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鼎
【作者小传】
(1832—1880?) 清小说家。字子九,号瘦梅、素梅,又号懊侬、铎痴,别署香雪道人、问香庵主、东鲁游人、瘦尊者、太瘦生、虎口逋客、邋遢书生、金石书画丐、是此花身馆主、云山到处僧、堕落行脚等。安徽天长人。自幼博览群书,工书善画,性好佛老。三十一岁至四十岁,充任当道幕僚,辗转于江苏、山东各地。作有小说集《夜雨秋灯录》等。
麻疯女邱丽玉
宣 鼎
淮南禹迹山 [1] 林壑深幽,神龙窟宅也。至明季始有居人,渐成聚落。陈生名绮,字绿琴,亦卜居山麓。父楙,母黄氏,耕种习贾,能小康。生年十五,善读。母仅有弱弟,名海客,游粤之某郡,货殖得资,遂落籍。至是母病革 [2] ,私执绮腕泣曰:“为母死后,汝父必继娶。芦花衣 [3] 今古如一辙,汝穷促,可遁粤寻依舅氏。”并私以所蓄数十金与作旅费,生泣受。母殁,父续弦乌氏,果悍恶如母言,朝夕不能容。遂诣母墓痛哭,留书父枕侧而去。跋涉几半载,至则资耗而舅杳,遍询阛阓 [4] 无其人。茕茕走村郭,渐以乞食度命,深悔孟浪,时思遄回。一日至郭之东,有槟榔树覆柴门,方引吭唱《莲花落》,内有短髯赤面一颁白叟出,睨生诧曰:“小乞儿子,何貌之文而音之悲也?”生曰:“腹有诗书,焉得不文?落魄穷途,焉得不悲?”曰:“何得至此?”生遂自陈乡贯,述寻舅状,叟默视生曰:“子舅其黄姓海客,面白多麻者耶?”曰:“然。”曰:“客死于此久矣。渠生为某巨室司会计,善营运,娶青楼女。病殁,女窃资随仆遁。老夫与渠有杯酒之交,代市槥具 [5] ,葬东郭尼庵侧大柳树下,墓树短碑者是也。”陈伏谢,径至所指处,果得舅墓。问庵尼,亦如叟言。遂呼舅哀哭,祝曰:“舅若有灵,佑甥生还,当负舅骨返祖域。”尼怜之,餐以豆粥,语云:“子所遇叟姓司空,名浑,与汝舅有素,第往祈援手。切勿道方外饶舌。”明日生见叟遽呼司空伯,惊讶曰:“小子何得知吾姓?”曰:“且知我伯名。”即诡云:“夜宿墓下梦舅氏详告,且谕乞援。”叟愕然曰:“仆与渠原无车笠盟 [6] ,不过曾觌面;虽然,当为子徐图,尽寸心。”三日后以绨袍一袭赠生,慨然有德色,且说生云:“仆清贫无丰赠,子谅可原。幸邻郡某山中有富室邱丈子木,仆之葭莩 [7] 也。老夫妇生有娇女名无媚,字丽玉,年与子等。貌则鲜丽,择婿眼高,雀屏无选 [8] 。子虽贫,而清才雅范,此间无与比俦。仆作函代子执柯 [9] ,往就甥馆,邱丈必有厚贶 [10] ,尚不足运舅榇 [11] 返珂乡欤?”陈生闻之,请思其次。问何故,曰:“侄家山野,荆布藿藜 [12] ,恐富室千金,未能习惯。矧彰彰入赘,能任坦腹人 [13] 乘龙自便者乎?”叟抚掌曰:“迂哉,书痴也!是不过攫伊财耳。茫茫天壤,渠于何处捕逃亡婿?”生计窘,姑受函往。至则巨第峨峨,春深兽锁。司阍人见其落拓,叱远立。及函入,两少年出揖客云:“奉严 [14] 命恭迓玉趾。”知为翁子,随入,见栋宇庭院,俱类世家。一伟丈夫修髯过腹,立阶上,生趋与展谒。坐间询司空氏起居,旋白夫人来,两婢扶一四十余美妇人出。翁曰:“此山荆也。公子既司空世好,与寒门谊即通家,敢以妻子相见。”生又展拜。妇凝睇笑谓翁曰:“司空妹倩眼力不差,公子真可人也!”倏具筵宴,劝爵甚殷。席间略询乡贯,即语生云:“舍亲与郎君言否?仆小女丽玉素所钟爱,不欲嫁远方,然觅婿欲得如仙乡人物裙屐翩翩者,杳不可得。今得红丝牵引,文星惠临,是真石证三生,愿即日奉为箕帚 [15] 。”生离席唯唯肃谢,婉陈曰:“自惭樗栎,仰托茑萝 [16] ,良所深愿。然小生实为寻舅至此,婚后三四日即拟暂返蓬门,事蒇 [17] 再回瀛第。是不得不预陈长者。”妇微笑曰:“公子何匆促若此耶?”翁急止之曰:“公子孝心何可过拂,容即代筹朱提五百金作旅费。”