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浩歌子
【作者小传】
清小说家。《八旗艺文编目》称长白浩歌子即尹庆兰。尹庆兰(1735—1788),子似村。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二年(1747),尹庆兰参加御试科考,独蒙钦取,人称“殿试秀才”,与名士袁枚等人过往甚密。作有小说集《萤窗异草》等。但清末学者平步青认为《萤窗异草》并非尹庆兰所作,该书也非成于乾隆间,而是光绪初年上海申报馆文人的伪托之作。
秦 吉 了
长白浩歌子
剑南 [1] 巨家蓄一婢,貌美而黠,主人颇宠之,不使与群婢伍。时某太守将致仕,以一秦吉了 [2] 相赠,绝巧慧,能作人言,主因命婢司其饮啄,此外无余事也。一日,婢饲鸟,鸟忽言曰:“姊哺我,当得一好姊夫。”婢羞,扑之以扇,鸟亦不惊。自是,鸟有所语,婢或戏而答之,或笑而詈 [3] 之,习以为常,婢亦不甚介意。盖婢独居一室,鸟即悬其闼 [4] ,喁喁 [5] 小窗,俨然伴侣,人亦莫得问焉。又一日,婢浴于室,忽闻鸟呼曰:“姊故好身体,愧我非男儿,见之当销魂欲死!”婢大恚 [6] ,白身往扑之。适鸟亦新浴,因驯未闭其笼,竟振羽而出,绕屋周匝。婢捉之倍亟,鸟忽洞穿窗纸,翱翔而去。婢遂仓皇无措,深惧主责,顿生狡狯,着衣后即移笼于檐下,径诣主前泣诉曰:“婢子偶不谨,闭户澡身,不意为人所中伤,竟放鸟去,情甘罪责,死无怨。”主人素怜婢,且悉众有妒心,果不究典守 [7] ,而反究他人,其计亦谲 [8] 矣。既而莫得主(其)人名,亦姑置之。
旬日后,婢奉主母命,往省同邑梁孺人 [9] 。其子名绪,犹未婚,方昼读于斋中,俄有鸟飞集其案,作人语曰:“为君觅一佳配,盍往视诸?”绪惊而谛观 [10] ,则一秦吉了,因释卷而逐之。鸟飞甚缓,甫 [11] 出院门,见有二八妖鬟,青衣红裙,冉冉自外入,鸟忽失所在。绪睨 [12] 女貌美丽不群,乃托故尾之以行,直入内室,与母絮絮话言,始悉为某巨家婢,而姿容态度,娴雅动人。婢见少年郎,亦时时顾之,两情颇眷恋,但不能通片语。良久,婢自归。既覆主命,言旋其室,空笼故在床侧,瞥见前鸟瞑目拳足,憩息其上,大喜,如获拱璧 [13] ,将执之复寘诸樊 [14] 。鸟大噪曰:“予为姊奔波几殆,幸得好姻缘,何犹欲以此困我耶?”婢奇其言,诘之。鸟一一缅述,婢顿悟,遽 [15] 敛其手。鸟亦不飞,止于榻上,谓婢曰:“予虽不能如昆仑 [16] ,出姊于重垣之外,然姊之心事,非予莫与之传。姊果有意乎?”婢腼腆不答。鸟作笑声曰:“儿女之态固如是。虑有人来,予且去。”言已,振翮 [17] 而飞,旋不见。
婢故慕绪之丰采,且耻为画屏姬 [18] ,反侧中宵,不能自主。明日,鸟瞷 [19] 无人,又复爰止 [20] 。婢招之即下,因言曰:“主人甚爱予,必不忍以珠弹雀 [21] ;况梁生青年才俊,纵慕少艾 [22] ,讵屑 [23] 以婢妾充好逑 [24] ?费子苦心,恐事不谐,可奈何?”鸟解所言,两翼旋作,至夕始还,乘昏覆婢曰:“梁生之情见乎词矣!”因诵其所吟曰:
“不妨团扇白,只喜玉颜红。
倘遂乘鸾愿,终应跨凤 [25] 同。”
婢闻而心喜,遂以意授鸟,侵晨复纵之去。乃绪在萧斋 [26] ,日夕注念于婢,朝起仰视翔禽,颇似畴昔之鸟,因戏曰:“卿能语我可人 [27] 乎?当为汝立传,俾与苏武之雁 [28] 并传。”语未已,鸟忽垂翅而下,集于粉垣,与绪对语,致婢相思之意,并所虑之深。绪大悦,因诘婢知书否。鸟答曰:“颇识之。”绪即立草数行,备叙渴衷 [29] ,兼矢永好,缄封而置之地。鸟即下而衔之,径飞去。绪益骇叹其奇。
