷从来疼俺母子,为何下这毒手?(末)不干我事,那马瑶草知你拒绝田仰,动了大怒,差一班恶仆登门强娶。下官怕你受气,特为护你而来。(小旦)这等多谢了,还求老爷始终救解。(末)依我说三百财礼,也不算吃亏;香君嫁个漕抚,也不算失所。你有多大本事,能敌他两家势力?(小旦思介)杨老爷说的有理,看这局面,拗不去了。孩儿趁早收拾下楼罢!(旦怒介)妈妈说那里话来!当日杨老爷作媒,妈妈主婚,把奴嫁与侯郎,满堂宾客,谁没看见!现收着定盟之物,(急向内取出扇介)这首定情诗,杨老爷都看过,难道忘了不成?
【摊破锦地花】案齐眉[4] ,他是我终身倚,盟誓怎移?宫纱扇现有诗题,万种恩情,一夜夫妻。(末)那侯郎避祸逃走,不知去向,设若三年不归,你也只顾等他么?(旦)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末)呵呀!好性气,又像摘翠脱衣骂阮圆海的那番光景了。(旦)可又来,阮、田同是魏党,阮家妆奁尚且不受,倒去跟着田仰么?(内喊介)夜已深了,快些上轿,还要赶到船上去哩。(小旦劝介)傻丫头,嫁到田府,少不了你的吃穿哩。(旦)呸!我立志守节,岂在温饱。忍寒饥,决不下这翠楼梯。
(小旦)事到今日,也顾不得他了。(叫介)杨老爷放下财礼,大家帮他梳头穿衣。(小旦替梳头)(末替穿衣介)(旦持扇前后乱打介)(末)好厉害,一柄诗扇,倒像一把防身的利剑。(小旦)草草妆完,抱他下楼罢。(末抱介)(旦哭介)奴家就死不下此楼。(倒地撞头晕卧介)(小旦惊介)呵呀!我儿苏醒,竟把花容碰了个稀烂。(末指扇介)你看血喷满地,连这诗扇都溅坏了。(拾扇付杂介)(小旦唤介)保儿,扶起香君,且到卧房安歇罢。(杂扶旦下)(内喊介)夜已三更了,诓去银子,不打发上轿,我们要上楼拿人哩。(末向楼下介)管家略等一等,他母子难舍,其实可怜的。(小旦急介)孩儿碰坏,外边声声要人,这怎么处?(末)那宰相势力,你是知道的,这番羞了他去,你母子不要性命了。(小旦怕介)求杨老爷救俺则个。(末)没奈何,且寻个权宜之法罢!(小旦)有何权宜之法?(末)娼家从良,原是好事,况且嫁与田府,不少吃穿。香君既没造化,你倒替他享受去罢。(小旦急介)这断不能。一时一霎,叫我如何舍得。(末怒介)明日早来拿人,看你舍得舍不得!(小旦呆介)也罢!叫香君守着楼,我去走一遭儿。(想介)不好,不好,只怕有人认得。(末)我说你是香君,谁能辨别?(小旦)既是这等,少不得又妆新人了。(忙打扮完介)(向内叫介)香君我儿,好好将息,我替你去了。(又嘱介)三百两银子,替我收好,不要花费了。(末扶小旦下楼介)
【麻婆子】(小旦)下楼下楼三更夜,红灯满路辉。出户出户寒风起,看花未必归。(小生、外打灯抬轿上)好,好,新人出来了,快请上轿。(小旦别末介)别过杨老爷罢。(末)前途保重,后会有期。(小旦)老爷今晚且宿院中,照管孩儿。(末)自然。(小旦上轿介)萧郎从此路人窥[5] ,侯门再出岂容易。(行介)舍了笙歌队,今夜伴阿谁?(俱下)
(末笑介)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将李代桃,一举四得,倒也是个妙计。(叹介)只是母子分别,未免伤心。
匆匆夜去替蛾眉,一曲歌同易水悲[6] 。
燕子楼中人卧病[7] ,灯昏被冷有谁知?
〔注〕 [1]月老: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载唐韦固曾见一老人月下倚布囊检书,问囊中何物,则告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绾。”后因称媒人为月老。[2]花星:传说中天上专司男女风情的星宿。[3]青溪:水名,即三国吴在建业城东南所凿东泉,发源于今南京钟山西南,流入秦淮河。[4]案齐眉:即举案齐眉。东汉梁鸿携妻孟光隐居,孟光进食时皆举案齐眉,以示相敬,后世传为美谈。[5]萧郎:指情郎。此用唐崔郊《赠去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句意。[6]易水:水名,在今河北西部。战国末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政,临出发前,太子丹为他在易水边饯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7]燕子楼:唐白居易《燕子楼诗序》云:“徐州故尚书有爱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绘之(张仲素)从事武宁军累年,颇知盼盼始末,云:‘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幽独块然。’”
《守楼》主要写香君的坚贞不屈,同时又进一步刻画了杨文骢的庸俗鄙陋而良心未泯的人物形象。
当初既然是杨文骢陪同侯方域来梳拢李香君的,侯方域离开南京他往,香君一往情深,自甘寂寞地等待侯方域回来,按情按理,杨文骢只有尽可能为之化解遇到的困难,玉成香君的志愿。但是杨文骢性格的多面性,决定了他在正邪剧烈冲突的时刻,只会有息事宁人之心,而不会有奋力抗争之举。
马士英为了结交漕抚田仰,派人前去“硬娶李香君”。之所以说硬娶,是因为他明知李香君性情刚烈,决不会任人摆布。他打算仗着人多势众,不管对方是否应允,非娶不可,其心肠是十分歹毒的。
本来此事与杨文骢无关,但他熟悉秦淮旧院,与众歌妓厮混,原是他的看家本领。再说将香君聘与田仰的主意本来就是他想出来的,有他这么一个熟人去晓以利害,也可以既使硬娶成功,又不让李香君太受委屈。于是,他自告奋勇,要求豪奴们“转来同我去吧”。对于豪奴们来说,这无异多了一个向导,当然是欢迎的。
值得注意的是,先从来人口中说出:“旧院李家母子两个,知他谁是香君?”点出一干豪奴不能分辨李贞丽与李香君,所以才有后来“杨姑老爷肯去,定娶不错了”这句话。可以说这四句话全是此后香君以死相拒,李贞丽不得已而代为出嫁的伏笔。盖杨文骢“认定”李贞丽即是李香君,众人是决不会生疑,也决不敢生疑的。
说起来,杨文骢这个人虽然几次回护李香君,但久与马、阮辈相交,是非不明,识见低下,帮闲色彩日浓,居然把“硬娶香君”这样缺德的事说成了喜事。他觉得有“彩轿青衣门外催”,“三百花银,一套绣衣”,未尝不是一种宠遇,香君如嫁与田仰,也是一个好归宿;这实在是差了念头。而可怜的香君哪里知道杨文骢等一干人的来意,还以为他是来听歌的呢。
当李贞丽向杨文骢苦苦哀求时,杨文骢又向自己面上贴金了:“那马瑶草知你拒绝田仰,动了大怒,差一班恶仆登门强娶。下官怕你受气,特为护你而来。”这倒也不是诳语,问题是他觉得李香君嫁田仰没什么不好,心甘情愿为恶人当说客。他对贞娘晓以利害,道:“依我说三百财礼,也不算吃亏;香君嫁个漕抚,也不算失所。你有多大本事,能敌他两家势力?”