生心喜,敬诺。旋即笙管呕哑,灯火匝地,干仆引生之曲室,更簇新冠带,出就氍毹 [18] 。雏姬三四,引一二八好女子,珠翠绮罗,盈盈自内出。与生交拜,送之洞房,却扇视女,则荷露桃霞,无此艳冶。生心意飞驰,反恨顷言新婚暂别未免孟浪,容有意迁延,图静好耳。酒阑灯炧,听莲漏三催,婢妾亡去。生正隐几枨触,而女亦时牵绣幕窥良人,粉黛间隐有惨悴色。生不知就里,趋近软语,代为卸妆。女则拒以纤腕,再近则潸然流珠泪,徐起弹烛,视近闼无一人,始闭门小语曰:“郎亦知死期将近乎?”曰:“不知。”曰:“郎从何处来?何处去?曷明告妾也。”生具告之。女欷歔,欲言又止。生知有变,伏地乞怜,女曰:“妾睹郎君风采,意良不忍,故以机密告,妾麻疯女也。此间居粤西边境,代产美娃,悉根奇疾。女子年十五,富家即以千金诱远方人来,过毒尽,始与人家论婚觅真配。若过期不御则疾根顿发,肤燥发拳,永无问鼎者。远方人若贪资误接,三四日即项有红斑,七八日即体遍骚痒,年余拘孪拳曲,虽和缓亦不能生。”生闻之,始恍然悟,泣曰:“小生万里孤身,担荷甚重,乞娘子垂悯,容我潛逃可乎?”曰:“休矣!此间觅男子甚难,郎入门时外间已环伏壮汉,持刀杖防逸。”生泣曰:“身死不足惜,所悲者家有老亲耳。”曰:“妾虽女子,颇知名节。常恨是邦以地限,无贞妇,愿死不愿生。郎且与妾和衣眠三日,得资即返。妾病发,亦不久人世。乞归署木主曰‘结发元配邱氏丽玉之位’,则瞑目泉台下矣。”言已,抱持隐泣。生愤然悲曰:“噫!婚则仆死,否则卿死,曷饮鸩同死,结来生缘乎?”曰:“不可。请书居址门巷,与妾纫衣缝中,俾他日柔魂度关山省舅姑,受郎君一盂麦饭耳。”生虽书与之而涕不可仰。入衾共枕,生屡屡不能自持,女悉劝慰禁止。对食不餐,几与石女天阉同一恨事。翌日,翁媪果顿同陌路。是夕女以香舌吮生颈作燕脂色者三四处,曰:“可矣。”私赠黄金白玉缠臂各二,生订后约,女悲曰:“恐君再来,妾墓门之木拱矣。”明日翁赠果践言,即挥手令去。重到尼庵,尼见项上痕,闭门不纳。急以资赁巨舫启舅榇载之南下,夜在舟中泣,舟子疑渭阳 [19] 情重,奇之,敬礼益恭。抵家见父,则继母已殁,父纳婢为小星,见子甚慰。睹腰缠,疑妻弟所遗,不深诘。瘗旅榇,买山田,陈翁善酿,遂种秫开酒肆,得利甚丰。生乃下帷读,入胶庠 [20] 。邱翁见生去,谓其女毒尽无疑,正托媒妁觅东床,女忽疾发,视之麻疯也。翁穷追,惟含涕,媪扪之,仍是处子,交詈曰:“淫婢太不长进,宁定不欲生耶?”月余益惫,遂遣之麻疯局。是局乃长官好善者所设也,因是病向能传染,家有一,则全家皆病,虽掌上珍亦恩断义绝,无顾复情。女入局,数雉经,辄见一麻面叟口操南音者来救止。既而思遁,叟慨然愿导引,曰:“老夫黄姓,淮南人,娘子得毋欲寻陈生绿琴耶?渠与仆似曾相识,可同行,仆亦欲东耳。”女自恃恶疾,又以叟迈,欣然随之。叟到处重门自辟,至郊外,叟以唾涂女莲钩,口喃喃若符咒,即迈步若健儿。感翁德,事之如父。旋拔银腕钏易资为旅费。甫至楚,资已耗尽,遂行乞。叟吹洞箫,女口编《女贞木曲》歌唱,沿门歌曰:“女贞木,枝苍苍。前世不修为女娘,更生古粤之遐荒。生为麻疯种,长即麻疯疮。衔冤有精卫,补恨无娲皇。画烛盈盈照合卺,侬自掩泪窥陈郎。翩翩陈郎好容止,弹烛窥侬心自喜。妾是麻疯娘,郎岂麻疯子?妾虽麻疯得郎生,郎转麻疯为妾死。郎为妾死郎不知,洞房绣阁衔金卮。孔雀亦莫舞,杜鹃亦莫啼。鹦鹉无言愿飞去,郎堕罗网妾心悲。郎不见骏马不跨双鞍子,烈女愿为一姓死。郎行依旧貌如仙,妾命可怜薄如纸。肤为燥,肌为皴,云鬓拳曲黄且髡。掩面走入麻疯局,不欲传染伤所亲。昔作掌上珍,今作机上肉。昔居绮罗丛,今入郎当屋。月落空梁悬素罗,一缕香魂断复续。妾虽生,妾不愿守故居。妾既生,妾自当寻我夫。可怜虽生亦犹死,不死不生终何如。女贞木,枝扶疏,上宿飞鸟,下荫游鱼。