乃自此数日,不再见鸟,而婢之音耗顿绝。正怅望间,忽传巨家有婢死,既已藁葬 [30] 。绪心动,疑而询之,果即意中所属者,大恸,几失声,而亦莫解其故。殊不知鸟衔笺去,婢见之,愧不能书,乃撤玉瑱 [31] 一事,畀 [32] 鸟覆之,并告以父母所在,浼 [33] 绪物色之,啖以重金,则蛾眉不难赎,鸾俦 [34] 可立效矣。鸟唯唯,衔之高飞。至中途,突遭恶少,试以弹丸,中其颊,鸟遂陨越 [35] ,身命俱捐。居无何,而婢之祸作。初,巨家以色宠婢,将以列之小星 [36] ,婢颇不愿,退有后言。迨婢以失鸟之故,嫁祸于人,虽未遭箠楚 [37] 之威,而同列者靡不侧目 [38] ,且虑其专房恃宠 [39] ,行将长舌 [40] 为灾,遂群起而攻。闻其在室与鸟言,夜半不辍,乃诬以与人有私,播之主耳。主闻之,甚怀醋意,搜诸室内,得绪书,益为勃然,毒加拷讯。婢以事涉荒唐,无能自明,遍体疮痍,奄奄待毙。主亦不待其死,生纳诸棺,命仆瘗 [41] 之野。此婢之绝命本末,在绪亦未深知,惟有怆怀埋玉,坐而伤神,不禁隐几而卧。忽梦一女子,羽衣蹁跹 [42] ,直前敛衽 [43] 曰:“妾即秦吉了也。与某家姊本同类,渠以善行,得以转轮 [44] 为人,妾与之邂逅复聚,虑其辱于庸夫,敬以先容于君子。不意妾半途折翼,致姊竟遭铄金 [45] ,负屈重泉 [46] ,良堪扼腕 [47] 。虽然,幸有生机,非君孰与援手?”绪梦中大喜,起而询之。女子戟手 [48] 一指曰:“郊行百步,薛涛 [49] 坟固不远也。”顿扑地化为孤鹤,凌空而上。
绪惊寤,即命仆马,访诸邑外。偶忆北堡村名,似合隐语,径诣之,果得婢之葬处,而未敢遽开。因假村中一席地,至夜,以利啖 [50] 仆,同往启之。所瘗故不甚深,及棺静伺,似闻呼吸之声,亟破之,婢果复活,绪遂惊喜如狂。左近有尼庵,卑礼叩之,缅陈其故,尼亦乐于为善,慨然许之。相与扶婢出穴,绪亲负之以行,寄养庵中,资以薪水,然后归。月余,婢竟光采如初。绪乃浼尼为撮合山 [51] ,托言贫家之女,力白于其母。母往视之,虽一面之识,颇能记忆。婢因泣诉其情。母素爱子,不拂其意,径为之迎娶于家,且因婢故,不与巨家通;巨家亦以婢故,杜绝往来,婢之踪迹因以秘。惟绪念秦吉了之德,遇有捕获者,必市 [52] 而纵之,人咸疑讶。至巨家中落,尼乃泄其春光 [53] ,而说者遂得其梗概如右。
外史氏曰:青鸟 [54] 传言,古今佳话,此婢独何福消受!然以司鸟为职,其事甚雅,其貌亦必轶群 [55] ,安在掌笺之红线 [56] ,不足为举案之孟光 [57] 乎?但非梁生之情痴,纵令巧言如鸟,丽色如婢,恐未必念念不释,况为青衣 [58] 之下列,竟蹈发冢之嫌,几罹 [59] 开棺之罪如此哉!世有钟情之士,必以绪为异人。
随园老人 [60] 曰:鹦鹉能泄人言,此鸟独玉成人事,且以死殉之,羽族之微,不图有此侠气。
本文选自长白浩歌子的文言小说集《萤窗异草》。梅鹤山人序云:“其书大旨,酷摹《聊斋》,新颖处骎骎乎登堂入室。”
这是一篇凄婉动人的爱情小说,若置之于《聊斋志异》一类作品中,似也并不逊色。《聊斋志异》中《阿英》篇写的也是秦吉了幻化为女,替甘珏撮合,娶鹦鹉所化阿英为妻的故事。本篇可能是受其启迪而作,但二者又各有其特点和长处。《阿英》篇着力刻画了温婉和顺的阿英的形象,展现了一幅兄弟和睦、妯娌相亲的平民百姓家庭生活的温情画面,而异类相猜(误会)和缘分已尽(天意)给这些善良的人们带来了不幸,令读者深感怅惋与无奈,而其动人之处也即在于此。文中秦吉了的形象只是起着一种引渡和陪衬的作用。本篇则是描写一位身份卑贱的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秦吉了则充当着类于《西厢记》中红娘的角色,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婢女和秦吉了的不幸是由罪恶的社会现实直接造成的,其内容具有更强的批判性和战斗性。
