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璋
【作者小传】
(约1666—1733) 清小说家。字于堂,号介符、樵云山人、烟霞散人。康熙、雍正时太原阳曲(今属山西)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被取为举人,雍正元年(1723)任深泽(今属河北)县令。作有小说《斩鬼传》等。
献美酒五鬼闹钟馗
刘 璋
——《斩鬼传》第七回(节选)
且说伶俐鬼听着风流鬼死了,大哭一场,说道:“我向日见楞睁大王无能,涎脸鬼不济,故来投他,以为得所托耳。不料他又被钟馗逼死,我当替他报仇才是。”于是就做起那延揽 [1] 英雄的事业来。一二日内就招得四个鬼来,一个叫做轻薄鬼,生得体态轻狂,言语不实,最好掇乖卖俏 [2] ;一个叫做撩桥鬼,极能沿墙走壁,上树爬山,就如猿猴一般;一个叫做浇虚鬼,一个叫做滴料鬼,也都是撩蜂踢蝎 [3] ,吹起捏塌 [4] 之辈,连自己共凑成五个。
伶俐鬼问他四个道:“你们知道抠掏鬼与丢谎鬼死的缘故么?”众鬼道:“只因他两个抠掏丢谎,所以被钟馗斩了。”伶俐鬼摇头道:“不然,不然!皆因他们尊号上有那个‘鬼’字,所以钟馗才来斩他。这钟馗是专一寻着斩鬼的,我们不幸也都是这个鬼号,岂不都在他斩伐之例么?”浇虚鬼大惊道:“如此我们何不逃之夭夭?”伶俐鬼道:“可不,我们若这等闻风而逃,岂不惹人笑话?我打听他那含司马、负将军都不在他身旁,县尹今日又与尹乡绅家吊孝去了,吊了孝还要去城外去,有甚查验的事体,一二更方可回来。钟馗独自一人闷坐,我们扮成县中衙役去鬼混他一场,有何不可?”撩桥鬼问道:“尹乡绅家有何丧事?县尹去吊?”伶俐鬼道:“你不知道,只因敝友风流鬼与他小姐有约,他小姐听说敝友死于县衙,他也就抑郁而死了。所以县尹去吊。”浇虚鬼道:“那钟馗我们与其鬼混他,只不如将他杀了,永绝后患。”伶俐鬼道:“使不得!我们杀了他,他那含司马、负将军回来,怎肯干休?我们只宜用酒灌醉他,偷剑的偷剑,脱靴的脱靴,弄的他精脚 [5] 不能走路,空手不能杀人,岂不妙哉。”
于是买了一坛美酒,五个人俱扮成衙役,竟到园中来。钟馗正在松树下独坐,见他们进来,问道:“你们何干?”伶俐鬼道:“小的们见老爷闷坐,沽得一杯水酒,与老爷解闷。”钟馗道:“这等生受你们了。”于是将酒用荷叶大杯奉上,唱的唱,舞的舞,笑的笑,跳的跳,把个钟馗劝的酩酊大醉。伶俐鬼道:“将靴子脱了,凉凉脚 [6] 何如?”钟馗伸出腿来,浇虚鬼与伶俐鬼一人一只,脱得去了。滴料鬼偷了宝剑,轻薄鬼偷了笏板 [7] ,撩桥鬼爬上松树,手扳着树枝,伸下足来,将沙帽夹去,藏了。弄的个钟馗脱巾,露顶,赤脚,袒怀,甚是不成模样。所以至今传下个五鬼闹钟馗的故事。
浇虚鬼与伶俐鬼一人拿着靴一只,往外正走,恰好负屈领兵回来。浇虚鬼见了,吓得屁滚屎流,就要逃走。毕竟伶俐鬼有见识,说道:“莫慌!跟我来。”于是,故迎着负屈走。负屈认得是钟馗歪皂靴,大喝道:“这是钟老爷的靴,你们拿得往那里去?”伶俐鬼不慌不忙说道:“蒙钟老爷诛了抠掏鬼,与地方除害,百姓们顶感 [8] 不过,如今与钟老爷建起祠堂,恐钟老爷早晚要行,着小人脱靴 [9] 供奉,以留遗爱 [10] 。”负屈听了想道:“言虽有据,事属可疑。”说道:“你们且不要走,随我到园中见过钟老爷,然后再去。”浇虚鬼闻言,大惊失色,伶俐鬼正欲支吾,浇虚鬼已是慌忙逃走。负屈大怒,令阴兵齐锁住,牵进园中去。只见滴料鬼拿着那口宝剑,左五右六的乱舞,负屈喝了一声,那滴料鬼丢下就跑。负屈赶上一刀斩了,唬得那轻薄鬼举着笏板,只管叩头乞命。负屈手起刀落,也就挥为两段。及至走到钟馗面前,却是酩酊大醉,跣足蓬头,不省人事。负屈大怒,将浇虚鬼剁为两段,伶俐鬼摘及心肝,方才与钟馗穿上靴,扣上带,只是不见软翅纱帽。正在四下搜索之际,却好含冤也来了,问其所以,负屈说了详细。道:“只是纱帽不知何处去了?”含冤周围一看道:“要寻纱帽,多分在松树上边。”撩桥鬼正在叶密的所在藏着,听得此言,便就打颤起来,将树枝乱摇得响。负屈看时,撩桥鬼戴着纱帽,在树上打颤哩。负屈手挽雕弓,一箭射将下来,撩桥鬼死于非命。取纱帽与钟馗带上,方才酒醒。二神将适间光景就说了,钟馗未免赧颜 [11] 。这正是:
后花园中,五小鬼戏弄科头 [12] 汉,
长松树下,二使者整理赤脚人。
