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传】葛天民

  下载全书

生卒年不详。字无怀,初名义铦,号朴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浙江台州黄岩区)。初为僧,后还俗,居西湖上,所交皆胜士如杨万里、姜夔、赵师秀。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江上

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连天芳草雨漫漫”。下笔便勾画出一个莽苍的空间:漫漫春雨,芊芊芳草,从眼前直延展到视力所及的天边,迷蒙一片。雨漫漫,既见雨期之长,又见雨区之广,正是春雨特点。此句领起下文。

“野水宽”是“雨漫漫”的必然结果。“野水”,无名之水。野,与“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的野义同。春雨绵绵,垄亩间纵横的水流,汇聚成白茫茫一片。鸥边,鸥鸟翱翔的水边。据说古时有爱鸥者,每日与鸥鸟游,鸥鸟至者以百数。其父闻之曰:“汝取来吾玩之。”次日至海上,鸥鸟舞而不下(《列子·黄帝》)。这里暗用典故,喻诗人乐于归隐,“居西湖上”(《宋诗纪事》卷五十九),生活悠闲自在。全句明写春雨,暗抒心志,虚实相生,极为含蓄。

以上雨景,气象莽苍宏大。后两句笔锋陡转,雨霁天晴,又一番景致:春风吹拂,花瓣飘落,柳絮轻飞,满地狼藉。这一切暗示,美好的春天即将归去。诗人惋惜之情,溢于言外。

“花欲尽时风扑起”。“扑”字,生动传神,颇具人意。写春风扑救落花,落花因“扑”,翩翩而“起”,情态毕现。风吹花落,本是自然之理。这里一反常情,却说风在扑救落花,挽留春色。事虽碍理,煞足以表现诗人痴情。分明是诗人惋惜,却偏说“风”去“扑起”,节外生枝,出人意表,饶有意趣。“春寒”,植物生长缓慢,花期延长。天气暖和,春花早开早谢。柳绵飞扬,是春色将尽的征兆。“柳绵无力护春寒”句内涵丰富。把“柳绵”设想为卫护“春寒”而生,运思新奇,一也;“柳绵”微薄“无力”,二也;“春寒”护不住,花期“欲尽”留不住,三也;诗人怅惘而无可奈何之情,自在言外,四也。寥寥七字,四层意思,将情、景、事熔铸一炉,极概括之能事。

构思的新颖,语言的脱俗,移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使诗情画意浓郁多姿,富有特色。

(邓光礼)

迎燕

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自《诗经·邶风·燕燕》以来,燕就成为历代咏物诗词中常用的题材。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梁间,民间视为吉祥。燕“朝奇而暮偶”(《禽经》),又名挚鸟。《南史·张景仁传》记载了这么个故事:霸城王整之姊,嫁为卫敬瑜妻,年十六而敬瑜亡。其父母舅姑劝她改嫁,她截耳置盘中为誓乃止。其住户有燕巢,常双飞来去,后忽孤飞。女感其偏栖,乃以缕系脚为志。后岁此燕果复更来,犹带前缕。于是女感而赋诗:“昔年无偶去,今春犹独归。故人恩既重,不忍复双飞。”足见燕在我国民间,早就与人们的生活、思想结下了不解之缘。

前人咏燕的作品很多,足资借鉴。但借鉴是为了创新。葛天民这首《迎燕》诗之所以可贵,就在于既学习传统,又另辟蹊径,立意、运思、炼字,皆别出心裁,具有新的境界。

题目《迎燕》,前此未见。“咫尺春三月”,点明时令。咫,八寸。用咫尺状春三月,见季节短暂,稍纵即逝,珍惜之情自不待言。接着,将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对句删去首二字,组入本诗首联。虽属借用,但恰到好处。“寻常百姓”,表明主人身份:非富贵人家,其住宅非雕梁画栋式建筑可知。那么燕能否迎“入”呢?主人毫不怀疑。因为“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吴礼部诗话》引)。燕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基于对燕这一品质的了解,主人抓紧咫尺光阴,忙着做“迎”的准备。在各项准备中,诗人选择了其中一件:“不下旧帘遮”。“帘”会妨碍燕的出入,故“不下”;“帘”惟其“旧”,才是“新燕”识别而“入”的标志;“帘”之所以“旧”,还具体表明主人是“寻常百姓”,无财力换上新“帘”。“为迎”句,直抒胸臆,是因;“不下”句,点明做法,是果。用词前呼后应,属对一虚一实,章法错落有致。

这位“寻常百姓”,终于迎“入”新燕。颈联暂撇下主人不写,着力刻画“新燕”:“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二句宛若“微雨飞燕”图:暮春三月,杂花似锦,细雨雱霏,燕衔香泥,穿梭来往。“泥香”是“微雨”落花所致;“翅湿”是雨中飞行的结果。燕筑巢、生育,为追求幸福生活而辛勤忙碌,虽“翅湿”在所不辞,神情跃然纸上。

尾联,以饱含赞赏之情作结。新巢已成,雏燕长大,呢喃起舞,幸福地“相伴过年华”。全诗写了人与燕的关系。燕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之乐,亦足见诗人之乐。前人谓:“咏物诗不待分明说尽,只仿佛形容便见妙处。”(《增补诗话总龟》后集引《吕氏童蒙训》)此诗堪称一例。

写法上,善于捕捉具有特征性细节,以点概面,以静显动,视觉美与嗅觉美交织;似画,而又为画面所不可企及,显示了诗之为艺的特殊表现功能。(邓光礼)


【作者小传】刘宰【作者小传】戴复古

【作者小传】葛天民|宋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缪钺|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