巨家之婢与笼中之鸟同是主人宠爱的玩物,她们又都慧黠可人,相依相怜,俨然成了闺中亲密的伴侣。小说首段文字,写闺中调谑,鸟儿巧慧善言,少女羞态可掬,宛然如见。而秦吉了的挑逗之语,正是为了唤起和鼓励少女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鸟儿突然振羽飞去,少女巧计解脱困境,这就为情节的进展设置了悬念,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可见作者的行文跌宕有致,是颇得聊斋之趣的。
悬念随即解开,原来秦吉了飞走是为了撮合婢女与书生梁绪的姻缘。待到二人在梁家相遇,一见倾心,两情眷恋,秦吉了也就在两颗年轻的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而写婢女回家后,见鸟儿已返这一段文字可谓是绝妙的传神之笔:那鸟儿“瞑目拳足”,憩息在空笼上,婢大喜,自然要赶快把它捉入笼中,而鸟儿却委屈地大叫:“我为姐姐跑得快累死了,侥幸找得了个好姻缘,为何还要用这个来关我呢?”已经得到自由的鸟儿是不愿再回到笼中的,不仅如此,它还要帮助少女获得自由和幸福,自告奋勇为她与意中人传情达意。
然而,对于人来说,脱出牢笼却不像鸟儿那么容易,社会的现实使少女自然会产生种种顾虑。她明白自己的奴仆身份,作为主人宠爱的玩物,主人不会放她;而令她更为担心的是身为官宦子弟的梁绪,虽然迷恋她的美色,恐怕也不会娶个婢妾做夫人。她向秦吉了倾诉自己的苦衷。于是鸟儿更不辞辛苦地去证实梁绪的心思,为他们传诗递笺,衔送信物。它所播下的爱情种子,终于含苞欲放了。
鸟儿向往着自由的飞翔,婢女渴求着爱情和幸福,可悲的是她们都为自己正当而美好的愿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鸟儿遭恶少的弹丸而身亡,婢女则因招嫉受诬,被横暴的主人毒打活埋,卑劣的人性和残酷的现实又酿制了这一出血淋淋的悲剧。
小说的结局写秦吉了幻化为“羽衣翩跹”的女子,在梁绪梦中现身,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而痴情的梁生,冒着触犯刑律的风险,破坟开棺,使婢女死而复生。二人终于结为夫妻。这种“生旦团圆”的结局,是中国古典小说和戏剧中此类作品的一种常用的模式,它当然是虚幻的,或者说是理想化的。但正如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所说:“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作者正是要用这种结局,来充分肯定人们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是合理的、不可抗拒的,热烈地赞美一往情深、生死不渝的爱情,同时也对黑暗的、罪恶的社会制度予以愤怒的否定和批判。有人根据西方美学中有关悲剧的定义,认为这种结局会削弱悲剧的批判力度,笔者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须知写光明对黑暗的胜利,正义对邪恶的胜利,是会使悲剧的内涵得到升华,给读者以斗争的勇气和信心的。
