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 琇
【作者小传】
(?—1704) 清小说家。字玉樵。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康熙十一年(1672)拔贡生,由教习考授知县,历任河南项城县、陕西白水县与广东高明县知县。作有小说集《觚剩》等。
睐 娘
钮 琇
睐娘者,姓易氏,居松陵 [1] 之舜水镇。祖某,以阀阅 [2] 世宦,累赀亿万。其父某,尽散其赀,蓄古名画,环室为香木城 [3] 。城有十架,架藏百卷为率,各以镂金牌记之,其锦韬玉轴 [4] 者为最品。睐方四五岁,性聪良,善记诵。父尝戏举古人姓名,叩以所作某画,睐即指第几卷中,靡不悉符。父以是爱之。令其掌镂金牌,而司画城,呼曰“画奴”。长及齿龀 [5] ,作花鸟小图,工刀札 [6] ,善吟咏。姿体绝丽,未尝假粉脂,而浮香发艳,盈盈欲仙。星目流离,远黛明媚,复嫣然善睐 [7] 。故其母氏更画奴名为睐娘。
明甲申岁 [8] ,海内鼎沸,兵燹 [9] 所被,诸郡县皆陆沉 [10] 。秋八月,睐与父母夜饭罢,画楹间列绣灯,围以紫丝步帐,月光掩映帘幙。睐方研墨濡颖 [11] ,手摹吴道子 [12] 画观音相,将赛 [13] 于邻侧醉香庵,施其庵之女冠 [14] 。未举笔,忽闻号呶成雷,燎火四张,外宅大呼曰:“兵至矣!兵至矣!”睐仓卒入内阁,取画城之锦韬玉轴者,持以出,从父母走僻巷中,潜达金牛村。居金牛村三载,卖珠以缀衣,佣绣以佐馔,备旅时之困。时,舜水庐室悉灰烬。乱稍定,睐父将理故业,而无资可缮。睐泫然曰:“吾家世业隆大,不幸蹈于离乱,茕茕飘寄,非长策也。闻女之姑,在午溪东新巷,姑以艾孀守贞 [15] ,女可就访合居,共为晨昏。女装中有古画十余卷,售之,当得千金。父以其值稍葺故庐而新之。女时可以从父母,从容完聚耳。”父然之。为买小舫,从一女奴曰问香,赋诗泪别。诗曰:
漂泊何由返故园,桃花春雨照离魂。
凭将别后双红袖,记取东风旧泪痕。
遂至东新巷,次于姑家。姑,字倩娘,夫家姓言氏,于新巷亦豪族。倩夫以痫㾁 [16] 之病,走死乱军,无子;倩故甚爱睐娘,视睐若子也。倩有表 [17] 之自出潘生,绪其亲与倩乃异姓之叔嫂。生故世胄 [18] ,其父母以行秽见黜于族,僦 [19] 倩之侧舍以居。生能诗文,然无士君子行 [20] ,倩寡处闲寂,日以事请见,眯目哆口 [21] ,欹肩摄足,以意挑倩娘。倩娘意惑焉,久而相悦。睐之卧室,去倩之卧室可百武 [22] ,在东厢小红楼,锁帘闭帏,旦晚不下楼级。倩之事,问香稍知之,以告睐,睐默不应。倩之家有一园,名“隔梦”,景颇幽胜。时,暮春初旬,倩娘辟诸女从,邀睐娘往游。睐辞以午绣方倦。倩频促之,乃启隔梦门,转曲池上小山左侧,憩半峰亭。绿柳数树,红栏三折,茶以竹垆 [23] ,棋以石磴。复转而左,隔太湖石累丈,海棠盛开,烂如绣屏。缘海棠行数十武,一径皆樱桃花,一径皆蔷薇花。倩曰:“樱桃未子而花容少媚,不若蔷薇红香可爱也。”挈睐左腕,低扇微笑。乃至蔷薇架下,瞥然一声,片花乱舞,落红满鬟鬓间,垂垂拂衫袖。有细采流苏 [24] ,贯相思子 [25] ,缀以同心凤凰结,杂花而坠,中睐之右肩。睐惊愕,隔花望见一生,乌巾倩容,凝睇于睐。问香遽呼之曰:“潘秀才,从谁来耶?”倩娘曰:“潘郎从樱桃径来耶?郎素不识睐娘,何敢唐突西子 [26] 。”生视而笑,倩亦视生而笑,遂散去。睐知倩之卖己也,頳颜不怿 [27] 者累日。盖倩娘素悦于生,耻睐娘之独为君子也。故潜生于园,以俟睐之至,将市秽于睐 [28] 。倩知事不可偕,于是,始不慊 [29] 于睐,而为生计益深。
一日,睐娘晓妆方竟,倚窗无事,偶叠红笺作细字集唐句,成一绝云:
早是伤春梦雨天,莺啼燕语报新年。
东风不道珠帘卷,引出幽香落外边 [30] 。
