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
【作者小传】
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东原(今山东东平)人,一曰杭州人,原籍山西太原。生活于元末社会动荡时,为人倜傥不群,怀有创建一番事业的远大抱负,相传他曾为割据江苏一带的吴王张士诚的幕僚。后来由于政治上的抱负未能实现,便专心致力于小说戏曲的创作。作有小说《三国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与《三遂平妖传》等。此外,明代刊印的《水浒传》题署作者时也常有罗贯中之名,又有罗贯中为施耐庵“门人”的说法。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一回
(原文略)
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不是简单复述历史的“演义”,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站在时代的立场上,以“演义”为出发点的“演史”;而所谓“演义”,在相当程度上又是罗贯中假于史事所表达的对历史的现实认识。因此,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实际上是借助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框架,叙写或抒写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我们与其说他写的是一部“通俗的历史教科书”,实不如说他写的是一部历史抒情诗。作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功的关键或许正在这里。
借“演史”以“演义”,以“演义”贯穿“演史”,这就是《三国演义》的艺术辩证法。其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无疑是整本小说中最成功的章节之一,而作为一部大书的开端,更显示出其为全书奠基的不比寻常的意义。
汉失其政,天灾人祸并作,终于引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这正是群雄竞起,导致三国鼎立的历史契机。当时,镇压黄巾乃是整个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任务,于是州郡兴兵,豪强效力,以后的封建割据因此形成,这当然是历史真实。作者对黄巾起义采取了一种漫画式的虚写,对在镇压黄巾中崛起的封建英雄,也只提到刘备、曹操、孙坚——正是后来三国基业的开创者。而作者调动笔墨,正面详写的又主要是“贩屦织席为业”的所谓中山靖王之裔的刘备及关羽、张飞的桃园结义,白身起家,斩将立功。这些都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构思。
《三国志·先主传》中有刘备“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有功,除安喜尉”。但整部《三国志》都找不到刘备镇压黄巾的具体情节。《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刘、关、张战涿州,救青州,胜阳城,破赵弘、韩忠,“南阳一带数十郡皆平”的赫赫战功,几乎全是虚构或移借。特别是刘、关、张的出场戏“桃园结义”,更是子虚乌有的事。虽然《关羽传》曾提到:“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郡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但《资治通鉴》载黄初二年魏侍中刘晔的话却说:“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可见刘、关、张君臣之间关系特殊、密切是事实,但却不可能是“把兄弟”。
这段被罗贯中特别渲染的“桃园结义”,实际来源于宋元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国志平话》据说是宋元“说三分”专家霍四究之类人讲史的记录本,故文字十分简略。虽然其名为“说三分”,实际上演述的却主要是蜀汉兴废故事,三国中的魏吴两家及其他汉末的人物和事件,只是为了与蜀汉有瓜葛才不得不连带出现。整篇故事基本是以虚构情节为骨架,而“书史文传”的历史不过是演述虚构情节的因由和时间断限。所以凡重要热闹的情节如桃园结义,张飞杀太守元峤,刘备太行山落草,董成(承)杀十常侍携首级到太行山招安刘备等一连串故事,大多是史传无稽的虚构。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时,虽兼祧史传和讲史,但于两者均有取舍,其匠心之独运处处可见。惟将虚构的桃园结义列为开篇,更有深意,因为即使在《三国志平话》中,桃园结义也非三国故事之开局。
罗氏的这一安排,或可看作是表明和强调其“尊刘反曹”的正统观念,但究其实质是为《三国演义》的道德观、价值观奠定基调。
《三国演义》不仅写了桃园结义的过程,还特别列出了他们结义的誓言,刘、关、张誓言中实际强调的是结义形式中包含的内容:“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桃园结义的社会背景是“黄巾倡乱”,他们结义兴兵的直接目的是镇压黄巾,用张飞的话说是“与国家出力”,用刘备的话说是“欲破贼安民”。既然刘、关、张结义有具体的政治目的,那么他们誓言的内容理应是属于政治的。但深究其义,特别是刘、关、张后来为了实践结义誓言的行动更可以看出这一结义举动及其内容本质上是属于道德的,因为在中国古代,政治从来是相对的,只有道德才更多地表现出永恒性。有人认为这段誓言里的“上报国家”是指“忠”,“下安黎庶”是指“义”,所以桃园结义的道德内涵是“忠义”。这大体没有错,但在这中间,作者所强调的似乎更是一个“义”字,一种涵盖了“忠”的“义”。所以誓言最后一句是“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后来刘备三顾茅庐,敦请诸葛亮出山时亦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这里的“义”也包括“忠”的意思。
在《三国演义》中,所谓“匡扶汉室”,是一种传统的“忠”,但对割据群雄来说,这只不过是一种口号,实际上他们内心对此并不以为然。“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各派政治力量的代表几乎都不同程度地表达过这个意思。在《三国演义》中,“忠”是相对的,倒戈反水,择主而事,很少被人视为不忠;而“义”则是绝对的,关羽放弃原则,放曹操于华容道,被誉为“义释曹操”,刘备不顾大局兴兵伐吴以致蜀汉力量被削弱,也被评为“为三人之义而讨孙权,岂得以此訾先主”。因此,“义”在《三国演义》中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尽管其内涵实际相当复杂,既包括兄弟之义,朋友之义,也包括君臣之义,但概而言之,则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在《三国演义》看来,君主之“义”在于爱民,臣下之“义”在于忠君,朋友之“义”在于一诺千金、知恩必报,兄弟之“义”在于生死与共,而见利忘义则最为人所不齿。刘、关、张三人之“义”之所以受到尊崇,是因为他们的“义”是所有这些“义”的集中表现,用关云长挂印封金前对张辽说的话来说是:“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又君臣也。”
所谓“忠义”,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古老的道德范畴。如果说《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是其成书过程中南宋偏安江左、元朝异族入侵以及元末社会大动乱等一系列历史现象作用于一切三国题材的各类作品创作者的思想的结果,那么《三国演义》对“义”的某些异于古往的重新阐释,则体现了参与这一创作的“市井细民”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对道德的重新思考。而这种道德观念既建筑在传统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又反映了某种新的社会心理。以所谓结为异姓兄弟为“义”的形式,其文化规定性则在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封建宗法社会结构,但对“义”的内容和实践的揭示,又是为“市井细民写心”。因此,《三国演义》所强调的道德内容无形中成了社会各阶层意识的融汇和折中。而经过毛伦、毛宗岗父子对这部小说的修改,加强了正统观念,更使这部小说不仅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亦为统治者所容许乃至赞赏。这就是《三国演义》在封建时代屡传不衰,以至造成一种影响中国文化的社会精神现象的原因。
