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清
【作者小传】
(1786—?) 清小说家。字梅叔,别号红雪山庄外史。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因屡试不第,后绝意仕进。作有小说集《埋忧集》等。
姚三公子
朱翊清
姚三公子,仁和 [1] 人。父某,尝巡抚湖南。公子生贵游,喜遨荡,不事诗书。值春暮,从一仆至吴山 [2] 火神庙观剧。遇一中年妇人偕少女自庙中酬愿还。窥女年约十七八,容华绝世,然梳妆淡雅,静若雪里幽兰。公子愈益好之,尾至鼓楼侧。有老妪从门中招之,妇降舆携女入。公子徬徨其侧,仆劝之还,曰:“日已将曛。奴识此妪,少时曾在府中为绣工。如公子意犹有未释,请暂归,明日更访此妪,事当可图也。”公子怅然返,竟夕不能成寐。
天既晓,即唤仆往妪家访女踪迹,谋纳为妾。妪摇首曰:“大难大难!女家故小康,婢妾必不能堪,且既有家矣。女又秉资贞静,即欲订密约,谁敢入以游词?永丰柳 [3] 未可移植也。”公子无如何,姑请为通殷勤,并许重酬。妪曰:“此必不可得。顾女时来吾家学绣,雅善饮,公子明日午后当来,请醉以酒,而后听命。若劝之不饮,则望绝矣。”公子乃出一金钗与之,再三谆嘱而别。
次日如期往,妪迎门小语曰:“公子大好福命,顷饮之,已作阳台梦去矣。”遂曲折导至一房,指帐中曰:“好自为之,软弱莺莺,未惯经也。”即转身反关去。公子前揭其帐,见女钗光溜枕,晕上玉肌,正如海棠春睡未醒。公子至此,魂消魄荡,即就枕舐其面,以手探绣绔,私处坟起。女似已觉,而遍体酥融,不复能撑拒,任其轻薄而已。无何,女家遣婢来迎。妪仓皇入,促公子起,启后扉送之出。
时女尚含余醉,云髻蓬松,强起理鬓。其婢在外伫久,乃入视,女方对镜理妆。妪从旁语婢曰:“汝家姐儿顷以痧 [4] 发腹痛,暂憩于此,呼之至再乃起耳。”言次,女举首见婢,不禁泣下。婢问:“此时体中尚有不适乎?”女不答,草草妆束,扶婢径出。妪请少留,亦不顾。
至家,才入门,抱其母哭曰:“儿负阿母矣,奈何!”母不解,婢为缕述所见。母抚之曰:“儿得毋为人欺负耶?试言之,而母好为问罪也。”女哭愈痛,久之,昏昏睡去矣。覆以翠被而出。上灯后,婢往呼与晚饭,则已缢于床上矣。奔告母,相与入,救不复苏。母抱其尸恸哭曰:“儿不幸早孤,又无兄弟,即有奇冤,不妨留待申雪。奈何遽舍吾死乎?”
是时女父盖前卒矣。及殓,下体隐有伤痕,益悟为羞愤所致。将欲穷究其事,而不忍扬其丑也,遂止。而其母亦以思女故,抑郁成疾卒。其室常扃鐍 [5] 不开。
年余,有广州人胡有征者,游幕至省,侨居焉。一夕方于灯下作家书,一女子婷婷自西北隅出,近案万福,曰:“郎君客居岑寂,亦念窦家锦字 [6] 乎?”生固少年,跌宕负奇气,见其韶颜稚齿,如弱柳依人,但觉可爱。起揖曰:“正苦孤枕无聊,既蒙小娘子垂顾,愿留为长夜之欢。”因挽与共坐。女却之曰:“君误矣。妾知君素负义侠,故不惮瓜李 [7] 之嫌,覥颜相见。前言聊以试君耳。今欲实相告,可乎?妾冯氏,小字浣秋,自幼读书,颇娴闺训。去岁因为强暴所污,愤激自尽。所以冒涉嫌疑者,正为有事欲奉托也。若作弄珠 [8] 人,则生前之耻,虽西江 [9] 不能濯矣。”言毕,挥泪不止。生因问:“仇家为谁?”女曰:“此事非古押衙所能借箸 [10] 。妾所仇乃涌金门 [11] 姚氏之子。妾前控冥司,以未详其名,不准。今闻其已仕于广东,为海防同知 [12] ,妾将往寻焉。闻君锦旋 [13] 在迩,意欲附骥 [14] 以行,何如?”生曰:“人言枉死者冥中初无拘管,然则卿亦可来去自由?”女曰:“固然。但所历之关津 [15] ,必藉本乡人带挈,如人间保给 [16] 然。否则即有路神阻之也。”生曰:“此易事耳。但仆尚需秋以为期,获睹芳颜,便牵魂梦,卿去不使人闷欲死乎?”女许卜以夜。
自是每昏后辄至,至则谐戏杂作。女尤善双陆 [17] ,生负,辄罚令烹茶以偿。后适赢数筹,欲得女所佩紫荷囊,不与。生捉其襟解之。女红晕于颊,起而去,数夕不至。生思念不置,绕室周呼,逾时始出。然双蛾惨绿 [18] ,相对无言。生极意抚慰,女长叹曰:“今而后知求人之不易也。妾死时系帛于颈,后虽解脱,尚在东北阁子中。遇天阴绳湿,喉间辄作隐痛。每欲乞为焚却,今不敢复请矣。”生请改过,女干笑曰:“正恐狂奴不忘故态耳。既如此,焚帛之后,每日尚烦为诵《金刚经》一通。至七日可解此厄。”生许诺,即命仆至阁中,取帛焚之。晨起,辄盥漱,取经庄诵一过。
