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人的贪婪和鱼的命运
最近,我在《苏州新闻网》读到一则非常生动的捕捉长江刀鱼的报道。记者在一艘叫“苏常渔19005”的渔船上,看到渔民周杰良、周国良兄弟和他们的家人苦苦捕捞8小时,6次下网,总共捕到了2斤多刀鱼。大都是2两左右一条。前一夭,两家人忙乎了一天,一共捕到3条刀鱼。最好的一天,总共也才捕到3斤。周家兄弟年轻的时候,一张网一次就能捕到三百斤刀鱼,“最多的时候,一网就有七八百斤”。渔家卖给收鱼人的市价是500元左右一斤(3两规格),市区刀鱼的售价约1000元一斤。打鱼的说,“刀鱼是舍不得(自己)吃的”,全是为了卖钱。记者感叹,“上世纪80年代,当地渔业公司刀鱼的售价为每斤5毛9分钱。同时期,鲥鱼每斤售价为几十元,但几年后鲥鱼就慢慢消失了,多少年以后,刀鱼会不会也像鲥鱼一样,再贵也买不到了'我读着这则报道,心里很不平静,不只是为那些贫苦劳作的渔民,也为江中那些残存的刀鱼。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说的是神创造了第一个人。人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了神,他的第一个问题不是“你是谁?”而是“我是谁?”不管人在神的面前是多么渺小,人用来看世界的,只能是他自己的眼睛。不管人在神面前多么卑微,他提的首先只能是关于他自己的问题,想来鱼也是一样。
当刀鱼被人类捕起,在遭遇人类时,会问怎样的问题呢?如果刀鱼问的是,“人啊,你为什么要吃我?”——用“你”来提问。人马上可以告诉它好些理由,我吃你,是因为你的味道很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吃你在别人面前很有面子,等等。这些都是出于人功利立场的“合理”理由。但是,如果刀鱼问的是“我为什么要被你吃?从“我”来提问,那么,人无论如何都无法从鱼的角度给鱼一个合理的理由。人还得回到人的角度,人会说.,“因为我要吃你”。这是人的强权立场的理由。
人生活在自然世界中,在对待别种生命时,还有没f“功利”和“强权”之外的理由呢?我想应该是有的,那就是伦理道德的理由。以伦理道德的立场来看,人不应该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把其他动物吃到绝种的地步。
在鱼类养殖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人根本不需要依赖那些只有二三两的刀鱼才能生存。人吃刀鱼,不是出于需要,而是出于贪欲。放纵贪欲的首先是那些自以为“我有钱,爱吃什么就吃什么,谁也管不着”的富人。
怜悯刀鱼,不是佛教意义上的不杀生,而是“深层生态”(deep-ecology)意义上的善待自然。一般生态学会从人类中心论的立场出发,强调保护环境对人类自身的长远利益和好处。人类爱护和合理利用动、植物资源,是为了保障自己不遭受这些资源的匮乏之苦。
“深层生态”强调善待自然的伦理立场。它相信,自然,包括自然世界的万物都有自身的价值,而人类自己也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只有学会善待万物,才能学会如何在人类社会中相互善待。
“深层生态”与“深层经济”是联系在一起的。“深层经济”也是一种以伦理对待经济的立场。一般经济学会把追求利润(只要不犯法)当作经济发展的惟一合理动力。但是,深层经济却会提出种种与“发展”有关的伦理问题。什么是人的幸福?单单富裕和物质丰富就会使人幸福吗?满足多少物质欲望,人才算幸福?为了追求“幸福”,人可以做任何事情吗?
智利出产一种美味的樱桃,连享誉世界的美国加州樱桃也根本不能与它相比。按一般经济学,这种櫻桃应该卖到最能挣大钱的美国去。在美国,有的是出得起大钱,能购买享受的富豪。但是从“深层经济”来看,绕过半个世界迅速往美国运送智利櫻桃,满足的是极少数人的口腹之欲,消耗的却是公共资源(飞机的燃料和飞航对大气的污染)。专供富人享乐的是一种违背社会伦理的,不值得提倡的特殊经济。
在中国,“享受刀鱼”已经成为一种不值得提倡的特殊经济。以现在的刀鱼市价来看,吃得起的,是那些有钱有势的少数人。受恶性市场价格的刺激,以后刀鱼会更少,价格也会更高,吃刀鱼也就更是一种少数人的特殊享乐。这种满足极少数人贪欲的享乐经济对社会有害无益,因为整个社会都会被迫为之付出过高的自然成本和道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