“忠义”,特别是“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在《三国演义》中,“义”不仅是臧否人物的标准,而且小说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也基本上都服从于这一观念的阐发。毫不夸大地说,假若没有“义”的思想的贯串,《三国演义》或许会变成历史的刻板复述,也可能变成仅是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大拼盘,恰如后人所言:“义不必演,则此书亦不必作矣。”所以罗贯中将桃园结义的情节列于篇首,是为了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而蕴倾向于情节,又深得小说创作之三昧。
不过,《三国演义》对道德意识的强调,也使小说产生许多无法克服的弱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道德观念支撑人物性格,不少人物因此变成了道德的图示,若以近代小说观视之,不免“扁平”。而《三国演义》强调宗法群体、强调义务而漠视个体的道德观念,长期地作用于民族文化,其对历史所产生的消极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当然,我们没有权力借此来批评罗贯中。
(李时人)
温酒斩华雄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五回
(原文略)
《温酒斩华雄》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题目为笔者所拟。这是《三国演义》中写得最有特色的精彩篇章之一。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作品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他与诸葛亮、曹操一起,被毛宗岗并称为“三奇”“三绝”: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堪称“智绝”;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堪称“奸绝”;而关羽则“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堪称“义绝”(见毛宗岗《读三国志法》)。作为罗贯中着墨最多的武将形象,关羽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三:一是勇武盖世,二是“义重如山”,三是“刚而自矜”。“温酒斩华雄”便是他在作品中首次崭露头角,首次表现出非凡的英雄气概。
在“温酒斩华雄”之前,关羽仅仅是一个出身卑微,在区区平原县令刘备手下充当马弓手的无名之辈,在众多位高名重的诸侯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而在此之后,关羽便一举扬名,成为谁也不敢轻视的大英雄了。可以说,这是关羽人生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作品对于关羽的出场,采用了层层铺垫的方法。当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董卓部下勇将华雄率兵扼守汜水关,先是斩了鲍信之弟鲍忠;继而趁联军先锋孙坚部因缺粮而军心不稳之机,夜袭败之;孙坚虽然侥幸逃脱,其裹头的赤帻却成了华雄的战利品。华雄武艺高强,先声夺人,这是第一层铺垫。接着,华雄命人用长竿挑着孙坚的赤帻,气势汹汹地到联军寨前挑战。袁术部下“骁将”俞涉出马迎战,不到三合便死于华雄刀下;韩馥部下“上将”潘凤奉命迎敌,顷刻之间也成了华雄的刀下之鬼。华雄连胜,联军连败,这就进一步表现了华雄的勇猛凶狠,勾画出联军面临的不利局面。这是第二层铺垫。在这形势紧迫之际,联军数十万,战将上千员,一时竟然找不到华雄的对手,身为联军盟主的袁绍只能长叹:“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这是第三层铺垫。经过这样几层铺垫,给读者造成了强烈的阅读期待:人们多么希望有一位英雄挺身而出,煞一煞华雄的威风,迅速扭转战局呵!果然,这样的英雄出现了!——就在袁绍的叹息声中,“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这一声充满豪气的“大呼”,顿时吸引了正在焦虑中的众诸侯的注意。“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这就是关羽。读者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其声惊天动地,其人威风凛凛。可以说,关羽一出场,就显得雄姿英发。
这时,作品略作顿挫。面对这位小小马弓手的请战,狂妄自大而又无德无能的袁术连连呵斥,竟要将关羽打出帐去;斤斤计较身份门第的袁绍关心的不是关羽能否打败华雄,却是“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唯有曹操不顾二袁的轻视和怀疑,积极支持关羽出战。关羽呢?根本不屑分辩,只掷出一句话:“如不胜,请斩某头。”这片刻间的争论,既是客观情势之必然,又为关羽的出战作了更为充分的蓄势。
就在关羽出帐之际,作品再作顿挫。曹操“教酾热酒一杯”,欲为关羽壮行。关羽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这轻松的回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激起了读者更加热切的期待。
惊心动魄的战斗开始了!然而,作品却没有具体描写关羽与华雄交战的过程,而是虚写战斗,实写众诸侯的闻见感受:“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震,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这紧张的氛围,调动起读者的艺术想象,使其联想到交战双方厮杀之激烈。事实上,从华雄“来寨前大骂搦战”起,作者始终将镜头对准众诸侯议事的中军帐,而将双方的一次次交锋置于画面之外。华雄斩俞涉,斩潘凤,均未正面描写,而由探马报告结果,通过“众大惊”“众皆失色”来烘托气氛。尽管没有正面着笔,战局的发展变化却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这种以虚见实、侧面描写的方法,与作品后面写到的“太史慈酣斗小霸王”“赵云大战长坂坡”“张飞夜战马超”等情节相比,显然大不相同,但却同样表现了人物的英雄气概。
正当众诸侯想要探听消息的时候,关羽却已凯旋而归:“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这一戏剧性的转折,陡然凸显了关羽的英雄形象,使整个情节达到了高潮。这里的描写,由远及近,先写鸾铃之声,次写战马之形,最后写关羽将华雄之头“掷于地上”的动作,真是绘声绘色,形神毕肖。这无言的动作,是对二袁的轻视、怀疑的有力回击,是关羽那自豪而矜持的心理的鲜明展示。
尤其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有关那杯酒的细节处理。这杯酒,汇聚了人物的矛盾关系,成为提挈全篇的“文眼”。关羽凯旋时,“其酒尚温”,寥寥四个字却胜过千言,令人充分领略关羽武艺之高超,获胜之迅捷,从而将关羽的神勇渲染得淋漓尽致。
综观全篇,作者善于层层铺垫,层层蓄势,然后急转直下,把整个情节写得跳荡激越,扣人心弦。从关羽请战到凯旋,短短三百余字(若不算标点,仅有二百七十九字),虚实结合,正反映衬,并通过一杯酒以小见大,把关羽的形象表现得光彩照人。而袁绍的囿于礼俗、袁术的轻狂骄横、曹操的慧眼识人,也都如在目前。真是以少胜多的绝妙篇章!