七日后,女来申谢,欢笑异于平时,转更娇媚。生笑曰:“从此远山芙蓉,可以终日相对矣。”因告以明日当发,女曰:“妾思若与君共载,能无被人耳目?乞君以片纸书妾年庚并小字,纳笥中。欲见时,于无人处低呼妾字,妾当自至。”生如其言,藏讫。及中途,女取生枕,绣其顶以“荒村雨露眠宜早,野店风霜起要迟”二语。生得之,如获拱璧。女曰:“妾本不欲以手迹示人,君尝怨妾不能长侍几砚,今相聚料已无多,姑为制此。他日君所至,常如妾在侧也。”生亦凄然揾泪曰:“此去会短离长,卿将焉置此也?”女曰:“天下事有聚必有散。妾死时,冥王以妾能尽节,令托生泽州 [19] 陈相国家为儿。妾以大仇未复,故从君以来。君大恩自当图报,惟廉耻所不忍捐。君何恋此负心人耶?”痛哭而罢。后半月达广州,女即别去。
生至家,以念女故,往往独宿书斋。岁暮,女忽至,见生,喜溢眉宇,告生曰:“畅快!今罪人已得矣。”生起问其详,女曰:“妾始至惠州 [20] ,其署有门神守御。徘徊间,忽闻喝道而来,既近视,舆中人良是。其舆后插袋中半露名帖,遂得具控本省城隍,幸蒙批准,随饬鬼役拘姚及妪至,鞫之不服,用刑讯始服。狱具后申冥府,判姚某宜斩于海上。其在任所亏库款项,着令鬻妻女以偿。姚妪罚投生娼家为妓,后以色衰寒饿,自缢死。今姚某已以交通海盗,于午刻枭示香山 [21] 城外。其女有绝色,君可速往纳为妾,用遣离愁;妾亦聊以谢责。”匆匆欲去,忽又返曰:“几忘却,君来岁必须赴试,君功名在此一举,勿忘却也。”洒泪言别,挽之已渺。
生后忆女言,就本省乡试。闱卷 [22] 已被斥,主司 [23] 方就寝,仿佛有红裳女子促其起曰:“驹字十号 [24] 之卷,乃元墨 [25] 也,奈何以头脑冬烘 [26] 屈之也?”主司惊起,见案上一硃卷,取阅,即日间所斥者,然文字却佳。心知其有异,竟以定元。先是,生买得姚女,其韶丽亦正不减浣秋。嘉庆末,生以挑选作令蔚州 [27] ,始悟女“功名在此一举”之言也。
本篇采自朱翊清《埋忧集》。
从思想内容方面讲,本文显然受《霍小玉传》《负情侬传》及《聊斋志异》等作品的影响,揭露了以姚三公子为代表的纨绔子弟奸污少女并导致少女全家死亡的罪恶,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以冯浣秋为代表的下层女子不甘受辱,以死抗争、死后复仇的斗争精神。浣秋本是清白人家的女儿,只因生得容华绝世,被湖南巡抚的纨绔子弟姚三公子看中。姚三公子倚仗权势,与老妪合谋将浣秋奸污。事后浣秋羞愤自尽,“而其母亦以思女故,抑郁成疾卒”。冯家母女二人的生命,就这样被吞噬了。然而在那个皂白不分的强梁时代,凶手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而且还能平步青云,官至海防同知。足见封建社会末期的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文章的后半部分是一段超现实的浪漫主义描写。写冯浣秋的鬼魂在胡有征的帮助下千里迢迢赶到广东,找到仇人姚三公子,报仇雪恨,并帮助胡有征得到美妾与功名。对于这样的结局,时人多以宣扬封建迷信、因果报应等加以批判,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一因果报应的结局显然是被压迫、被剥削、被统治的弱者在现实生活中负屈衔冤、无处投诉、难以报复的不平心理的宣泄,实际上反映了作者也是当时人民的善良愿望。
从艺术方面讲,本文采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文章的前半部分是现实主义的。皂白不分、弱肉强食的黑暗社会,不事诗书、无恶不作的纨绔子弟,唯利是图、助纣为虐的卑鄙老妪,受人暗算、羞愤自缢的美丽少女,以及真实的故事情节等等,无不是那个封建时代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文章的后半部分是浪漫主义的。冯浣秋鬼魂的出现,冯浣秋鬼魂与胡有征谐戏杂作而不及于乱的夜间生活,诵《金刚经》而解厄,书年庚小字而附以长行,得仇人姓名而“具控本省城隍”,城隍饬鬼役拘姚三公子及妪而刑讯之,姚三公子及妪的恶有恶报,胡有征得美妾及功名的善有善报等等,不但是虚幻的艺术想象,也表现了作者和百姓的愿望和理想,无疑是浪漫主义的。这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更好地突出了本文的思想内容。