鸟比翼者鹣鹣,鱼比目者鲽鲽。生同衾,死同穴。衾穴即不同,妾心若明月。月照桃花红欲然,李代桃僵被虫啮。女贞木,红枝叶,悉是麻疯之女眼中血!”女歌韵辛酸,叟箫声凄咽,闻者流涕,争进以食,不敢呼蹴与。半年抵淮南,将近山村,见老屋万椽,青帘出树杪,叟遥指曰:“向南黄石堆门者是也。子当自往,仆从此逝矣。惟祈寄语绿琴父子,云海客奉谢。”言已即杳。女惊定,诣肆门,见一老翁坐炉侧,面目似绿琴,疑为翁。歌前曲,翁掷一钱与之。再歌,又掷如初。女泣曰:“贤郎陈绮粤西欠奴债不还,迢迢责逋负,岂一文钱所能偿耶?”惊询,具告之。翁曰:“陈绮耶?豚子也。汝所言难遽信,渠秋试金陵,不日归山庄,面当知真赝。”女闻之,即叩以见翁礼。翁送入尼庵中,遣村妇伺应,妇皆唾却走,幸老尼怜悯得无苦。月余生归,翁以女询,生惊怆不知所云。翁曰:“是不可负也,吾家不少闲粥饭,虽易枕席,当豢之终其身。”生伏谢,急趋访,女遽牵生衣啼曰:“妾远来不敢望伉俪,惟冀以骸骨葬君家祖域耳。”生且泣且慰,问何能自来,以黄叟面目颠末告生。惊曰:“是吾舅也,其地仙耶!”携女之家,谋酒库隙地,卧丛瓮中。诸婢咸远立,不敢近。惟一雏婢名甘蕉者,独代撤溲便琐事。至饮食药饵,皆生手调。久更襆被,挈甘蕉卧女侧,亦均无恙。榜发,生乡捷,里人争与论婚,生力却。父稍稍劝,生泣曰:“儿年甫二十有一,麻疯女量不久生人世,曷姑待其毙再婚,亦未为晚也!”又恐己去,女无人照看,遂告病,罢南宫试 [21] 。女以头触瓮悲曰:“为妾故,使郎迟嗣续,阻上进,妾死后何以见祖宗于地下?诚不如死!”言已又触,赖甘蕉救止始已。一日生赴戚家饮,遇雨不归,甘蕉又因病内卧。女听雨剪灯,搔爬不已。忽闻梁际飕飀声,一大黑蛇粗如儿臂,长几七八尺,从空飒至。女始颇惧,继思得果蛇腹,胜于自戕,听之。蛇身盘屋梁垂首下,掀酒瓮木盖,堕地如掷。吸瓮中酒,喋唼有声,顷刻满腹。欲上缩,则木强如枯藤,倏忽堕瓮中,搅扰翻腾,力尽声顿寂。女燃灯强起视之,毙矣。心忆蛇毒或可代鸩,掬饮升许,心顿清醒,祛烦襟。肤转奇痒,又掬以洗涤,痒顿止。明日又潛饮而潛洗之,疾若失。肤之燥者,转莹如玉。发之卷者,转垂若云。面目手足之皴瘃者,转如花如月,如嫩笋芽矣。甘蕉惊喜告生,询之,以蛇酒告。趋视,则遍体黑章成云篆,顶有独角,色殷然,盖此山蛇王,名乌风者也。具锦裳绮裙,花钿珠玉,妆女出见翁与诸宛若,莫不惊为天人。翁曰:“吾幼闻蛇王居此山千年矣,番僧求得片鳞为人医癣疥,不可得。孰知天专留此为吾疗贤妇疾耶!”即日备礼为合卺 [22] 。珠履满堂,鼓吹筵宴,百里外男妇咸奔至,一觇女之颜色,归以为荣。再三年,女生宁馨儿 [23] ,感甘蕉德,收为簉室 [24] ,生却之不可。是年春生试礼闱,入木天 [25] ,出为太守,专恤流亡与贫病无告者,人人称众母。升两粤制军,遣材官招邱翁至,索丽玉甚急。翁假泣曰:“小女命薄,殒谢久矣。明公尚欲寻故剑 [26] 耶?”生又索骸骨归瘗,翁惧,献千金为太翁寿。不许。旋访司空,云惊逸堕绝磵死。生笑曰:“渠真以小人目我矣。”旋命婢扶夫人出,则衣一品命妇服,容光焕发,翁几惊伏,视之即己女丽玉也,洒泪问:“父母安否?”翁咋舌愧欲死。女亦时归宁,出蛇酒制药,设局济粤之患麻疯者,活无算。年四十余,太翁犹清健,疏乞终养。归修舅墓与尼庵,建邱夫人碑,纪事之崖略。至今此山药酒尚驰名云。
本篇采自宣鼎文言小说集《夜雨秋灯录》。