盖隐刺倩事也。书毕,以玉篆狮镇纸 [31] 。忽闻楼级有点屐 [32] 声,乃倩娘至。睐拾袿连屟 [33] 趋迎倩,红笺诗犹在镇狮下,睐急取置镜台锁槅 [34] 内,而纸尾半露。倩出读之,纳于杏衫左袖,遽下楼级。睐止之不能,惋悒 [35] 而已。倩出中堂,适遇生于梧桐轩下。倩出笺于袖,望生而投曰:“樱桃径上,有援琴之挑 [36] ;梧桐轩中,乃无掷车之果 [37] 耶?”生舒笺展视,乃绝句云云。后有“画奴戏草”四楷书。倩曰:“画奴,是睐娘小字;红笺,是潘郎良媒也。”生携笺而去。后累日,新霁始凉,金风初扇,沼荷零香,庭草凄绿。睐孤坐凝目,惘惘有思归之意。见问香携斑竹锁丝篮,篮置画金小方奁,进曰:“倩娘以为娘午茶,少润诗脾 [38] 。”开奁视之:乃石榴子二盒、金柑四蒂,果尽覆奁,奁衣下文锦尺幅,绣带双结,密缄重重。发缄而观,则薄赫蹄 [39] 也。得五十六字云:
珠楼十二夜初长,秋恨应知怯晚妆。巫水有云通楚佩 [40] ,贾墙无梦问韩香 [41] 。锦弦旧瑟调鹦鹉 [42] ,兰酒新垆忆鹔鹴 [43] 。落月斜阳无限意,可能流影到西厢 [44] 。
篇末著云:“米在田而可食,水非米而何炊。”睐以指画者久之,作“潘”字状。懑焉起,立碎纸而掷于地,堕鬟拂衣,遂往见倩。时倩方坐绣裀,裁凤花细袜,忽见睐。以睐至,意必有合,移席骈坐,为睐整髻上坠钗。睐晕脸潮红,严容噎气。良久乃言曰:“侄以稚年,背慈就外,孤迹单心,托命于姑。以姑之惠,被以绮绣,饵以珍错,良厚矣。乃不训之以德,而假道于不令 [45] 之生,传以亵词;姑纵不爱侄,独不自爱乎?曩者以楮墨 [46] 闲情,染成小句,姑掠而取之,致以秽意见诱。修筠有节 [47] ,高柏有心,岂相浼 [48] 也。陌上之金,尚不能乱桑中之妇 [49] ,而谓红闺流叶,乃自媒于东墙宋玉哉 [50] !侄非敢断绝雅恩,然久安于此,实败令名,请从此辞。”欷歔再拜而起。倩以好言固留,不许。
时,舜水已成小筑 [51] ,睐之父母将欲迎睐,睐适归,惊喜道故。睐所不悦于倩娘者,匿不以告也。先是,生之父母,为生婚于王氏。自溺志于倩,遂背婚于王,王亦以生狂荡无检,字女他姓。至是,生欲因倩娘求合于睐,而不惬其愿,故扬红笺之诗以诬睐,使闻于睐之父母,因而求娶。阅岁余,倩以他事至睐父母家。起居外,并为睐议姻,口筹心语,未白其人,而数目睐父,睐父无忤色。因极口潘生之才,而讳其贫,又附睐母耳密语。父母默然,相顾微叹,遂首肯之。倩归,即为生致六礼 [52] 。睐父母择吉将赘生于家,而绝不以闻于睐。至宴尔 [53] 之夕,银缸斜照,黼帐 [54] 高张,夜阑撤妆流盼,见此良人 [55] ,则即隔梦园樱桃花下生也。睐大号恸,绝而后苏。问香驰走,惊呼睐父母至。睐悲极不能言,良久唯曰:“倩娘误我!”父母再四救解。然伉俪之际,非其本情,虽勉为笑语,而眉妩间锁愁驻恨,如不胜致。居又二年,生亦构数椽别墅,挈睐以归。生之父母,穷悍极虐,素知睐之不礼生也,乃盛怒以待睐,睐拜告方毕,含啼入室,意不聊生。
岁辛丑 [56] ,生以不给家食,为砚耕之谋,复隙窥馆之邻女,见黜于主。睐愈不礼生。生大愠睐,叱詈之声达于庭户。睐支颐语生曰:“薄命之薄,含冤可知;狂童 [57] 之狂,负心若此。何须何眉,无耻无礼。我死为鬼,尔生尚能为人乎?”语未竟,鞭楚乱下,散发蒙面,流血被肩。维时,明月入户,青灯荧荧。睐蒙目呜咽而叹曰:“命尽此矣!”令问香于故箧中取《愁盐》 [58] 一卷,诗词若干首,及绿窗小写百叶,皆幼时所画花鸟粉本 [59] ,悉焚之火。乃裂帛盈尺,和泪为书,授之问香曰:“迟明,汝为吾送易氏爹娘。”书略云:
女不幸少逢离乱,骨肉飘依,两地异处。况复长年羸病,自知弱蕙易殇,薄云难寿。然从垂髫 [60] 以来,溺情芸艺 [61] ,散志签图,将谓结褵 [62] 名族,执爨 [63] 良家,俾慈帏 [64] 二人,得慰心于白发,窃所愿也。不意媒妁之欺,近在至戚,涅我素名 [65] ,织彼萋计 [66] ,致匹合于琐类 [67] ,终身之仰,失在一朝。怨魄不舒,愁魂欲断,岂知有生之乐哉!女自春首分袂 [68] 而后,郁为沉疾。尝累日一粥,而见粒则呕,薄饮不蠡勺 [69] ,悲苦之状不可殚陈。当夫兰门 [70] 暮掩,薄寒中人,檐雨淅沥,灯花频落,砧声 [71] 远飘,谯鼓 [72] 断续,女于斯时,凄其泪零,倚枕竟夕,不知忧之何从也。及夫画窗晓开,丽花笑暖,慧鸟争啼,凭栏数迴,因思稚年西园随伴,踏青始归,泛 [73] 锦瑟于芳楼,驰红衫于细马 [74] ,匏丝稠杂 [75] ,谐笑为欢,方之今时,遂若隔世。同是一身,而苦乐顿异,命之不犹,夫复何言!今秋,负心人以窥踰 [76] 失意,迁怒于女,笞楚千态,垂垂待毙,无复生理。爰令丫环问香告情父母,即夜是命尽之日。父母一来垂视,永以遐隔。绿香帐里,岂有冷翠零膏;红叶窗前,莫问韶颜稚齿。将见柳眼凝露,埋春化泪;莲心风折,劈恨成丝。明月三更,天涯草碧,还家之期,当在晓风新梦间耳。父母春秋已高,强饭自爱,无以女为念。幸收女余骨,覆以抔土 [77] ,得以脱迹人间,销形天上,粱黄槐绿 [78] ,烟冷云荒,遂毕此生矣!孟光 [79] 同隐,未得其人;弄玉 [80] 俱仙,徒为虚语。独念父母畜我不卒 [81] ,绕膝之欢,邈矣难再。梅花 [82] 犹在额乎?莲花 [83] 犹在足乎?镜台旧影,翠帷余香,姗姗其来迟者,知是亭亭倩女魂 [84] 也。
及晨,父母得书,愤骇长恸而至,则睐已缢于前轩左欐 [85] 间矣。生与父母俱逃,莫晓所在。睐父母及易氏诸戚,乃棺睐于两楹,而以问香归。
盖睐之为人,风神散朗,亦珊珊流雅,而幽情如缄;慧心长结,艺能穷巧,而貌若不知;咳唾生珠玉,而寡于辩给 [86] ;授管成牍,而挥染必本于性。故写愉,则墨以欢露;道哀,则字与泪并。盖孝穆 [87] 所谓“妙解文章”者也。惜紫纨无托,红颜非耦;才丰命啬 [88] ,生短恨长。悲哉!睐生才二十四岁。殓后数日,忽有豪士,戟髯拳发 [89] ,红巾绿缦,跨剑跃马而驰。后从碧眼奴,背负血囊,至睐之门,排门直入。豪士立马柩前,掀髯大呼曰:“负心人已杀之矣!”从者下囊前倾,血模糊一髑髅着地疾走,乃生之首也。其明年,午溪盗乱,倩娘虏去,不知所终。人咸以为睐冤之所雪云。
本篇采自钮琇《觚剩》卷三。
在清初传奇小说中,本文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作品之一。从思想性方面讲,本文通过对一个多才多艺的少女睐娘的悲剧人生的描写,一方面反映了清兵南下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一方面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道德沦丧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及社会的人情险恶。
睐娘出生在一个诗书礼仪之家。自幼聪慧,善记诵,对书画有浓厚的兴趣,故其父令其管理家中的书画。“长及齿龀”,即可作花鸟小图。工刀札,善吟咏,且姿容秀丽,嫣然善睐。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美貌少女,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之中,如果没有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没有什么飞来横祸,虽不指望什么自由与幸福,但寻一个门当户对的家庭,嫁一个知书识理的夫君,当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然而祸从天降,明末的战乱,打破了睐娘一家宁静的生活。全家被迫迁居偏僻之地避难。贵为千金小姐的睐娘,从此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甚至战乱稍定之后仍无以为家,不得不寄食东新巷姑家,也因而落入陷阱,开始了她的悲惨人生。