香君对杨文骢近于为虎作伥的行为自然十分气愤,但身为弱女子,且又是风尘中人,也只好按捺下性子,与养母李贞丽说理:“当日杨老爷作媒,妈妈主婚,把奴嫁与侯郎,满堂宾客,谁没看见!现收着定盟之物,(急向内取出扇介)这首定情诗,杨老爷都看过,难道忘了不成?”每一句话,其实都是说给杨文骢听的。指责他出尔反尔,指责他趋炎附势,指责他出卖朋友。
一曲【摊破锦地花】,乃是李香君忠实于爱情的宣言。虽然侯方域在接受阮大铖的妆奁问题上立场动摇,有过失误,令她失望,但最终侯方域还是依顺了她,没有收受妆奁。所以这“一夜夫妻”,仍有“万种恩情”。“案齐眉,他是我终身倚,盟誓怎移”,其言铮铮,掷地有声,表明香君的态度十分坚决。
杨文骢干脆用“侯郎避祸逃走,不知去向”为理由,劝香君改嫁;香君忍无可忍,回答他:“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
所谓假母或养母,是妓院中对鸨母的一种美称。李贞丽对李香君,已经比一般的鸨母多了一份情意,但她的见识与为人仍旧是不脱鸨母的习性,义利之辨,在她原是不甚清楚的,她与香君之间思想上的距离甚大,对香君也缺乏深层次的理解。虽不满对方仗势逼人,但对三百两财礼她是喜欢的,而要违抗马相爷的旨意,她更没有足够大的胆量。说到底,她能够做的也只有服从而已。
香君的说理斗争没有起任何作用,李贞丽也已叹息“事到今日,也顾不得他了”,开始为香君梳头穿衣。香君持扇乱打也没有用,杨文骢甚至亲自来抱香君下楼了。
这是最后关头,香君决定拼死抗争。她倒地撞头,“竟把花容碰了个稀烂”,血喷了满地。这时,不管香君是死是活,已不能送去田府了,而那些差役正凶神恶煞般连声吆喝:“夜已三更了,诓去银子,不打发上轿,我们要上楼拿人哩。”总算杨文骢说话还有些分量,他对楼下说:“管家略等一等,他母子难舍,其实可怜的。”那怎么办呢?李贞丽方寸已乱,心中十分惊慌,她知道,就像杨文骢所说的那样,“那宰相势力,你是知道的,这番羞了他去,你母子不要性命了”。她只有向杨文骢求救。杨文骢便提出李贞丽代嫁的方案,说是让李贞丽代替香君去“从良”“享受”。他这一招算是救了香君,但凭他一番十分庸俗的说词,读者、观众也不会认他为热肠仗义的好心人。
李贞丽自然没有别的选择,在仓促之中,真的就梳妆打扮代香君去做新人了。
杨文骢自鸣得意:“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将李代桃,一举四得,倒也是个妙计。”如果说“贞丽从良”,算他巧解危机;“香君守节”,算他还有善心;而“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则是非混淆,令人恶心。杨文骢的人品,在这一出中可以说是写得入木三分了。
从结构来看,全出运思巧妙,结果出人意料,可以说是神来之笔。这改嫁的情节,一开始就有伏笔照应:点明相府恶仆豪奴没有见过李贞丽、李香君;颇见匠心。因为鸨母并非生母,鸨母与养女年龄可能比较接近,李贞丽早先也曾是张溥、夏允彝等名士品题之妓,有几分姿色,所以杨文骢敢夸下海口:“我说你是香君,谁能辨别?”
倒是李贞丽所唱“对着面一时难回避,执着名别人谁替”,虽也是伏笔,却显得不太自然,近乎画蛇添足。
香君守楼拒嫁田仰,有史料作证,而李贞丽代嫁当是孔尚任的虚构。这一出写香君的坚贞固然出色,写杨文骢的自作聪明,两头讨好,也是十分精彩。一部《桃花扇》,没有杨文骢作为正邪双方穿针引线的人物,戏就演不下去了。
(蒋星煜)
桃花扇
第二十三出 寄扇
孔尚任
(旦包帕病容上)
【醉桃源】寒风料峭透冰绡,香炉懒去烧。血痕一缕在眉梢,胭脂红让娇。孤影怯,弱魂飘,春丝命一条。满楼霜月夜迢迢,天明恨不消。
(坐介)奴家香君,一时无奈,用了苦肉之计,得遂全身之节。只是孤身只影,卧病空楼,冷帐寒衾,无人作伴,好生凄凉。
【北新水令】冻云残雪阻长桥,闭红楼冶游人少。栏杆低雁字,帘幕挂冰条。炭冷香消,人瘦晚风峭。
奴家虽在青楼,那些花月欢场,从今罢却了。
【驻马听】绣户萧萧,鹦鹉呼茶声自巧。香闺悄悄,雪狸偎枕睡偏牢[1] 。榴裙裂破舞风腰,鸾靴剪碎凌波靿[2] 。愁多病转饶,这妆楼再不许风情闹。
想起侯郎匆匆避祸,不知流落何所?怎知奴家独住空楼,替他守节也!(起唱介)
【沉醉东风】记得一霎时娇歌兴扫,半夜里浓雨情抛。从桃叶渡头寻[3] ,向燕子矶边找[4] ,乱云山风高雁杳。那知道梅开有信,人去越遥。凭栏凝眺,把盈盈秋水[5] ,酸风冻了[6] 。
可恨恶仆盈门,硬来娶俺;俺怎肯负了侯郎。
【雁儿落】欺负俺贱烟花薄命飘摇,倚着那丞相府忒骄傲。得保住这无瑕白玉身,免不得揉碎如花貌。
最可怜妈妈替奴当灾,飘然竟去。(指介)你看床榻依然,归来何日?
【得胜令】恰便似桃片逐雪涛,柳絮儿随风飘。袖掩春风面,黄昏出汉朝。萧条,满被尘无人扫。寂寥,花开了独自瞧。
说到这里,不觉一阵酸心。(掩泪坐介)
【乔牌儿】这肝肠似搅,泪点儿滴多少?也没个姊妹闲相邀,听那挂帘栊的钩自敲。
独坐无聊,不免取出侯郎诗扇,展看一回。(取扇介)嗳呀!都被血点儿污坏了,这怎么处?
【甜水令】你看疏疏密密,浓浓淡淡,鲜血乱蘸,不是杜鹃抛。是脸上桃花做红雨儿飞落[7] ,一点点溅上冰绡。
侯郎,侯郎!这都是为你来。
【折桂令】叫奴家揉开云髻,折损宫腰。睡昏昏似妃葬坡平[8] ,血淋淋似妾堕楼高[9] 。怕旁人呼号,舍着俺软丢答的魂灵没人招。银镜里朱霞残照,鸳枕上红泪春潮。恨在心苗,愁在眉梢。洗了胭脂,涴了鲛绡。
一时困倦起来,且在妆台盹睡片时。(压扇睡介)(末扮杨文骢便服上)认得红楼水面斜,一行衰柳带残鸦。(净扮苏昆生上)银筝象板佳人院,风雪今同处士家。(末回头见介)呀!苏昆老也来了。(净)贞丽从良,香君独住,放心不下,故此常来走走。(末)下官自那日打发贞丽起身,守了香君一夜,这几日衙门有事,不能脱身。方才城东拜客,便道一瞧。(入介)(净)香君不肯下楼,我们上去一谈罢。(末)甚好。(登楼介)(末指介)你看香君抑郁病损,困睡妆台,且不必唤他。(净看介)这柄扇儿展在面前,怎么有许多红点儿?(末)此乃侯兄定情之物,一向珍藏不肯示人,想因面血溅污,晾在此间。(抽扇看介)几点血痕,红艳非常,不免添些枝叶,替他点缀起来。(想介)没有绿色怎好?(净)待我采摘盆草,扭取鲜汁,权当颜色罢。(末)妙极!(净取草汁上)(末画介)叶芬芳草绿,花借美人红。(画完介)(净看喜介)妙,妙!竟是几笔折枝桃花。(末大笑指介)真乃桃花扇也。(旦惊醒见介)杨老爷、苏师爷都来了,奴家得罪。(让坐介)(末)几日不曾来看,额角伤痕渐已平复了。(笑介)下官有画扇一柄,奉赠妆台。(付旦扇介)(旦接看介)这是奴的旧扇,血迹腌臜,看他怎的。(入袖介)(净)扇头妙染,怎不赏鉴?(旦)几时画的?(末)得罪,得罪!方才点坏了。(旦看扇叹介)咳!桃花薄命,扇底飘零。多谢杨老爷替奴写照了。
【锦上花】一朵朵伤情,春风懒笑。一片片消魂,流水愁漂。摘的下娇色,天然蘸好。便妙手徐熙[10] ,怎能画到?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补衬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幅桃花照。
(末)你有这柄桃花扇,少不得个顾曲周郎[11] 。难道青春守寡,竟做个入月嫦娥不成。(旦)说那里话,那关盼盼也是烟花,何尝不在燕子楼中[12] ,关门到老。(净)明日侯郎重到,你也不下楼么?(旦)那时锦片前程,尽俺受用,何处不许游耍,岂但下楼。(末)香君这段苦节,今世少有。(向净介)昆老看师弟之情,寻着侯郎,将他送去,也省俺一番悬挂。(净)是是!一向留心访问,知他随任史公,住淮半载。自淮来京,自京到扬,今又同着高兵防河去了。晚生不日还乡,顺便找寻。(向旦介)须得香君一书才好。(旦向末介)奴家言出无文,求杨老爷代写罢。(末)你的心事,叫俺如何写得出。(旦寻思介)罢罢!奴的千愁万苦,俱在扇头,就把这扇儿寄去罢。(净喜介)这封家书,倒也新样。(旦)待奴封他起来。(封扇介)