需要说明的是,《温酒斩华雄》是罗贯中为了塑造关羽形象而精心虚构出来的。历史上虽有斩华雄之事,但立下此功的不是关羽,而是孙坚。《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写得明明白白:“(孙)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董)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罗贯中对史实作了较大改造,将孙坚写成华雄的手下败将(尽管是因袁术不发粮草导致军心动荡,华雄趁机偷袭而败),而将关羽写成斩华雄的英雄,这是《三国演义》中“移花接木”而成的典型情节之一。
(沈伯俊)
定三分隆中决策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节选)
(原文略)
《定三分隆中决策》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罗贯中满怀挚爱之情,倾注全部心血,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将他塑造为一个光彩照人的、不朽的艺术典型,成为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中华民族忠贞品格和无比智慧的化身。而在有关诸葛亮的诸多情节中,“三顾茅庐”又是最脍炙人口、最动人心弦的一个。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奋斗半生而屡遭挫折,当时依附刘表、屯兵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向年仅二十七岁(虚岁)的诸葛亮请教。《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此事,仅寥寥数语: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生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充分发挥艺术家的天才想象,用了三回半的篇幅(第三十五回至三十八回前半),将“三顾茅庐”写得曲折有致,摇曳多姿,情韵深长。
《演义》第三十五至三十七回,写刘备马跃檀溪后,偶遇有“水镜先生”美誉的司马徽。司马徽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备之所以屡遭挫折,是因为“左右不得其人”,即缺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贤相辅佐;并提出:“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番指点,使刘备茅塞顿开,下定决心访求伏龙、凤雏。接着,徐庶投奔刘备,任军师,以其精通韬略的才干和首战告捷的业绩,为诸葛亮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随后,徐庶被迫离开,临行走马荐贤,正式引出诸葛亮,称其“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这无以复加的推崇,使刘备把求贤的首要目标集中在诸葛亮身上。此时,司马徽来访,又称诸葛亮“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这就进一步调动起刘备寻访诸葛亮的急切心情。于是,他带着两位结义兄弟关羽、张飞,接连两次到孔明隐居的隆中拜访。第一次,孔明不在。刘备怅然而回,归途上遇见孔明好友崔州平。州平放言畅谈,却无意功名,长揖而去。第二次,刘备冒雪前往,路上遇见孔明的另外两位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了茅庐,孔明又不在,仅见其弟诸葛均。刘备惆怅不已,留书致意,出门时又遇孔明岳父黄承彦。作者成功运用侧面描写手法,通过隆中秀丽的景色、诸葛亮之友的潇洒风度、诸葛亮亲属的高雅情趣,层层衬托,不断强化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分量。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误把他人当卧龙,一次又一次的寻访不遇中,刘备爱才之诚、求才之切也逐步突出。经过这样整整三回的逐层铺垫,尽管诸葛亮尚未露面,但其盖世奇才的形象已经呼之欲出。本篇选文即承此而来。
选文开头,写新春来到,刘备又欲三顾茅庐,关羽、张飞均不以为然。刘备以齐桓公五次看望“东郭野人”、周文王亲自拜谒姜子牙之事教育两位兄弟,再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下马步行”;到了草庐,诸葛亮正在昼寝,刘备不敢惊动,命关、张二人在门外等候,自己则“拱立阶下”。如此郑重,如此恭敬,丝毫不亚于当年的齐桓公、周文王。过了半晌,孔明未醒,气得张飞要去屋后放火,刘备立即制止,继续耐心等候;“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却首先转入后堂更衣,然后才与刘备见面,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要知道,刘备拜访诸葛亮之时,年已四十七岁,尽管屡遭挫折,寄人篱下,但毕竟已是天下闻名、受人敬重的大英雄;而诸葛亮虽然得到司马徽、徐庶的高度评价,但毕竟只是一个躬耕陇亩的年轻书生,尚未建立任何功业。然而,刘备对这位从未谋面,比自己小二十岁的青年却深信不疑,满怀敬意,不辞辛劳,一次又一次地登门拜访,恳请其出山辅佐。这种求贤若渴,不计名位年齿的真诚实在极其难得。
