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传】郑獬
(1022—1072)字毅夫,一作义夫,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皇祐五年(1053)进士第一。累迁知制诰,出知荆南。神宗初,拜翰林学士,为王安石所恶,出知杭州,徙青州,提举鸿庆宫。其诗爽辣明白。有《郧溪集》。
滞客
郑獬
五月不雨至六月,河流一尺青泥浑。
舟人击鼓挽舟去,牛头刺地挽不行。
我舟系岸已七日,疑与绿树同生根。
忽惊黑云涌西北,风号万窍秋涛奔;
截断雨脚不到地,半夜霹雳空杀人!
须臾云破见星斗,老农叹息如衔冤。
高田已槁下田瘐,我为滞客何足言!
这是一首感怀诗。诗人通过久旱无雨的自然景象的描写,道出了自己成为旅中滞客的感受,流露了对农家遭遇天灾的同情。
通观全诗,觉得语畅意达,它是按照不雨—欲雨—断雨的三个层次,来连贯诗的脉络的。
在“不雨”这个层次里,先写延时既久,从五月到六月没有滴雨,致成大旱。次写河浅近底,流着的是浑浊的泥水,亦可见旱情严重。三写无法行船,船夫“击鼓挽舟”,但“牛头刺地”也拖不向前。“击鼓”,指开船打鼓,这于六朝诗里就有反映,例如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鼓声随听绝。”唐代还存此遗习,可从杜甫《十二月一日》的“打鼓发船何郡郎”诗句中得到证明。宋代又沿袭了这样的风俗。“刺地”,指牛拉纤时把劲使尽的样子,令人不难想象到干旱的严重程度。末写系舟岸畔,停行了七天,纤绳扣在绿树上,船犹如树根扎入深土似的不能移动。一个“疑”字,从心理感觉的角度,说出了旱势逼人。“不雨”是成旱的原因,成旱则又是河浅的根源,河浅是挽舟不前的缘由,挽舟不前的结果,使诗人当上了滞客,环环承接,因果衔接,密不见罅,使诗于一线串珠中触及了题意。
在“欲雨”这个层次里嵌进去“断雨”的层次,这两个层次并行展开,渲染了欲雨又断的气氛。忽地云集西北,分明是大雨将临的征兆,有谁不在惊喜中翘首长天,伫候雨降呢!然而,“风号万窍”,呼啸声紧,从四面八方狂吼起来了,卷得“黑云”似“秋涛”奔涌,出现了“截断雨脚不到地”的局面。盼雨雨不至,怎不叫人焦急!而“半夜霹雳空杀人”,只闻雷响,不见雨点,都给风吹散了,使人陷入了失望之中。唯其是在希望后的失望,才越发显得绝望的悲痛。顷刻间,云消星布,老农面对着这个景象,“衔冤”似的“叹息”不已,可谓哀怨之甚。这里,巧妙地以云涌、风吼、雷鸣、星耀的前后相关的变化,写出了诗人随着“欲雨”到“断雨”时的心潮的起落。物态人情,跃然纸上。
诗人用“高田已槁下田瘐,我为滞客何足言”煞尾,揭出了通篇的主旨:久旱不雨,田禾枯槁,相比之下,我虽成滞客,又何足道!
这首诗感事抒怀,写得很有情致,不失为忧民之所忧的佳作。
(周溶泉 徐应佩)
采凫茨
郑獬
朝携一筐出,暮携一筐归。
十指欲流血,且急眼前饥。
官仓岂无粟?粒粒藏珠玑。
一粒不出仓,仓中群鼠肥。
这首诗从采荸荠的一个劳动场景引出感慨,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对造成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全诗先叙后议。一至四句,是写采凫茨的艰辛。凫茨,即荸荠,苏舜钦《城南感怀呈永叔》诗就提到它:“老稚满田野,斫掘寻凫茨。”乡野百姓由“朝”到“暮”,花了整整一天,才只采到“一筐”,时间之长与数量之少形成对比,说明采之不易。他们在水田里或是在池沼里挖找荸荠,磨得十指染血,足见采之之难。而区区所得,只能聊以充饥。诗中以“急”于“眼前饥”的困境,突显了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情状。五至八句,是写官府囤积民粟的可恶。针对前面的叙述,诗人提问:官仓里难道是没有粮食吗?这个带有否定性的反诘,包含着谴责的意味。而答案揭出了,仓中闭藏着如珠玑般的谷粒,这更是加强了憎其所憎的感情浓度。接下去,以群鼠饱食仓粮收揽全篇,露出讥刺的锋芒,挑开了官民之间的尖锐矛盾。唐人曹邺有一首有名的《官仓鼠》诗:“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这种肥了老鼠饥了百姓的现象,不正是《采凫茨》所要揭露的内容吗?从中,我们仿佛听到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魏风·硕鼠》)的呐喊!这里所说的“鼠”,是实指,也是虚指,那些吮吸民脂民膏的统治者与贪婪害人的老鼠何异!
