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罗御史

  下载全书

【作者小传】

蒙古人。《全元散曲》作者小传疑为《新元史·拖雷传》中之孛罗。现存散曲套数一套。

〔南吕〕一枝花·辞官

孛罗御史

懒簪獬豸冠,不入麒麟画。旋栽陶令菊,学种邵平瓜,觑不的闹穰穰蚁阵蜂衙。卖了青骢马,换耕牛度岁华。利名场再不行踏,风波海其实怕他。

〔梁州〕尽燕雀喧檐聒耳,任豺狼当道磨牙,无官守无言责相牵挂。春风桃李,夏月桑麻,秋天禾黍,冬月梅茶。四时景物清佳,一门和气欢洽。叹子牙渭水垂钓,胜潘岳河阳种花,笑张骞河汉乘槎。这家,那家,黄鸡白酒安排下。撒会顽① ,放会耍。拚② 着老瓦盆边醉后扶,一任他风落了乌纱。

〔牧羊关〕王大户相邀请,赵乡司③ 扶下马。则听得扑冬冬社鼓频挝。有几个不求仕的官员,东庄措大④ ,他每都拍手歌丰稔,俺再不想巡案去奸猾。御史台开除我,尧民图添上咱。

〔贺新郎〕奴耕婢织足生涯。随分村疃⑤ 人情,赛强如宪台风化。趁一溪流水浮鸥鸭,小桥掩映蒹葭。芦花千顷雪,红树一川霞。长江落日牛羊下。山中闲宰相,林外野人家。

〔隔尾〕诵诗书稚子无闲暇,奉甘旨萱堂到白发。伴辘轳村翁说一会挺膊子话⑥ 。闲时节笑咱,醉时节睡咱。今日里无是无非快活煞。

〔注 〕①撒会顽:放肆、恣意玩乐。②拚(pàn半):舍弃不顾。③乡司:乡村里社长或里正之类。④措大:对读书人的称呼,带有轻视之意。⑤村疃(tuǎn团上):村庄。⑥挺膊子话:坦白直率的话。

孛罗御史,蒙古人,当作过御史。御史是属御史台的官员。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其中的监察御史是专管各部官员纪律检察的:掌分察六曹及百司之事,纠其谬误,大事则奏劾,小事则举正。可知御史这个职务是处于统治集团政治矛盾斗争的前列位置的。很可能孛罗御史在这个位置上感到为难和危险,终于辞官了。他在作品里生动地叙述了辞官的原因,表现辞官后的轻松心境和回乡后的乡村生活乐趣。我国古代士大夫每每以功成身退为最高人生理想,它解决了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但由于主观与客观条件的限制,历史上真能功成身退者极为稀少。宋人苏轼曾说:“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东坡志林》卷四)“机”即机关,指政治上的权谋机诈。可是他终未能逃脱。“逃世之机”的思想在孛罗的这套曲里表达得非常具体而明白。他将官场看成如蚂蚁和蜜蜂倾巢出动所排成的行列阵势,互相争斗,闹闹攘攘。“獬豸”,为神羊,能辨别曲直和邪佞,故獬豸冠为古代执法者所戴的法冠。麒麟阁为汉代宫殿之一,汉宣帝将功臣像绘于阁上。懒戴法冠,不愿画像于麒麟阁,即表示辞官之意。准备学习晋人陶渊明辞官后种竹赏菊,效法秦末东陵侯邵平于汉初隐居长安城东种瓜。“利名场”与“风波海”皆指政治斗争漩涡的官场。“其实怕他”,坦率地承认畏惧政治的胆怯心理。

第二支曲里作者继而表现辞官后的心境。辞官之后因没有职责,内心也就没有牵挂和忧虑。“燕雀喧檐聒耳”,借喻小人们搬弄是非的闲言冷语或互助争吵;“豺狼当道磨牙”,借喻执政者的阴险凶恶。作者这样的比喻是非常大胆的,流露出对统治阶级极端憎恨与厌恶的情感。辞官之后便任那些燕雀聒噪与豺狼横行,这与己无涉。作者而今所向往的是另一种“和气欢洽”的生活,可以真正领略大自然一年四季的优美景物了。西周时姜尚于渭水垂钓,等待遇知文王;晋人潘岳任河阳县令时于县内遍种桃花,后来传为佳话;西汉时张骞通西域有功,传说他竟乘槎(木筏)到了天河。现在回顾这些历史人物志于建功立业之事,皆属可叹或可笑,他的闲适情趣似乎胜过了他们。他没有官员的架子,无论“这家,那家”,随意鸡黍白酒,醉后更其放浪形骸,恣意玩乐,毫无拘束,即使醉倒在老瓦盆边或被风吹帽落也不计较。这种不自贵重顾藉的狂放形态,表现了他对儒家礼仪与修养的蔑视。

这位离退的官员回到乡村里来,受到乡亲父老的欢迎,有的盛情款待;有的甚至步出门外热情地扶他上轿下马。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与他在朝廷上层所经受的大有异趣。作者还乡之日,正逢春分或秋分前后的社日,乡村举行社祭,祭祀地神。社鼓冬冬地敲响了,乡里的头面人物都在拍手歌庆丰收,一片欢乐气氛。还有什么比这种古朴淳厚的民风更能令人忘忧呢?在这种赏心悦目的氛围中,谁还再想着要去巡查案子,剔除奸猾呢(“俺再不想巡案去奸猾”)!“御史台开除我,尧民图添上咱”,这两句是颇有嘲讽意味的。他离去御史台是自己坚持辞去,而说成被御史台开除,以表明不为统治集团所容。远古尧帝时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安定,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后人据此绘成《尧民图》。现在,他也同乡绅们同庆丰收,俨然成了古时的尧民。〔牧羊关〕曲写得生动有趣,而其嘲讽之意则是较为隐晦的。

古代士大夫退隐后的田园生活,大都追求耕织自给的方式。但真正躬亲耕织、自食其力的是很少见的,他们的田园乐趣是建筑在奴与婢的劳动的基础上的。孛罗御史也无例外,可是他能与乡村普通民众保持一种友好的关系,不轻视他们,能同井边的村翁推心置腹地坦率谈话,也按照习俗随众人去给某家送上一份薄礼。他感到这种传统的淳朴的民风乡俗竟胜过任宪台(御史官员)时所推行的教化。这是乡村的乐趣之一。乡村的景物也优美宜人。作者描绘了一幅江村秋景。它不是消闲简远或凄凉萧瑟的,而是鸥鸭戏水、小桥掩映、芦花似雪、红树如霞、牛羊成群的充满生气的、美丽而富饶的。其家就在这图画之中。南朝人陶弘景隐居句曲山(茅山),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咨询,时称“山中宰相”。从全曲来看,这位辞官的御史已与政治无涉,只是以“山中闲宰相”自喻其官员身份而已。此外,全家人和睦相处,教育子女,侍奉母亲,也是闲退生活的乐趣。结尾的“今日里无是无非快活煞”,是对乡村生活的充分满意和肯定,完满地表达了全曲的思想。

此曲将辞官归隐题材的隐秘意蕴作了大胆的发掘,表达了元代特殊历史条件下士人们逃避政治灾祸的消极反抗精神,也反映了蒙古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致使这位出身蒙古族的御史也坚决辞官了。作品语言质朴俚俗,情感表现真实坦率,具有幽默趣味,音节和谐流美。确实可与同时代散曲大家的作品相媲美。

(谢桃坊)


施惠鲍天祐

孛罗御史|元曲鉴赏辞典 - 蒋星煜|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