在作品中,文章没有明确地指出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尤其是清兵入关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然而文章的客观描写,文章的故事本身,却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本文思想内容的主旨还是在第二个方面,即揭露封建社会末期的道德沦丧、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和当时社会的人情险恶。睐娘寄居在她姑姑倩娘家,倩娘丧夫,与异姓小叔潘生偷情,而潘生又是一个道德沦丧的人。倩娘“耻睐娘之独为君子”,竟不顾亲戚情谊,与潘生合谋勾引睐娘,遭拒后,又以姑姑身份承媒妁之命,在睐娘父母面前搬弄是非,编造谎言,美化潘生,骗取了睐娘父母的信任,背着睐娘,议定了潘生与睐娘的婚事。直至新婚之夜,睐娘才明白真相,然而已堕奸计,无可奈何。故事以睐娘的遭遇,形象地说明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性。像睐娘这样一位天真纯洁、多才多艺的少女,是无法对抗那样的社会,那样的婚姻制度,那样的险恶人情的。她最终只能以死来对那吃人的黑暗社会、愚昧落后的社会制度进行最后的抗争。
中国古代小说历来具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的民族特色,本文作为清初传奇小说的优秀代表,当然也不例外。“史才”即叙事写人的艺术。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悲剧手法的运用。人们常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本文就是如此。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写睐娘的美:她不但具有美好外表,且多才多艺、天真纯洁、自爱自重。面对潘生的勾引,他先是“頳颜不怿者累日”,继之又“立碎纸而掷于地”,终严辞责姑,毅然告辞归家,足见其美好的道德与坚贞的节操。而文章的后半部分则主要写睐娘的人生悲剧,也就是美的被毁灭。这样一位美丽纯真的少女,先是堕人奸计,所嫁非人,故终日抑郁,勉为笑语。不但夫婿卑劣,翁姑也“穷悍极虐”,以至于每次向公婆问安后,即回房暗自哭泣,日起轻生之念。再后便是潘生因道德败坏,被馆主驱逐而将怨气加之于睐娘,对其不但厉声责骂,而且大打出手。屡遭不幸的睐娘由失望而绝望,终于走上了自缢的死亡之路。临死前和泪写给爹娘的绝命之辞,更是字字血泪,令人长恸,具有强烈的悲剧效果。
二是叙事委婉细腻,情节起伏曲折,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具有史传文学的传统特点。文章先概括地介绍了睐娘的身世和家庭,接着叙述了她幸福的童年生活,以及她的聪明、美丽、人品与才艺。然后文笔陡转,描写了清兵南下给这一幸福家庭和美丽少女带来的突然变故和沉重打击。接下来便委婉细腻地描写了睐娘寄人篱下的生活。这是全文的重点,其中潘生与倩娘设计,在隔梦园调戏、引诱睐娘一节尤为生动。随之是诗笺风波进一步深化了睐娘与倩娘、潘生的矛盾,使读者为睐娘的命运担忧。但此时作者却宕开一笔,写睐娘为保全名节,毅然辞姑归家,使人为睐娘松了一口气,以为由此可羊脱虎口。然而作者却紧追一笔,让倩娘寻踪而至,终于借助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将睐娘推入悲剧的深渊。睐娘与潘生婚后的不幸生活写得较为简略,一句“居又二年”便一笔带过。最后则又起波澜,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潘生对睐娘的虐待及由此引起的悲剧结局。尤其是和泪之书,洋洋洒洒,真切动人,直可与《莺莺传》中的书信媲美,且与通篇相呼应,收束全文,可见太史公手法。