双方见面后,经过一番寒暄谦让,刘备坦陈自己拯救汉室,“欲伸大义于天下”的志向和屡遭挫折的经历,恳请诸葛亮予以指点。诸葛亮胸有成竹,总览时局,深刻分析了全国大势,指出:当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且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暂时无法与之正面抗衡;孙权据有江东(扬州大部),根基已经稳固,“可用为援而不可图”。在此形势下,势单力薄的刘备首先需要拥有自己的地盘,才能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进而联合孙权,讨伐曹操。而综观天下版图,全国十三州,尚未被曹、孙两家控制者,仅剩荆、益、交三州(张鲁割据的汉中本是益州的一个郡)。其中交州远在荆州、扬州之南,刘备无法夺取(“三顾茅庐”之后三年,即建安十五年,孙权控制了交州),剩下的就只有荆州和益州了。荆州四通八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荆州牧刘表却平庸老迈,不思进取;益州号称天府,地势险要,民殷国富,益州牧刘璋却软弱无能,“智勇之士,思得明君”——这正好为刘备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所以诸葛亮向刘备明确提出“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先夺荆州,再取益州(“跨有荆、益”),形成天下三分;第二步,等时机成熟,从荆、益两州分兵北伐,一路直捣政治腹心地区宛、洛一带,一路夺取战略要地关中,两路夹攻,以图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应该说,这是对当时形势最正确、最可行的判断。这一番精辟论述,就是千古传诵的《隆中对》。随后,诸葛亮又用几句话概括了《隆中对》的思想:“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按:“西川”一词始于唐代,此处当作“益州”),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这番论述,正确地预见了政局的基本走向,为刘备制定了明确的战略规划,表现出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把握全局的睿智。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能作出如此英明的决策,实在令人惊叹。写到这里,罗贯中情不自禁地赞颂道:“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听了诸葛亮的一席话,刘备豁然开朗,不禁“顿首拜谢”。于是,他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诸葛亮稍有推托,他便情急而泣:“先生不出,如苍生何!”竟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如此殷殷情意,不能不使年轻的诸葛亮深受感动,他实在无法拒绝了。经过反复斟酌,他慨然表示:“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这不是一般名士的故作姿态,而是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艰难而郑重的选择,是对苍生社稷的庄严诺言。至此,“三顾茅庐”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它使刘备的人生发生了根本转折,从此走上了开基创业的正确道路。它也使诸葛亮这条“卧龙”冲天而起,在历史的舞台上夭矫腾飞,大展宏图。从此,他便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披荆斩棘,南征北战,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诸葛亮隐居的隆中,位于襄阳城西二十里,而距新野则有百里之遥。当驻守新野的刘备以诸葛亮为一代大贤,不辞鞍马劳顿,一次又一次地前往隆中寻访之时,身居襄阳的刘表却似乎不知有诸葛亮其人,毫无征辟任用之举。由此可见,即使是第一流人才,也有待掌权者发现;而二刘之胸襟眼光,更是高低判然。
刘备与诸葛亮同归新野后,“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这里的“待孔明如师”,概括了两人关系的基本格局——君臣而兼师友。这显然带有浓郁的想象成分,却是《演义》中最具光彩的一点。罗贯中对诸葛亮在刘备面前自尊自重,轻快洒脱的举止的描写,既是历史人物诸葛亮思想性格的合理延伸,更寄托了罗贯中对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和君臣鱼水相谐的政治关系的向往与追求。
