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周卿
【作者小传】
古邠(今陕西彬县)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谓其为古汴(今河南开封)人,曾流寓湖南。散曲今存有小令二十三首。
〔双调〕蟾宫曲·自乐
孙周卿
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孙周卿生平不详。据《太平乐府》说,他是古邠(故地在今陕西彬县)人。从现存的二十三首小令来看,他大约是仕途不得意,遂弃绝功名,在山中过着隐居生活。本篇所表现的,正是山林隐居的闲适情趣。
偌大山林,从何处落笔?或者说,选择哪一点作为摄取周围景物的视点?为此,作者起笔便写道:“草团标正对山凹。”这座背倚青山、面对山凹的圆形茅屋,正是诗人每日交接山间清风明月的出发点,也是诗人安身立命的所在。既然是山居,物质条件当然比不上通衢闹市,华堂高阁,但诗人认为其中自有一番真乐趣。从饮食方面来说,有取之不尽的山竹可以炊饭,有清冽甘醇的泉水可以煎茶,而且这饭,用的不是陈仓老米,而是刚刚收获的新谷,所以格外香气诱人;这茶,也不是等闲之物,而是层峦叠嶂之间朝云暮霭滋润而成的云雾茶,即被称为“云腴”的珍品。有这样的饮食,诗人觉得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正如他在另一组小令中所自夸的:“野菜炊香饭,云腴涨雪瓯,傲煞王侯。”(〔水仙子〕《山居自乐》)茶香饭甜,已是一乐,更何况还有“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这些物品,除自己享用以外,如果用以招待偶然来访的亲友,所谓“亲眷至煨香芋,宾朋来煮嫩茶”(同上),那真是洋溢着温馨的人情味,相比之下,绮屋华筵之上的金尊美酒、玉盘珍馐也显得淡而无味,有什么可以羡慕的呢!
“山果山花”一句,“山果”可供食用,“山花”可供观赏,因此下文便由饮食之乐转入景物之乐的描写。山间景物之所以使诗人感到心旷神怡,主要因为深山之中弥漫着一种恬静的气氛,使人产生远离城市喧嚣、跳出尘海风波的安宁感,因此“静”便成了诗人笔下的山的主要特征。“山溜”句写山间泉水叮咚作响,犹如冰敲月牙一般。古人常以“敲冰戛玉”形容乐声的清脆,这里诗人更发奇想,设想以透明的冰杖去敲击那玉一般晶莹的月亮(李白不是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吗),其声响该是何等铿锵悦耳。这里联想的思路是:冰玉叩击有声,冰玉晶莹,月亮如冰玉一般晶莹,月亮也应如冰玉一般叩击有声。在这里,视觉与听觉是相通的,可以说是一种通感。这句是通过泉水的响声反衬山间的静谧。“扫山云”句仍是写山间的宁静,但角度又有转换。唐权德舆诗有“石磴扫春云”之句,刘乙诗有“扫石云随帚”之句,这里诗人大约也在清扫石磴,因为云气氤氲,所以扫磴犹如扫云一般。清扫石磴的声音本来是不大的,但居然惊得林鸦四散飞起,可见这山谷之间是何等空寂幽深。而林鸦飞起时那“扑腾腾”的振翅声,更反衬出空山幽壑之间的静谧气氛。王维《鸟鸣涧》有云:“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此句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末四句总写山景,收束全篇。作者仰观山外晴霞,指点山下遥遥在望的房舍田畴,全身心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大好山色里。
这首小令每句都有“山”字,属于曲之俳体中的“嵌字体”。作者的安排颇具匠心,词语的组合极其自然,恰到好处地抒写出作者爱山恋山、怡然自乐的心情。“山”字的位置有在句中,有在句首,有单独使用,也有重复使用,整齐中见出参差,毫无板滞之感。
(赵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