郑獬为官清廉,敢于替百姓申诉,向以耿直著称于世。他的这首《采凫茨》,就表现了其察民情、谙世风的爽辣风格,通篇语浅意显,明白如话。前四句的叙事与后四句的议论,融若水乳;而由表及里的过渡,流转自然,呵成一气。沈德潜《说诗晬语》说:“议论须带情韵以行。”这首诗,有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的同情,有对尸位素餐者的憎恨,寄慨良多,故理裹情韵,避免了枯燥说理的弊病。
(周溶泉 徐应佩)
春尽
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郑獬与王安石同朝,二人政见不同,但诗风却颇相似,律诗极类唐人,本诗便是一例。诗中写的是暮春时节,一位行色匆匆的旅人在返家途中所见到的景色和心理感受,不尽之意寓于景物描写之中,明快自然,工丽整饰,颇有唐人风调。
首句七个字,便将时间(春尽)、人物(行人)、地点(未到家)一一交代清楚。游子浪迹天涯,离家日久,又逢春色,能不倍添惆怅?连春风也要来责怪:为何不好端端在家,跑到这天涯来干什么?这就是第二句的意境,含蓄风趣。
思家心切,而路程遥远,当然只得昼夜兼程。颔联仍以景物描写来表现行人盼望早日回家的急迫心情。“夜来过岭忽闻雨”,高山上的气候变化多端,忽而晴、忽而雨是常事。过岭时突然遇雨,可以想象翻越的山岭是多么的高;而过岭又是在漆黑的夜间,看不见雨点,只能“闻”到雨声,又可以想象翻越山岭是多么的难。作者没有从正面写山高路险,而是用“忽闻雨”写出“夜来过岭”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今日满溪俱是花”,写东方既白,小雨初霁,行人来到飘旋着落花的山溪边。夜间风雨打下的花瓣勾起了他满腹心事。“逝者如斯夫!”时值暮春,落红无数,而在外宦游多年的行人也到了迟暮之年。他不愿如残英随波逐流,而希望叶落归根,回到故乡,回到亲人身边,所以才这样不顾艰险,昼夜兼程。读者从中可以体味到行人淡淡的惆怅和隐隐的伤感情绪。这一联《宋诗纪事》标为名句,确实是诗人精心锤炼而成。
颈联写人在曲折重叠的山间行走时的感觉,着重写动势。山势陡峭,忽上忽下,下坡时能远远望见前面路边的树,上坡时视线被山挡住,不但看不见前面的树,而且仿佛小路在山顶被突然截断了。气喘吁吁上了山顶,再回头望去,团团白云飘然而至,身后的山峦已经淹没在茫茫云海之中。真是移步换形,气象万千!此情此景,没有亲身体验的人是感受不到,也描写不出的。
尽管长途跋涉,旅程辛苦,但山间空气清新,野趣宜人,加上归家在即,所以尾联洋溢着行人如脱羁之鸟重返自然般的兴奋喜悦之情。当然野外的景色绝不会“唯有清泉漾白沙”的,作者如此写,自有其更深的含意。他是为了着重点出“清白”二字,使野间的“清白”同尘世间的“污”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从主人公对“绝少尘埃污”的喜爱中体味他对乌烟瘴气之官场的厌恶。作者曾任翰林学士,后被新党所恶,宦途失意,屡遭贬谪。此处就自然流露出了他的身世之感。
唐人诗重在炼意,宋人诗重在炼句。北宋王安石、郑獬一派诗人,都善于精细地刻画自然物态,通篇写景而情寓其中。郑獬此诗可以说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读者随着行人的视野、脚步,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心情的变化,领略到在崎岖漫长的山路上跋涉的滋味,但全诗却没有一句是直接抒情,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詹杭伦 沈时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