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元
【作者小传】
杭州(今属浙江)人。与钟嗣成有交往。所作杂剧今知有《于公高门》、《袁盎却座》、《私下三关》三种(后一种《太和正音谱》作无名氏撰),今皆不传。《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二十一首,套数四套。
〔中吕〕普天乐
王仲元
树杈枒,藤缠挂;冲烟塞雁,接翅昏鸦;展江乡水墨图,列湖口潇湘画。过浦穿溪沿江汊,问孤航夜泊谁家?无聊倦客,伤心逆旅,恨满天涯。
由景及情,抒写羁旅愁思,在元人小令中颇为常见,马致远的〔天净沙〕就是最著名的例子。这类作品,题材虽相同,写法却各异。王仲元这首〔普天乐〕也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的秋景,但与马致远的点到为止并不一样,而是作了较为具体的刻画,以“杈枒”表现树木枝条蟠曲的老态,以“缠挂”表现枯藤在树干上的攀附缭绕,以“接翅”表现昏鸦成群,乱飞争噪的景象。有了差别,也就显示出了各自的特点;有了特点,有了艺术上的独创性,才能赢得读者的承认乃至赞许。但是,最能体现王仲元这首小令的特点的,还不是较为具体的景物描写,而是他在写景时所采用的句法。从“树杈枒,藤缠挂”以下,接连排出了三组对偶句,而且由三言而四言、而五言,层层推进,有如急湍之逢石转流,既有波折又不失连贯,形成了这首小令最为突出的排比属对的特点。五六两句的“展”和“列”,用法近似词里的“领字”,不但不妨碍各自引领的五言句互相属对,而且还增添了句式的灵活性,从而更加显示出了“曲”的特点。三组对偶句排列在一起,有了字数的递增,有了句式的变化,再加上观察景物的不同角度和感受景物的不同心情,于是,这首小令的写景部分就显得丰满多姿了。小令的后一部分转入抒情。“过浦穿溪沿江汊”是对“孤航夜泊”的具体描述;自问泊于谁家,正是自叹长年漂流四方不得归家。篇末并列的三个四言句,是对羁旅之愁的直接抒发,由“无聊”、“伤心”归结到一个“恨”字上,同时点出,对于漂泊生活的厌倦情绪和由此而引起的忧伤心怀,已经随着自己的足迹布满在天涯海角了,时间的长久、行程的遥远,由此可见。抒情既向深处开掘,又向广处拓展。故而能够收到突出的艺术效果。结尾的三个并列短句,造成了音节上的铿锵有力,能把全篇收束得住,同时,与开头的三组对偶句相呼应,又在整饬与工稳之中显示了全篇的和谐与统一。
(王双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