三是写人精雕细刻,形象逼真,个性鲜明。睐娘之多才多艺、知书达理,倩娘之阴险恶毒、助纣为虐,潘生之厚颜无耻、道德败坏,都刻画得非常成功。
“诗笔”即文章具有诗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文具有诗一般的语言和意境,善于借景物来渲染气氛,描写人物,能够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具有诗情画意。如隔梦园一节,将一段风流事放在花红柳绿的烂漫环境当中,对于写春情难禁的倩娘和潘生以春意勾引睐娘便十分得体,颇富诗意。而“新霁始凉,金风初扇,沼荷零香,庭草凄绿”,则既是写景,也是写睐娘此时此地远离家人、寄人篱下的凄凉孤寂。二是在散文叙述中穿插诗歌。睐娘往依孀姑,是“赋诗泪别”,有七绝一首。知倩之卖己之后,一日晓妆方竟,倚窗无事,又成一绝。潘生得诗之后,亦回七律一首,进一步勾引挑动。至于睐娘临死前和泪而书的那篇绝命辞,也是缘情而发,悲切动人,大可作为散文诗来读。
“议论”则主要在最后一段,既有作者直接发表的议论,也有故事的补充,即豪士杀潘生、倩娘为盗虏的以情节发表的议论。此明白昭彰,勿需赘论。
(王恒展)
注 释
[1]. 松陵:古地名。今江苏吴江的别称。
[2].阀阅:本作“伐阅”。功绩和经历。也以指世家门第。
[3].香木城:用香木做的书画架,环放室内,像城墙一般。
[4].锦韬玉轴:用锦缎做套,用玉石做画轴。韬,弓套,套子。
[5].龀(chèn):儿童换牙。
[6].刀札:书写,代指文章。刀,古代以竹木简书写,有错则用刀削去。札,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7].睐:顾盼,旁视。
[8].甲申: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此年清兵入关,明朝灭亡。
[9].兵燹(xiǎn):兵灾。兵,指清兵。燹,火,野火。
[10].陆沉:陆地下沉或沉没。比喻国土沦丧。
[11].濡颖:蘸笔。颖,毛笔尖,毛笔。
[12].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名道玄,阳翟人。其画笔法超绝,尤长于释道人物及山水,有画圣之称。
[13].赛:旧时祭祀用各种方式酬报神佛的恩惠。这里指献菩萨相。
[14].女冠:本指女道士。
[15].艾孀守贞:年轻守寡。艾,年少。孀,寡妇。
[16].痫㾁:疯癫狂走。㾁,狂走。
[17].表:表亲,又称中表。
[18].世胄:大家子弟。胄,子孙,后代。
[19].僦:租赁、租用。
[20].士君子行:正人君子的品行。
[21].哆口:张口,指用口形表示感情。哆,张开。
[22].武: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23].垆:酒店里安放酒缸的土台子,这里指几桌。
[24].流苏:装在车马、帐幕等上面的穗状饰物。
[25].相思子:相思树的种子,红豆的异名,多用以象征男女爱情。
[26].唐突西子:冒犯西施。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王勾践为了打败吴国而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后来成为美人的代称。
[27].頳颜不怿:脸红不高兴。頳,脸红。怿,喜悦。
[28].市秽于睐:把不好的名声(淫乱)转嫁给睐娘。
[29].慊(qiè):满意,惬意。
[30].“早是伤春梦雨天”四句:是集唐人宋济、韦庄等人的诗句而成。隐指倩娘经不住潘生的引诱。
