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贲
【作者小传】
字无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太原文水。诗人白珽之子。至治年间,曾任温州路平阳州教授,后为文林郎南安路总管府经历。能作散曲。亦善画。散曲小令〔鹦鹉曲〕传诵很广,和作者甚多。
〔正宫〕鹦鹉曲
白贲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幺〕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大德六年(1302),散曲家冯子振同一班伶人妓女在风雪中宴游,他听到有人歌唱白贲〔鹦鹉曲〕,并叹惜这么好的曲子没有人续作,于是援笔写下了一百多首唱和白词原韵的〔鹦鹉曲〕。这些作品今天还存有四十二首。实际上,在冯氏前后,有不少曲家和过白词原韵。比如刘敏中〔黑漆弩〕二首、吕济〔鹦鹉曲〕一首、卢挚〔黑漆弩〕一首,都是步白贲〔鹦鹉曲〕之韵而写作的。〔黑漆弩〕是一支“七七七六、七六七七”体双段五韵的散曲曲牌,由于白贲词首句中有“鹦鹉洲”三字,这支曲牌遂也获得了〔鹦鹉曲〕的新名称。
由此看来,白贲的〔鹦鹉曲〕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这同它的内容及形式都有关系。从内容方面说,这篇作品通过对一个隐遁人物的闲适生活的描写,曲折地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语言很明白,但意思很含蓄,耐人寻味。从形式方面说,这篇作品用了个不易搭配的“父”字为韵脚,末句声律又定为“去仄仄平平上去”,声调谐美,却难于唱和。大概由于这两个原因,人们才喜爱它,看重它,把它推为曲中“最上品”,称赞白贲“如太华孤峰”(《太和正音谱》卷上),作了许多唱和的试验。
应当说,《鹦鹉曲》的题材并不新鲜。从《楚辞》中的《渔父》开始,中国文学就有了一个“避世隐身,钓鱼江流,欣然自乐”的形象典型。唐代《渔父》辞今存二十一首,皆刻画了隐士远离尘俗、情怀闲旷的形象。这种“渔父热”迅速传到日本,我们今天还能看到一组作于日本弘仁十四年(823)的宫中作品。此后,南唐李煜有《渔父》,南宋朱敦儒、陆游等人有《好事近·渔父》和《鹊桥仙》,这都是白贲词之所本。我们甚至能具体辨别出白贲词中各种语汇及意象的来源。比如“侬家”,原见于唐人《渔父》的“谁道侬家也钓鱼”;“不识字渔父”,同陆游词中的“我自是无名渔父”相近;而“浪花中一叶扁舟”,又可与李煜词的“浪花有意千里雪”和“一棹春风一叶舟”比对;“抖擞绿蓑归去”,既是张志和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象的化用,又是朱敦儒词“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的意象的重组。但值得注意的是:白贲词中的渔父,却绝不是个淡泊寡欲的人物。这一点,和历来的渔父形象不同。词中主角何尝“不识字”?只不过强作不识而已。这一细节便安排下了十分深沉的忧愤。因为元代的文人大多沉抑下僚,甚至连下僚也当不上。相反,“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无名氏〔朝天子〕),“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痴呆福”(马致远《荐福碑》)。白贲故作旷达,骨子里却是在刺贤愚颠倒。第四句中的“煞”,意思是“极”、“尽情”;第六句中的“抖擞”,意思是“抖动”、“振动”。这些活泼的字眼,使人觉得渔父的睡眠,乃是生命力的潜藏;渔父的觉醒,乃是生命力的焕发。最后一句说“真是也有安置我的地方”,这可以理解为自我解嘲,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讥刺,豁达之中透出一股不平之气。总之,白贲运用散曲这一表现更为自由的文学体裁,塑造了一个富有个性的渔父形象。继承传统而又跳出传统,这就是〔鹦鹉曲〕的成功之处。
白贲字无咎,钱塘人,善画,〔鹦鹉曲〕写作在他尚未入仕之时。这首词景色生动,情绪饱满,形象真切,充分反映了作者的修养、经历和精神状态。
(王昆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