(李永祥)
注 释
[1]. 剑南:古地名,唐十道之一。相当于今四川剑阁县以南,长江以北等地区。
[2].秦吉了:鸟名,亦称了歌、鹩歌,似八哥而大,能学人言。
[3].詈(lì):责骂。
[4].闼(tà):门。
[5].喁(yóng)喁:亲密低语状。
[6].恚(huì):怒,恼恨。
[7].典守:主管、掌管。
[8].谲(jué):狡诈。
[9].孺人:明清时七品官员的母亲和妻子称孺人,后遂以尊称妇人。
[10].谛观:仔细观察。
[11].甫:刚、才。
[12].睨(nì):斜视。
[13].拱璧:两手拱抱之大璧,泛指珍奇之物。
[14].樊:笼子。
[15].遽:急速。
[16].昆仑:(唐)裴铏《传奇·昆仑奴》篇载:崔生爱慕勋臣家之红绡妓,其仆昆仑奴磨勒夜飞入勋臣家,将妓背出。
[17].翮(hé):鸟翅。
[18].画屏姬:富贵人家的姬妾。
[19].瞷(jiàn):窥视。
[20].爰止:停止。爰:语首助词。
[21].以珠弹雀:喻指得不偿失之事,意为不会轻易放弃珍爱之物。语出《庄子·让王》。
[22].少艾:美貌少女。
[23].讵屑:岂屑于,哪里肯。讵:岂。
[24].好逑:配偶。语出《诗经·周南·关雎》。
[25].跨凤:典出刘向《列仙传》: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使居。萧史教弄玉吹箫,凤凰来止其居,夫妇跨凤而去。后遂以跨凤喻结为夫妻。
[26].萧斋:书房。
[27].可人:意中人,可心之人。
[28].苏武之雁:《汉书·苏武传》载:苏武为匈奴扣押多年,汉派使者请求释归武,匈奴单于诡言武死,常惠教使者称言汉天子射得一雁,雁足系帛书,言武在某大泽中。单于不得已而让苏武归汉。
[29].渴衷:渴慕的心情。
[30].藁(gǎo)葬:草草埋葬。
[31].瑱(zhèn):耳饰,耳坠子。
[32].畀(bì):给。
[33].浼(měi):请托。
[34].鸾俦:美好的配偶。
[35].陨越:坠落而死。
[36].小星:妾的代称。语出《诗经·召南·小星》篇。
[37].箠楚:杖刑。
[38].侧目:嫉恨地斜视。
[39].专房恃宠:姬妾依仗夫君专宠而骄纵。
[40].长舌:搬弄是非,进谗言。
[41].瘗(yì):埋。
[42].蹁跹:舞姿轻快貌。
[43].敛衽:提起衣衿施礼。
[44].转轮:轮回转世。
[45].铄金:即众口铄金之意,遭到众人的毁谤而受伤害。
[46].重泉:九泉,指冥间。
[47].扼腕:手握其腕,以示愤怒与痛惜。
[48].戟手:伸出食指中指指点。
[49].薛涛:唐名妓,能诗,曾与白居易、元稹、杜牧唱和。
[50].啖:利诱,贿通。
[51].撮合山:媒人。
[52].市:买。
[53].泄其春光:意为透露内情。
[54].青鸟:青色鸾鸟,传说为王母使者。见《汉武故事》。后多以青鸟喻爱情信使。
[55].轶群:超群。
[56].红线:唐传奇小说中侠女,她是潞州节度使薛嵩的侍女,掌管文书之事,号为内记室。
[57].孟光:东汉隐士梁鸿之妻,夫妇相敬如宾,世传“举案齐眉”之佳话。
[58].青衣:侍女。
[59].罹:遭受。
[60].随园老人:清诗人袁枚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