要知含、负二神诉说东西两边斩鬼的事务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则故事节选自清人刘璋(号烟霞散人)的小说《斩鬼传》第七回。该小说“取诸色人,比之群鬼,一一抉剔,发其隐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三篇),具有浓厚的讽喻意味。书中曾说:“大凡人鬼之分,只在方寸间。方寸正,鬼可为神;方寸不正,人即为鬼。”书中所写的诌鬼、假鬼、奸鬼、捣大鬼、冒失鬼、风流鬼等四十多个形形色色的鬼类,就是人世间各种心术不正之丑类的形象写照;而钟馗则是这些人面而鬼心的丑类的克星,专一斩鬼除魅,并且他还有两个颇有神通的心腹干将——含冤、负屈,他们率着三百阴兵,成为钟馗斩鬼时的得力助手。
不过,就小说的实际描写来看,钟馗虽然素秉刚正之气,具有斩鬼之能,但是他并没有被作者简单地神化。有时,他倒很像是一个粗野凶蛮的武夫,一遇到鬼魅,即拔剑斩之,甚至还曾将捣大鬼的眼球挖出来生吃了;而风流鬼也是因为借咏诗之机嘲弄了他的丑貌,他就怒不可遏地提剑追斩之,并将其巢穴掘了个底朝天。
由于钟馗如此疾鬼如仇,必欲置诸鬼于死地而后快,所以风流鬼死后,其好友伶俐鬼决心替其亡友报仇。于是,他便伙同轻薄鬼、撩桥鬼、浇虚鬼、滴料鬼等,一起生心设计,趁钟馗身边之人外出办事之际,针对钟馗平时贪杯的弱点,买了一坛菊花美酒,打扮成衙役,赶来捉弄钟馗。
钟馗果然见酒颜开,他经不住几个小鬼谗言媚语的奉承,顿时鬼迷心窍,不假思索地手执荷叶大杯,开怀畅饮起来;而五小鬼又乘机“唱的唱,舞的舞,笑的笑,跳的跳,把个钟馗劝的酩酊大醉”。可见,钟馗之贪杯不智,以及鬼蜮伎俩之可畏!
钟馗大醉之后,立即遭到了五小鬼的无情戏弄:浇虚鬼、伶俐鬼脱了钟馗的靴子,“滴料鬼偷了宝剑,轻薄鬼偷了笏板,撩桥鬼爬上松树,手扳着树枝,伸下足来,将纱帽夹去,藏了。弄的个钟馗脱巾,露顶,赤脚,袒怀,甚是不成模样”。于是,往日威风凛凛,不可冒犯的斩鬼天使,至此威风扫地,洋相百出,沦为众鬼的掌中玩物。真堪发一笑叹!不难想象,失去了象征着权力的纱帽、乌靴、笏板和宝剑之后,钟馗还能有何作为?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这些宝物一旦落入为鬼为蜮的“衙役”之手,他们就难免会狐假虎威,诈害良民,如那个滴料鬼偷了宝剑之后,不就马上“左五右六的乱舞”起来了吗?这些描写,既生动有趣而又含蓄隐约地写出了封建时代衙役们的猖獗与可畏,他们往往能利用上司的弱点,投其所好,捣鬼有术,以恣逞其邪心恶欲,因而就连钟馗这样刚直不阿的清官,也难免为他们所欺哄愚弄。
幸亏钟馗身边还有含冤、负屈这样智勇双全的干将,如果不是他们及时赶来,识破了几个小鬼的伎俩,并将之一网打尽,重新收回了纱帽、宝剑等物,为钟馗挽回了这种极其不良的影响,那么真不知道钟馗将如何收场。所以,钟馗醒来之后,见了含、负二将,甚觉赧颜。
总之,小说对五鬼闹钟馗的逼真摹绘,是颇耐人寻味的,带有比较明显的讽喻色彩。而其文笔也颇为谐谑有趣,读之幽默丛生,即以负将军斩鬼一节而言,浇虚鬼之做贼心虚,仓皇逃窜;伶俐鬼之急中生智,巧舌如簧;轻薄鬼之扬尘舞蹈,举笏乞命;撩桥鬼之树头抖索,中箭毙命等等,无不写得穷形尽相,意趣横生。因此,五鬼闹钟馗的故事,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作者以讽喻、戏谑为旨趣的艺术追求。
(纪德君)
注 释
[1].延揽:延请,召集。
[2].掇乖卖俏:显示乖巧,卖弄聪明。
[3].撩蜂踢蝎:本意指惹犯恶人,自取祸殃。这里意指惹是生非。
[4].吹起捏塌:意谓吹拍打压,造谣生事。
[5].精脚:光着脚。
[6].凉凉脚:使脚凉快凉快。
[7].笏(hù)板:古代大臣朝见国君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木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8].顶感:顶礼膜拜,感恩戴德。
[9].脱靴:用脱掉靴子的方式,表示百姓对离任的地方官的挽留,或脱去旧靴,换上新靴,以示遗爱。
[10].遗爱:遗留下来,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
[11].赧(nǎn)颜:因害羞而脸红。
[12].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头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