[31].玉篆狮:用玉石雕刻的狮子。篆,篆刻,雕刻。镇纸:写字画画时压纸的用具。这里作动词,用镇纸压纸。
[32].点屐:鞋子点地。屐,木头鞋,泛指鞋。
[33].拾袿连屟:拽着衣服,拖着鞋子。形容匆忙的样子。袿,妇女的上衣。屟,鞋子。
[34].锁槅:带锁的槅板。槅,放置物品的隔板。
[35].惋悒:怅恨,忧郁。
[36].援琴之挑:用琴音挑动别人的春心。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用琴音向她表示爱情,得偕连理。这里指潘生挑动睐娘。
[37].掷车之果:指女子向意中人表示爱情。据《晋书·潘岳传》记载:潘岳貌美,每出游,妇女们每每手拉手将他围起来观看,并把水果投掷到他的车上去。
[38].少润诗脾:少吃点儿东西。这是文雅的客套话。诗脾,诗思。
[39].赫蹄:西汉末年流行的一种小幅薄纸。
[40].“巫水有云”句:指男女相爱,互赠信物。巫水有云,指宋玉《高唐赋》所写楚襄王梦中与巫山神女相会的故事。因神女自云“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故云。楚佩,指刘向《列仙传》所载郑交甫在江汉之滨遇江妃二神女,二女解佩相赠的故事。因江汉即长江、汉水,皆在楚地,故云。
[41].“贾墙”句:用韩寿偷香的故事。据《世说新语》等书记载:晋司空贾充的属官韩寿美姿容,充少女贾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通音问。韩寿夜间翻越贾家院墙,与贾午相会。贾午赠以西域奇香,因而被贾充发觉,遂使二人结为夫妻。
[42].“锦弦旧瑟”句:疑用李商隐《锦瑟》诗意,诗中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之句。
[43].“兰酒新垆”句: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二人刚到成都时生活困苦,相如便将自己穿的鹔鹴裘拿去换酒,与文君为欢。
[44].西厢:杂剧《西厢记》中张生的住处。
[45].假道:借路。不令:不好,不善。
[46].楮黑:纸墨。楮,木名。皮可造纸,故代称纸。
[47].修筠有节:像竹子那样坚贞,有气节。修,长。筠,坚韧的竹皮,也代指竹。
[48].浼(měi):污,玷污。
[49].“陌上之金”二句:用汉乐府《陌上桑》的故事。诗写一位太守在路上用金钱引诱调戏采桑女罗敷,结果遭到罗敷的拒绝。
[50].“红闺流叶”二句:用《流红记》和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的故事。红闺流叶,故事写一宫女将自己的心愿用诗写在一片红叶上,放在御沟流水中,红叶流出宫外被一士子所得,二人最后终于成为夫妻。自媒于东墙,见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故事写宋玉东邻女子是天下最美的美人,为了向宋玉表示爱情,竟然登墙看了他三年。
[51].小筑:环境幽雅的小建筑物。相当于精舍。
[52].六礼:旧时婚制中的六个环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53].宴尔:新婚。语出《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原诗指弃旧再娶,后反其意而用之,指新婚。
[54].黼帐:绣有花纹的帐幕。黼,古代礼服上绣的黑白相间的斧形花纹。
[55].良人:夫妻互称。后多用于妻称夫。语出《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56].辛丑:清顺治十八年(1661)。
[57].狂童:轻薄少年。语出《诗经·郑风·褰裳》:“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本为男女相爱的昵称,后转为骂詈之词。