其次,本文在叙写鬼魂报冤的手法方面也比同类作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样写鬼魂报冤,《霍小玉传》《王娇鸾百年长恨》乃至《聊斋志异》中的《窦女》等鬼魂的出现或报仇多在篇末才被提及,稍作交待与描写,说到底只不过是一种巧妙的议论方式。本文则不然,写现实生活中坏人作恶的篇幅仅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冯浣秋的形象在现实描写中占的分量更少,而主要篇幅则是写鬼魂报冤。在这部分描写中,冯浣秋的形象得到了加强,尤其是她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性格得到了强化。为了报仇,她“不惮瓜李之嫌”,觍颜与侨居仁和、独宿他乡的胡有征深夜相见,并以肺腑之言打动了这位素不相识而素负义侠的陌生男子,使其既不作弄珠之人,又答应帮她报仇雪恨,可见其机智的一面。为了给朋友解闷,她“每昏后辄至”,“谐戏杂作”,但胡生稍逾于礼,则“红晕于颊,起而去,数夕不至”。可见其纯洁与贞烈。胡生绕室周呼之后,她虽与之重会,然“双蛾惨绿,相对无言”。而“今而后知求人之不易也”的感叹,更增加了这一悲剧形象的动人力量。在由仁和赴广东的漫漫旅途中,她深情地为胡生绣枕,并说出了“他日君所至,常如妾在侧也”这样发自内心深处的缠绵之语,以至于使胡生凄然下泪,可见她是多么多情与可爱。她本已托生泽州陈相国家为女儿,但因大仇未报,故附胡生以行,不远万里,寻至广东,可见其复仇决心与斗争精神;而复仇之后“喜溢眉宇,告生曰:‘畅快!今罪人已得矣’”一段描写,更是直舒千古衔冤负屈人之抑郁不平之气,令人舒畅。
(王恒展)
注 释
[1].仁和:地名。在今浙江杭州。
[2].吴山:山名。在浙江杭州西湖东南方,因春秋时为吴国南界,故名。又名胥山,以伍子胥而名。
[3].永丰柳:唐长安永丰坊的柳树。因白居易《杨柳词》:“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句而闻名。
[4].痧:病名。中医指霍乱、中暑等急症。
[5].扃鐍(jué):加在门窗或箱柜上的锁。
[6].窦家锦字:代指离别的妻子。晋窦滔妻苏蕙,字若兰,善属文。滔在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蕙因织锦为回文旋图诗赠滔,以寄离别相思。其诗回环诵读,皆能成文,词甚凄婉。
[7].瓜李:“瓜田李下”的略语,比喻容易招惹嫌疑之地。乐府诗《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8].弄珠:原指玩弄珍珠,引申为玩弄美女。
[9].西江:西来的大江。泛指大江。
[10].古押衙:唐薛调传奇小说《无双传》中的侠义人物。曾舍身救人,成人之好。借箸:用筷子指划,代人策划。典出《史记·留侯世家》。楚汉相争,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后代,共同攻楚。刘邦方食,张良入见,以为计不可行,说:“臣请藉(同‘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11].涌金门:南宋行都临安(杭州)西城门。门临西湖。此代指仁和。
[12].同知:官名。清代指府、州及盐运使等长官的副职。
[13].锦旋:衣锦还乡。
[14].附骥:附骥尾。本喻附于先辈或名人之后。这里是跟随的意思。
[15].关津:指水陆要道关卡。
[16].保给:保结,保证人。
[17].双陆:古代的一种博戏。其法今中国已失传。日本流行的双陆略如叶子戏之法。
[18].双蛾惨绿:双眉露出惨淡的愁绪。双蛾,女子双眉。
[19].泽州:州名。故治在今山西晋城。
[20].惠州:州名。治所在广东惠阳。
[21].香山:县名。属广东。民国时改为中山县。
[22].闱卷:科举考试的试卷。闱,科举考试考场关防严密,称锁闱,省称闱。
[23].主司:主管官。这里指主考官。
[24].驹字十号:科举考试考生宿舍以千字文编号,称号房或号舍。驹字十号即驹字第十号号舍。
[25].元墨:头名墨卷。
[26].冬烘:糊涂,迂腐。唐郑薰主持考试,误认颜标为颜真卿的后代,取为状元。时人作诗嘲之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颜真卿)。”
[27].蔚州:古州名。公元1913年改县,属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