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岭劳人
【作者小传】
清小说家。嘉庆时人。真实姓名与生平事迹均不详。作有小说《蜃楼志》等。
拥资财讹生关部
庾岭劳人
——《蜃楼志》第一回(节选)
广东洋行 [1] 生理在太平门外,一切货物都是鬼子船载来,听凭行家报税,发卖三江两湖及各省客商,是粤中绝大的生意。一人姓苏名万魁,号占村,口齿利便,人才出众,当了商总,竟成了绝顶的富翁。正妻毛氏无出。一子名芳字吉士,乳名笑官,年才十四,侧室花氏所生。次妾胡氏,生女阿珠、阿美,还未字 [2] 人。他有五十往外年纪,捐纳从五品职衔,家中花边番钱 [3] 整屋堆砌,取用时都以箩装袋捆,只是为人乖巧,心计甚精,放债七折八扣,三分行息,都要田房货物抵押,五月为满,所以经纪内如兄若弟的固多,乡邻中咒天骂地者亦不少。此公趁着三十年好运,也绝不介意。
这日正在总行与事头公勾当 [4] ,只见家人伍福拿着一张告示进来,仔细一看:
监督粤海关税赫为晓谕事:照得海关贸易,内商涌集,外舶纷来,原以上筹国课,下济民生也。讵 [5] 有商人苏万魁等,蠹国肥家,瞒官舞弊。欺鬼子之言语不通,货物则混行评价;度内商之客居不久,买卖则任意刁难。而且纳税则以多报少,用银则纹 [6] 贱番昂,一切羡余都归私橐。本关部访闻既确,尔诸商罪恶难逃。但不教而诛,恐伤好生之德,苟自新有路,庶开赎罪之端。尚各心回,毋徒脐噬 [7] 。特谕。
万魁心中一吓,暗地思量打点。不防赫公示谕后,即票差郑忠、李信,将各洋商拘集班房,一连两日并不发放。……
且说这关差姓赫名广大,号致甫,三十内外年纪,七尺上下身材,为人既爱银钱,又贪酒色。夫人黄氏,工部侍郎 [8] 名琮次女。侍妾十余辈。生女八人,还未有子。因慕粤东富艳,讨差监税,挈眷南来。这一日,拘集洋商想他打干 [9] 。到第三日不见有人来说,唤总管包进才分付道:“我的意思你们懂么?”进才道:“小的怎不晓得。只是这些商人因向来关部骄养惯了,有些颟顸 [10] 。小的们先透一个风,他们如不懂事,还要给他一个利害。”赫公点头道:“且去办着。”
进才退出门房,叫他的小子杜宠分付:“你到班房说,晚堂要审洋商一案,看他们有何说话。”杜宠应声出去。大堂上许多差役问道:“二爷,何事?”杜宠说:“不消你们伺候,咱自到一处去。”众差役暗暗诧异。
那些洋商正在班房纳闷,只见上边走下一个窄襟小袖、眉清目秀的小爷来,一齐迎上前,问道:“爷贵步到这里有何台谕?”那杜宠全然不理,单说:“大人分付,今晚带齐洋商听审,大班人役不要误了。”两边班房齐声答应。杜宠慢慢转身,只见一个软翅巾的人上前挽手道:“二爷何不外边少坐?”那杜宠将他一瞧,说:“尊驾是谁?咱还要回大爷的话,好吃早膳,那有功夫闲坐。”这万魁听他的口风,已知是跟门上的二爷了,即向身边解下洋表一看,说道:“听见大人里面巳时早饭,此刻似乎尚早。”这杜宠见他拿着表,便道:“借我一看。”万魁双手递过,杜宠仔细把玩:
形如鹅卵,中分十二干支 [11] ;外罩玻璃,配就四时节气。白玉边细巧镶成,黄金链玲珑穿就。果是西洋佳制,管教小伙垂涎。
原来京里人有个毛病,口气最大,眼光最小。杜宠一见此物,赞不绝口。万魁连忙道:“时刻尚准,二爷不嫌,即当奉送。”那杜宠乜斜一双眉眼,带笑问道:“爷上姓?”万魁说:“贱姓苏。还没请教二爷高姓?”杜宠道:“咱姓杜。苏爷,咱们初交,怎么就好叨惠?”万魁道:“些微算什么,弟辈仰仗二爷之处甚多,且请外边一谈。”那杜宠方才同到福德祠一间空房坐下。万魁道:“前日大人莅任,一切俱照例遵办。未审缘何开罪,管押班房,望二爷示知,酬情决不敢草草!”杜宠道:“我也不甚晓得。昨日大爷从上面下来,同几个爷们说,老爷出京用的银子太多了,现今那一家有人坐索,须要设法张罗。看起来,无非要措办几两银子的意思。”万魁道:“洋行生意不比以前,敢烦二爷转达包大爷,我们凑足五万银子呈缴爷们,二爷的在外,何如?”说毕便打一恭。杜宠忙拉着手道:“苏爷,像你这样好人,再没有不替你商量的,只是此数怕不济事,咱且回了大爷再说。”拱一拱手别去。
