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传】程俱

  下载全书

(1078—1144)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1121)赐上舍出身。徽宗时,为镇江通判、礼部员外郎。绍兴间,历官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兼侍讲。晚年秦桧荐领重修哲宗史事,力辞不受。与贺铸、叶梦得友善。有《麟台故事》、《北山小集》。

豁然阁

程俱

云霞堕西山,飞帆拂天镜。

谁开一窗明,纳此千顷静。

寒蟾发淡白,一雨破孤迥。

时邀竹林交,或尽剡溪兴。

扁舟还北城,隐隐闻钟磬。

豁然阁,濒临太湖,在今江苏吴江。北宋蔡佃有《豁然阁》诗:“长风东南来,浊浪挠清镜。小轩寂寞入,默视心独静。”厉鹗《宋诗纪事》蔡诗注说:“见《吴江县志》。”程俱《豁然阁》诗是和蔡佃之作。

《宋史·程俱传》载,程俱早年曾“以外祖尚书左丞邓润甫恩补苏州吴江主簿,监舒州太湖茶场”。《豁然阁》就作于这一时期。程俱《游大涤》诗:“太湖隐吏疏且顽,手板拄颊看西山。”(见《宋诗纪事》)《吴县游灵岩》诗:“明霞堕西山,夜气郁已苍。”《太湖㳂檄西原道即事三首》说:“西山路暗光已夕,东山山头余日红。”(以上均见《北山小集》)这些诗句中的“西山”,与本诗第一句“云霞堕西山”相互印证,也可见《豁然阁》是诗人早年游太湖所作。

一二句写诗人黄昏出游,飞帆驶入澄静的太湖。诗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入奇美的境界,绚丽多姿的晚霞在西山上空飘浮,清风徐吹,帆船轻轻划破水平如镜的湖面,这景象,令人想起王勃《滕王阁序》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谁开一窗明,纳此千顷静。寒蟾发淡白,一雨破孤迥。”诗人登上了豁然阁,凭窗远眺。阁窗直对湖面,湖光映照得十分明亮。他赞叹这窗开得巧,凭倚窗前,太湖千顷碧波尽收眼底。当幽暗的夜的帷幕缓缓下降的时候,湖景倍加奇丽,映照水面的明月射出淡淡的白光,朦胧而又神秘。(寒蟾,借代月亮,李贺《梦天》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一阵风挟来了一霎雨,破坏了平静,把如璧的湖月撕得粉碎,仿佛沉入了湖底。孤迥,借代月亮。

“时邀竹林交,或尽剡溪兴。”七八句概述诗人的志趣。他时而邀朋聚会,这些朋友志趣高尚,如同晋代的竹林七贤;他又时而出访知交,如王子猷雪夜访戴,全凭兴趣(见《世说新语》)。

“扁舟还北城,隐隐闻钟磬。”结尾二句写乘舟返城。诗人乘着轻快的小船返回北城,途中隐隐约约听见清脆悠扬的钟磬声发自附近的庙宇。诗中隐隐流露了对豁然阁的依恋之情。

这首五古文笔轻淡,诗思摇漾,明显受了中唐诗人韦应物“高雅闲淡”的山水诗的影响。

(李良镕)

夜半闻横管

程俱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这是南北宋之交的诗人程俱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横管即笛子,作者闻笛怀人,借以抒发收复北方的急切心情。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写梦魂归来。静谧的秋夜,诗人怀念入于金人之手的北方,于是梦魂离开身躯飞向遥远的北方,而北方在金人统治之下,所以诗人用浮云遮空不见光明作比喻。诗人的梦魂不愿久留,于是立即飞度寒水,返回南方。

梦魂归来,已是万籁俱寂的深夜了。“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突然听到了横笛声。不眠的邻人吹起玉笛,笛声清脆高扬,飞上九天,响遏行云,并把秋风未能吹下的树叶纷纷振落。这笛声有如古代善讴者秦青的悲歌。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写吹笛人忧伤的原因。深夜闻笛,笛声并不婉转悠扬而是激越悲壮,大概吹笛人也是流亡在南方的北人,他深夜难眠,想念故乡亲人,对南宋朝廷苟安一隅不胜愤慨,借笛声一曲曲地倾吐出深藏在肺腑的悲愤和苦思的深情。太平时节,宋人会在“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可是现在吹到临终,其声愈悲,好像是撕裂心肺的哀哀哭泣之声,叫人听了肠为之断。吹笛人本想凭借横笛倾泻心中的郁结,结果却引来了更深的悲伤。这声音里蕴含了思念故乡亲人的千秋万古的深沉之感。

七八句含蓄写出诗人的家国之思。笛声激起了诗人怀念北方故土的深情。他早年曾在东京开封供职。《宋史·程俱传》说,他“累迁将作监丞,近臣以撰述荐,迁著作佐郎。宣和二年,进颂,赐上舍出身,除礼部郎”。“金谷”是指金谷园,在洛阳邙山下,原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这里代指金人占领的地方,说那里的萋萋秋草使人生无限惆怅之情。此时,在诗人的想象里,今夜斜射的月光同样照耀着过去在北方所住的楼房,含蓄地写出了对北方的怀念。诗在这里已上升到精醇的意象化的情感了。

这首诗把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巧妙结合起来,艺术地表达了怀念故土的沉痛、孤寂之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六云:“俱天性伉直……颇著气节。”在南宋小朝廷里,程俱正直敢言,主张恢复,常不得志于有司。他深藏在内心的郁闷悲苦,时时被日常的事件和景物激发起来。他善于以细致的笔触来描写景物,把主观上的深刻感受传达给读者,如这首《夜半闻横管》即是其代表作。此诗风格清劲、含蓄,显然受了柳宗元的影响。他的集子《北山小集》里就有《和柳子厚诗十七首》。《四库全书总目》说:“诗则取径韦柳。”叶梦得所说:“俱道诗章,兼得唐中叶以后名士众体”(《宋诗纪事》引),这看法是颇有见地的。

(李良镕)


【作者小传】石【作者小传】刘一止

【作者小传】程俱|宋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缪钺|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