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额山人
【作者小传】
清小说家。姓沈。乾隆、嘉庆间江苏苏州府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人。真名与生平事迹均不详。作有笑话集《夜航船》等。
臭铜员外
破额山人
乾隆丙午,吴中大疫,刘轩云施药于马犬箓巷中。有病丐尫 [1] 尫前来乞药,遍体疮泡,若癞蟆然。众叱之,刘出止之曰:“民我同胞,丐犹民也,何用叱为?”多与敷药,且令洗服。丐叩头而去。座客徐某曰:“君等信以为丐乎?有眼不识泰山!此臭铜员外也。我与近邻,故知之最稔 [2] 。员外家私巨万,原本祖业勤俭得来,常以‘刻’、‘省’二字,为传家宝训。员外略通文理,喜览书史。暇日,掇破椅南向坐,招子若孙环侍,听讲宝训曰:‘我岂老悖,不念子孙哉?我今招尔等来,恐于“刻”“省”二字,不能体贴深入,我再为尔等讲究。夫刻从省起,省以该刻,省之时义大矣哉!晏平仲一狐裘三十年,豚肩不揜豆,宰相要省;刘寄奴珍重祖物,笼灯嫁女无丝帛,帝王要省;库狄伏妻病,不肯出百钱买药,将军要省;韦庄数米炊饭,诗人亦且要省,况我侪何出身乎?仲秋之月,群鸟养羞,鸟亦知省,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清虚养息,掉尾泥涂,龟亦知省,可以人而不如龟乎?愿子孙谨志之,毋忘乃祖乃父之志!’一日,将远出索逋 [3] ,舆卫船只,不敢妄想。徒步不朦,因念家有牝狗,画则食于野,夜则宿于寝,鼓盆 [4] 以来,不离左右,桑榆 [5] 老伴也。又思适百里者舂粮,适千里者三日聚粮,今长驱仆仆,一人一骑,粮费奈何?员外巧计,愈出愈奇。囊糠粃三斗,系狗颈上。己饥则食糠,狗饥则食己之所变,得意径行。比归,其子候门曰:‘爷远出一度,旅费奈何?’员外告其故。其子号咷大哭曰:‘爷如此暴殄天物,子孙恐不免饿殍。依儿算来,爷粪狗吃,狗粪爷吃,双双轮回吃转,岂不还省一斗归家?’员外恍然曰:‘我儿高见!必能自食其力,无求于人,跨竈 [6] 何疑?我死瞑目矣!’员外姓钱,名为命,字四之,住臭胡同内。其遍体疮泡溃烂将死,亦自速之戾,以要省柴火,将盆水向烈日中晒沸洗澡,深中暑毒,故不成人样。岂真乞丐哉!”
本篇选自清代文言笑话集《夜航船》,破额山人撰。作者自序称,吴越间夜有客船,船客为消磨长夜,往往聚坐讲述奇闻异事,作者裒辑而成此书。书中所记多滑稽谐谑之事,而在俳谐之中寓意了对世风的讽刺与箴规。《臭铜员外》一篇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吝啬鬼。
臭铜员外钱为命首先是以病丐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他遍体疮泡,惨不忍睹,蹒跚着上前向刘轩云乞药。众人叱责病丐,被刘氏制止并对众人进行了一番博爱的教育。故事本可以在刘氏的爱心与众人的冷漠这二者的对比中做一个传统的结尾,然而,且慢,这还只是一个引子。座中徐某的叙述,才是正题。这正题读了以后令我们大吃一惊,眼前这个让人不忍正视的病丐竟然身家巨万,刘轩云和我们的同情心都被他利用了。真相总是这样丑陋!
徐某为我们揭示了臭铜员外的庐山真面目。员外的家私乃是祖业勤俭得来,为保住家业,形成了一套悭吝的理论作为传家宝训,其核心就是“刻”“省”二字。员外每每为子孙当面传授“宝训”,讲解“刻”“省”的内涵。还引经据典,举出历史上宰相、皇帝、将军、诗人节省的事例,结论是,身为普通人就更应该刻省。他又进一步以鸟、龟的生活习性来说明禽兽尚懂得节省,何况人呢!员外不仅提出理论,更身体力行之。一次,他要长途跋涉去索债,随身仅带了一条狗和三斗糠粃,自己饿了吃糠,狗饿了则吃他的粪便,可谓将“刻”“省”二字发挥到极致。后来他浑身长了疮泡,溃烂将死,为省柴火,把水放在烈日下曝晒洗澡,深中暑毒,不成人样。面对这个吝啬鬼的下场,让人真不知道是应该同情,还是拍手称快。
臭铜员外提出的理论,事实充分,层次清晰,似乎很有说服力,但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它的荒谬性来。首先他将财富与人的关系本末倒置,人成为财富的奴隶而不是享用者,这种对财富的顶礼膜拜已经违背了人性。其次,他敛财的方式不是通过创造财富,而是压制正常的生活消费,其压制已超过了最低限度。这种观念属于守业型而非创业型,在当时具有代表性,体现了小农社会的特点。只不过作者将之进行了夸张,从而突出了其荒谬性。从小说中,我们看到,臭铜员外的儿子已经全盘接受了他的理论,而且变本加厉,使得这则笑话在讽刺意味之外,又具有了某种悲剧色彩,引起读者的深思!
(宋莉华)
注 释
[1].尫(wāng):凸胸,仰向,骨骼弯曲有残疾。尫尫,走路不正的样子。
[2].稔(rěn):熟悉。
[3].逋(bū):拖欠的债务。
[4].鼓盆:指丧妻。见《庄子·至乐》。
[5].桑榆:桑榆晚景,比喻晚年。
[6].跨竈(zào):比喻儿子胜过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