总之,罗贯中笔下的“三顾茅庐”,将历史上那段千秋佳话写得深情绵邈,宛曲多致,堪称千古名篇,深深地打动着一代又一代志士的心。
(沈伯俊)
永儿卖泥烛诱王则 圣姑姑教王则谋反
罗贯中
——《三遂平妖传》第十三回
诗曰:妖邪法术果通灵,赛过仙家智略深;且看永儿泥蜡烛,黄昏直点到天明。
这李二不合为这一千贯钱首告那和尚,既得了赏钱做资本开个果子店,和尚来投斋,理合将恩报恩,反把言语来恶了他。当日被那和尚从幡竿顶上直撺下来,正在包龙图 [1] 面前。龙图看时,只见李二头在下,脚在上,把头直撞入腔子里去,呜呼哀哉,伏惟尚飨!李二嫂大哭起来,免不得交人扛抬尸首回去殡殓,不在话下。
却说那和尚在幡竿顶上凳子高处坐着,看的人,人山人海,越多了。许多人喧嚷起来,手下人禁约不住。龙图看了,没个意志捉他。待要使刀斧砍断这幡竿,诸处寺院里幡竿都是木头做的,惟有这相国寺幡竿是铜铸的,不知当初怎地铸得这十丈长的。原来相国寺里有三件胜迹:佛殿前一口井,有三十丈深;头发打成的索子;黑漆吊桶,朱红字写着“大相国寺公用”。忽一日断了索子,没寻吊桶处。以后有人泛海回来,到相国寺说道:“我为客在东洋大海船上,只见水面上浮着一个吊桶,水手捞起来看时,朱红字写着‘大相国寺公用’。正看之间,风浪大作,几乎覆船。随即许了送还吊桶,风浪即时平息。因此来还吊桶愿心。”方知那口井直通着东洋大海。相国寺门前有条桥,叫做延安桥。在桥上看着那座寺如在井里一般,及至佛殿上看着那条桥,比寺基又低十数丈。并这条幡竿是铜铸的,截不得,锯不得。共是三件胜迹。只见那和尚在幡竿顶上将言语调戏着包大尹,包大尹甚是焦躁,没奈何他处。猛然思量得,交去营中唤一百名弓弩手来,听差的即时叫到。包大尹交围了幡竿射上去,那弓弩手内中有射好的,射到和尚身边,和尚将褊衫袖子遮了。包大尹正没做理会处,只见一个道人来参见龙图相公。包大尹见了,问道:“先生有何见谕?”道人道:“贫道见妖僧恼人,特来献一计捉他。”包大尹道:“先生有何道理?”道人道:“他是妖僧,可将猪羊二血,马尿,大蒜,蘸在箭头上射去,那妖僧的邪法便使不得了。”说罢,长揖而去。包大尹命取猪羊二血及马尿、大蒜,手下人分投取来,包大尹交将来搅和了,交一百弓弩手蘸在箭头上,一声梆子响,众弩齐发。不射时万事俱休,一百箭齐射上去,只见寺内寺外有一二千人发声喊,见这和尚从虚空里连凳子跌将下来。众人都道:“这和尚不死也残疾了。”那佛殿西边却有一个水池,这和尚不偏、不侧、不歪、不斜跌在水池里。众做公的即时拖扯起来,就池子边将一桶猪羊血望和尚光头上便浇,把条索子绑缚了。包大尹便坐轿回府升厅,交押那和尚过来当面。包大尹道:“叵耐你这妖僧,敢来帝辇之下使妖术搅害军民,今日被吾捉获,有何理说?”叫取第一等枷过来,将和尚枷了,交押下右军巡院,勘问乡贯、姓氏。恐有余党,须要审究明白,一并拿治。大尹分付了,自去歇息。
这和尚满身都是尿血搪住了,使不得妖法,被一行做公的押出府门,到右军巡院里,将大尹的话对推官说了。推官道:“我奉大尹台旨,勘问你这妖僧踪迹。你必然有寺院安歇,同行共有几人?却也好,问你不得!”交狱卒拖番拷打,狱卒把和尚两脚吊在枷稍上,且是䦶䦷不得,着实打了三百棍子。和尚不则一声,也不叫疼,推官低头仔细看时,只见和尚齁齁地睡着。推官道:“却不作怪!”交狱卒且监在狱中,少停再带出来勘问。一日三次拷打,狱卒打得无气力,这和尚一如无物,只是不则声;若打他时,他便睡着了。推官勘问了十来日,无可奈何,只得来禀龙图道:“蒙台旨勘问妖僧,今经数日,每日三次拷打,但打时便睡着了。这般妖僧,实难勘问,若停留狱中,恐有后患。谨取台旨。”包大尹道:“似此妖僧,停留则甚?”即时文书下来,将妖僧拟定条法,推出市曹处斩。推官交押那和尚出来,径奔市曹,犯由牌 [2] 上写道:“不合故杀李二,又不合于东京兴妖作怪,扰害军民。依律处斩犯人一名弹子和尚。”京城内外住的人,听得说出妖僧,经纪人不做买卖都来看。只见犯由牌前引,棍棒后随,刽子手押着妖僧,离了右军巡院,看的人挨济不开。
且说一行人押那和尚,看看来到市心里不远,和尚立住了脚。刽子手道:“前头去做好人,如何不行?”和尚道:“众位在上!贫僧一时不合搅扰大尹,有此果报。告上下 [3] !前面酒店里有酒,讨一碗与贫僧吃了弃世也罢!”刽子手没奈何,只得去酒店里讨了一碗酒,把木杓盛了交他吃。和尚将口去木杓内吃了大半,众人拥着了行。将次到法场上,元来和尚噙着一口酒,望空一喷,只见青天白日,风雨不知从何处而来。一阵风起,黑气罩了法场,瓦石从人头上打将来,看的人都走了。不多时风过,黑气散了,狱卒、刽子手并监斩官一行人看那和尚时,迸断了索子不见了,四下里搜寻却没有。上至监斩官,下至狱卒、刽子手都烦恼:“走了这和尚,恐怕大尹见罪,我们这一行人都要受苦!”免不得回开封府报知大尹。龙图闻报,即时升厅。监斩官带着一行人请罪。此时龙图明知道妖人出现,朝廷要动刀兵,不肯交人胡乱吃官事,发放一行人自去。星夜写表申奏朝廷,交就小时还好治理,若日久妖人聚得多时,恐难剿捕。朝廷降下圣旨,遍行诸路乡村巡检,可用心缉访剿捕。