【碧玉箫】挥洒银毫,旧句他知道。点染红么,新画你收着。便面小[13] ,血心肠一万条。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14] 。
(净接扇介)待我收好了,替你寄去。(旦)师父几时起身?(净)不日束装了。(旦)只望早行一步。(净)晓得。(末)我们下楼罢。(向旦介)香君保重。你这段苦节,说与侯郎,自然来娶你的。(净)我也不再来别了。正是:新书远寄桃花扇,(末)旧院常关燕子楼。(下)(旦掩泪介)妈妈不归,师父又去,妆楼独闭,益发凄凉了。
【鸳鸯煞】莺喉歇了南北套,冰弦住了陈隋调。唇底罢吹箫,笛儿丢,笙儿坏,板儿掠。只愿扇儿寄去的速,师父束装得早。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
书到梁园雪未消[15] ,青溪一道阻春潮[16] 。
桃根桃叶无人问[17] ,丁字帘前是断桥[18] 。
〔注〕 [1]雪狸:白猫。[2]靿(yào):靴、袜的筒,亦指靴或袜,此指靴。[3]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为东晋王献之送爱妾桃叶渡江的渡口。《隋书·五行志》:“陈时盛歌王献之桃叶之词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4]燕子矶:在今江苏南京东北郊,为岩山的小峰,三面悬绝,地势险要,古时为兵家必争之地。[5]盈盈秋水:指眼睛。王实甫《西厢记》:“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6]酸风:语出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魏官牵车指千里,关东酸风射眸子。”[7]桃花做红雨:语出唐李贺《将进酒》诗:“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8]妃葬坡平:用唐玄宗贵妃杨玉环马嵬坡遇兵变被迫自缢而死的典故。[9]妾堕楼高:用东晋石崇爱姬绿珠在石崇被权臣孙秀害死后跳楼以殉的典故。[10]徐熙:五代南唐画家,江宁人,一作钟陵人,擅画江湖中汀花水鸟,虫鱼蔬果,论者有“徐熙野逸”之评。[11]顾曲周郎:此指情郎。周郎,本指三国吴周瑜,史载他精音乐,时有“阕有误,周郎顾”之谚。[12]“那关盼盼”二句:关盼盼为唐尚书张愔(旧说或谓其父张建封,非)的爱姬,唐白居易《燕子楼诗序》述张仲素语云:“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幽独块然。’”[13]便(piān)面:团扇的别名。[14]锦字书:指前秦女子苏蕙寄给丈夫的织锦回文图诗。[15]梁园:西汉梁孝王的园苑,即兔园,为古时名园。此代指侯方域的家乡,因为他是河南商丘人,地近大梁(开封),故云。[16]青溪:水名,发源于南京钟山西南,流入秦淮河。旧时与秦淮皆为南京的标志性地名。[17]桃根桃叶:东晋王献之的两个爱妾,此代指李香君。[18]丁字帘:地名,在南京利涉桥畔,明季为妓女聚居之地。又,丁字帘也是一种帘子,呈丁字形,故名。明清之际诗坛领袖钱谦益入清后作《留题秦淮丁家水阁》诗,有“丁字帘前是六朝”句;“丁字帘前是断桥”,句式与之相似。此处盖语义双关。
《桃花扇》前面的三十出戏基本上都比较热闹,出场人物也较多,有的则矛盾尖锐,斗争剧烈。而《寄扇》则是例外。杨文骢、苏昆生均是下半场才出现,在此之前,场上仅李香君一人,凄凄清清,寂寂寥寥。她独唱了【醉桃源】等九支曲子,都是思念侯方域之真情的流露。
当然有的曲子表面看来与侯方域的关系不那么直接,但反映了兵荒马乱之际,到秦淮河畔旧院寻欢作乐的人也不如从前多了。“血痕一缕在眉梢,胭脂红让娇。孤影怯,弱魂飘,春丝命一条”。自从上次撞头以求一死,受伤颇重,至今迄未痊可也。一个弱女子,在这样的乱世,侯方域又不在身边,而且无确切信息,她感到悲哀是难免的。
“孤影”、“弱魂”云云决非无病呻吟,而是写出了身世的凄凉。作为一名歌妓,本来就无亲人,仅有的假母又被豪门强娶走了,而且是代替自己权充新娘的。有念及此,她既心存感激,也更觉生命的脆弱,真如春丝一样,随时可以被吹断。
“满楼霜月夜迢迢”,夜原无所谓短长,心绪不宁难以入睡,即觉得夜十分长,如酣睡至天明,则夜又十分短也。不能入睡,离愁别恨都上了心头,天明了,心情仍无法随天明而转趋开朗也。
冬天,自然景物本来就呈现一片萧条色彩。在南京,都城被攻破,崇祯帝吊死煤山的消息早传了过来。深得人心的史可法被马、阮一伙排挤到江北,赤手空拳去督师去了,这一切交织成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气氛。香君个人的遭遇又特别坎坷,其心情的凄楚更不是一般人所能领会的。
【驻马听】一曲,孔尚任用了看似平常却别具匠心的神来之笔,把旧院中歌妓们所养的宠物也来描写一番。这些宠物经过精心的调教,自然要学会一些讨好歌妓,尤其是讨好狎客的本领,可以显示出妓院的风雅或豪华,最终目的是使狎客们一掷千金仍旧觉得值得,并不可惜。但这些宠物经过调教,能学会某些技能,但毕竟是动物,也许能稍稍有点鉴貌辨色的本领,却无论如何不可能知道天下大势的演变,更不可能知道如何去适应新的形势。
因此,香君一心牵挂侯郎而又得不到音讯,愁病交困中,拿定了“妆楼再不许风情闹”的主意。但是鹦鹉却全然不知,依旧“呼茶声自巧”,白色的狸猫也全然不知,依旧“偎枕睡偏牢”,这样就使得香君更思念侯方域,更感到凄凉孤单。
【沉醉东风】、【雁儿落】、【得胜令】三曲抒发思念侯方域之缠绵情愫,偶有欢娱恩爱的回忆。为了等待侯方域,她经历了多少折磨?付出了多少沉重的代价?一一铺叙也觉琐碎,突出“得保住这无瑕白玉身,免不得揉碎如花貌”那一场惊险万状的灾祸就足够了。
永远忘不了那一次田府强娶,她自己撞头以求一死的场面,想到侯方域赠扇以为信物,原是顺理成章,势所必然。她“独坐无聊,不免取出侯郎诗扇,展看一回”。这才发现扇面“都被血点儿污坏了”,她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乔牌儿】则为香君凝视扇上的血迹所唱之曲。“疏疏密密,浓浓淡淡”八个字为下面杨文骢顺手在扇面血迹上勾勒几笔,又添些枝叶,即画成折枝桃花,作了必要的铺垫。
当香君困倦睡去后,杨文骢、苏昆生先后出场。(先后次序如此安排,原有讲究,杨文骢画成桃花扇,香君才能请苏昆生携带此扇去寻访侯方域)杨文骢此时看到那柄扇上“面血溅污”,却又“红艳非常”,就想“添些枝叶”、“点缀起来”,苏昆生为之凑趣,“采摘盆草,扭取鲜汁,权当颜色”。画成之后,苏昆生对之颇为欣赏,给予“真乃桃花扇”的评价。史籍记载,杨文骢好交游,与马士英为姻亲,故干马士英者多缘以进,正人君子对他颇有微词;但剧中他加工了侯方域赠予香君的诗扇,成为一柄桃花扇,千秋风流韵事由此流传不衰,也可以说有一份功劳。
香君醒来,扇已画好。杨文骢说“有画扇一柄,奉赠妆台”,香君看了画,惊喜之余,对杨文骢表示了谢意。
话说回来,剧中的杨文骢究竟不是砥砺名节之士,他虽然同情李香君,但并不理解侯、李之间的坚贞爱情,反而劝香君不要青春守寡。其实,他也太不知趣了,通过上次田仰迎娶的悲剧,他应该知道香君在这个最重大的关键问题上是决不会改变主意的。她以燕子楼中守节的关盼盼自比,令杨文骢忍不住感叹:“香君这段苦节,今世少有。”
