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杂记 - 吕叔湘
版权信息
书名:语文杂记
作者:吕叔湘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8-12-29
ISBN:9787108063946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写在前面
吕叔湘先生(1904—1998)是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翻译家。他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七十余年,撰写专著和编译著作近二十种,论文和其他文章六百余篇;内容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词典编纂,文字改革、语文教学等广泛领域。
在为数不多的关于语言学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中,吕叔湘先生的《语文常谈》和《语文杂记》是一直为人称道的。虽历经数十年,这些文字读来仍饶有兴味。它们的篇幅,与宏篇巨著相比,算是两本很小的“小书”,但表现了高屋建瓴的大家风范。大家写小书,对作者而言是厚积薄发;对一般读者来说,可能更具有实际效用。
《语文杂记》的写作,延续了几十年的时间。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吕叔湘先生就致力于语言的规范性研究,认为说话和写文章有着相互的影响,要“耳濡”和“目染”交相为用,写文章更要多推敲,避免许多人说话的毛病。同时,他对已经发表的文章中的遣词造句、标点符号,不时耐心地指点一二。据说他有一个习惯,平时读报、听广播时,一发现问题就立即记录下来,日后写成短文,发表在各种报刊上,教大家怎样说话,怎样写文章,怎样正确地表达。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也促使语言随之发生转化而变得复杂、活跃。吕叔湘先生常常对社会上流传的种种“不正规”的语言发表看法,以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性。1988年,他将几十年间写下的112篇随笔、札记辑录成册,名为《语文杂记》出版。
其中,最初的80篇曾印于1955年版的《汉语语法论文集》中,80年代初所写的42篇曾收入《语文近著》。
《语文杂记》针对许多常见的问题,以随笔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国古代有讲究用典的传统,但现代人对于这些典故常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将无同”是什么意思?“莫须有”指的是什么?我们常说的“一不作,二不休”意思是“不作不休”吗?为什么还要安上个“一”和“二”呢?我们日常生活司空见惯了的一些说法是否就是正确的?报刊上经常能够见到的“情况基本属实”的说法对吗?口语表达与书面语有什么不同?文学和语言有什么样的关系……虽然每篇札记一般只有几百字,但涉及面广,包括语法、语义、修辞、正误等方面。吕叔湘先生在自序称“其中有些篇是仅仅起了个头,要深入下去还有大文章可做”。
本次出版的《语文杂记》,还收入吕叔湘先生的另一部“小书”——《未晚斋语文漫谈》(1991)。书中的文章,最初是为《中国语文》杂志所写,共计29篇。这些文章亦同《语文杂记》中的文章一样,海阔天空,无拘无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将二者置于一书,想必会得到读者的首肯吧。
三联书店
2008年8月
语文杂记
序
四十年前写过十几篇札记,主要是一些词语的考释,后来稍加选择,印在《汉语语法论文集》(1955年)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写同类的札记,只写了几个谈语法的短篇。四年前为了《中国语文》补白的需要,又开始写些零碎文字,用笔名发表,不知不觉有了五六十篇。这些即兴式的札记,一般只有几百字,内容是多方面的、语法、语义、修辞、正误,有什么写什么。其中有些篇是仅仅起了个头,要深入下去还大有文章可做。此外,最近还写了一些序跋和其他性质的短篇。今年夏天把这四十年间写下来的这些小玩意儿过了过筛,留下八十篇作为一集出版,一方面就正于读者,一方面也希望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语言学的大厦不但需要有高明的工程师搞设计,也需要有很多辛勤的工人添砖加瓦。只以几张蓝图为满足是无异于画饼充饥的。
吕叔湘
1983年9月7日
后序
从1983年到1987年又陆陆续续写了杂记性质的文章四十多篇,在报刊上发表之后,集印在1987年出版的《语文近著》里边。现在把它跟1984年印的《语文杂记》合在一起,仍然题为《语文杂记》。这两部分都取出了些篇,有的用到《文集》第四卷《语文散论》里去了,有的删去了。留下的共112篇。
这样随笔形式的文章今后会不会再写呢?很难说。年纪大了,精力差了,别的工作已经够我应付的,不大可能顾得上写这些个东西了。但是也很难说。窗明几净,偶得少闲,看报读书,忽有触发,于是欣然命篇,这样的事情也许还是会有的吧。还是不说定为好。
吕叔湘
1988年11月22日
这是第一篇一 将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