文书行到河北贝州 [4] ,州衙前悬挂榜文,那个去处甚是热闹。有一个妇人戴着孝,手内提个篮儿,在州衙前走来走去五七遭。这妇人若还生得不好时,也没人跟着看;他不十分打扮,大有颜色。到处有这般闲汉,问道:“姐姐!我见你走来走去有五七遭,为着甚事?”妇人道:“实不相瞒哥哥说,媳妇因殁了丈夫,无可度日,有一件本事要卖三五百钱,把来做盘缠。”那人又问道:“姐姐!你有甚本事得卖?”妇人道:“无甚空地,卖不得,若有个空地才好卖。”那人与他赶起了吹的扑的 [5] 道:“这里好,也曾有人在这里打野火儿 [6] 过。在这里做好。”那妇人盘膝在地上坐了,看的人一来看见这妇人生得好,二来见妇人打野火儿的,便有二三十人围住着,都道:“不知他卖甚么?”只见妇人去篮里取出一只碗来,看着一伙人道:“众位在上!媳妇不是路岐 [7] ,也不会卖药打卦,因殁了丈夫,无计奈何,只得自出来赚三二十文钱使。那个哥哥替我将碗去讨碗水来?”有个小厮道:“我替你去讨!”不多时,讨将一碗水来。看的人道:“不知他卖甚东西,讨水何用?”妇人揭起篮儿,明晃晃拿出一把刀来。看的人道:“莫不这妇人会行法?”只见妇人把刀尖去地上掘些土起来,搜得松松地,倾下半碗水在土内,用水和成一块。篮内取几条竹棒儿出来,捏一块泥,把一条竹棒儿捏成一枝蜡烛安在地上。又捏一块泥,再把一条竹棒儿捏成一枝蜡烛。霎时间做了十来枝,都安在地上。看的人相挨相济,冷笑道:“没来由!我们倒吃这妇人家耍了。引了这半日,又没甚花巧;烈烈缺缺 [8] 的捏这几枝泥蜡烛,要他何用!”有的人道:“你们且闭嘴!看他必有个道理。”只见妇人将剩的半碗水洗了手,揩干净了,看着一伙人道:“媳妇因无了丈夫,无可度日,不敢贪多,只要卖三文钱一枝,这里十枝,要卖三十文足钱。每一枝烛,就上灯前点起,直点到天明。”看的人都笑道:“这姐姐把我贝州人取笑!泥做的蜡烛,方才做的兀自未干,如何点得着?分明是取笑人!”没个人来买。妇人见没人来买,又道:“你贝州人好不信事,只道媳妇脱空 [9] 骗你三文钱!那个哥哥替我取些火来?”有一个没安死尸处 [10] 专一帮闲的沈待诏,替他去茶坊里讨些火种,把与妇人。那妇人去篮儿内取出一片硫黄发烛儿,在火上淬着,去泥蜡烛上从头点着。一伙看的人都喝彩道:“好妙剧术!一枝湿的泥蜡烛便点得着,又只要得三文钱一枝,那里不使了三文钱!”有好事的取三文钱把与妇人,妇人收了钱,拿一枝过来,吹灭了递与买的。霎时间十枝烛都卖了。妇人抬起身来,收拾了刀和碗入篮内,与众人道个万福,便去了。
到明日,妇人又来空地上来,人都簇着了看。妇人道:“昨日生受 [11] 卖得三十文钱,过了一日。今日又来相恼。”众人道:“真个作怪!昨日三文钱买了一枝泥蜡烛,却好点了一夜。比点灯又明亮,倒省了十文钱油!”妇人在场子上讨些水,掘些泥,又做十枝泥蜡烛,众人道:“不须点了。”都争着买了去。妇人又卖得三十文钱,自收拾去了。已后逐日来卖,做不落手便有人买去了。每日只卖十枝。卖了半个月,闹动了贝州一州人,都说道:“有一个妇人在州衙前卖泥蜡烛,且是耐点,又明亮。”
当日这妇人正摊场,做得一半,州衙里走出一个人来,众人看时,却是个有请有分 [12] 的人,姓王名则,见做本衙排军。是日五更入衙画卯,干办完了执事出来,见州衙前一伙人围着了看。王则踮起脚来望一望,见一个着孝的妇人坐在地上。仔细看那妇人时,但见:
身穿缟素,腰系孝裙。不施脂粉,自然体态妖娆;懒染铅华,生定天姿秀丽。云鬟半整,有沉鱼落雁之容;星眼含情,有闭月羞花之貌。恰似嫦娥离月殿,浑如织女下瑶池。
王则便问跟随的人道:“这妇人在此做甚的?”跟随人道:“告都排,这妇人在此卖泥蜡烛。”王则道:“我日逐在官府忙,也听得说多日了,道是一个妇人卖泥蜡烛。我那一般当官执事的人说,他曾买来点,且是明亮。我便是要问,怎地唤做泥蜡烛?”跟随人道:“说起来且是惊人。那妇人在地上掘起泥来,把水和了,捏在竹棒上,似蜡烛一般,淬着灯便着。从上灯时点起,直点到天明。”王则听了,心里思忖道:“却也作怪!我从来好些剧法术,这一件却又惊人。”乃挨身入人丛中,看那妇人都做完了,把水洗了手,道:“我这蜡烛卖三文钱一枝。”人人都争抢要买,王则道:“且住,你们都不要买!”人都认得王则是有请的人,他叫声不要买,人都不敢买。妇人抬起头来,看见王则,便起身来叫声万福,王则还了礼。王则道:“你把泥来做蜡烛,如何点得着?”妇人道:“都排在上!媳妇在此卖了半个月日了,若点不着时,人却不来问我买。每日做十枝,只是没得卖。”王则道:“不要耍我。”扯起衣襟,在便袋内取出三十文钱,都买了。妇人将蜡烛递与王则,王则道:“且住!买将去点不着时,枉费了钱。不是我不信事,真个不曾见;且点一枝交我看看。”妇人道:“这个容易,都排交人去讨火种来。”王则交跟随的去讨个火种,递与妇人。妇人炙着发烛儿,将十枝泥蜡烛都点与王则看,王则看了喝彩道:“好!果然真个惊人!这十枝蜡烛我又不要,你们要的都将了去。”众人都拿了去。妇人起身收拾了刀碗,安在篮里,向众人道个万福,自去了。
王则打发了跟随人先回,自己信步随着那妇人。王则口里不说,心下思量道:“这妇人不是我贝州人,想是在草市 [13] 里住的,且随到他家,用些钱学得这件法术也好。”只见那妇人出了西门,过了草市,只顾行去。王则道:“这妇人既不在草市里,不知在那里住?”又行了十来里,不认得这个去处。王则道:这妇人是个跷蹊作怪的人!我且回去,待明日看那妇人来卖时,问他住处便了。转身却待取路回来,看时,不是来时的旧路。只见漫天峭壁峰峦,高山挡住来路,归去不得,又没人行走。正慌之间,只见那妇人在前头高声叫道:“王都排!不容易得你到这里,如何便要回去?”唬得王则战战兢兢,向前道:“娘子!你是谁?”妇人道:“都排!圣姑姑使我来请你议论大事,你不要疑忌,我和你同去则个。”王则道:“却不作怪?”欲要回去,叵耐迷失了路,只得且随他去。同行入松林里,良久转过林子,见一座庄院。王则问道:“这里是甚么去处?”妇人道:“这里是圣姑姑所在,等都排久矣。”