苏昆生是河南人,世乱还乡,顺便寻访侯方域,他要香君修书一封带去,也有道理。香君通文理,却自称“言出无文”,确实,纵有千言万语,又何从下笔。杨文骢代笔亦不妥,这儿女私情岂是第三人可代写得出的。
香君忽然想到,既然“奴的千愁万苦,俱在扇头”,即以此扇代书信,岂非妙不可言。因为扇上桃花最能说明一切,胜过山盟海誓,胜过千言万语。更何况扇为侯郎所赠,而且整个故事情节也是环绕桃花扇而展开的。于是“新书远寄桃花扇,旧院常关燕子楼”,全出至此结束。
(蒋星煜)
桃花扇
第二十四出 骂筵
孔尚任
(副净扮阮大铖吉服上)
【缕缕金】风流代,又遭逢。六朝金粉样,我偏通。管领烟花,衔名供奉[1] 。簇新新帽乌衬袍红,皂皮靴绿缝,皂皮靴绿缝。(笑介)
我阮大铖,亏了贵阳相公破格提挈[2] ,又取在内庭供奉,今日到任回来,好不荣耀。且喜今上性喜文墨,把王铎补了内阁大学士,钱谦益补了礼部尚书。区区不才,同在文学侍从之班,天颜日近,知无不言。前日进了四种传奇,圣心大悦,立刻传旨,命礼部采选宫人,要将《燕子笺》被之声歌,为中兴一代之乐。我想这本传奇,精深奥妙,倘被俗手教坏,岂不损我文名。因而乘机启奏:“生口不如熟口,清客强似教手。”圣上从谏如流,就命广搜旧院,大罗秦淮,拿了清客妓女数十余人,交与礼部拣选。前日验他色艺,都只平常,还有几个有名的,都是杨龙友旧交,求情免选,下官只得勾去。昨见贵阳相公说道:“教演新戏是圣上心事,难道不选好的,倒选坏的不成。”只得又去传他,尚未到来。今乃乙酉新年人日佳节,下官约同龙友,移樽赏心亭,邀俺贵阳师相,饮酒看雪。早已吩咐把新选的妓女,带到席前验看。正是:花柳笙歌隋事业,谈谐裙屐晋风流。(下)(老旦扮卞玉京道妆背包急上)
【黄莺儿】家住蕊珠宫,恨无端业海风,把人轻向烟花送。喉尖唱肿,裙腰舞松,一生魂在巫山洞。俺卞玉京,今日为何这般打扮?只因朝廷搜拿歌妓,逼俺断了尘心。昨夜别过姊妹,换上道妆,飘然出院,但不知那里好去投师。望城东云山满眼,仙界路无穷。
(飘摇下)(副净、外、净扮丁继之、沈公宪、张燕筑三清客上)
【皂罗袍】(副净)正把秦淮箫弄,看名花好月,乱上帘栊。凤纸签名唤乐工[3] ,南朝天子春心动。我丁继之年过六旬,歌板久抛,前日托过杨老爷,免我前往,怎的今日又传起来了?(外、净)俺两个也都是免过的,不知又传,有何话说?(副净拱介)两位老弟,大家商量,我们一班清客,感动皇爷,召去教歌,也不是容易的。(外、净)正是。(副净)二位青年上进,该去走走,我老汉多病年衰,也不望甚么际遇了。今日我要躲过,求二位遮盖一二。(外)这有何妨,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净)是,是!难道你犯了王法,定要拿去审问不成?(副净)既然如此,我老汉就回去了。(回行介)急忙回首,青青远峰。逍遥寻路,森森乱松。(顿足介)若不离了尘埃,怎能免得牵绊。(袖出道巾、黄绦换介)(转头呼介)二位看俺打扮罢,道人醒了扬州梦[4] 。(摇摆下)
(外)咦!他竟出家去了,好狠心也。(净)我们且坐廊下晒暖,待他姊妹到来,同去礼部过堂。(坐地介)(小旦扮寇白门)(丑扮郑妥娘)(杂扮差役跟上)(小旦)桃片随风不结子,(丑)柳绵浮水又成萍。(望介)你看老沈、老张不约俺一声儿,先到廊下向暖,我们走去,打他个耳刮子。(相见诨介)(外问杂介)又传我们到那里去?(杂)传你们到礼部过堂,送入内庭教戏。(外)前日免过俺们了。(杂)内阁大老爷不依,定要借重你们几个老清客哩。(净)是那几个?(杂)待我瞧瞧票子。(取票看介)丁继之、沈公宪、张燕筑。(问介)那姓丁的如何不见?(外)他出家去了。(杂)既出了家,没处寻他,待我回官罢!(向净、外介)你们到了的,竟往礼部过堂去。(净)等他姊妹们到齐着。(杂)今日老爷们秦淮赏雪,吩咐带着女客,席上验看哩。(外、净)既是这等,我们先去了。正是:传歌留乐府,擪笛傍宫墙[5] 。(下)(杂看票问小旦介)你是寇白门么?(小旦)是。(杂问丑介)你是卞玉京么?(丑)不是,我是老妥。(杂)是郑妥娘了。(问介)那卞玉京呢?(丑)他出家去了。(杂)咦!怎么出家的都配成对儿?(问介)后边还有一个脚小走不上来的,想是李贞丽了?(小旦)不是,李贞丽从良去了!(杂)我方才拉她下楼,她说是李贞丽,怎的又不是?(丑)想是她女儿顶名替来的。(杂)母子总是一般,只少不了数儿就好了。(望介)她早赶上来也。
【忒忒令】(旦)下红楼残腊雪浓,过紫陌早春泥冻。不惯行走,脚儿十分痛。传凤诏选蛾眉[6] ,把丝鞭,骑骄马,催花使乱拥。
奴家香君,被捉下楼,叫去学歌,是俺烟花本等,只有这点志气,就死不磨。(杂喊介)快些走动!(旦到介)(小旦)你也下楼了,屈尊,屈尊。(丑)我们造化,就得服侍皇帝了。(旦)情愿奉让罢。(同行介)(杂)前面是赏心亭了,内阁马老爷,光禄阮老爷,兵部杨老爷,少刻即到。你们各人整理伺候。(杂同小旦、丑下)(旦私语介)难得他们凑来一处,正好吐俺胸中之气。
【前腔】赵文华陪着严嵩,抹粉脸席前趋奉。丑腔恶态,演出真《鸣凤》[7] 。俺做个女祢衡,挝渔阳[8] ,声声骂,看他懂不懂。(净扮马士英)(副净扮阮大铖)(末扮杨文骢)(外、小生扮从人喝道上)(旦避下)
(副净)琼瑶楼阁朱微抹,(末)金碧峰峦粉细勾。(净)好一派雪景也。(副净)这座赏心亭,原是看雪之所。(净)怎么原是看雪之所?(副净)宋真宗曾出周昉雪图,赐与丁谓。说道:“卿到金陵,可选一绝景处张之。”因建此亭。(净看壁介)这壁上单条,想是周昉雪图了。(末)非也。这是画友蓝瑛新来见赠的。(净)妙,妙!你看雪压钟山,正对图画,赏心胜地,无过此亭矣。(末吩咐介)就把炉、榼、游具,摆设起来。(外、小生设席坐介)(副净向净介)荒亭草具,恃爱高攀,着实得罪了。(净)说那里话。可笑一班小人,奉承权贵,费千金盛设,十分丑态,一无所取,徒传笑柄。(副净)晚生今日扫雪烹茶,清谈攀教,显得老师相高怀雅量,晚生辈也免了几笔粉抹。(净)呵呀!那戏场粉笔,最是厉害,一抹上脸,再洗不掉,虽有孝子慈孙,都不肯认做祖父的。(末)虽然厉害,却也公道,原以儆戒无忌惮之小人,非为我辈而设。(净)据学生看来,都吃了奉承的亏。(末)为何?(净)你看前辈分宜相公严嵩,何尝不是一个文人,现今《鸣凤记》里抹了花脸,着实丑看,岂非赵文华辈奉承坏了。(副净打恭介)是,是!老师相是不喜奉承的,晚生惟有心悦诚服而已。(末)请酒!(同举杯介)(副净问外介)选的妓女,可曾叫到了么?(外禀介)叫到了。(杂领众妓叩头介)(净细看介)(吩咐介)今日雅集,用不着他们,叫他礼部过堂去罢。(副净)特令到此伺候酒席的。(净)留下那个年小的罢。(众下)(净问介)他唤什么名字?(杂禀介)李贞丽。(净笑介)丽而未必贞也。(笑向副净介)我们扮过陶学士了,再扮一折党太尉何如[9] ?(副净)妙,妙!(唤介)贞丽过来斟酒唱曲。(旦摇头介)(净)为何摇头?(旦)不会。(净)呵呀!样样不会,怎称名妓?(旦)原非名妓。(掩泪介)(净)你有甚心事,容你说来。
【江儿水】(旦)妾的心中事,乱似蓬,几番要向君王控。拆散夫妻惊魂迸,割开母子鲜血涌,比那流贼还猛。做哑装聋,骂着不知惶恐。
(净)原来有这些心事。(副净)这个女子却也苦了。(末)今日老爷们在此行乐,不必只是诉冤了。(旦)杨老爷知道的,奴家冤苦,也值当不的一诉。
【五供养】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把俺胡撮弄,对寒风雪海冰山,苦陪觞咏。
(净怒介)唗!这妮子胡言乱道,该打嘴了。(副净)闻得李贞丽,原是张天如、夏彝仲辈品题之妓,自然是放肆的。该打,该打!(末)看他年纪甚小,未必是那个李贞丽。(旦恨介)便是他待怎的!