常言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从天而降的“幸福”多数情况下要付出代价。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陈绮就遇到了类似的麻烦。书生陈绮在志学之年就遭遇母丧,父亲续娶,继母待其刻薄。年幼的陈绮从此远涉天涯,找寻远在粤地经商的舅父。他跋涉半载到了粤地,可惜舅父久已客死此地。陈绮在茕茕孑立之际,舅父的生前友人司空伯推荐他,往此地巨富邱府投难以求生路。出人意料的是,邱家父母一见陈绮这个穷书生,非但不嗤之以鼻,反而喜出望外、待若上宾,并当即将如花似玉的千金小姐许配给他。这要是饱经世事的人也许会打一个问号:穷困潦倒的外乡书生,一无财势,二无功名,有何德何能获此殊遇呢?但我们的男主人公一来涉世不深,没长这个心眼;二来忽由落魄子骤变为座上宾,感恩戴德尚恐不暇,更何谈探究此中就里。陈绮被稀里糊涂地送进洞房,花烛之下一瞥貌若天仙的新娘子,早已是心意飞驰,几欲不能自持。
与新郎的急不可耐相比,我们故事的女主人公——新娘邱丽玉此时此刻内心却极为痛苦、矛盾,不知不觉潸然泪下。按说洞房花烛是人生一大喜事,新娘之悲情又从何来呢?原来,粤西边境世代出美女,但一生下来都染有麻疯毒,女子年十五以后即将发作,富家即以千金招致远方人来,诱惑其与小姐同房,把病毒悉传给男子,这样小姐摆脱了病魔,才可以真正地谈婚论嫁,而那个“尽一夜之欢”的男子,则只有坐以待毙。邱小姐已染此毒,陈绮正是邱家父母绞尽脑汁,多方招致而来为小姐消灾解祸的“灵丹妙药”。
只有在生死关头,才能真正洞见人性的善恶美丑。麻疯女邱丽玉并没有欺瞒陈绮,反将实情相告。几天下来,他们和衣而卧。她宁可失去这次唯一能挽救自己生命的机会,而不忍心牺牲一个富于才华的年轻生命。一个是阆苑仙葩却身染痼疾,一个是风华正茂却流浪他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命运的苦难使他们的心灵贴得紧密了,在患难中两人产生了朴素的感情。陈绮为邱丽玉善良的心所感动,却苦于无以为报。他想与邱丽玉双双殉情,来报答她的救命之恩。他对邱丽玉说:“婚则仆死,否则卿死,曷饮鸩同死,结来生缘乎?”这不能不说是“情动于中”的肺腑之言。
善良的邱丽玉没有同意陈绮的想法,反而竭尽全力帮陈绮逃跑。她在陈绮的脖子上印上胭脂色,造成他已感染病毒的假象。在邱丽玉的帮助及资助下,陈绮终于逃出虎口,携舅父的灵柩回到了家乡。而邱丽玉违背了父母的“好意”,也错过了自救的机会,后来病毒发作,被无情的父母送进了麻疯局,身心两方面都忍受着煎熬,她多次自杀未遂,均被一位麻面老叟(实乃陈绮舅父灵魂所托)救助,在这位老叟帮助下,邱丽玉不甘心活活等死,她要千里寻夫。她一路上风餐露宿,吃尽苦头,但凭着最后见一眼心上人的信念,最终坚持下来。一路上,邱丽玉歌唱自编的《女贞木曲》,沿门乞讨,其歌中有这样几句:“鸟比翼者鹣鹣,鱼比目者鲽鲽。生同衾,死同穴。衾穴即不同,妾心若明月。月照桃花红欲然,李代桃僵被虫啮。女贞木,红枝叶,悉是麻疯之女眼中血!”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陈绮接受并善待了这位可怜的姑娘。他将“妻子”安排在自家的酒窖内,让侍女甘蕉专门照顾她的饮食起居,每餐都是陈绮亲手为她调制。更令人感动的是,陈绮乡试大捷后,无数人上门提亲,他均予以拒绝。特别是他怕自己走后无人照看“妻子”,连朝廷礼部的考试也放弃了。试想,在封建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陈绮全然不顾;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更是多少士子梦寐以求的理想,为了残弱的妻子,陈绮也放弃了。性爱、子嗣、功名均可以放弃,还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呢?