这万魁回班房对众人说:“看来此事不难了结,只是难为银子些。”众人道:“全亏大哥见景生情,兄弟们叨庇不浅。只是要用几多银子,必须上紧取了银票来。”万魁道:“且等了回信,再去取银票未迟。先叫叶兴在关部衙门前铺中,借金花边五十元应用。”叶兴去了。
那杜宠跨进宅门,包进才正同一班人门房看牌。这小子打个照会,进才踱到三堂左厢站定。杜宠禀道:“小的到班房将大爷的话传出。这些商人着实害怕。一个姓苏的再四央及小的,情愿进奉花银。小的问他数目,他说五万两,爷们的礼在外。”进才道:“叫他们不要做梦,这事办起来,一个个要问杖徒。五万银子?好不见世面,不要睬他。”说毕径走上去。
杜宠忙到班房,低声告诉万魁道:“这事没有影响哩!大爷说,你们问罪都在杖徒以上,这五万银子送爷们还不够,怎么说呈缴大人?咱如今只好告别了。”那万魁连忙袖了金花边三十元,递与杜宠道:“小意思儿,给二爷买果子吃,千万周旋为妙!”杜宠道:“咱效力不周,如何当得厚赐。”万魁道:“事后还要补情。”……
赫公送客后回至二堂,叫带商人上来。两边吆喝一声,按次点名,一齐跪下。向来洋商见关部,一跪三叩首,起来侍立。此刻要算访犯,只磕了三个头,跪着不敢起立。赫公问道:“你们共是几人办事?”万魁禀道:“商人们共十三家办理,总局是商人苏某。”赫公说:“我访得你们上漏国税,下害商民,难道是假的么?”万魁禀道:“外洋货物都遵例报明上税,定价发卖,商人们再不敢有一点私弊。”赫公冷笑道:“很晓得你有百万家财,不是愚弄洋船、欺骗商人、走漏国税,是那里来的?”万魁道:“商人办理洋货十七年,都有出入印簿可查,商人也并无百万家资,求大人恩鉴。”赫公把虎威一拍,道:“好一个利口的东西!本关部访闻已确,你还要强辩么?掌嘴!”两边答应一声,有四五个人走来动手。万魁发了急,喊道:“商人是个职员,求大人恩典。”赫公喝道:“我那管你职扁!着实打!”两边一五一十,孝敬了二十下。众商都替他告饶。赫公道:“我先打他一个总理,你们也太不懂事,我都要重办的!”分付行牌,将一伙商人发下南海县从重详办。又骂郑忠、李信道:“这些访犯理该锁押,你两个奴才得贿舞弊,如何使得!”三枝签丢下,每人赏了头号十五板,另换茹虎、毕加二人管押,即便退堂。
众人走出宅门,仍旧到了班房,各家子侄都来问候,万魁含羞不语。这茹、毕二人拿着几根链条走来,说道:“众位大爷,不是我们糟蹋你,大人钧语是大家听见的,只得得罪,将来到府赔不是罢。”众商个个惶恐。早有书房宋仁远、号房吕得心走来,说道:“大人这样分付,也是瞒上不瞒下的,你们何苦如此。”茹虎道:“郑、李二位是个样子。倘若上面得知,难道我两个不怕头号板子的?”宋、吕二人说好说歹,送三百两银子才担当出去。万魁道:“我们的事,怎么害郑、李二公受屈,也叫人送二百两银子去暖臀。”众商道:“只是我们还要商量,难道由他发下南海县去不成?”万魁道:“他如此妆做,不过多要银子,但为数太多。”众商道:“如今我们众人连局中公费,共凑二十万,大哥再凑些,此事可以停妥么?”万魁道:“我横竖破家,事平之后,这行业再不干了。诸公但凑足二十万,其余是我添补。只是里面没人出来,宋兄可有计策?”宋仁远道:“里面的事都是包大爷作主。教小弟通个信,理当效劳,只是许他多少?”万魁道:“料来少也无益,如今众人打算三十万之数,门礼另送,吾兄谢仪在外。”宋仁远道:“谢仪倒不要说。”连忙起身进去不题。