【玉交枝】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副净)好大胆,骂的是那个?快快采去丢在雪中。(外采旦推倒介)(旦)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副净)这奴才,当着内阁大老爷这般放肆,叫我们都开罪了。可恨,可恨!(下席踢旦介)(末起拉介)(净)罢,罢!这样奴才,何难处死,只怕妨了俺宰相之度。(末)是,是!丞相之尊,娼女之贱,天地悬绝,何足介意。(副净)也罢!启过老师相,送入内庭,拣着极苦的脚色,叫他去当。(净)这也该的。(末)着人拉去罢。(杂拉旦介)(旦)奴家已拚一死。吐不尽鹃血满胸[10] ,吐不尽鹃血满胸。(拉旦下)
(净)好好一个雅集,被这奴才搅乱坏了。可笑,可笑!(副净、末连三揖介)得罪,得罪!望乞海涵,另日竭诚罢。(净)兴尽宜回春雪棹,(副净)客羞应斩美人头。(净、副净、从人喝道下)(末吊场介)可笑香君才下楼来,偏撞两个冤对,这场是非免不了的。若无下官遮盖,香君性命也有些不妥哩。罢,罢!选入内庭,倒也省了几日悬卦。只是媚香楼无人看守,如何是好?(想介)有了,画友蓝瑛托俺寻寓,就接他暂住楼上,待香君出来,再作商量。
赏心亭上雪初融,煮鹤烧琴宴巨公。
恼煞秦淮歌舞伴,不同西子入吴宫。
〔注〕 [1]供奉:以某种技艺侍奉帝王。唐宋时职官亦有供奉之名。[2]贵阳相公:指马士英。马为贵州贵阳人。[3]凤纸:绘有金凤的名贵纸张,唐时文武官诰及道教青词用之。后亦代指帝王诏旨。[4]扬州梦:典出唐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5]擪(yè)笛:指吹奏笛子。擪,按。[6]凤诏:帝王的诏书。晋陆翙《邺中记》:“石季龙与皇后在观上,为诏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诏。”[7]鸣凤:明代传奇《鸣凤记》,作者佚名,或谓王世贞作,写杨继盛、邹应龙等与奸臣严嵩父子的斗争。[8]“俺做”二句:祢衡,东汉末人,性孤傲,孔融荐之于曹操,自称狂病,不肯屈就。曹操命其作鼓吏,欲辱之于众前。祢衡乃裸身击鼓,作《渔阳参挝》,复于营门前捶地骂曹。[9]“我们”二句:陶学士,即宋初名臣陶穀,曾仕周为翰林学士,党太尉即宋初功臣党进,封太尉。陶穀曾得党进家姬,一日以雪水烹茶,问其党家有此风味否,家姬答称党氏粗人,但知销金帐下浅斟低唱饮美酒而已。[10]鹃血:传说杜鹃鸟为古蜀君杜宇之魂所化,其声凄苦,常啼至血出。
前面《哄丁》、《侦戏》诸出均为复社文士对阮大铖所作所为之嘲骂。其实,比起阮大铖来,权位更高的马士英,其贪鄙奸诈皆有过之无不及。弘光朝之迅速土崩瓦解,马士英应负主要责任。孔尚任之所以要虚构《骂筵》这出并无历史依据的戏,就是为了对马士英作正面的口诛笔伐。如果不设计这一规定情景,对马士英真太便宜了。回答“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等问题,便有欠完整。因此《骂筵》实为填补此空白而作,决非可有可无也。
阮大铖有才无德,所作《燕子笺》、《春灯谜》等传奇在明代末年确是相当突出的,很注意结构上的严密,其喜剧风格、喜剧效果一时之间无人能企及。现在从弘光帝一心贪恋女色歌舞引出阮大铖以传奇献媚,为了取得最佳演出效果,又征选秦淮名妓排练。这些情节孔尚任倒是设计得天衣无缝,顺理成章,很经得起推敲。
阮大铖邀杨文骢,原在意中。第一,杨文骢懂得场上歌舞,是个行家。第二,杨文骢和秦淮众歌妓本来就是怪熟悉的老相识。第三,杨文骢是马士英的妹婿,又是阮大铖的盟弟,与阮大铖私交相当不错,在这种场合,少了杨文骢,也会使阮大铖十分不爽。
当然还要邀请马士英,首先是向马士英献媚;其次要让弘光帝观看演出的话,先由马士英看排练,也等于是一次审查。可以看到阮大铖想得相当周到。
一面听唱,一面饮酒赏雪,明明是奸佞勾结,却还假作风雅,令人齿冷。阮大铖自谓:“花柳笙歌隋事业,谈谐裙屐晋风流。”隋炀帝在扬州贪恋烟花,终于亡国,前一句还恰如其分;后一句则未免自我感觉太好了,令人作呕。马士英、阮大铖辈较晋代王谢之文采风流相去甚远,无法类比也。
明末民间艺人、歌妓之民族思想均较强烈,在一般大名士忝颜惜命,甚至卖友求荣,甘为马士英辈做鹰犬之际,他们不约而同走上了出世的道路,或隐居,或皈依释道。《骂筵》穿插卞玉京的“飘然出院”,丁继之的“要躲过”,首先是以实际行动,反对阮大铖他们迎合弘光帝的荒淫享乐,也是为李香君、侯方域后来的入道作必要的铺垫。
《骂筵》者,歌妓李香君骂筵席上的马士英、阮大铖等衮衮诸公也。丁继之唱【皂罗袍】时,尚未开宴。“凤纸签名唤乐工,南朝天子春心动”两句,指弘光皇帝之荒淫无道。崇祯帝吊死煤山之后,南京拥立新的皇帝,对抗南下的清军,原是必要的措施。但在众多皇子皇孙之中究竟立谁,大有选择的余地。马士英辈迎立福王,原非为社稷计,乃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弘光帝就位,对马士英辈感激万分,弘光热衷声色,马士英辈百计迎合,正所谓沆瀣一气。当清兵压境,南京危殆之际,弘光帝居然有闲情逸致,亲笔下诏召乐工,其昏庸荒唐可谓旷古罕有。可以认为丁继之已经在骂了,不过骂得文雅些、含蓄些,实际上是为李香君的骂筵先来一支序曲。
众歌妓先后奉诏来到时,香君是最后才到,这样让她处于引人注目的地位。差役们由此有所议论,她究竟是李贞丽?还是李香君?谁都吃不准。这一穿插,和《守楼》有关的曲文、科介是彼此呼应的。
香君得知马士英、阮大铖等即将来到,反倒很高兴。因为“他们凑在一起,正好吐俺胸中之气”。她唱了一曲【忒忒令】,骂阮大铖对马士英就如“赵文华陪着严嵩,抹粉脸席前趋奉”,真的像把《鸣凤记》重新搬上了舞台一样。这时香君已下了决心,打算学一学东汉末年击鼓骂曹操的祢衡,痛骂权奸一番。
为了使细节上也能前后有更多的贯串,此前孔尚任让马士英和阮大铖也议论起严嵩来,还谈到了《鸣凤记》。阮大铖为严嵩开脱,说严嵩原是文人,被赵文华等奉承坏了事,并恬不知耻地说马士英是不喜欢奉承的,他阮大铖也没有奉承,只是对老师相“心悦诚服而已”。这原是比一般谄媚之言更肉麻的套话,手法也不新鲜,但马士英听得十分舒服,也实在可笑。
李香君所唱【江儿水】,是骂的开始,控诉情侣拆散之苦、母女离别之恨,妙在不提罪魁祸首,因此马、阮全被蒙在鼓里,没什么气恼的反应。马士英只说:“原来有这些心事。”阮大铖则叹道:“这个女子却也苦了。”倒是杨文骢怕她再唱下去会出事,忙道:“老爷们在此行乐,不必只是诉冤了。”
李香君这下就把问题挑开:“杨老爷知道的。”可想而知,杨文骢这时必定十分尴尬。接下去香君唱一曲【五供养】,把锋芒直指“堂堂列公”,斥责马、阮辈不应该“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这时马士英受不了了,发怒惊呼:“该打嘴了。”
阮大铖在边上说了两句话,道李贞丽(其实是李香君)“自然是放肆的”,似乎是为之缓颊,但“该打,该打”的附和,却表明他对唱曲的女子没有什么同情心。把事情扯到张溥、夏允彝等复社领袖人物身上去,更见出他的险恶用心,他巴不得马士英扩大对东林党遗老与复社文人的打击面。
李香君再唱【玉交枝】:“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因为阮大铖是直接的迫害者,所以成了被骂的重点人物。阮大铖比马士英听了也更不受用,心生恶念,欲置李香君于死地,唤人将她“丢在雪中”,并跑上去狠狠地踢了几脚。幸得杨文骢有心回护,拉开阮大铖,香君才没受更多的苦楚。
马士英也很气恼,但他自命不凡,作出不屑与小女子计较之态,说:“这样奴才,何难处死,只怕妨了俺宰相之度。”杨文骢见势,忙顺着他的意思说:“丞相之尊,娼女之贱,天悬地绝,何足介意。”阮大铖恨犹未消,提了一个处置办法,将她“送入内庭,拣着极苦的脚色,叫他去当。”这样,香君总算保住性命。
有人认为孔尚任写此一出《骂筵》是受了明徐渭所作杂剧《四声猿》中《狂鼓史渔阳三弄》的影响,有此可能。但《骂筵》情节较曲折,而且所骂更出被骂者意料之外,戏剧性更强。
(蒋星煜)
桃花扇
第二十八出 题画
孔尚任
(小生扮山人蓝瑛上)美人香冷绣床闲,一院桃开独闭关。无限浓春烟雨里,南朝留得画中山。自家武林蓝瑛[1] ,表字田叔,自幼驰声画苑。与贵筑杨龙友笔砚至交,闻他新转兵科,买舟来望,下榻这媚香楼上。此楼乃名妓香君梳妆之所,美人一去,庭院寂寥,正好点染云烟,应酬画债。不免将文房画具,整理起来。(作洗砚、涤笔、调色、揩盏介)没有净水怎处?(想介)有了,那花梢晓露,最是清洁,用他调丹濡粉,鲜秀非常。待我下楼,向后园收取。(手持色盏暂下)(生新衣上)
【破齐阵】地北天南蓬转,巫云楚雨丝牵[2] 。巷滚杨花,墙翻燕子,认得红楼旧院。触起闲情柔如草,搅动新愁乱似烟。伤春人正眠。
小生在黄河舟中,遇着苏昆生,一路同行,心忙步急,不觉来到南京。昨晚旅店一宿,天明早起,留下昆生看守行李;俺独自来寻香君,且喜已到院门之外。
【刷子序犯】只见黄莺乱啭,人踪悄悄,芳草芊芊。粉坏楼墙,苔痕绿上花砖。应有娇羞人面,映着他桃树红妍[3] 。重来浑似阮刘仙[4] ,借东风引入洞中天。
(作推门介)原来双门虚掩,不免侧身潜入,看有何人在内。(入介)
【朱奴儿犯】呀,惊飞了满树雀喧,踏破了一墀苍藓。这泥落空堂帘半卷,受用煞双栖紫燕。闲庭院,没个人传。蹑踪儿回廊一遍,直步到小楼前。