王则到得庄前,庄里走出两个青衣女童来,叫道:“此位是王都排么?”妇人道:“便是。”青衣女童道:“仙姑等你久矣!”引着王则径到厅下,禀道:“王都排请到了!”王则见一个婆婆头戴星冠,身穿鹤氅,坐在厅上。妇人道:“此乃仙姑,何不施礼?”王则就厅下参拜了。仙姑交请王则上厅,三位坐定,交点茶来,茶罢,仙姑交女童置酒管待王都排。王则心局志气,甚是欢喜,对仙姑道:“王则有缘,今日得遇仙姑,不知仙姑有何见教?”仙姑道:“且一面饮酒,与你商议。如今气数到了,你上应天数,合当发迹。河北三十六州,有分交你独霸。”王则道:“仙姑莫出此言,官中耳目较近,王则是贝州一个军健,岂敢为三十六州之主?”仙姑道:“你若无这福分时,我须不着人来请你。只恐你错过了机会,可惜了。更有一事,恐你只身无人相助成事。”指着卖泥蜡烛的妇人道:“吾有此女,小字永儿,尚是女身,与你是五百年姻眷;今嫁此女与你为妻,助你成事,你意下如何?”王则心中不胜欢喜,思忖道:“我的浑家去年死了,今日仙姑把这美妇人与我,岂不是天缘奇遇。”王则道:“感谢仙姑厚意,焉敢推阻。王则数年前遇着一个异人,也曾说道我久后必然发迹,替我背上刺一个‘福’字。今日蒙仙姑抬举,果应其言。只是一件,叵耐贝州知州,央及王则取办一应金银彩帛物件,俱不肯还铺行钱钞,害尽诸行百业,那一个不怨恨唾骂。近日本州两营官军,过了三个月,要关支一个月请受 [14] ,他也不肯。欲待与他争竞,他朝中势力大,和他争竞不得。与王则一般一辈的人,不知吃他苦害了多少。我们要祛除一个虐民官,尚且无力量,如何干得大事?”仙姑笑道:“你独自一个,如何行得?必须仗你的浑家,他手下有十万人马相助你,你须反得成。”王则笑道:“我闻行军一日,日费千金;暂歇暂停,江湖绝溜。若有这许多军马,须用若干粮食草料。庄院能有多少大,这十万人马安在那里?”仙姑笑道:“我这里人马不用粮草,亦不须屯扎。有急用便用,不用便收了。”王则道:“恁地时却好!”仙姑道:“我且交你看我的人马则个。”仙姑交永儿入去掇出两只小笼儿来,一笼儿是豆,一笼儿是剪的稻草。永儿撮一把豆,撮一把稻草,把来一撒,喝声道:“疾!”就变做二百来骑军马在厅前。王则看了,喝彩道:“既有这剪草为马,撒豆成兵的本事,何忧大事不成!”
正说之间,只听得庄外有人高声叫道:“你们在这里好做作!官司见今出榜捕捉妖人,你们却在此剪草为马,撒豆成兵,待要举事谋反!”唬得王则大惊,如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来。真所谓机谋未就,怎知窗外人听;计策才施,却早萧墙祸起。正是:
会施天上无穷计,难避隔窗人窃听。
毕竟那里来的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三遂平妖传》以神怪故事的形式演北宋仁宗时贝州王则起义并遭到镇压的故事。在镇压的官军中有李遂、马遂、诸葛遂智三人,故名“三遂”。原书二十回,后冯梦龙增补为四十回,名《平妖传》。此处所选为《三遂平妖传》第十三回。上一回写李二出首弹子和尚,弹子和尚用法术使李二悬在相国寺的幡竿上,并掉下来摔死,包公要捉拿弹子和尚,他自己却坐上了幡竿。
有的文学史把《三遂平妖传》归入讲史小说,因为其中有见诸历史记载的镇压王则起义的故事(见《宋史·明镐传》),其实这不确切。只要和讲史小说的代表作品罗贯中另一部小说《三国演义》比较,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三国演义》人称“七实三虚”,《三遂平妖传》则应该倒过来。它的部分情节和人物虽与史实关联,但大量的是各种妖人术士的活动,王则谋反与镇压谋反的战争,也写成一系列的妖术和斗法;有些“妖人”的活动,简直形同儿戏,并没有多少政治色彩。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它归入神魔小说,并认为出现在元末明初的《三遂平妖传》是开神魔小说之先的作品。虽然对它以及这类作品的成就,鲁迅先生认为是“芜杂浅陋,率无足观”,但如换一个角度,即把它放在小说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看,它又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可以说《三遂平妖传》是研究早期的神魔小说的好标本。即使是作为欣赏,它的质朴、甚至是稚拙,也有一定的光彩,我们正不妨作另眼观。
首先是它的神魔色彩较之后来的作品,很有些不同。后来最优秀的神魔小说《西游记》,运用了大量神话故事和各类宗教素材,看来似乎也不成体系,但它是有作者的文化观念和学术思想作基础的;在创作方法上作者也是从审美目的出发,有意运用美丽的浪漫幻想结撰故事,塑造人物,并获得了成功,所以是比较成熟的神魔小说作品。而《三遂平妖传》中的神魔,则更具原始民间性。中国民间的神魔观念,是一个杂乱的混合体。既有原始宗教的残余,又有儒、释、道三大教派的直接影响或间接折光,文学中的志怪传奇,民间的传说故事,以及民俗中的禁忌巫术,各种成分都有,其中以巫术的影响最大。巫术没有什么学术思想体系,也很少有成文的规律规范,它简单明了,符合普通民众的思维逻辑。像什么“束刍(或剪纸)为马,撒豆成兵”,以及用猪血、羊血、大蒜、尿粪对妖术进行禳解这类巫术行为,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学术文化依据,纯粹是民间极其朴素的想象。同时巫术想象不是审美活动的产物,而是出于实用目的,如驱鬼除祟、治病祛邪、祈福禳灾等。