再说万魁之子笑官,生得玉润珠圆,温柔性格。十三岁上由商籍夤缘入泮 [12] ,恐怕岁考出丑,拜从名师,在布政司 [13] 后街温盐商家,与申广粮少君荫之、河泊所乌必元子岱云、温商儿子春才一同肄业。这一日,万魁在班房叫笑官到身旁,说道:“我虽吃亏,谅亦无甚大事,你只管回去读书。”这笑官附耳说道:“停一会宋老官出来,不论多少都应许他,但愿无事便好。”万魁点头。这洋商们也有问他近读何书的,也有问他可曾扳亲的。此时已有掌灯时候,万魁道:“你回书房去吧,恐怕关城。”笑官道:“城门由他,就陪父亲一夜也好。”正说间,宋仁远走来,众人问道:“所事如何?”仁远道:“弟方才进去,一一告诉包大爷,他说:‘老实告诉你说,里边五十万,我们十万,少一厘不妥,叫他们到南海县监里商量去!’看他这等决裂,实是无法。”一番话说得众人瞪眼。这笑官插嘴道:“父亲许了他,五十万待孩儿去设法,性命要紧。”万魁喝道:“胡说!难道发到南海就杀了不成!”笑官不敢言语,宋仁远也就去了。
众商道:“苏大哥,事到如今,我们只听天由命了。”只见杜宠已到,扯着万魁道:“我们借一步说话。”万魁即同至西边小阁中坐下。杜宠道:“咱受了苏爷的赏赐,还没报效,所以偷空走来。此事上头原没有定见,全是包大爷主张。我想出一个门路,不知苏爷可能钻得着否?”万魁急问道:“是那一位?”杜宠道:“就是今日来的申广粮。他是我们老爷的师傅,最相好的,说一听二。若寻人去恳求他,三十万之数决可以了事。明日申公到这里喝酒,一说必妥。包大爷给他千数银子,也就是了。”万魁道:“承教多多,无不遵命。”杜宠道:“速办为妙。”径自别去了。万魁走出外边,众商问道:“这人又来则甚?”万魁道:“这人一片好心,替我们打点,这会子看来有八分可办,但是此时且不要泄露。”因叫笑官附耳道:“你速回馆中去,拜求先生明日一早出城,到广粮厅去,恳求申大老爷周旋此事。你再到家中取了三十万银票,即同先生亲送与申公,托他代送,日后我自重报。”笑官连声答应去了。
《蜃楼志》,又称《蜃楼志全传》,题“庾岭劳人说,禺山老人编”,作者真实姓名不详。全书二十四回,以广州十三行“商总”苏万魁及其子苏吉士的活动为中心,着重描写了粤海关监督赫广大的贪财不法行为和荒淫无耻的生活,集中暴露了官场的腐败和黑暗,对晚清的谴责小说有很大影响。《蜃楼志》也是中国小说中首先把笔墨投向开放口岸后的中国关口的小说,提供了许多贸易、经济史资料。戴不凡先生对它的评价很高:“就我所看过的小说来说,自乾隆后期历嘉、道、咸、同以至于光绪中叶这一百多年间,的确没有一部能超过它的。”(《小说见闻录》)
《拥资财讹生关部》选自《蜃楼志》第一回,作者凭其生花妙笔,以及对广州官场的熟悉,十分精炼地描绘了洋商苏万魁聚资巨万的发家史,浮雕般地凸现了赫广大这个崭新的封建官僚形象。“广东十三行”是清王朝统一全国后,为垄断进出口贸易而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置的商行。这是一个垄断性的商业组织,一切外国进口货物均由其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其代销,并负责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必须具备“身家殷实之人”,才能被清政府的官差选为洋商。洋商在清政府和外国商人之间充当中间人,成为中国早期的买办资本家。据《粤海关志》可知,广东的海关税收曾一度为全国二十九个税关之首,甚至超过广东省的地丁税,占全国关税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参见李时人等《中国禁毁小说漫话》)苏万魁是十三行的总商,外商的一切货物都听他报税,又“为人乖巧”,精于盘剥,“放债七折八扣,三分行息”,所以成了“绝顶的富翁”——挖掘中国封建主义墙脚的资本主义“勇士”。但是,由于清政府的严密控制和海关衙门的胡作非为,即使是精明如苏万魁这样的“勇士”,也必然要受到沉重的压抑和严厉的打击。