在平凡人陈绮身上确实体现出一种伟大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应该说,陈绮所作所为并非迫于伦理道德的外在压力,其所作所为完全出于真情,出于自愿。他完全有理由将麻疯女拒之门外,因为他们的所谓“婚姻”事实并不存在;他也有理由停妻再娶,古代的“七出”之条中,其中有一条就是针对妻子有恶疾。不可否认,陈绮的行为中有一定的报恩因素。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无可非议,但如果完全出于报恩,陈绮的人格魅力无疑会大打折扣。事实上,他是将报恩与对丽玉的真爱、尊重融为一体。
大概是两人的善良感动了上苍,感动了神仙,本地的千年蛇王来到酒窖,吸酒自戕。邱丽玉饮了蛇喝过的毒酒,心顿清醒;又用毒酒洗涤,皮肤转好如初,如花似玉。余下的情节不用说,读者也猜得到。那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陈绮金榜题名,邱丽玉生下一个可爱的宝宝,总之一句话,就是花好月圆,皆大欢喜。故事的结尾虽稍落俗套,但仔细品味,也自有它的合理性,大团圆的结局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善良美好人性的召唤,对纯洁坚贞爱情的向往。
这个故事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将麻疯女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与邱家父母之自私狡诈作对比;又将陈绮的热心收留、善待发妻与邱家父母的冷酷无情、将女儿逐出家门作对比。在强烈的对比中,读者自会感受并分辨人性的善恶、美丑。
这个故事还能引发我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理性思考。社会中存在各种病残者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作为病残者,他们属于弱势群体,但他们有追求属于自己幸福的权利,他们的内心有同常人一样的渴望,更重要的是,病残者身上同样有着善良的同情心和美好的品德,他们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 (白振奎)
注 释
[1].禹迹山:大禹治水足迹所至之处,因以名山。
[2].病革:病危将死。
[3]. 芦花衣:以芦花做棉衣,代指继母之刻薄。
[4].阛阓(huán huì):古代指市肆。
[5].槥(huì)具:粗陋而薄的小棺材。
[6].车笠盟:古代俗称不因贵贱而改变的好友。
[7].葭莩:泛称戚属。
[8].雀屏无选:尚未择婿之意。
[9].执柯:为人做媒。
[10].贶(kuàng):赐予。
[11].榇(chèn):棺。
[12].荆布藿藜(huòlí):指贫者所穿之粗布便服及所食之野菜。
[13].坦腹人:此指女婿。
[14].严:此指父亲。
[15].箕帚:古代妻子的代称。
[16].茑萝:比喻亲戚关系。
[17].蒇(chǎn):解决。
[18].氍毹(qúshū):毛或毛麻混织的毛布、毛毯之类。
[19].渭阳:指代甥舅。
[20].胶庠(jiāoxiáng):古代学校的代称。
[21].南宫试:此指礼部试。
[22].合卺(jǐn):旧时婚礼饮交杯酒。
[23].宁馨儿:美好的孩子、子弟。
[24].簉(chòu)室:妾。
[25].木天:指高大宏壮的木结构建筑物。这里指登第入朝廷。
[26].故剑:指旧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