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语文杂记 - 吕叔湘
五六 “安”字两解
0字 下载全书
《庄子·秋水》篇末章记下了一段古今有名的对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执笔的庄子门徒以及千载之下的读者都觉得这场争辩,不成问题,胜利属于庄子。其实这无非因为庄子说了最后的一句话罢了。要是就事论事,惠子提出来的倒是认识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庄子辩他不过,就利用“安”字的歧义把问题岔开,只求口头得胜,不免有点欠缺“运动员精神”。
古时用“安”字发问,和现在用“哪儿”相同,有两种意义:或是询问处所,如“泰山其颓,吾将安仰?”(《礼记·檀弓》);或是询问事理,如“虽欲哭之,安得而哭之?”(同书)。前者是疑问,后者是反诘。反诘等于否认,所以惠子说庄子“ 安 知鱼之乐”,庄子也承认这等于“ 不 知鱼之乐”,才反问“安知我 不 知鱼之乐?”后来被惠子挤对住了,忽然要循其本来,说:“您问我在 哪儿 知道鱼儿快活吗?我在 河边儿上 知道的啊!”噫,不够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