[58].《愁盐》:书名。疑即明代女作家叶纨纨之《愁言》。纨纨嫁袁氏,亦悒悒不得志。
[59].粉本:画稿。
[60].垂髫:指童年。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髫,儿童下垂的头发。
[61].芸艺:文艺。芸,一种香草,又名芸香。因可用以驱除书籍中的蠹鱼,故用以指与书籍有关的事物。
[62].结缡:结婚。缡,女子出嫁时所带的佩巾。
[63].执爨(cuàn):烧火做饭。爨,灶。
[64].慈帏:父母。
[65].涅我素名:玷污我的清白名声。涅,染,污染。素,清白。
[66].织彼萋计:编造他们的谗言。萋计,萋斐之计。《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后因用“萋斐”作为谗毁的代称。
[67].琐类:庸俗鄙劣的人。
[68].分袂:分手,分别。袂,衣袖。
[69].蠡勺:一蠡一勺。蠡,瓠瓢。
[70].兰门:兰房之门。指妇女的居室。
[71].砧声:捣衣声。
[72].谯鼓:更鼓。谯,指谯楼,城门上的望楼,俗称鼓楼。
[73].泛:指泛声。演奏乐器时为使乐音和谐合于节奏,配衬轻弹缓奏的虚声。
[74].细马:小马。或指一种精致的投壶用具。
[75].匏丝稠杂:各种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匏,笙、竽类乐器。丝,琴、瑟类乐器。
[76].窥踰:偷看、翻墙,指潘生勾引邻女的丑行。
[77].抔土:指坟墓。抔,用手捧物。
[78].粱黄槐绿:指梦境。粱黄,唐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载:卢生在梦中经历了富贵穷通。他入梦时,主人正在蒸黄粱为馔;及醒,主人蒸黍未熟。后人遂概括为成语“黄粱一梦”。槐绿,唐李公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入槐安国,历尽富贵穷通,醒后才发现所谓槐安国不过是槐树南枝上的一窝蚂蚁。后人遂概括为成语“南柯一梦”。
[79].孟光:东汉时女子。与丈夫梁鸿一同隐居霸陵山,虽生活贫苦,但举案齐眉,夫妻恩爱。
[80].弄玉:春秋时秦穆公的女儿。与丈夫萧史都善吹箫,后引来凤凰和鸣,夫妻二人共同跨凤成仙。
[81].畜我不卒:抚养我没有善终。语出《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82].梅花:梅花妆。《翰苑新书》载: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于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后因仿之成梅花妆。
[83].莲花:指莲花步,美人的脚步。《南史·齐东昏侯纪》载:东昏侯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步步生莲花。”
[84].倩女魂:用唐陈玄祐传奇小说《离魂记》故事。言张镒女倩娘与镒甥王宙相恋。后镒以女另字他人,女病。王宙被遣,夜半女赶到船上,二人私奔。五年后,夫妻回,卧床之女闻声出见,二倩娘合为一体,乃知从宙者原来是倩娘之魂。
[85].欐:房梁,栋。
[86].辩给:能言善辩。
[87].孝穆:南朝陈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诗歌、骈文俱佳。原集已佚,后人集有《徐孝穆集》,编有《玉台新咏》。
[88].啬:闭塞不通。
[89].戟髯拳发:胡须坚硬而直竖,头发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