海关监督赫广大的所作所为就是当时官场的形象缩影。他“三十内外年纪,七尺上下身材,为人既爱银钱,又贪酒色”,因为羡慕“粤东富艳”,才“讨差监税,挈眷南来”,全是为“财色”起见。为了捞回谋差所花掉的钱财,他一上任就以“蠹国肥家,瞒官舞弊”等罪名,晓谕苏万魁为首的洋商们;又以“但不教而诛,恐伤好生之德,苟自新有路,庶开赎罪之端”的诱导,给惴惴不安的洋商们指出一条用钱买命的道路,可谓软硬兼施、双管齐下。当洋商被拘留三天而未提银钱时,赫广大就迫不及待地吩咐总管包进才再次透风,晓以利害;然后自己审案,先给总商苏万魁二十大板,又扬言要发商人们下南海县重办。乖巧的苏万魁敌不过权势的欺压,为了性命,只好四处打点,转托人情,将五十万赎银降至三十万了事。除赫广大外,他身边的奴才也贪得无厌,如总管包进才最初索要赎银五十万,自己还要十万,“少一厘不妥”,真是欲壑难填。包进才的“小子”杜宠见到苏万魁的一块洋表,就“仔细把玩”,直至弄进自己腰包,最后也“发了个小财”。所以小说后来描写洋商们认识到,再继续干下去绝不会有好下场,有六人辞了职,苏万魁也急流勇退。于此可见中国第一批买办资本家与海关衙门及朝廷之间的复杂关系。
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说,《蜃楼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在于“无意于讽刺,而官场之鬼蜮毕现,无心于谩骂,而世人之情伪皆显。”(《中国文学研究》)本段小说中赫广大的贪婪、苏万魁的乖巧等,多是通过杜宠在海关衙门与洋商之间沟通的故事叙述,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作者好像在与朋友谈天,心平气和,娓娓道来,不下褒贬,而妍媸自现,毫无生硬的说教色彩。这种寓讽刺于叙述的表现方法,与《儒林外史》有相似处,后来的谴责小说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曾 良)
注 释
[1].洋行:指专跟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
[2].字:此指女子许嫁。《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3].花边番钱:花边,银圆的俗称。番钱,指外币。
[4].勾当:处理事情。
[5].讵(jù):岂料。
[6].纹:纹银,称成色最好的银子。
[7].脐噬:自食腹脐,喻不可及,后悔难追。《左传·庄公六年》:“亡郑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脐,其及图之乎!”
[8].工部侍郎:工部,官署名,隋唐后为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水利、交通等政令,长官为工部尚书,侍郎为尚书之副官。
[9].打干:活动,钻营。
[10].颟顸(mān hān):糊涂而又马虎。
[11].十二干支:天干(甲、乙、丙……)和地支(子、丑、寅……)的合称。古代用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
[12].夤(yín)缘: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入泮:清代指考中秀才。
[13].布政司:官署名。明代中期,全国府、州、县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