在那个科学还处在低下水平的时代,连宗教信仰、政治斗争,在民间也往往被巫术化了。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利用巫术的不少,黄巾起义、王则起义直至近代的义和团,都是如此。尤其是元末的白莲教,巫术色彩更浓,它可能对《三遂平妖传》的写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巫术虽不是审美活动的产物,却可以衍生出文艺,这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只需举出屈原的《九歌》为例就够了。巫术是人对神鬼妖魔的积极干预,代表着人对生活的许多愿望,表示了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它又以虚构为基础,其中必然包含人的主观审美因素。巫术形式有动作性,可据以构思出生动的情节;它在想象中将人力与神力结合,产生出超常的力量,这种思维则可用以塑造英雄人物。总之,它和神话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如此,巫术成为审美对象进而被文学创作吸收,成就了这一类神魔小说,使之发出一种独特、奇异的光彩。
《三遂平妖传》没有十分鲜明的和贯穿全书的作者主观意志,这也是其原始民间性的一个表征。中国有着成熟的三大思想体系:儒、释、道,封建时代的文人无不分别或交叉笼罩在这三大光圈之中。学术文章自不必说,文学创作是作家主观意志的产物,自然或直接或曲折地反射出它们的光芒。例如《三国演义》,就明显地受到作者儒家思想的影响。但同是罗贯中的著作,从这一方面去审视《三遂平妖传》,就不大能够得出这类结论。不仅如此,就一般民众的政治立场或道德观念而言,它都缺少一个鲜明的、一以贯之的倾向。全书虽也接触到一些社会矛盾,如官吏的贪酷,人民生活的贫困等,在本回书中,王则起义时提到官府对市民商贾的掠夺,对军卒粮饷的克扣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起义的正义性,但从全过程看,这次起义则主要是胡永儿、圣姑姑等诱骗、拉拢王则的结果,是一己利益的驱动和妖术煽惑下的无知妄动。可见作者并没有把反压迫作为起义的基本动因来写。对镇压起义,作者也是正面描写的。书中的各种人物,作者褒贬的态度不明显。弹子和尚是起义军的重要成员,在本回中他和著名的清官包公斗法,作者抱欣赏态度;他后来投降官军,作者也是肯定的。这些写法与写出生活和人的复杂性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文学作品写复杂性总有个主导倾向,并且服从作品的主题,《三遂平妖传》在这方面却不鲜明。这种状况说明作者对原材料没有作深度加工,更多的是将一些来自民间的传说故事、戏曲、说话中的段落连贯起来,这方面有学者作了考证,列出了许多资料,此不赘言。从本回看,前后两部分没有有机联系,就显出加工的不足。相应地,作品中的人物,本领虽然神奇高超,但缺少作者人格所赋予的精神力量,所以并不感人,也就缺少足够的美学价值。同是一个作者罗贯中,何以《三遂平妖传》中没有一个人物可以称得上典型,可以和《三国演义》中的哪怕是次要的人物相比,正是因为在《三遂平妖传》中,罗贯中不是像对《三国演义》那样,倾注了自己全部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意识。这样的推论或者不为无据。
从艺术上说,《三遂平妖传》虽然大体上还是粗糙的,但还保留着民间文学平实自然、质朴亲切的情味。如弹子和尚和包公的调侃,就写得生动有趣。胡永儿卖蜡烛一段,写她怎样摆摊,怎样和泥捏烛,人们怎样观看,怎样买卖蜡烛,描写得委曲尽致,甚至可以说很美,已经达到后来话本小说的水平。那些所谓妖人,尽管来历和本领奇特怪异,但给人的感觉他们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普通人。“圣姑姑”就像是巫婆,胡永儿是城市平民中的小女子,弹子和尚、杜七圣等就像是一批江湖术士和民间艺人。如本回中弹子和尚上了相国寺的幡竿顶,胡永儿在市郊打野火的空地上卖蜡烛,就像是在玩杂技幻术,摆地摊;胡永儿引诱王则的一套方法,也像是城市下层和江湖上常见的骗术。作品中还描写了不少其他宋元时期的城市街巷生活场景,读之便觉一股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姚品文)
注 释
[1].包龙图:即包拯。时任开封府尹,兼龙图阁大学士。
[2].犯由牌:写着犯人罪状的木牌。
[3].上下:对公差的尊称。
[4].贝州:今河北清河县。
[5].吹的扑的:指江湖上表演吹奏乐器和摔跤、相扑一类伎艺的艺人。
[6].打野火儿:指江湖艺人在勾栏外的空地上表演技艺。又称“打野呵”。
[7].路岐:即路岐人。游动四方的卖艺人。
[8].烈烈缺缺:宋元口语中有“列(劣、烈)缺”一语,本是形容人乖戾、顽劣之词,这里形容泥蜡烛不整齐、不光滑的样子。
[9].脱空:说假话。
[10].没安死尸处:对流浪汉、闲汉之类人的戏骂语。
[11].生受:麻烦他人之后的道谢之辞。
[12].有请有分:指有官府俸禄的人。
[13].草市:城外的集市。
[14].请受:薪水、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