(上指介)这是媚香楼了。你看寂寂寥寥,湘帘昼卷,想是香君春眠未起。俺且不要唤他,慢慢的上了妆楼,悄立帐边。等他自己醒来,转睛一看,认得出是小生,不知如何惊喜哩!(作上楼介)
【普天乐】手拽起翠生生罗襟软,袖拨开绿杨线。一层层栏坏梯偏,一桩桩尘封网罥。艳浓浓楼外春不浅,帐里人儿腼腆。(看几介)从几时收拾起银拨冰弦,摆列着描春容脂箱粉盏,待做个女山人画叉乞钱[5] 。
(惊介)怎的歌楼舞榭,改成个书院画轩?这也奇了。(想介)想是香君替我守节,不肯做那青楼旧态,故此留心丹青,聊以消遣春愁耳。(指介)这是香君卧室,待我轻轻推开。(推介)呀!怎么封锁严密,倒像久不开的。这又奇了,难道也没个人看守。(作背手徬徨介)
【雁过声】萧然,美人去远,重门锁云山万千。知情只有闲莺燕。尽着狂尽着颠,问着他一双双不会传言。熬煎,才待转,嫩花枝靠着疏篱颤。(下听介)帘栊响,似有个人略喘。
(瞧介)待我看是谁来。(小生持盏上楼)(惊见介)你是何人,上我寓楼?(生)这是俺香君妆楼,你为何寓此?(小生)我乃画士蓝瑛。兵科杨龙友先生送俺来寓的。(生)原来是蓝田老,一向久仰。(小生问介)台兄尊号?(生)小生河南侯朝宗,亦是龙友旧交。(小生惊介)呵呀!文名震耳,才得会面。请坐请坐!(坐介)(生)我且问你,俺那香君那里去了?(小生)听说被选入宫了。(生惊介)怎、怎的被选入宫了?几时去的?(小生)这倒不知。(生起掩泪介)
【倾杯序】寻遍,立东风渐午天,那一去人难见。(瞧介)看纸破窗棂,纱裂帘幔。裹残罗帕,戴过花钿,旧笙箫无一件。红鸳衾尽卷,翠菱花放扁[6] 。锁寒烟,好花枝不照丽人眠。
想起小生定情之日,桃花盛开,映着簇新新一座妆楼,不料美人一去,零落至此。今日小生重来,又值桃花盛开,对景触情,怎能忍住一双眼泪。(掩泪坐介)
【玉芙蓉】春风上巳天[7] ,桃瓣轻如剪。正飞绵作雪,落红成霰。不免取开画扇,对着桃花赏玩一番。(取扇看介)溅血点作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这都是为着小生来。携上妆楼展,对遗迹宛然,为桃花结下了死生冤。
(小生)请教这扇上桃花,何人所画?(生)就是贵东杨龙友的点染。(小生)为何对之挥泪?(生)此扇乃小生与香君订盟之物。
【山桃红】那香君呵,手捧着红丝砚[8] ,花烛下索诗篇。(指介)一行行写下鸳鸯券。不到一月,小生避祸远去,香君闭门守志,不肯见客,惹恼了几个权贵,放一群吠神仙朱门犬。那时硬抢香君下楼,香君着急,把花容呵,似鹃血乱洒啼红怨。这柄诗扇恰在手中,竟为溅血点坏。(小生)可惜可惜!(生)后来杨龙友添上梗叶,竟成了几笔
折枝桃花。(拍扇介)这桃花扇在,那人阻春烟 。(小生看介)
画的有趣,竟看不出是血迹来。(问介)这扇怎生又到先生手中?(坐)香君思念小生,托他师父到处寻俺,把这桃花扇当了一封锦字书。小生接得此扇,跋涉来访,不想香君又入宫去了。(掩泪介)(末扮杨龙友冠带)(从人喝道上)台上久无秦弄玉[9] ,船中新到米襄阳[10] 。(杂人报介)兵科杨老爷来看蓝相公,门外下轿了。(小生慌迎见介)(末上楼见生)(揖介)侯兄几时来的?(生)适才到此,尚未奉拜。(末)闻得一向在史公幕中,又随高兵防河。昨见塘报[11] ,高杰于正月初十日,已为许定国所杀,那时世兄在那里来?(生)小弟正在乡园,忽遇此变,扶着家父逃避山中,一月有余。恐为许兵踪迹,故又买舟南来。路遇苏昆生,持扇相访,只得连夜赴约。竟不知香君已去。(问介)请问是几时去的?(末)正月人日被选入宫的。(生)到几时才出来?(末)遥遥无期。(生)小生只得在此等他了。(末)此处无可留恋,倒是别寻佳丽罢。(生)小生怎忍负约,但得他一信,去也放心。
【尾犯序】望咫尺青天,那有个瑶池女使[12] ,偷递情笺。明放着花楼酒榭,丢做个雨井烟垣。堪怜!旧桃花刘郎又撚[13] ,料得新吴宫西施不愿。横揣俺天涯夫婿,永巷日如年。
(末)世兄不必愁烦,且看田叔作画罢。(小生画介)(生、末坐看介)这是一幅《桃源图》?(小生)正是。(末问介)替那家画的?(小生)大锦衣张瑶星先生[14] ,新修起松风阁,要裱做照屏的。(生赞介)妙妙!位置点染,别开生面,全非金陵旧派[15] 。(小生作画完介)见笑,见笑!就求题咏几句,为拙画生色如何?(生)不怕写坏,小生就献丑了。(题介)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16] 。归德侯方域题。(末读介)佳句。寄意深远,似有微怪小弟之意。(生)岂敢!(指画介)
【鲍老催】这流水溪堪羡,落红英千千片。抹云烟,绿树浓,青峰远。仍是春风旧境不曾变,没个人儿将咱系恋。是一座空桃源,趁着未斜阳将棹转。(起介)
(末)世兄不要埋怨,而今马、阮当道,专以报仇雪恨为事,俺虽至亲好友,不敢谏言。恰好人日设席,唤香君供唱,那香君性气,你是知道的,手指二公一场好骂。(生)呵呀!这番遭他毒手了。(末)亏了小弟在旁,十分劝解,仅仅推入雪中,吃了一惊。幸而选入内庭,暂保性命。(向生介)世兄既与香君有旧,亦不可在此久留。(生)是,是!承教了。(同下楼行介)
【尾声】热心肠早把冰雪咽,活冤业现摆着麒麟楦[17] 。(收扇介)俺且抱着扇上桃花闲过遣。(竟下介)
(末)我们别过蓝兄,一同出去罢。(生)正是忘了作别。(作别介)请了!(小生先闭门下)(生、末同行介)
(生)重到红楼意惘然,(末)闲评诗画晚春天。
(生)美人公子飘零尽,(末)一树桃花似往年。
〔注〕 [1]武林:即今浙江杭州。[2]巫云楚雨:喻男女欢爱。典出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3]“应有”二句:唐孟启《本事诗》载士人崔护清明游都城南庄,扣门求饮,有送水女子眉目传情;次年复至,则门墙如故,而其人不可复见,因题诗于门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4]阮刘:东汉人阮肇、刘晨。传说他们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二仙女,留居半载,及归家,则时已入晋,子孙已历七世。[5]画叉:宋苏轼与秦观书曾言己初贬黄州,恐月钱不够用,遂将四千五百钱平分三十份悬于梁上,每日以画叉挑取一份用之,有余则积存起来,待客至之时再用。词即用此典。[6]菱花:指镜子。[7]上巳:节日名,旧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古时有在这天修禊玩赏的习俗。魏晋以后此节固定为三月三日。[8]红丝砚:一种名砚,产于山东益都,装入墨盒,磨好的墨汁可数日不干。[9]秦弄玉:即春秋时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嫁善吹箫的萧史为妻,从之学吹箫作凤鸣,一日吹箫引凤,双双仙去。后因以“弄玉”代指精于音乐的女子。[10]米襄阳: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后定居润州,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世称米襄阳。此代指蓝瑛。[11]塘报: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塘报》:“今军情紧急走报者,国初有刻期百户所,后改曰塘报。”[12]瑶池: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13]桃花刘郎:用唐刘禹锡事。刘禹锡被贬谪朗州,十年后奉召回京,作诗云:“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遭政敌攻击,再贬远州。后复被召回京任职,又作诗云:“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14]大锦衣:指锦衣卫都指挥。锦衣卫与东、西厂为明代著名的特务机构。[15]金陵旧派:指五代宋初画家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因巨然为江宁人,又因清初画坛有金陵八家,故此派称“金陵旧派”。[16]“原是”四句:此为题《桃源图》之绝句,句意自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生发出。[17]麒麟楦:喻徒有其表而不中用的人。唐冯贽《云仙杂记·麒麟楦》引《朝野佥载》:“唐杨炯每唤朝士为麒麟楦。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者,以修饰其形,覆之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
《桃花扇》一剧中,在侯、李分别后,《守楼》、《寄扇》等出都是写香君对侯方域的刻骨相思,而离开南京北上的侯方域对香君又何尝忘情呢?但是大半部戏过去了,却没有一出戏对此展开充分的描写,直到第二十八出《题画》才有了交代。
此前的一出为《逢舟》,携桃花扇去为香君寻访侯方域的苏昆生,在兵荒马乱中居然遇到了侯方域。至于先遇到的李贞丽,她自己称:“妾心厌倦烟花,伴着老兵度日,却也快活。”也算是有了归宿,作者就不再在她身上花笔墨了。
此刻侯方域回南京,当然仍有危险,但留在河南,也不安全,许定国手下人不会放过他。既然香君万分惦念着他,那么就与苏昆生一起回南京也好。他哪里知道苏昆生离南京北上之后,香君又受了那么许多折磨!
侯方域清早到达旧院门外之时,这“巷滚杨花,墙翻燕子”的烂漫春光,使他觉得“红楼旧院”还是和从前一样可爱。想起两情缱绻的往事,他感到心如柔草,但别后世事多变,国步维艰,又让他愁似乱烟。行到院门前,他又想象心上人伤春伤别,正倦而卧眠。
由于香君被选进内府之后,喜欢书画的杨文骢请画家蓝瑛来此暂住,所以里里外外并没有显露出十分荒芜、冷落的气氛。但是,“人踪悄悄,芳草芊芊”,终觉静得出奇。“应有娇羞人面”,事实上却没有。侯方域没有想到此来已是“人面不知何处去”,仍一步一步往香君原来的香闺走去。
周遭依然没见一个人,庭院成了莺儿和燕子的乐园了。即使香君迟睡未起,那么也应该有人通报一声有客来访啊!但是“闲庭院,没个人传”,不免令侯方域感到困惑。
不过他想,据苏昆生所说,香君仍应在媚香楼,不管怎样,上去就能见到她了。于是他轻脚轻手走上楼去,准备给香君一个意外的惊喜。
哪知却是侯方域自己感到意外。原来屋中有了一些显著的变化。楼梯栏杆坏了也没人修理,四处都是积尘蛛网也没有人打扫。再看几上陈设,也和从前不同,乐器也不摆在那里了,却放着些作画的颜料。他起初怀疑香君在学画以排遣春愁。直到推不开香君原来的卧室,他才断定“美人去远”了。
一直以为能够马上和心上人会面的侯方域来到这里,却发现自己的满心希望竟然完全落空,自然惆怅万分。他叹息“知情只有闲莺燕”,“问着他一双双不会传言”,令自己心中如受熬煎。直到和被杨文骢请来照看媚香楼的蓝瑛见面,他才知道香君已被选入宫中,但详情则仍不得而知。想到当初两人定情之时正是桃花盛开的春日,如今重来,又值桃花绽放,怎能不触绪伤怀,忍不住“取开画扇,对着桃花赏玩一番”。他和香君,可以说是“为桃花结下死生冤”。
如此,仍不足以写尽侯方域相思之苦,于是作者让蓝瑛对侯方域连发“请教这扇上桃花何人所画”、“为何对之挥泪”二问,侯方域则唱【山桃红】作答,这样侯方域就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揆作者之意,本出的一个作用是对侯方域的品格作一定程度的修补。《却奁》出中侯方域立场不坚定,有失正直之士的风范,香君则坚决不收受阮大铖的馈赠(也就是不接受阮大铖的收买),退掉妆奁,显得大义凛然。《题画》出中,让侯方域单独出面,一抒对香君的思念,也就完成了对男主人公忠于爱情的人物形象的完满刻画。
侯方域这次重到媚香楼,目睹人去楼空,感情悲戚出乎内心。他决心在媚香楼耐心等待香君出宫,不辜负香君对他的一片真心。这时杨文骢乘官轿来看蓝瑛,与侯方域重又相见。作为原介绍人的杨文骢居然劝侯方域:“此处无可留恋,倒是别寻佳丽罢。”这两句话哪有丝毫人情味,更不说名士风度了。
侯方域毕竟不肯做负心汉,【尾犯序】再一次咏叹触景伤怀、生离死别之痛苦。知道香君归来难有确期,这苦苦等待的日子实在难以度过。
杨文骢不理解侯方域、李香君之间的相爱真情,十分轻巧地劝他:“不必愁烦,且看田叔作画罢。”侯方域就不和他多谈了。
正好蓝瑛画的是《桃源图》,还请侯方域为之题诗一首。侯方域为《桃源图》题了诗,相当含蓄地批评了杨文骢,表示自己仍旧清醒得很,不会糊涂到随便轻信“渔郎”的指点。
杨文骢察觉到了侯方域“似有微怪小弟之意”,怕他把自己视为马、阮的走狗,便向他表白一番,说当时“十分劝解”,为香君说了许多好话,才使她保住性命。并告诉他“既与香君有旧,亦不可在此久留”。杨文骢的这几句话,倒也是好意,侯方域遂应道“是,是!承教了”,唱出“俺且抱着扇上桃花闲过遣”而结束【尾声】。
过去曾有人认为《题画》可有可无,若干改编本也常不保留此一关目。笔者则以为此出决不可少。为与《寄扇》前后呼应计,为渲染悲剧气氛计,为使侯方域人物性格完整计,为使全剧组织结构严密无间计,《题画》均不可少也。
(蒋星煜)
桃花扇
第三十八出 沉江
孔尚任
(外扮史可法毡笠急上)(回头望介)
【锦缠道】望烽烟,杀气重,扬州沸喧。生灵尽席卷,这屠戮皆因我愚忠不转。兵和将,力竭气喘,只落了一堆尸软。俺史可法率三千子弟,死守扬州,那知力尽粮绝,外援不至。北兵今夜攻破北城,俺已满拚自尽,忽然想起明朝三百年社稷,只靠俺一身撑持,岂可效无益之死,舍孤立之君。故此缒下南城,直奔仪真[1] ,幸遇一只报船,渡过江来。(指介)那城阙隐隐,便是南京了。可恨老腿酸软,不能走动,如何是好?(惊介)呀!何处走来这匹白骡,待俺骑上,沿江跑去便了。(骑骡)(折柳作鞭介)跨上白骡鞯,空江野路,哭声动九原[2] 。日近长安远[3] ,加鞭,云里指宫殿。
(副末扮老赞礼背包裹跑上)残年还避乱,落日更思家。(外撞倒副末介)(副末)呵哟哟!几乎滚下江去。(看外介)你这位老将爷好没眼色!(外下骡扶起介)得罪,得罪!俺且问你,从那里来的?(副末)南京来的。(外)南京光景如何?(副末)你还不知么,皇帝老子逃去两三日了。目下北兵过江,满城大乱,城门都关的。(外惊介)呵呀,这等去也无益矣!(大哭介)皇天后土,二祖列宗,怎的半壁江山也不能保住呀!(副末惊介)听他哭声,倒像是史阁部。(问介)你是史老爷么?(外)下官便是。你如何认得?(副末)小人是太常寺一个老赞礼,曾在太平门外伺候过老爷的。(外认介)是呀!那日恸哭先帝,便是老兄了。(副末)不敢。请问老爷,为何这般狼狈?(外)今夜扬州失陷,才从城头缒下来的。(副末)要向那里去?(外)原要南京保驾,不想圣上也走了。(顿足哭介)
【普天乐】撇下俺断篷船,丢下俺无家犬。叫天呼地千百遍,归无路,进又难前。(登高望介)那滚滚雪浪拍天,流不尽湘纍怨[4] 。(指介)有了,有了!那便是俺葬身之地。胜黄土,一丈江鱼腹宽展。(看身介)俺史可法亡国罪臣,那容的冠裳而去。(摘帽脱袍靴介)摘脱下袍靴冠冕。(副末)我看老爷竟像要寻死的模样。(拉住介)老爷三思,不可短见呀!(外)你看茫茫世界,留着俺史可法何处安放?累死英雄,到此日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跳入江翻滚下介)
(副末呆望良久抱靴帽袍服哭叫介)史老爷呀,史老爷呀!好一个尽节忠臣,若不遇着小人,谁知你投江而死呀!(大哭介)(丑扮柳敬亭携生忙上)偷生辞狱吏,避乱走天涯。(末扮陈贞慧)(小生扮吴应箕)(携手忙上)日日争门户,今年傍那家?(生呼介)定兄,次兄,日色将晚,快些走动。(末、小生)来了。(丑)我们出狱,不觉数日,东藏西躲,终无栖身之地。前面是龙潭江岸,大家商量,分路逃生罢!(末)是,是。(见副末介)你这位老兄,为何在此恸哭?(副末)俺也是走路的,适才撞见史阁部老爷投江而死,由不的伤心哭他几声。(生)史阁部怎得到此?(副末)今夜扬州城陷,逃到此间,闻的皇帝已走,跢了跢脚,跳下江去了。(生)那有此事?(副末指介)这不是脱下的衣服靴帽么!(丑看介)你看衣裳里面,浑身朱印。(生)待俺认来。(读介)钦命总督江北等处兵马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印。(生惊哭介)果然是史老先生。(末)设上衣冠,大家哭拜一番。(副末设衣冠介)(众拜哭介)
【古轮台】(合)走江边,满腔愤恨向谁言?老泪风吹面,孤城一片,望救目穿。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苦恋。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精魂显,《大招》声逐海天远[5] 。(生拍衣冠大哭介)
(丑)阁部尽节,成了一代忠臣。相公不必过哀,大家分手罢!(生指介)你看一望烟尘,叫小生从那里归去?(末)我两人绕道前来,只为送兄过江,今既不能北上,何不随俺南行。(生)这纷纷乱世,怎能终始相依?倒是各人自便罢。(小生)侯兄主意若何?(生)我和敬亭商议,要寻一深山古寺,暂避数日,再图归计。(副末)我老汉正要向栖霞山去,那边地方幽僻,尽可避兵,何不同往?(生)这等极妙了。(末、小生)侯兄既有栖身之所,我们就此作别罢!(拜别介)伤心当此日,会面是何年?(末、小生掩泪下)(生问副末介)你到栖霞山中,有何公干?(副末)不瞒相公说,俺是太常寺一个老赞礼,只因太平门外哭奠先帝之日,那些文武百官,虚应故事;我老汉动了一番气恼,当时约些村中父老,捐施钱粮,趁着这七月十五日,要替崇祯皇帝建一个水陆道场。不料南京大乱,好事难行,因此携着钱粮,要到栖霞山上,虔请高僧,了此心愿。(丑)好事,好事!(生)就求携带同行便了。(副末)待我收拾起这衣服靴帽着。(丑)这衣服靴帽你要送到何处去?(副末)我想扬州梅花岭[6] ,是他老人家点兵之所,待大兵退后,俺去招魂埋葬,便有史阁部千秋佳城了。(生)如此义举,更为难得。(副末背袍靴等)(生、丑随行介)
【余文】山云变,江岸迁,一霎时忠魂不见,寒食何人知墓田[7] ?
(副末)千古南朝作话传,(丑)伤心血泪洒山川。
(生)仰天读罢《招魂》赋[8] ,(副末)扬子江头乱暝烟。
〔注〕 [1]仪真:即今江苏仪征。[2]九原:九州大地。[3]“日近”句: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长安古时多代指京城,此指南京。[4]湘纍(lěi):指战国楚赴水自尽的屈原。湘,湘水。纍,无罪冤死之人。[5]大招:《楚辞》篇名,汉王逸说是“屈原所作”,后人有不同看法。招,指招魂。[6]梅花岭:在扬州广储门外,上有史可法衣冠冢。《明史·史可法传》载史可法就义次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郊外之梅花岭”。[7]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的一天或两天,当天禁火冷食。俗传为纪念介之推而设。[8]招魂:《楚辞》篇名,汉王逸说是宋玉哀屈原“魂魄放佚”而作,近人则多认为是屈原所作。
《沉江》为《桃花扇》第三十八出,以后还有《入道》、《栖真》、《余韵》三出,但这三出合起来,也并没有多少复杂的情节,只是全剧的篇幅较大的尾声。也就是说《沉江》实际上是全剧的结束了。以桃花扇为信物的这一场风流韵事由于国破家亡而无法再延续下去,而代表明朝坚决抗清的史可法曾经起过较大的作用,曾经被视作民族精神的象征,此时此刻,一切希望均已破灭,于是沉江自尽。从此,南明弘光朝成了陈迹。
史可法为明朝鞠躬尽瘁,但事与愿违,前面《誓师》一出,他在【贺圣朝】曲中就唱出“两年吹角列营,每日调马催征。军逃客散鬓星星,恨在广陵城”,苍凉悲壮,已预示了其悲剧性结局。
《沉江》实际上是虚构的情节,假定史可法本还寄一线希望于弘光帝,当从他人口中得知南京城破之前,弘光小朝廷已树倒猢狲散,弘光帝本人也早逃窜出城时,他才决定沉江以殉国。从逻辑上说,这样的虚构还是可以成立的。
【天下乐】一曲,史可法把自己比作“断篷船”和“无家犬”,是十分形象化的比喻。船仗篷帆受风而进,史可法在绝望之中,无一事能鼓其劲,无一事不泄其气,确如船之断篷,寸步难进。犬效忠之对象为主人,弘光朝土崩瓦解,使史可法感到已无可以为之效忠的对象,产生了“无家犬”式的幻灭感。认为亡国之臣,不配穿戴冠裳而死,自责甚严。这全方位地塑造了一个穷途末路的忠臣的悲壮形象。
南明弘光朝的事不可为,在扬州城破之前,早就可以看出种种迹象。而根据大量史籍(如全祖望《梅花岭记》等)的记载,史可法是在扬州城破时就以身殉国的,并无脱走欲往南京保驾之事。清代所修《明史》,史可法有传,亦未讳言史可法为清兵所杀。有过一些谣传,称史可法逃出扬州,并未死难,这原是部分民间抗清武装所散布,借以为唤起抗清斗争之手段。孔尚任对这一重要人物的事迹肯定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不可能不知他是怎么死的。他在剧中单列《沉江》一出,原有不得已的苦衷。直写史可法死于清兵之手,深恐得罪于朝廷,他出于无奈,才用了这一构思。
由于孔尚任本人在《凡例》中强调:“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所以《桃花扇》一剧向来被推为历史剧的典范。身为历史学家的梁启超注释《桃花扇》时,在此出即大发议论:“云亭著书在康熙中叶,不应于此等大节目尚未考定”,“既作历史剧,与历史事实太违反之纪载终不可为训。”笔者则认为写史可法死于扬州,势必出现清将清兵,场面处理十分困难,得罪朝廷在所难免。在权衡之后,他才采用沉江之说,并不是他认为史可法死于龙潭也。这一苦衷,按常理说,梁启超也应该能理解才对,加以苛责,实在没有必要。
老赞礼的出场,是为了要他作为史可法投江尽忠的目击者,好让他告诉陆续到此的柳敬亭、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诸人。
史可法跳江自沉,既是虚构,自然孔尚任可以多发挥一点想象力。扬州梅花岭史可法的墓是衣冠冢,孔尚任从此得到启发,处理为脱下冠服而跳江。再就是在场诸人本有“史阁部怎得到此”的疑虑,所以又查看了脱下的衣裳,果然发现“钦命总督江北等处兵马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印”,这样的虚构给了人们以铁证如山的印象。
【古轮台】曲是众人为史可法所唱悼歌,又是为明皇朝唱的挽歌。声泪俱下,令人百感凄恻。孔尚任仍旧小心谨慎,避免接触民族矛盾,把清代的取代明朝避重就轻地说成是“尽归别姓”,其实又何止是别姓而已。
剧中安排柳敬亭等人作为史可法沉江的见证,史可法的沉江乃为写他们的归隐或出家增加了砝码,因为史可法这位忠贞的大臣原是他们对明朝的最后一线希望之所系,这最后一线希望既破灭,对尘世也就再无留恋之余地了。
(蒋星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